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古诗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2379676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教,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还。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 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

②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谓平原君曰:从之利害, 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何也?楚王谓平原君曰:为者也? 平原君曰:是胜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不下! 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按剑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县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诸侯,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强,天下弗能当。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焉。合从者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 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毛遂曰:从定乎? 楚王曰:定矣。遂定从于殿上。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合从于楚                                      合从:合纵,与“连衡”相对。
B.十九人相与笑之而未废也            目:递眼色。
C.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诸侯               臣:使……臣服。
D.而王弗知                                恶:罪恶。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必得定从                                鼓瑟希,铿尔,舍瑟
B.客为者也                                   夫子哂由也
C.兴师与楚战                                相如度秦王特诈佯为予赵城
D.合从者                                   冰,水之而寒于水
3.把第一部分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2)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县于遂手。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选自司马迁《鸿门宴》)

1.下列对选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依次叙述了刘邦逃席,张良留谢,刘邦间道至军,项王受璧而范增破斗,刘邦诛杀曹无伤等情节。
B.选文中樊哙对刘邦逃席给予合理解释,并结合刘邦所处的危险局势,指出逃跑的必要性,体现其做事果敢的一面。
C.选文中刘邦回到军中,“立诛杀曹无伤”,展现了他坚决果断的性格特点。
D.选文中将张良与范增对举而写,展现了张良足智多谋、从容不迫的个性和范增心急气躁的特点。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何辞(2)其怒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4.请分析选文语言方面有什么特色?
2024-08-31更新 | 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整体分析:这段文字选自《左传》,讲述了郑国在晋国和秦国的围攻下,通过外交手段成功解围的故事。文章通过烛之武的智慧和口才,展现了在国家危难时刻,智者的重要作用。烛之武以理服人,劝说秦伯放弃攻郑,成功化解了危机。文章语言简练,情节紧凑,突出了智慧在外交中的关键作用,同时也反映了古代诸侯国之间复杂的政治关系和权谋斗争。

【推荐2】读这段文字,完成各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晋函陵,秦军氾南          军:军队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出门所带的包裹
C.朝济而夕设                 版:筑土墙用的夹板,这里指版筑的工事
D.秦伯说,与郑人             盟:盟誓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若舍郑为东道主       ②焉用亡郑陪邻
B.①郑知亡矣                 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C.①贰于楚也                 君尝为晋君赐矣
D.①无能也已                 ②且君尝晋君赐矣
3.翻译下列句子。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2024-09-13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桓公在荆州,全欲以德被江、汉,耻以威刑肃物。令史受杖,正从朱衣上过。桓式年少,从外来,云:“向从阁下过,见令史受杖,上捎云根,下拂地足。”意讥不著。桓公云:“我犹患其重。”

(《世说新语·桓温轻刑》)

【乙】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人。进士及第,历秘书省著作郎。政和间,天下争言瑞应,廷臣辄笺表贺,徽宗观所作,称为奇才。他日,特出制诏三题使具草,立就,上即草后批:“可中书舍人。”未几,自秘书少监除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

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时上方乡神仙之事,蔡京引方士王仔昔以妖术见,朝臣戚里寅缘关通。安中疏请自今招延山林道术之士,当责所属保任;并言京欺君借上、蠹国害民数事,上悚然纳之。

(《宋史·王安中传》)

1.下列对加点词含义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威刑肃物厅——由“而耻学于师”可以推断“耻”为“以……为耻”之义。
B.御史中丞——由“擢发难数”可以推断“擢”为“拔”之义。
C.盗脱——由“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可以推断“去”为“离开”之义。
D.国害民数事——由“户枢不蠹”可以推断“蠹”为“侵蚀”之义。
2.下列各句中 “以”的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全欲德被江、汉,耻以威刑肃物。
A.谗诛B.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请战喻D.皆美于徐公
3.下列对文中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秘书少监除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是王安中的任职经历,后半句是被动句。
B.“称为奇才”改成“称(之)为奇才”后,就是把省略句的省略成分补充完整了。
C.“民有惊出与卒遇”改成“有惊出与卒遇之民”后,就变成了带有典型标志词的定语后置句。
D.“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人”改成“王安中字履道者,中山阳曲人也”后,就变成了“……者,……也”格式的判断句。
2024-08-21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