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职业模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1 道试题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下列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兰舟”是指对船的美称。B.“去去”是指往前走了又走。
C.“楚天”是指南方的天空。D.“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
2.下列对词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事件,“凄切”奠定了词作的基调,通过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融情于景。
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表面上写两人分开时的情况,实际是写他们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既是细节描写,又是白描直叙。
C.“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中的“此去”二字呼应上阕的“念去去”;“经年”呼应“今宵”,在时间和思绪上步步推进,结构疏散有致。
D.“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中的“纵有”“更”强化了语意的表达,写出了作者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致。把词人的思念之情、伤感之意刻画得细致入微,也传达出彼此关切的心情。
3.下列对诗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写一个凄凉的秋夜,词人经受的欲留不能和欲行难舍的心理过程。
B.词的下阕是描写想象中离别后及未来凄清冷落的羁旅生活和寂寞孤独的心情。
C.这首词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以及虚实结合的描写方法。
D.这首词的情感基调是低沉的,语言风格是豪迈的。整首词情真意切,自然感人。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修水中等专业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段考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所以说它莹白如冰雪。有的则微带黄色。从植物学观点看,它不是果肉,而是种子外面的一层膜发育而成的,特称假种皮。真正的果肉倒是前面说的连同果壳丢弃的那一层膜,荔枝肉的细胞壁特别薄,所以入口一般都不留渣滓。味甜微酸,适宜生食。有的纯甜。早熟品种则酸味较强。也有一些品种,肉的内壁有褐色层,果脐处即接近果蒂处,色更浓而质硬,这一类品种不适于制作罐头荔枝。荔枝晒干或烘干,肉就变成红褐色,完全失去洁白的面貌,宋代用盐梅卤和扶桑花制成红浆、浸渍荔枝,然后晒干,壳仍红色、叫做红盐,现已失传,单纯晒干的叫做白晒,就是现在通行的干制法。还有剥出肉来蜜渍的,现在也没有了。

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21摄氏度的环境里,可贮藏一二星期,人们一直在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早在1800年前,即东汉和帝时,唐羌曾谏阻从南方向洛阳贡献生荔枝和龙眼。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当时是昼夜奔腾,有毒蛇猛兽之害(宋蔡食),颠坑仆谷相枕藉”“惊尘溅血流千载(宋苏轼)。为了封建统治者个人口腹之好,竟如此劳民伤财!但也足见当时荔枝贮藏与运输的不易。

1.选文没有使用到的说明方法是(     
A.引用说明B.下定义C.举例子D.列数字
2.文段引用唐明皇宠幸杨贵妃吃荔枝这一史实,旨在说明(     
A.封建统治阶级的奢侈。B.荔枝不便于长途运输。
C.荔枝不耐贮藏。D.要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
3.对荔枝肉是假种皮的说明,反映的问题是(     
A.体现本文语言准确严密,具有科学性的特点。
B.说明作者具有辩证法思想,看到事物的变化。
C.说明作者观察细致,能发现事物的微细和特殊之处。
D.说明白居易对荔枝果肉的认识完全正确。
4.联系全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和优美的文学性。
B.本文较多地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既能启人思考,也能引人入胜,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C.本文按照从主到次,由里到外的顺序进行说明,既使得说明对象的特征突出,又使得文章的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D.本文从生态特征和生产情况两个方面介绍荔枝的知识,提出发展荔枝生产的建议。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中等职业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就业班)试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南州六月荔枝丹》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荔枝是亚热带果树,性喜温暖,成都、福州是它生长的北限。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移植到长安,没有栽活,迁怒于养护的人,竟然对他们施以极刑。宋徽宗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徽宗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实际上不过当年成熟一次而已。明代文徵明有《新荔篇》诗,说常熟顾氏种活了几株,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蘖,但究竟活了多少年,并无下文。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1.该选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下定义B.引资料C.打比方D.列数字
2.下列对选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该选段主要说明了荔枝的习性。
B.选段中两处诗句主要用来说明荔枝性喜温暖。
C.选段中“但究竟活了多少年,并无下文”一句说明了作者在写作此文时,材料准备不足。
D.选段中写到汉武帝因为荔枝移植设有栽活而迁怒养护的人,说明汉武帝不了解荔枝的生长习性。
3.“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一句中的“也许”能否删去?为什么?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重庆市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中职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卷(一)
现代文阅读-信息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1℃5℃,可贮藏30天左右。还应进一步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古代宫廷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给人民造成许多痛苦。唐明皇为了宠幸杨贵妃,就干过这样的事,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

