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4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节选自《劝学》)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情况的是(     
A.其曲中规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非能水也D.假舆马者
2.翻译下列语句。
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
知明而行无过矣: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劝学》是一篇_______________散文,“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由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著,他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主张“性善论”。
B.在《劝学》里,荀子主要论述了后天的学习对人的品性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C.课文节选部分,围绕“学不可以己”的中心论点,着重论述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应有的态度。
D.全文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文赢教育培训学校对口升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冰雪文序(节选)   张岱

鱼肉之物,见风日则易腐,入冰雪则不败,则冰雪之能寿物也。今年冰雪多,来年谷麦必茂,则冰雪之能生物也。盖人生无不藉此冰雪之气①以生,而冰雪之气必待冰雪而有,则四时有几冰雪哉

若吾所谓冰雪则异是。凡人遇旦昼②则风日,而夜气则冰雪也;遇烦躁则风日,而清净则冰雪也;遇市朝③则风日,而山林则冰雪也。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④鱼与龙不之觉耳。

【注释】①气:特质。②旦昼:白天。③市朝:市井朝廷。④特:只不过。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鱼肉之物,见风日则易       腐:腐烂变质
B.则冰雪之能寿物也             寿:使……长寿,这里指使之保存时间久
C.若吾所谓冰雪则异       是:指示代词,这,代指自然界的冰雪
D.冰雪之在人鱼之于水       如:如果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藉此冰雪之气
A.其无礼于晋B.秦亦不城予赵
C.挟飞仙遨游D.勇气闻于诸侯
3.把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则四时有几冰雪哉?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谷食之有糕饼,犹肉食之有脍。《鲁论》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糕饼者,于此二句,当兼而有之。之精者,米麦是也;脍之细者,粉面是也。精细兼长,始可论及工拙。求工之法,坊刻所甚详。予使拾而言之,以作制饼制糕之印板,则观者必大笑曰:笠翁不拾唾余,今于饮食之中,现增一副依样葫芦矣!冯妇下车,请戒其始。只用二语括之,曰:糕责乎松,饼利于薄。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糕饼》)

[注]①《鲁论》:《论语·乡党》,因孔子是鲁国人,故又称《鲁论》(即《鲁论语》)。②冯妇下车:冯妇,人名。《孟子·尽心下》说:冯妇本来善搏虎,后改行为善士。但见他人搏虎,忍不住奋臂下车。士人们笑其不知止也

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犹肉食之有        脯:肉脯,肉干
B.糕饼者                  制:制作
C.之精者                  食:吃
D.坊刻所甚详            载;记载
2.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谷食有糕饼
A.求工B.师道不传也久矣
C.脍细者D.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只用二语括之,曰:糕贵乎松,饼利于薄。

A.只用两句话概括它。就是:“糕贵在松,饼好在薄。”
B.只用两种语言概括这件事,说:“糕又贵又松软,饼好在薄。”
C.但用两句话概括这件事,就是:“糕贵在松,饼的利益在于薄利多销。”
D.但用两种语言话概括它,说:“糕又贵又松软,饼的利益在于薄利多销。”
4.下列对于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出自《论语》。
B.李渔认为,制糕饼的人,应该制作得精细。
C.糕饼做得工巧的方法,坊间刻印的书中记载的很详细。
D.李渔觉得自己应该学习姓冯的妻子那样,要什么都不戒才好。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安徽省中职五校联盟高三第七次联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各题。

祭杜子美文

[明]朱椿

①先生距今之世数百余年,而成都草堂之名,至今日而犹传。予尝纵观乎万里桥之西,浣花溪之边,寻草堂之故址,黯衰草兮寒烟,是以不能无所感也。于是命工构堂,辟地一廛,匾旧名于其上,庶几过者仰慕乎先贤。

②然人之所传者,先生之遗编也,而予之所羡者,盖以先生一饭之顷,而忠君爱国之惓惓。虽其出巫峡,下湘川,固不恋恋于此,而先生之精神,犹水之在地,无所往而不在焉。

③爰矢词于翰墨,写予心之悁悁。临风酒,尚其来旃。

游大观亭故址记

[清]吴汝纶

①余幼即知大观亭为皖城名胜之区,长而闻名贤登是亭者多吊余忠宣之墓,又意亭之所以名附余公而名也,独恨未得一睹其胜。今年应试皖城,始从方先生存之游其地。四山回旋,长江接天,览其风景,慨然想见当时之盛。而亭址废为军垒,思求胜迹,荡然尽矣。惟余公之墓,为前中丞彭公重修,丰碑高冢,一如囊昔。相与低徊凭吊,久之乃归。

