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常见类型 > 时评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 题号:2363640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找回工匠精神

①近两年,工匠精神在中国渐成热词,无论是经济转型升级,还是推动群众创业,万众创新,抑或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这一精神都被看作原动力之一。

②专题片《上海工匠》中有这样一段镜头:1980年,我国国产飞机运十的试飞日,年轻的胡双钱第一次看到厂里女工们纷纷化了淡妆,专等着为试飞成功欢呼雀跃。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缺失了这样的自豪感与荣誉感?”35年没有出过一个次品的航空手艺人,国产飞机首席钳工胡双钱有此一问。而我们都需要思考:工匠精神怎样找回?

匠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之语,解答了自己解牛何以神乎其技,更道出了一个工匠追求技艺的价值所在。在笔者看来,发扬工匠精神更重要的意义,也在于道——价值的构建。

④较之文以载道,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谱系里,技以载道并非重要组成部分。但那些心系技以载道”的工匠们,把对工作的高度忠实、对产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塑造成了一种价值观念,也化作了一种生活方式。

⑤然而,曾几何时,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完美主义,被一些人指为较真”“不合群,于是,一认真你就输了”“差不多就行了……这样一类声音时常在你我耳畔响起。

⑥认真了,真的会输?差不多,真的行了?事实上,经常差不多,差得会很多。以手表为代表的瑞士制造,显然不能差;可以传代的德国制造,显然差不得。

⑦事实上,目前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缺的恰恰是不能差的要求。比方,很多中国游客从日本带回的马桶盖,其实是在中国生产的,只是它们遵循的是日本的标准和技术要求。由此看,中国制造不缺能力,在太多的领域,我们缺的只是最后一厘米当你把一个个产品完全当作自己的孩子,满怀爱,细心观察时,必然就会获得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提高制成率的启示。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的话语可谓金玉之言。

⑧敬事如仪——敬畏的态度,又岂囿于哪种工作、哪类人群?对工作保持敬畏,方可摒弃功利之心、急躁情绪;对产品保持敬畏,何尝不是对自己劳动的肯定,对自己创造力的褒奖呢?

1.以下对“最后一厘米”的理解,准确的是(     
A.遵循日本的标准和技术要求。
B.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作态度。
C.把产品当作自己的孩子,满怀爱,细心观察。
D.是对自己劳动的肯定,对自己创造力的褒奖。
2.以下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A.工匠精神是推动中国经济开展的原动力之一。
B.庖丁的话说出了自己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
C.在中国古代思想谱系里,“文以载道”“技以载道”并重。
D.我们不管做哪种工作,都需要发扬“敬事如仪”的精神。
3.以下对文章写作方法的分析,正确的是(     
A.第①段从中国经济开展的现实出发,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B.第⑥段把瑞士制造和德国制造作比照,批评了“差不多”的论调。
C.第⑥段和第⑧段都用到了反问句式,强调“认真”和“敬事”的意义。
D.第⑦段通过举例论证,说明中国制造在很多领域缺少更高的标准和技术要求。
【知识点】 时评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整体分析:鲁迅的《拿来主义》通过对“送去主义”和“送来主义”的批判,提出了“拿来主义”的主张。文章以犀利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在文化交流中的被动和盲目。鲁迅强调,面对外来文化,我们应当有选择地吸收,而不是盲目接受或全盘拒绝。文章呼吁国人要有独立的判断力和自信心,积极主动地从外界汲取有益的养分,以推动自身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②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③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______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______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______,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______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④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⑤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⑥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⑦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⑧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⑨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拉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⑩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六月四日

(鲁迅《拿来主义》)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但是             不管             可是             因而
B.可是             纵使             然而             因此
C.因为             不管             然而             当然
D.然而             虽然             但是             所以
2.画横线的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A.比拟             借代B.借代             借喻
C.借代             夸张D.借喻             夸张
3.理解“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一句中的“捧”字,最正确的一项是(     
A.小心翼翼的神态,表现“大师”们对国画的珍惜。
B.庄重虔诚的神态,表现“大师”们对国画的自豪。
C.诚惶诚恐的神态,表现“大师”们媚外的奴颜。
D.郑重恭敬的神态,表现“大师”们良好的修养。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中的“捧”字和“挂”字活化出所谓的“大师”们到了国外就卑躬屈膝的嘴脸。
B.第③段将“尼采”和“中国”进行了类比论证,有力地论证了“送去主义”的危害性。
C.第④段中“抛给”与“抛来”有着本质的不同:“抛给”是没有目的的,不会有附加条件;而“抛来”是有目的的,定会有附加条件。
D.“送去主义”产生的根源是“闭关主义”,它的实质是崇洋媚外;“送来主义”是西方国家抛给的“残羹冷炙”。
2024-09-12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有趣的人不苟且

孟祥夫

①生活中,要是听说某某是个有趣的人,让人不免心驰神往,想要结识一番。有趣和枯燥、乏味相对,是一个人身上闪闪发光的品质,是平淡生活里的调味剂。说一个人有趣,是很高的评价。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②那么,何为有趣?明人袁宏道说: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什么是趣,古今中外,尚无定论,只能见仁见智。在文人墨客笔下,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趣者,存乎一心,大凡让人心生快意、心旷神怡的,都莫不有趣。

