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6 道试题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习题。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     (1)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2)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将空缺处的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词上下阕在表达方式上是如何分工的?
3.下阕是怎样表现作者思乡之久、思乡之深的?试分析。
4.全词抒发了作者何种思想感情?
5.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却反其道而行之,将景色写得旷远而秾丽,有什么作用?
2024-05-1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基础模块下册 古诗词诵读 《苏幕遮》 同步练试题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习题。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西湖时所见的景色。
B.上阕轻舟短棹,春草碧色,绿水清波,长堤掩映,柔和的笙箫随风飘来,描绘的是一幅淡远的画面。
C.下阕结句“惊起沙禽掠岸飞”以静衬动,写涟漪微动难免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愈显西湖的幽静。
D.“无风水面琉璃滑”中的“滑”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水面的平滑,更显其晶莹、澄澈。
2.词的上阕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3.这首词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2024-05-1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基础模块下册 古诗词诵读 《破阵子》 同步练试题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习题。

破阵子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     (1)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郊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 (2)

1.将空缺处的诗句补充完整。
2.上阕通过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这首词实写了什么?虚写了什么?表现了怎样的情境?
4.上阕春天的景色和下阕人物的活动有怎样的关系?
2024-05-1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基础模块下册 古诗词诵读 《破阵子》 同步练试题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4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泊岳阳城下【注】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注】此诗是杜甫晚年兵荒流离时乘舟从湖北初到岳阳所作(768年,诗人于此大约两年后病逝于湘江孤舟之上),是逢国破家衰时的流亡之作。

1.这首诗的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由哪些景物构成?
2.杜甫的诗有“沉郁顿挫”的风格,“沉郁”指感情深厚博大,“顿挫”指表达感情时停顿转折。结合这首诗,分析杜甫诗的这种风格。
2024-05-1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基础模块下册第七单元 《唐诗二首》同步练试题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5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下列各项中,对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地刻画。
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颈联诗人点名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长江,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关于现实观照的结果。
2.选出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首联起首“风急”二字就以猎猎秋风把读者带入苍凉肃杀的秋景当中,紧接着又以五种典型的深秋景物渲染出一幅秋肃临天下的生动画卷,融合着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感情,惨淡的画面、悲凉的气氛映照出诗人心中的凄凉——“猿啸哀”“鸟飞回”简直就是包括诗人在内的千万个流离失所者的写照。
B.颔联继续描绘秋景,展现出一幅辽阔深远的图景,形、声结合使人觉得气象万千,其用语之精当,其状物之工巧,其气势之恢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这种形象的描写还有力地烘托了诗人当时澎湃的心潮和起伏的思绪,情景交融,令人深思。
C.全诗通篇对仗,融自然景象、国家灾难和个人情思于一体,句句写景,景景寓情,语壮境阔,深沉地抒发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壮志未酬的悲怆之情,最能体现杜诗“沉郁顿挫”的诗风。
D.诗中诗人的感情是相当复杂的,有对国运衰微、百姓苦难的忧虑,有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无奈,有华年逝去、壮志未酬的伤感,显而易见,他是为了排遣心中的郁闷而抱病登台的,但结果却是倍添伤感。
2024-05-1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基础模块下册第七单元 《唐诗二首》同步练试题
6 . 下列对《登高》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开篇用十分凝练的语言,描写了富有特征的六种景物,使形态、声音、色彩一一得到了展现。
B.颔联采用了拟人、衬托的手法,借“落木”“长江”喟叹生命短暂,而时间无穷。
C.颈联的“万里”“百年”与颔联的“无边”“不尽”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尾联的两句分承“作客”和“多病”。诗人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意蕴丰厚。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7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将进酒

