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名著阅读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 题号:2363306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感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于其身也,则耻     师:从师。B.无贵     无:没有。
C.所以传道业解惑也   受:受,通“授”,教授。D.学而大遗   小:小的方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是(     
A.师道不复            郯子B.出人也远矣        皆出于此乎
C.师不必贤弟子     才高D.小学大遗            蟹六跪二螯
3.下列句子中,与“句读之不知”句式相同的是(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余犹记周公之被逮
C.夫三子者之言何如D.蚓无爪牙之利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
B.第二段三组对比造成强烈反差,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则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C.文章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述老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批判“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本文论述了教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重要性,阐明了能者为师的道理。
【知识点】 名著阅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室昉,字梦奇,南京人。幼谨厚笃学,不出外户者二十年,虽里人莫识。

会同初,登进士第,为卢龙巡捕官。应历间,累迁翰林学士,出入禁闼十余年。保宁间,兼政事舍人,数延问古今乱得失,奏对称旨。上昉有理剧才,改南京副留守,决讼平允。迁工部尚书,改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统和元年,告老,不许。进《尚书·无逸篇》以谏,太后闻而嘉奖。二年秋,诏修诸岭路,昉发民夫二十万,一日功。是时,昉与韩德让、耶律斜轸相友善,同心辅政,整析蠹弊,知无不言,务在息民赋,以故法度修明,朝无异议。

八年,诏入朝免拜,赐几杖。太后遣阁门使李从训持诏劳问,令常居南京,封郑国公。初,晋国公主建佛寺于南京,上许赐额。防奏曰:诏书悉罪无名寺院。今以主请赐额,不惟违前诏,恐此风愈炽。上从之。表进所撰《实录》二十卷,诏褒之,加政事令,赐帛六百匹。

九年,上以昉年迈苦寒,赐貂皮衾褥,许乘辇入朝。病剧,遣翰林学士张干第授中京留守,加尚父。卒,年七十五。上嗟悼,辍朝二日,赠尚书令。遗言戒厚葬,恐人誉过情,自志其墓。

(选自《辽史》,有删改)

【注】①额:寺庙牌匾。皇帝赐予佛寺牌匾是对寺庙合法性的肯定。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延问古今乱得失             治理得好
B.上昉有理剧才                                 称赞
C.改枢密副使                           探求
D.遣翰林学士张干第授中京留守             前往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日             使动用法
B.务在息民             意动用法
C.诏书悉无名寺院             名词作动词
D.诏褒之             名词作状语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与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室昉担任南京副留守时,判决案件公平合理。
B.室昉与韩德让、耶律斜轸同心辅政,力求减轻赋税,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C.晋国公主想在南京建佛寺,室昉向皇上进言制止了此事。
D.室昉进《尚书·无逸篇》,得到太后嘉奖;进《实录》二十卷,得到皇上嘉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以主请赐额,不惟违前诏,恐此风愈炽。
(2)上嗟悼,辍朝二日,赠尚书令。遗言戒厚葬,恐人誉过情,自志其墓。
2024-05-17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以上文段选自______》,作者是_______(朝代)的_______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词开______一派。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举酒
(2)苏子愀然
(3)哀吾生之须臾
3.翻译句子。
(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蔡磷坚还亡友财

蔡磷,字勉旃(zhān),吴县人。重诺责,教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而致之。

【注】①诺责:诺言和责任。②风义:情谊。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义   敦:重视B.且父未尝我也   语:告诉
C.而知我   翁:父亲D.卒辇而   致:到达
2.下列两组词语的意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①亡何,其人             ②今君乃赵走燕。
翁知我,故不语郎君。       翁归,自与汝复算尔。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3.下面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卒而致之

A.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B.火尚足以也。
C.毕礼而之。D.范增数项王。
4.对上面短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蔡磷的朋友“以千金寄之,不立券”,是因为了解蔡磷“重诺责,敦风义”。
B.朋友的儿子“愕然不受”,主要是因为父亲不曾把这件事告诉他。
C.“券在心,不在纸”,意思是朋友之间的友谊、信任要铭记在心里,而不是写在纸上。
D.这则短文以具体的事例赞扬了蔡磷的诚信。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