③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有时,即便身处逆境,他们也能过得兴致盎然;即便眼前满是苟且,他们也总能找到诗和远方。苏轼就是个十足有趣的人。被贬官后,他没有愁肠百结,而是发现了生活的真和趣。在黄州,他把价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猪肉,做成了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并撰文《猪肉颂》,讲述烧制心得。除了东坡肉,还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饼,都轰动一时,流传甚广。生活拮据,苏轼辟地耕种,以此为乐,写出《东坡八首》《雨后行菜圃》等诗,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④有趣的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为万般好奇,凡事都想探个究竟、弄个明白,自然就能找到常人一般难以发现的趣和乐。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道:余忆童稚时,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他笔下的文字也是妙趣横生,比如,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如此趣味盎然的文字,若非有趣之人,肯定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也写不出来。

⑤有趣的人,深藏大智慧。要从平淡的日子中咂摸出趣味,离不开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悉,对知识阅历的深厚积淀。鲁迅先生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鲁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针砭时弊,入木三分。而鲁迅本人,却幽默、有趣得很。一次,友人给鲁迅捎来一些柿霜糖,吃起来又凉又细腻。有药用效果,他本想留着以后吃。谁料,夜间,又将藏着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不料一吃,又吃了一大半。读到此处,让人忍俊不禁,掩卷而笑。

⑥有趣的人,不仅自己收获快乐,也是别人的开心果。而人一旦无趣,就不免面目可憎,让人避之不及。现在,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平日以斗图为乐,从各类小游戏、小程序中寻求快意,而一旦合上电脑、锁住手机,往往双眼发胀,大脑茫然,趣味尽失。这样的趣,终非真趣。不妨学学前人,多发现、挖掘生活的趣味,多吸收、汲取方方面面的知识,让自己有趣,让生活有味。

⑦梁启超说: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要他何用。所以,不如行动起来,从明天起,做一个有趣的人。

(选自《人民日报》)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要做一个有趣的人。
B.“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是对一个人很高的评价。
C.“开心果”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阐述了“有趣的人”不仅自己生活快乐,而且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的观点。语言轻松活泼,具有趣味性。
D.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平日以“斗图”为乐,从各类小游戏、小程序中寻求快意,这样的趣不是真趣。
2.本文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这则材料,可以作为文章第几段的论据,并写出该段的论点。
【链接材料】

有一次,苏格拉底在街上行走,有人用棍子打他的背,但很快的,他又若无其事的站起来。目睹整个经过的旁人问他:你挨打,为什么不还手?苏格拉底微笑地回答:当一只发野性的驴踢你时,你会还它一脚吗?

4.作者认为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有趣的人?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2024-05-11更新 | 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美国害怕了?日本吓傻了?浮夸自大文风可以休矣!

最近在网上,美国害怕了”“日本吓傻了”“欧洲后悔了之类的文章,总能赚取不少莫名点击。然而,纵观这些所谓爆款文章,其内部水平却了无新意,令人担忧。比如,有的一味夸大、以偏概全,高喊《在这些领域,中国创下多个世界第一!无人表示不服》;有的任意拔高、贻人口实,鼓吹《别怕,中国科技实力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有的一厢情愿、照单全收,将国外的只言片语,放大成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中心位置”“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一经济体等声音。

这些雄文的共性,一无事实骨架,二无内容血肉,三无思想含量,徒有浮躁外壳,经不起一点风吹日晒。要知道,文章不会因为浮夸而增色,国家也不会因为自大而变强。挑动极端情绪、肆意传播偏见的后果,容易造成公众走进夜郎自大、自吹自擂的狂妄误区,导致社会陷入信息碎片化、思维程序化的认知闭环。

新闻学有一种观点认为,最好的编辑一定是个营销专家。对一些媒体而言,浮夸自大的文风,无异于吸睛涨粉的气球,一触即破。在此类文章的始作俑者眼里,标题就是一枚带着诱饵的鱼钩,不加点刺激的猛料,就无法吊起胃口。然而,新闻不是爽文。如果只讲营销不讲营养,只要眼球不讲责任,即使一时流量爆棚,也是在误导大众。

有网友感慨,进入了自媒体时代,新闻越来越多,离真相却越来越远。的确,浮夸自大的文风套路,看似抄了10万+的近路,实则误入新闻生产的歧路。据统计,去年新媒体运营行业人数超过300万,各类机构对内容创业者的投资金额超过50亿元,可谓既有前途,又有钱途。然而,自媒体要想创作自如,还需恪守自律。倘若毫无底线蹭热点,肆无忌惮造噱头,结果只能是漫出道德水位,偏离法治轨道,荼毒公众认知不说,更消解媒体公信力。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有人疑惑,是文章不会写了吗?并不是。还记得,南海仲裁闹剧群情激愤,中国一点都不能少的声音却产生共鸣。针锋相对却有礼有节,气贯长虹而又言之有物,这样的文风文气,怎能不引发舆论场同声同气?全媒体时代,真实客观理性的新闻准绳没有变,新鲜有趣优质的价值取向没有变,平实求实务实的文风导向也没有变。只有创作者自律自觉,将文风与世风勾连,给流量和情绪松绑,方能写出真正从容自信的作品。

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不好的舆论可以成为民众的迷魂汤、社会的分离器、杀人的软刀子、动乱的催化剂。新闻讲事实,讲真相,讲正道,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浮夸,那些热衷于要噱头、故弄玄虚、哗众取宠的路数可以休矣。

(1)下列对“文风”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浮夸自大的文章,从标题到内容大多以偏概全、断章取义,一味夸大事实。
B.浮夸之作无事实、无内容、无思想,外强中干,极少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
C.浮夸作品多哗众取宠以博人眼球,其作者受到利益的驱使而罔顾社会责任。
D.文风好的文章从容自信,追求言之有物,而不讲求营销,不追求“吸睛”。

(2)下列语句的内涵与文章中作者所论述的主要观点,最接近的一项是(     
A.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B.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
C.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D.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2024-05-18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