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古诗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2367506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不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删改)

【注】①章台:秦宫名。②案图:察看地图。③广成传:宾馆名。④缪公:即秦穆公。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璧有瑕,请指示王           指示:指给……看
B.大王见臣列观                  列观:一般的宫殿
C.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辞谢:婉言拒绝
D.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约束:遵守约定
2.为下列语句补充省略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王)议不欲予秦璧B.传之(于)美人
C.欲以(璧)击柱D.(秦王)卒廷见相如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秦国贪婪,倚仗它国力强大,想用空头许诺得到和氏璧
B.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为何这样呢?是尊重大国的威望而整饰仪式表示敬意呀
C.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
于是派他的随从穿上粗布衣,怀揣和氏璧,从小路逃走
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我确实担心眼睁睁地看着大王您欺负我们并且辜负赵王
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蔺相如作为赵国使者,肩负着监督秦国履行承诺,否则就完璧归赵的艰巨使命。
B.蔺相如郑重献上和氏璧,又得体地要回来,既符合外交礼仪又掌握了外交主动。
C.蔺相如指出和氏璧是天下共传的珍宝,迫使秦王暂时答应用十五座城邑来交换。
D.蔺相如暗中派人将和氏璧送回赵国,自己则做好向秦王陈辞并慷慨赴死的准备。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戎,字濬冲,琅邪临沂人也。父浑,凉州刺史。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烂烂,如岩下电。年六、七岁,于宣武场观戏,猛兽在槛中虓吼震地,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魏明帝于阁上见而之。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或问其故,戎曰:树在道边多子,必苦李也。取之信然。

阮籍与浑为友。戎年十五,随浑在郎舍。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籍每浑,俄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谓浑曰:濬冲清赏,非卿伦也。共卿言,不如共阿戎谈。及浑卒于凉州,故吏赙赠数百万,戎而不受,由是显名。戎尝与阮籍饮,时兖州刺史刘昶字公荣在坐,籍以酒少,酌不及昶,昶无恨色。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答曰:胜公荣,不可不与饮;若公荣,则不敢不共饮;惟公荣可不与饮。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戎笑曰:卿辈意亦复易败耳!

[注]①虓(xiāo),怒吼。②赙(),赠送财物助人治丧。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魏明帝于阁上见而       奇:以为……奇异
B.籍每浑,俄顷辄去       适:往,到
C.而不受,由是显名       辞:辞别,告辞
D.公荣,则不敢不共饮       减:不如,比不上
2.下列句子中,与“树在道旁多子,必苦李也”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臣与将军勠力攻秦B.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C.买五人之脰函之D.空中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3.下列句子中,与“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句式相同的是(   
A.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C.而耻学于师D.石之铿然有声者
4.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王戎小时候看太阳时眼睛不花,裴楷称赞他“眼睛有光芒,像山崖下的电光”。
B.王戎以为路边的李树上果实累累,一定是没人感兴趣的苦李子。
C.阮籍每次拜访王浑,时间都很短暂,但与王戎交谈的时间却很长,他认为王戎清逸可赏。
D.王戎经常与阮籍到竹林游学,每次他都是姗姗来迟,阮籍对此感到很不高兴。
2024-08-14更新 | 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张衡传》(节选)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善:
(2)拟:
(3)累:
(4)雅: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2)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3.找出本片段中张衡的四项著述或发明。
2024-09-10更新 | 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整体分析:《鸿门宴》节选展示了楚汉相争中的关键一幕,突显了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权谋斗争。张良作为刘邦的谋士,巧妙地以礼物和言辞化解了危机,体现了他的智慧和机智。项羽的优柔寡断和范增的果断形成鲜明对比,范增的愤怒和预见性揭示了他对局势的深刻洞察。整体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展现了古代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推荐3】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鸿门宴(节选)

沛公已去,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军中                 从小路
B.闻大王有意过之   监督
C.唉!竖子不与谋     值得
D.不能                    告辞,辞别
2.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闻大王有意督过之B.置之坐上
C.置之地D.拔剑撞而破之
3.对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夺取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刘邦。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
B.夺取项王天下的人必须是刘邦。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
C.夺取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刘邦。我和属下们都要被他俘虏了!
D.夺取项王天下的人必须是刘邦。我和属下们都要被他俘虏了!
4.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良和范增分别是刘邦和项羽的谋士。
B.张良的话,明为道歉,实为指责项羽,项羽没听出他的意思。
C.项羽接受刘邦的礼物,这说明他非常注意外交礼节。
D.范增看出了刘邦是项羽最大的敌人,所以他把刘邦的礼物打破了。
7日内更新 | 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