②夫亭之废久矣!今日之游,非震于其昔日之名耶?然求其胜迹,已无一存,更阅异时,谁复知有是亭者!若余公之墓,则虽无彭公之修治,吾知千百年后,必有凭其墟而吊者矣。而中丞理墓时,曾不及是亭。意者园林台榭之盛,固不如忠义之气之感人深欤?抑有所附而名者无不亡,惟其所以名者为可久耶?然则非有不朽之实,虽盛名震耀,未有不终归混灭者也,独是亭也欤!

(有删节)

1.甲乙两文都谈及“湮没”和“留存”的话题。请梳理文本内容,完成以下表格。
文本话题湮没留存
甲文先生之人草堂之名
草堂之址先生之诗和______
乙文墓地
园林台榭______
______不朽之实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盖以先生一饭之顷,而忠君爱国之惓惓”:“益”的作用是承接上文,交代原因。
B.“相与低徊凭吊,久之乃归”:“乃”是“才”的意思,表示时间晚、历时长。
C.“则虽无彭公之修治”:“虽”是“即使”的意思,推进了深一层的思考。
D.“独是亭也欤”:“独”是“唯独”的意思,表示所涉对象只是一个特例。
3.比较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分析所写景物的不同特点及作用。
4.甲乙两文都围绕“存废”展开议论,但议论各有特点,请结合两文内容加以分析。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上海春季高考语文真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董三齐传

[明]辛广恩

公讳三齐,字表渤,别号膺赐。性纯孝,事父母,未尝疾言遽色,问安视寝,虽严冰溽暑,弗少懈。岁乙丑,予与公偕试郡中。夜半闻扣户声甚急,启视,得母病家报。公仓皇燃火促装。诸同人慰止之,公泣曰:功名岂重生我者哉?遄驰归。父病昼夜侍榻前浣牏拭秽衣不解带者旬余。及殁,公躃踊哀痛,柴毁骨立,几灭性。与弟二人同居,事母无私蓄,事叔父如父,抚族子弟如子弟。

为人坦易和平,与乡人居,即市井负贩,未尝不折节礼下之。然介不可夺,少年负才者,喜放言谑论,当公前则扪舌而退。

庚辰岁大歉,粥饘饿者。日集数百人,全活甚众。盗起,焚人庐舍,延公庄,无积薪,争率其党之,曰:乃公家世忠厚,吾侪安忍火其居哉?

公登崇祯庚午乡试,三上春官不第。今母老,乃谒选司理大同,奉母往。抵官,明日有所市易,胥吏循旧例以官价进,公正色曰:焉有攫取市货以徇己私者乎?禁官价无复用。平反冤狱以数百计。钦犯数十案,屡以轻拟驳审,公执议不挠,曰:法如是足矣。若求多焉,是深文也。卒如公议。辘轳会首李文才等歃血谋不轨,公单骑贼,廉其状,扑灭之。

