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名著阅读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0 题号:23637026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过秦论

   贾谊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成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1)遗策                    因:
(2)数百之众             将:
(3)赢粮而             景:
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2)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
3.下列属于宾语前置的句子是(     
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B.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C.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D.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4.作者认为秦国最终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知识点】 名著阅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间至军中                         间:从小路
B.沛公不胜杯杓                  杓:酒器
C.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再拜:拜两次
D.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督:监督
2.下列句中的“之”字,指代对象为“白璧一双”的一项是(     
A.闻大王有意督过之B.置之坐上
C.置之地D.吾属今为之虏矣
3.下列句中加点词与“拔剑撞而破之”中的“破”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范增数项王B.秦地可尽
C.吾得事之D.项伯杀人,臣
4.下列与“沛公安在”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具告以事B.客何为者
C.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D.以勇气闻于诸侯
2024-06-18更新 | 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嗟乎!师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选自韩愈《师说》)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师之不传也久矣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认为正确的择师标准是什么?请分别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4.选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请具体阐述。
2023-12-16更新 | 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整体分析:本文通过两段文字展现了曹彬的智慧与仁德。曹彬周岁时,对玩具有独特选择,显示出非凡之处。伐李煜时,他长围缓师,冀其归服,体现其谋略。城垂克,称疾劝诫诸将克城不妄杀,既保护百姓又彰显仁德。李煜请罪,曹彬待以宾礼,展现其大度。皇帝命其伐李煜,强调不暴掠生民,曹彬谨遵帝命。他成功俘获李煜还汴,既完成使命又未失民心,可谓有勇有谋、仁德兼备。

【推荐3】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曹彬,字国华,彬始生周岁,父母以百玩之具罗席,彬左手持干戈,右手持俎豆,斯须取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

(乾德)七年,将伐李煜。长围中,彬每缓师,冀煜归服。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彬曰: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诸将许诺。明日,稍愈。又明日,城陷。煜与百余人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彬以数骑待宫门外。左右密谓彬曰:煜入或不测,奈何?彬笑曰:煜素懦无断,必不能自引决。煜之君臣,卒赖保全。

【乙】

七年,帝遣知制诰李穆谕江南主李煜入朝,李煜不从。帝命曹彬等将兵十万以伐之。彬等入辞,帝诫曰:江南之事一以委卿,切勿暴掠生民,务广威信,使自归顺。以剑授彬,曰:副将而下,不用命者斩之。八年二月,曹彬等连破江南兵。十月,江南主危迫,遣学士徐铉求缓师。铉至,言于帝曰:李煜小事大,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帝曰:尔谓父子为两家可乎?铉不能对。九年正月,曹彬俘李煜还汴。

1.下列对加点实词含义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彬左手持干戈”与“干戈寥落四周星”两句中的“干戈”用法和意义不同。
B.由“天赋异禀”,可以推断“人皆之”中的“异”为“与众不同”之义。
C.根据上下文可推断“明日,稍愈”中“明日”为“第二天”之义,古今异义。
D.由上下文可知“知制诰”是古代官名,唐宋两朝专掌内命,典司诏诰的官吏的官职名。
2.依次填入文中序号处的词,正确的一项是(     
A.在                     B.于                     
C.于                     D.在                     
3.下列对文中句子句式的判断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言于帝曰”是典型的定语后置句,可理解为“于帝言曰”。
B.“使自归顺”是省略句,可补充完整为“使(李煜)自归顺”。
C.“奈何见伐”是被动句,“见”与后面的动词组成被动句式。
D.“尔谓父子为两家可乎”是判断句,“为”在此处表判断。
4.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断句或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煜与百余人诣军门A请罪B彬慰安之C待以宾D礼E请煜入宫治装

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餐,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

③我的病不是药石能治好的,只要诸公诚心立誓,到攻克城池的那一天,不妄杀一人,就会自动痊愈。
④我的病不是药石能治好的,唯一需要诸公诚心立誓,并且攻克城池的那一天,不妄杀一人,就会自动痊愈。
A.ABCD   B.ABCD   C.BCD   D.BCD   
5.为了实现太祖“切勿暴掠生民,务广威信,使自归顺”的战略主张,曹彬在讨伐李煜时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