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古诗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0 题号:2401973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戴胄,字玄胤,相州安阳人。性贞正,干局明强,善簿最。大理少卿缺,太宗曰:大理,人命系;胄清直,其人哉。即日命胄。长孙无忌被召,不解佩刀入东上阁。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论监门校尉不觉,罪当死;无忌赎。胄曰:校尉与无忌罪,臣子于尊极不称误。法著:御汤剂、饮食、舟船,虽误皆死。陛下录无忌功,原之可也。若罚无忌,杀校尉,不可谓刑帝曰:法为天下公,朕安得阿亲戚!诏复议。德彝固执,帝将可。胄曰:不然。校尉缘无忌以致罪,法轻。若皆误,不得独死。由是与校尉皆免。时选者盛集,有诡资荫冒牒取调者,诏许自首,不首,罪当死。俄有诈得者,狱具,胄以法当流。帝曰:朕诏不首者死,今当流,是示天下不以信,卿卖狱耶?胄曰:陛下杀之,非臣所及。既属臣,敢亏法乎?帝曰:卿自守法,而使我失信,奈何?胄曰:法者,布大信于人,言乃一时喜怒所发。陛下一朝忿将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于法,此忍小忿,存大信也。若阿忿违信,臣为陛下惜之。帝大感悟,从言。迁尚书左丞。其贫,特诏赐钱十万。

(节录《新唐书·戴胄传》)

【注释】①干局:才干气度。②簿最:公文簿册的总括提要。③刑:通,典范、规范、规定。④取调:指被选荐者获取委任。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校尉与无忌罪                    均:相同。
B.校尉缘无忌以致罪,法             当:判罪。
C.陛下杀之                    登:立即。
D.其贫                           矜:怜悯,同情。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大理,人命                    盖余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B.朕诏不首者死,今当流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C.陛下一朝忿将杀之                    斧斤时入山林
D.帝大感悟,从                    可怪也欤
3.把第I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罚无忌,杀校尉,不可谓刑。
(2)既属臣,敢亏法乎?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少师事陈寔,以义行称。乡里有盗牛者,主之。盗请罪曰: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烈闻而使人谢之,布一端。或问其故,烈曰: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问其姓名,以事告烈。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诸有争讼曲直,将之于烈,或至而反,或望庐而还。其以德感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独行列传》)

【注】①少师事陈寔(shí):青年时曾在陈寔门下学习。陈寔,字仲弓,颍川许县人,少为县吏都亭刺佐,后为督邮,复为郡西门亭长,四为郡功曹。②称:著称。③刑戮是甘:甘心受刑被杀。④乞:请求。⑤谢:有看望的意思。⑥一端:半匹。

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A.主       得:抓到,捉到B.布一端       遗:丢失
C.将之于烈       质:请教,请求D.或至而反       涂:道路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少师事陈寔,义行称       ②而无物相之,亦不能至也
B.①烈使推求,先盗牛者也       ②臣敢上璧
C.①以德感人若此             ②而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①烈闻而使人谢             ②择师而教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
2024-08-21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教,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还。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 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

②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谓平原君曰:从之利害, 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何也?楚王谓平原君曰:为者也? 平原君曰:是胜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不下! 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按剑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县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诸侯,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强,天下弗能当。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焉。合从者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 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毛遂曰:从定乎? 楚王曰:定矣。遂定从于殿上。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合从于楚                                      合从:合纵,与“连衡”相对。
B.十九人相与笑之而未废也            目:递眼色。
C.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诸侯               臣:使……臣服。
D.而王弗知                                恶:罪恶。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必得定从                                鼓瑟希,铿尔,舍瑟
B.客为者也                                   夫子哂由也
C.兴师与楚战                                相如度秦王特诈佯为予赵城
D.合从者                                   冰,水之而寒于水
3.把第一部分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2)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县于遂手。
2024-08-05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圣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勠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今事有急,故来告良        而君于赵王
B.击沛公于坐                      蒙故业,遗策
C.于是项伯复                  朝歌弦,为秦宫人
D.范增目项王                      罟不入洿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常以身蔽沛公
A.吾得事之B.叮不释
C.削月割D.追逐北
3.下列句子的句式,与“沛公安在”相同的一项是(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C.求人可使报秦者
D.若属皆且为所虏
4.对《鸿门宴》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鸿门宴》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史传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B.这篇文章为汉语贡献了多个成语,比如:鸿门宴、秋毫无犯、怒发冲冠、劳苦功高等。
C.全文以刘邦赴项营请罪为核心,连同赴营以前和逃席以后分为三个部分。
D.文章情节跌宕起伏,形象生动鲜明,组织周密严谨,语言精练优美。
2024-08-18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