[注]①躃踊:捶胸顿足。②春官:礼部的别称。③深文:指制定或援用法律条文苛细严峻。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启视______(2)公单骑______
2.结合文意,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未尝不折节礼下之(     )
A.屈己下人       B.鞠躬致敬      C.改变节操      D.调和争执
(2)争率其党(     )
A.移居      B.搬走       C.调动      D.流放
3.第①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父病昼夜侍榻前浣牏拭秽衣不解带者旬余
4.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抵官,明日有所市易,胥吏循旧例以官价进,公正色曰:焉有攫取市货以徇己私者乎?
5.人物短评通常采用叙议结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人物的评价。请结合全文,围绕董三齐坚守原则这一品质,为其写一则人物短评。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上海春季高考语文真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节选自苏洵《六国论》)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思厥祖父(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B.暴秦之欲无(讨厌)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矣(确定,断定)
D.终继五国迁灭(灭亡)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在选段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思厥先祖父B.然后得一夕安寝
C.至于颠覆,理固宜然D.可谓智力孤危
3.下列各句中,如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A.暴秦欲无厌                         杳不知其所
B.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举匏樽相属
C.是故燕虽小国后亡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耻学于师
D.赵尝五战                         青,取之蓝,而青于蓝
4.下列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各诸侯国割地赂秦而造成的土地消长的对比,证明了“赂”的损失要远远大于战争的损失。
B.割地赂秦不但不能换来和平保全自己,反而会助长秦国侵略各国的嚣张气焰,加速各国的灭亡。
C.选段以散句为主,间杂些骈句,显得有气势而又富于变化。
D.“抱薪救火”用了举例的论证方法,形象地说明了割地贿赂秦国的危害。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修水中等专业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段考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各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殒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门衰祚薄       祚:福泽
B.寻蒙国恩       寻:寻找
C.形影相吊       吊:安慰
D.拜臣郎中       拜:授官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     
A.外无期功强近
B.臣进退,实为狼狈
C.臣不胜犬马怖惧
D.非独蜀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3.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九岁不行B.则告诉不许
C.臣欲奉诏奔驰D.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4.下列对画线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译文: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
B.猥以微贱,当侍东宫。译文:像我这样出身微贱的人,担当侍奉天子的职务。
C.岂敢盘桓,有所希冀。译文:怎敢犹豫不决,有非分的企求呢?
D.本图宦达,不矜名节。译文: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修水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盲人过桥

有盲子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深渊已。过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楯长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蚤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

夫大道甚。沈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哉!

【注】①楯:栏杆上的横木。②第:只管。③沈空守寂:指陷在空想中。沈,通“沉”。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盲子涸溪             道:道路B.握楯长号                    长号:大声哭叫
C.夫大道甚             夷:平D.视此                    省:醒悟,反省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久之,力惫”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A.廉颇者,赵良将也B.子犯请击
C.扣舷而歌D.行李往来,共其乏困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蚤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
2024-07-22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2024年跨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百校联考高一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晏子谏景公

梁丘据①死,景公召晏子而告之曰:据忠且爱我。我欲丰厚其葬,高大其垄②。晏子曰:敢问据之忠且爱于君者,可得闻乎?公曰:吾有喜于玩好,有司未能我具也,则据以其所有共③我,是以知其忠也。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④吾,是以知其爱也。晏子曰:婴对则为罪⑤;不对则无以事君,敢不对乎!婴闻之,臣专其君,谓之不忠;子专其父,谓之不孝。事君之道⑥,导亲于父兄,有礼于群臣,有惠于百姓,有信于诸侯,谓之忠。为子之道,以钟爱其兄弟,施行于诸父,慈惠于众子,诚信于朋友,谓之孝。今四封⑦之民,皆君之臣也,而唯据尽力以爱君,何爱者之少邪?四封之货,皆君之有也,而唯据也以其私财忠于君,何忠者之寡邪?据之防塞⑧群臣,拥蔽⑨君,无乃甚乎?公曰:善哉!微子,寡人不知据之至于是也。遂罢为垄之役,废厚葬之令,令有司据法而责,群臣过而谏。故官无废法,臣无隐忠,而百姓大说。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梁丘据:齐景公的大臣。②垄:坟。③共:同,供给。④存:问候⑤婴对则为罪:我回答您就会得罪您。⑥道:原则,法则。⑦四封:四境之内。封,疆界。⑧防塞:阻塞。⑨拥蔽:封锁蒙蔽。⑩责:负其责。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司未能我             具:准备
B.子,寡人不知据之至于是也。       微:微小
C.群臣而谏             过:指出……过错
D.而百姓大             说:同“悦”,高兴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于”与例句中加点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有惠于百姓

A.皆以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B.欲有求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C.三顾臣草庐之中(《出师表》)
D.每假借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据之防塞群臣,拥蔽君,无乃甚乎?
(2)善哉!微子,寡人不知据之至于是也。
4.为什么说齐景公是一个比较开明的君主?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过秦论

   贾谊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成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1)遗策                    因:
(2)数百之众             将:
(3)赢粮而             景:
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2)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
3.下列属于宾语前置的句子是(     
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B.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C.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D.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4.作者认为秦国最终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修水中等专业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段考三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