陆游

我欲挽住北斗杓,常指苍龙无动摇。

春风日夜吹草木,只有荣盛无时凋。

我欲划断日行道,阳乌当空月杲杲

非惟四海常不夜,亦使人生失衰老。

如山积麴高崔嵬,大江酿作蒲萄醅。

颓然一醉三千杯,借问白发何从来。

【注】①此诗写于南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时宁宗在位,韩侂胄为相,权倾朝野。作者已75岁,闲居故乡山阴。②杓(biāo):北斗星斗柄部分。③苍龙:星宿四象之一。北斗星柄指向苍龙时为春季。④杲杲:明亮的样子。⑤积麴():堆积的酒麴。麴,今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句“我欲”,写诗人想要拉住北斗星柄,划断白天人行的道路,语意十分豪迈狂放。
B.诗人希望万物繁盛没有衰败,天下只有白天没有黑夜,表达了挽留美好时光的强烈愿望。
C.全诗使用“北斗杓”“苍龙”“日月”“四海”“大江”等宏大意象,给人广阔雄浑之感。
D.诗人借助夸张手法和非同凡俗的想象力来抒情达意,全诗情感自然流露,真切动人。
2.李白和陆游都在饮酒的状态中写下了《将进酒》,请比较诗中两位诗人形象特点的异同。
2024-05-1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基础模块下册第七单元 《唐诗二首》同步练试题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8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下列拟编纂的诗歌选集中,适宜收录本诗的一项是(     
A.《格律诗选》B.《长短句选》C.《古体诗选》D.《曲子词选》
2.诗中“钟鼓馔玉不足贵”一句显然不是酒后吐狂言,而是酒后吐真言,而“古来圣贤皆寂寞”其实说的是自己的“寂寞”,下列选项中对这里所抒发的诗人的情感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无奈B.悲哀C.愤激D.欢乐
3.下列选项中,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生得意须尽欢”,宣扬及时行乐,流露了消极的人生态度。
B.“陈王”句,诗人借曹植的经历含蓄表达自己内心的不平之气。
C.这首诗句式多变,长短句交错使用,使诗歌节奏富有变化。
D.这首诗风格豪迈激越,形象地体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
4.关于这首诗,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起兴夸张手法的运用颇具特色,如诗篇开头的两组夸张的长句,就有挟天风裹海雨而来之势,诗人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老,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人生说得更短暂。
C.全篇诗情大起大落,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于“万古愁”。“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表现了诗人极度消极颓废的思想:人生得意时,要尽情地寻欢作乐,别让金杯玉露,空对天上明月。
D.《将进酒》是一首劝酒歌,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也表达了施展抱负的愿望。“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诗人乐观自信地肯定自我价值的宣言,流露出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感情。
5.对《将进酒》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进酒》是一首劝酒歌,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也表达了施展抱负的愿望。“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两句是诗的主旨句。
B.全篇诗情忽张忽翕,大起大落,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束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奔放跌宕。
C.诗中起兴、夸张的手法运用得颇具特色。如诗篇开头的两组夸张的长句,就有挟天风裹海雨而来之势,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诗中屡用数字“十千”“千”“万”,表现了豪迈诗情,但给人空浮之感。
D.诗句以七言为主,间以三、五、十言“破”之,长短不一,参差错综,使全诗节奏多变,颇具韵律。
6.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人抒发了哪些情感。
2024-05-1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基础模块下册第七单元 《唐诗二首》同步练试题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9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七)

陶渊明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注】①裛:通,沾湿。②忘忧物:指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佳色”暗含众芳凋零、唯菊有傲霜之色的意思,是诗人对菊的极尽赞美。
B.“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运用以动写静的表达技巧,反衬出环境的宁静。
C.本诗中的“归鸟”和《归园田居(其一)》中的“羁鸟”所蕴含的象征意义有同有异。
D.诗人在诗末发出感慨,既然志向无从施展,那就在无聊的生活中度过一生吧。
2.“遗世情”指超脱俗世、远离官场的高洁之趣、悠然之情。诗人在诗歌中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抒发了“遗世情”,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2024-05-13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基础模块下册第七单元 《归园田居(其一)》同步练试题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10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四句先说本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表现了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和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暗示了诗人进入官场却最终辞官的原因。
B.“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四句,由上文转接而来,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C.“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勾勒,以此来显示诗人生活的简朴。但是,诗人的草屋虽然不是雕梁画栋,却有榆树柳树遍植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绿树红花,相映成趣。
D.“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两句中,“尘杂”指灰尘和杂物,“虚室”指空着的屋子,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整洁清幽。
2.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方宅”两句,意思是说围绕住宅的土地有十来亩。方:四周围绕。
B.“榆柳”两句,描写了榆柳、桃李遍布房前屋后的情景。
C.“暧暧”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图景。“暧暧”与“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因此可以互换。
D.“狗吠”两句,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的农村生活图景,一切那么自然,那么纯朴。
3.下列对诗歌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渊明从做江州祭酒,到辞去彭泽令,实际上仅十三个年头,这里的三十年是夸大的说法。
B.诗句中的“樊笼”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从而反衬陶渊明对大自然的热爱。
C.“暧暧远人村”是说远处的村庄依稀可见。“暧暧”,意思是模糊不清。
D.“守拙归园田”一句,表现了陶渊明安守本分、清贫乐道的思想。“守拙”的意思是说陶渊明本性朴实,不善于做官。
4.对“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的修辞手法及含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
B.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C.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
D.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急切心情。
5.下面对诗歌的鉴赏不正确一项是(     
A.诗人用“羁鸟”和“池鱼”作对比,说明自己跟“羁鸟”和“池鱼”一样早有摆脱官场束缚、返回田园隐居的强烈愿望。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羁鸟”“池鱼”的热爱。
B.“守拙”的“拙”,即朴拙,含有原始本真的意思,与世俗的虚伪机巧相对,表明了陶渊明对官场虚伪机巧的极其厌恶。
C.前四句是近景,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
D.后四句是远景。在这里,不仅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由衷喜爱,而且这纯朴、幽静的田园景色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
6.简析诗中比喻手法的运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