1.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表述正确的是(     
A.说明荔枝不耐贮藏的特点。
B.说明荔枝要现摘现吃。
C.说明白居易吃了很多荔枝,对荔枝很了解。
D.说明白居易知识渊博。
2.本段文字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①打比方        ②引用        ③举例子       ④列数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文中使用杜牧诗句的主要作用是(     
A.嘲讽唐明皇为宠幸杨贵妃而不顾人民死活。
B.证明古代皇家贵族生活挥霍无度的历史事实。
C.说明杜牧关注百姓生活。
D.从侧面进一步说明了荔枝不耐贮藏的特点,又暗讽了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西公办高职高专院校(单独)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贾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荔枝原产于我国,是我国的特产。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可为我国是原产地的明证。据记载,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足见当时广东已有荔枝。它的栽培历史,就从那个时候算起,也已在二千年以上了。唐代对四川荔枝多有记述。

……

荔枝是亚热带果树,性喜温暖,成都、福州是它生长的北限。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移植到长安,没有栽活,迁怒于养护的人,竟然对他们施以极刑。宋徽宗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徽宗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实际上不过当年成熟一次而已。明代文徵明有《新荔篇》诗,说常熟顾氏种活了几株,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蘖。但究竟活了多少年,并无下文。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1.语段为我们介绍了有关荔枝的哪两个方面的知识?(用语段中句子作答)
2.举南越王向汉高祖进贡荔枝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3.为了说明荔枝性喜温暖的特性,语段中采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4.如将语段尾句中“不是完全不可能”改为“是有可能”好不好?为什么?
2024-07-22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中等专业学校高三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探界者”钟扬》节选文字,完成各题。

种子达人

2000年,钟扬辞去武汉植物所的工作来到复旦大学。

那年5月钟扬报到时,学校还没有过渡房。临时给他找了一个系里别的老师提供的毛坯房,他毫无怨言接受了这个连煤气、热水器都没有的房子,洗着冷水澡住了半年。

尽管钟扬对生活品质不讲究,但对于种子却一点也不将就。为了自己的种子事业,他的足迹延伸到了植物学家的无人区——西藏。

从他到复旦大学的第二年,钟扬就开始主动到西藏采集种子。2009年,钟扬正式成为中组部援藏干部。据统计,在这十几年间,他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万颗种子,占到了西藏特有植物的1/5。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钟扬要收集种子?

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青藏高原这个占我国领土面积1/7的地区,植物种类占到了1/3.有些地方甚至百年来无人涉足,植物资源被严重低估。钟扬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这样介绍。

他扎根在此,努力为人类建一个来自世界屋脊的种子宝库

对钟扬来说,采种子是一件乐事。作为一个植物学家,我最喜欢的植物是蒲公英,如果发现它开花并且结了种子,我会用手抓一把,一摊开里面一般有200颗。我最讨厌的植物是什么呢?椰子。那么大一颗,8000颗的样本数量,我们需要两台卡车把它们拉回来。钟扬调侃道。

然而,在西藏采集种子更多的是随时出现的高原反应和长时间的体力透支。而钟扬却背着他经典的黑色双肩包,穿着磨白了的牛仔裤,戴着一顶宽檐帽,迈着长期痛风的腿,在青藏高原上刷新一个植物学家的极限,连藏族同事都称他为钟大胆

钟扬在西藏大学理学院的一位同事说:每次和钟老师采种子都是惊险和惊喜并存。

那次,我们跟着钟老师去采集高山雪莲。我们从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出发向更高的山地挺进时,钟老师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头痛欲裂、呼吸急促、全身无力,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这位同事回忆。

大家都建议钟扬待在帐篷里,而他却说:我最清楚植物的情况,我不去的话,你们更难找。你们能爬,我也能爬。最终,钟扬带着学生在海拔6000多米的珠峰北坡,采集到了被认为是世界上生长在海拔最高处的种子植物——鼠曲雪兔子,也攀登到了中国植物学家采样的最高点。

