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古诗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知识 > 文言文翻译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2363675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选自韩愈《师说》)

1.选文没有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举例论证B.引用论证C.对比论证D.比喻论证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吾从而师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贤不孔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4.根据选文,概括韩愈所说的“师道”的内涵。
【知识点】 文言文翻译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能顺木之                    天:天性
B.其欲舒                       本:根
C.其也若子                    莳:栽种
D.爱之太                       恩:恩惠
2.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其天者而其性得矣       全: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B.而木之性以离矣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C.驼种树                           业: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为业
D.其肤以验其生枯             爪:名词作动词,掐、抓
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去不复顾B.早缫而绪
C.其置也若弃D.他植者则不然
4.下列句子中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例句: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
A.所以我仅仅是不妨害它们的生长罢了,不是有能力使它们长得又高大又茂盛啊。
B.所以我仅仅是不妨害它们的生长罢了,不能让它们高大茂盛。
C.所以我仅仅是不伤害它的长枝罢了,不是有能力使它们长得又高大又茂盛啊。
D.所以我仅仅是不伤害它的长枝罢了,不能让它们高大茂盛。
2024-02-03更新 | 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选自荀子《劝学》)

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运用了多个比喻,意在说明人经过一定的学习,本性就会发生变化,知识就会丰富,能力就会提高。
B.荀子告诉我们学习对于人的本性的改变有着决定的不可逆转的作用,如虽有槁暴的木轮也不能再变直了。
C.荀子告诉我们学习要既重视积累,也要做到坚持不懈,同时还要专心致志,就像“积土成山”一样。
D.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善于物也
(2)学不可以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4.根据文段,请概括作者认为学习的方法是什么?
2024-03-02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节选自苏洵《六国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国互丧,赂秦耶                           率:全,都
B.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             患:担心
C.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   厌:厌恶
D.至于颠覆,理宜然                           固:本来
2.请把文言文选段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2024-01-31更新 | 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