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名著阅读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23635434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1.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A.缒而出B.济而设版焉
C.共其乏困D.既封郑
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伯,春秋时期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之一,今天欧洲仍有这样的称谓。
B.礼,指礼节、仪式等道德规范,先秦有《周礼》《仪礼》《礼记》等流传于后世。
C.执事,指做事情,主持工作,也指办事的官吏,后来也用于表示对对方的敬称。
D.寡人,指寡德之人,古代的诸侯、君主在失德后的自称,后来成了他们的谦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他在郑国官微人轻,在秦晋大兵压境、郑伯自责道歉的情况下,慨然答应出使,表现出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
B.烛之武勇敢无畏,从容对敌。他不顾年迈之躯,夜缒出城。从容去见秦伯,坦言郑国将亡,满足强敌的骄横心理,创造说服秦伯的契机。
C.烛之武善于利用矛盾,晓之利害。他先说亡郑对秦无益有害,再说存郑对秦对晋都有益,最后说晋屡背秦德,不可共事,使秦伯不得不听。
D.烛之武机智善辩,成功使敌退兵。他援古刺今,使秦穆公爽快地跟郑国订立了盟约,并留下驻兵帮郑国防守,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保全了郑国。
4.试分析郑伯的人物形象。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2)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知识点】 名著阅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虽有嘉肴》)

【乙】   子少时读书,一见辄即能诵。暗疏①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饮酒滑稽②者游。旬朔③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④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⑤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

(选自秦观《读书忌二物》)

【注】①暗疏:默写。②滑稽:诙谐。指行为放荡、玩世不恭酗酒者。③旬朔:旬,十天。朔,农历的每月初一,也指一个月。④曩时:从前。⑤必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阅数次。

1.下列对加点词含义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知其也——由“言近旨远”可以推定“旨”为“含义”之义。
B.教学长——由“相知”可以推定“相”为“相互”之义。
C.卷无几日——由“把玩”可以推定“把”为“持,拿着”之义。
D.而常于善忘——与“废寝忘食”中“废”的意思不同,可以推定“废”为“荒废”之义。
2.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后能自反       ②火未及,因谓之安
B.①其此谓乎       ②故虽有强记
C.①喜从饮酒滑稽       ②古之学必有师
D.①常废于善忘       ②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3.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B.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C.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D.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作者认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知识,才能知不足,才能不断完善自己,并且学习中需要互动和交流,教与学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B.【乙】文中,作者强调的损害自己学业的两个因素分别是“不勤”和“善忘”。
C.【乙】文给我们的启示是读书应该刻苦勤奋,不能浅尝辄止,应该经常复习,记忆扎实,才能有所收获。
D.【甲】【乙】两文侧重点有所不同,【甲】文运用大量议论,揭示道理,【乙】文通过大量细节描写,人物性格鲜明,跃然纸上。
2024-04-30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缻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缻。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③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2.秦人提出“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的无理要求,蔺相如是如何反驳的?
3.廉颇与蔺相如能和好的原因是什么?
4.结合上文,说说蔺相如和廉颇分别有什么品质。
2024-06-04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已而/夕阳在山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惟长堤/一痕D.有两人/铺毡对坐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觥交错(酒杯)B.云归而岩穴(昏暗)
C.山间朝暮(的)D.行者休树(在)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二段写山中早晚的阴晴变化,四时景物的迥然不同。
B.选文第三段按由外到内的顺序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的场面。
C.选文表面上在写“乐”,实际上是在写“醉”,写“乐”是为了写“醉”。
D.选文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虚词的妙用,尤其以贯串全篇的“也”字和“而”字的运用最为奇绝。
4.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5.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仍能有所作为,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2024-05-12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