如今,这些种子静静地沉睡在一个又一个玻璃罐头里,等待着有一天,改变人类的命运。按钟扬的话说,也许那个时候,胖胖的钟教授已经不在了,但是他期待着它们可以派上用场。

接盘导师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卢老师分管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目睹了不少钟扬在收学生时的不少奇葩事儿。

我们每个人招研究生有一个数量限制,但是他招得特别多,后来我就去了解,才发现事情的真相。卢老师说。

卢老师发现,当学生和老师进行双向选择时,有些学生可能因选不到合适的导师而流落街头。有些学生因为某些原因提出转导师。这样,问题来了,谁来接盘

这时,身为研究生院院长的钟扬总是负责兜底。他总说有问题我来,这是他的一种责任与担当。他说在这个位置上,必须承担这个责任,这个位置必须要有这种担当。

钟扬的是有目共睹的,这更体现在他对学生的关爱上。他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更会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制一套个性化的发展规划,不让一个人掉队。

钟扬曾说:培养学生就像我们采集种子,每一颗种子都很宝贵,你不能因为他外表看上去不好看就不要,说不定这种子以后能长得很好。

而当钟扬的工作重心转到西藏时,他承认,自己的招生名额渐渐倾向这所他心目中的世界最高学府

钟扬的学生、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一位博士生回忆道,实验室里有很多学生是钟老师从少数民族地区招进来的。这些同学由于底子薄,知识基础与上海本地学生有一定的差距,刚开始都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联系了钟老师。钟老师总是鼓励他们报考自己的研究生,他说,读我的研究生基础差一点没关系,我帮你补,你只需要有一颗热爱植物学的心。’”

于是,钟扬的学生就像古代的门客一样各显神通,有做科学研究的,有做科普的,有自己创业的。钟扬停不下来的点子,就这样在他每个学生中生根发芽,变为现实。

1.联系上下文,诵读和揣摩下列划线语句,说说它们是从哪些方面刻画人物的,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而钟扬却背着他经典的黑色双肩包,穿着磨白了的“29块钱的牛仔裤”,戴着一顶晒变色的宽檐帽,迈着长期痛风的腿在青藏高原上刷新一个植物学家的极限,连藏族同事都称他为“钟大胆”。
(2)钟扬曾说:“培养学生就像我们采集种子,每一颗种子都很宝贵,你不能因为外表看上去不好看就不要,说不定这种子以后能长得很好”。
2.如果是你,你愿意成为像钟扬这样的人吗?说出你的理由。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文赢教育培训学校对口升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题 | 适中(0.65) |
7 . 下图是一则公益平面广告,根据要求答题。

(1)请简要赏析这则公益广告的创意。(不超过60字)
(2)根据本则广告的立意和所反映的现实问题,拟一则海报宣传标语。(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8 . 下面这段话引用苏轼的诗的主要目的是(     

盛产荔枝的地区,应该大力发展荔枝的生产。苏轼有诗云: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日啖荔枝三百颗,究竟能有几人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荔枝生产,应该能够逐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

A.表达苏轼对水果丰富、荔枝鲜美的岭南的留恋。
B.说明荔枝是特别鲜美的水果,吃了以后连官场失意的苦恼都置之度外。
C.借苏轼的诗指出罗浮山下、岭南地区从古以来就是盛产荔枝的地方,应大力发展荔枝生产。
D.借苏轼的诗来反衬目前的荔枝生产还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进一步说明应大力发展荔枝生产。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年河北省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考试文化测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南州六月荔枝丹(节选)

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蒂部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有的一边高,一边低。顶端叫果顶,浑圆或尖圆。两侧从果顶到蒂部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显隐随品种而不同。旧记载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因为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绝种了。

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10多克到20多克。20世纪60年代,广东调查得知,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还有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19克左右,《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者重达60克。

1.请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0字以内)。
2.第一自然段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3.上面两段文字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城市技师学院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这首词中作者主要选用了哪些意象,请任选两个意象分析它们的特点。
2.这是一首离愁别恨之作,作者是如何抒发这种“离情”的?请简要分析。
2024-07-22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职业教育中心2021-2022学年职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