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古诗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其他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0 题号:2387924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

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

节选自干宝《搜神记》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即雌剑往见楚王                                      将:带着,拿着。
B.汝若生子是男,,告之曰                                大:与“小”相对。
C.去时我:‘语汝子:出户……’”                  嘱:嘱咐,叮嘱。
D.莫邪子名赤,后壮,乃问其母                         比:及,等到。
2.下列各项两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为王作剑,三年            今其智反不能及(《师说》)
B.松生石上,剑在                 皆出于此乎吾(《师说》)
C.即斧破其背,得剑                 秦王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D.王怒,欲杀                              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
3.下列各项两句加点字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于是子出户                    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B.日夜思欲报楚王                    大喜,
C.,告之曰                           小学而
D.以天下之民                       成以其小,
4.翻译上面文言文中划线句子。
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
【知识点】 其他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整体分析:这篇文言文选自苏轼的《赤壁赋》,通过苏子与客人的对话,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永恒。客人感叹曹操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消逝,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哀叹。苏子则以水与月为喻,阐述了变与不变的哲理,强调自然之美的永恒与人生的豁达。文章语言优美,富有哲理,体现了苏轼旷达乐观的思想和对自然的热爱。对偶和比喻的运用,使文章更具韵律和感染力。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胪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③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美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④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端坐B.山川相             通“缭”,盘绕
C.江陵                       攻占D.而卒莫消长       消失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侣鱼虾友麋鹿             去今之墓葬焉
B.举匏樽相属             吾一日长乎尔
C.物与我皆无尽也             于其身也,耻师焉
D.寄蜉蝣天地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山谷中者
3.下列对文段中画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是(     
A.①这不是曹孟德围困周瑜的地方吗?
B.②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是怎么在(战争中失败)呢?
C.③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地流去),可是并没有流走。
D.④这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对我和你都很适合。
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客人的回答抒发了对曹操的仰慕之情,表达了老当益壮的决心和意志。
B.苏子借水与月阐发万物和人生变与不变的哲理,表明他能辩证地看问题。
C.苏子对清风、明月的看法和态度,体现了他旷达乐观的性格特点。
D.文段多处运用对偶和比喻,句子长短错落,韵脚灵活多变。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整体分析: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通过描写郭橐驼种树的技艺和心得,巧妙地借树喻人,揭示了治理国家和管理百姓的道理。文章通过对比种树方法,批评了官吏的繁琐政令,强调顺应自然、尊重事物本性的管理之道。文笔简洁生动,寓意深刻,既有叙事的趣味,又富有哲理,体现了柳宗元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治理方式的追求。

【推荐2】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各题。

种树郭橐驼

柳宗元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病偻,隆然伏行       隆然:脊背高起的样子
B.且硕茂,蚤以蕃     实:果实
C.根拳而土     易:更换
D.而木之性日以矣。   离:背离,远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不如而厚遇之
B.能顺木之天,致其性焉尔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曰忧之,其实仇之       相如,独畏廉将军哉
D.他植者不然     请立太子为王
3.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寓言式的人物传记既简洁又生动。简洁体现了史传的特点,生动则蕴含了文学的情趣。
B.本文多用对比,有叙事性的,如两种种树方法的对比;有论述性的,如郭橐驼对自己种树方法的归纳和对“他植者”的批评。对比突出了事物的特点,也加强说理的力度。
C.作者巧用铺陈的手法,把“吏治不善”的种种表现加以集中,加以典型化,且有言有行,刻画细致入微,入木三分。
D.作者借“知种树而已”的驼者发声,在朴实的简单类比中,对吏治的弊端直接予以抨击,笔锋犀利。
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2024-09-12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选自《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吾点也
(2)国以礼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
3.选文中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表现了曾皙怎样的性格特点。
4.为什么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2024-08-15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