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5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我至军中,公乃入。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破秦入咸阳者                            王:以……为王。
B.而听细说                                             细说:小人离间之言。
C.大王来何                                          操:拿,这里指携带。
D.我至军中                                          度:程度。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拔剑切啖之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B.臣死不避                                          不出,火
C.今日事何如                                      东割膏腴
D.何辞                                                 天下笑者
3.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2024-09-01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中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不好交接俗人             交接:与……交往
B.公府不就             辟:被征召
C.辄积年不             徙:调动官职
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视事:看、视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尤致思天文阴阳历算       时政事渐损,权移
B.诡对而出             十年
C.以讽谏             上疏陈事
D.虽才高于世,无骄尚之情       尝一龙机发地不觉动
3.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是(     
A.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C.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师不必贤于弟子
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4.下列语句对文意理解正确的是(     
A.《两都赋》的作者是张衡,《二京赋》的作者是班固。二都与两京都指长安和洛阳。
B.永元年间,张衡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
C.张衡一下车,就治理严厉,整饬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同时逮捕。
D.汉安帝常听说张衡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第二次迁升为太史令。
2024-09-01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青岛市中职学校高三4月份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选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叙事完备的编年史著作。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孰视之,自以为不如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3.对文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秦围郑的原因是郑国在晋文公出亡时没有礼待他,并且从属于楚国。
B.烛之武去见秦君的原因是郑伯向他道了歉。
C.秦伯被烛之武说服了,不仅解除了郑围,而且派将军帮助郑国守城。
D.晋文公不去攻打秦国,表现了他的仁义和明智。
2024-08-3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职教高考联合体高三年级联考学前教育专业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乙】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殉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同明相照,同类相求。

(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甚       任:信任
B.屈平不       与:和
C.平其功       伐:夸耀
D.众庶       冯:同“凭”,恃,依靠。这里有贪求的意思
2.下列各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王怒疏屈平
A.冰,水为之,寒于水B.吾从师之
C.吾尝终日思矣D.庄宗受藏之于庙
3.对文中画曲线部分的断句,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A.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
B.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
C.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
D.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的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
B.【甲】文中的屈原曾担任楚怀王的左徒,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悉外交应对辞令,因小人谗言被楚怀王逐渐疏远。
C.【乙】文中“贾子曰”即商人说,他指出,作威作福的人为追求权势而不惜一死,芸芸众生只顾惜自己的生命。
D.【乙】文中“道不同,不相为谋”出自《论语》,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即“同明相照,同类相求”。【甲】文中的屈原就体现了这句话,宁愿以身殉国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5.将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2024-08-3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浙江省高职考试研究联合体高三第三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选自司马迁《鸿门宴》)

1.下列对选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依次叙述了刘邦逃席,张良留谢,刘邦间道至军,项王受璧而范增破斗,刘邦诛杀曹无伤等情节。
B.选文中樊哙对刘邦逃席给予合理解释,并结合刘邦所处的危险局势,指出逃跑的必要性,体现其做事果敢的一面。
C.选文中刘邦回到军中,“立诛杀曹无伤”,展现了他坚决果断的性格特点。
D.选文中将张良与范增对举而写,展现了张良足智多谋、从容不迫的个性和范增心急气躁的特点。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何辞(2)其怒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4.请分析选文语言方面有什么特色?
2024-08-31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职业学校职教高考联盟高三年级第二轮复习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1.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子车骑                         从:使……跟从
B.侯生敝衣冠                      摄:整理
C.公子颜色愈和                      颜色:脸色
D.遍宾客                            赞:赞美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   ②然嬴欲公子之名
③终不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④市人皆嬴为小人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相同
C.①和②不相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不相同,③和④不相同
3.下面句子译文不准确的一项是(     
A.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
译文:方圆几千里内的士人因为这个原因都争着归附他,招来食客竟达三千人。
B.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
译文:公子听说了这个人,前往邀请,相送他厚礼。
C.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
译文: 我有个朋友文住在街市的角落里,希望委屈您的车马顺路经过那里。
D.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
译文:侯生下车,拜见他的朋友朱亥,斜着眼睛偷看(公子)。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面语段选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魏公子列传》,《史记·魏公子列传》是篇人物传记。
B.上面语段生动地刻画了侯嬴富有智慧,不计较信陵君的态度,为信陵君而用心良苦的隐士形象。
C.上面语段浓墨详写隐士侯嬴的言行,并以信陵君的态度做陪衬,使侯嬴形象更加突出。
D.上面语段通过生动刻画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来表现人物性格,使人物生动传神,跃然纸上。
2024-08-31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天津市高职院校春季招收中职毕业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也。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到夏口,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琮已降,备南走,肃径迎之,与备于当阳长坂。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肃曰: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今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群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备甚悦。肃又谓诸葛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备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篱口。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肃闻刘表卒                       初:当初。
B.此帝王之                              资:凭借。
C.则抚安,与结盟好                    宜:应该。
D.以大事                                     济:救济。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为通假字的一项是(     
A.共定交B.进鄂县之樊篱口
C.与苍梧太守吴巨有D.如其克,天下可定也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词性不属于介词的是(     
A.寄寓B.与备会当阳长坂
C.操已向荆州D.今君计
4.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
译文:同心一意,共同整治曹操,刘备必定高兴而听从我们的命令。
B.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
译文:刘备说:“我和苍梧太守吴巨有老交情,打算去投奔他。”
C.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
译文:不如派遣亲信主动去结好东吴,以共建大业。
D.肃又谓诸葛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
译文:鲁肃又对诸葛亮说:“我是子瑜的朋友。”两人随即交了朋友。
2024-08-30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江西省“三校生”对口升学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仓公者,齐太仓长,临菑人也,姓淳于氏,名意。少而喜医方术。高后八年,更受师同郡元里公乘阳庆。为人治病,决死生多验。诏问故太仓长臣意:知文王所以得病不起之状?臣意对曰:不见文王病,然窃闻文王病喘,头痛,目不明。臣意心论之,以为非病也。以为肥而蓄精,身体不得摇,骨肉不相任,故喘,不当医治。脉法曰:年二十脉气当趋,年三十当疾步,年四十当安坐,年五十当安卧,年六十已上气当大董。’文王年未满二十,方脉气之趋也徐之,不应天道四时。后闻医灸之即,此论病之过也。臣意论之,以为神气争而邪气入,非年少所能复之也,以故死。所谓气者,当调饮食,择晏日,车步广志,以筋骨肉血脉,以泻气。

问臣意:师庆何见于意而爱意,欲悉教意方?对曰:臣意不闻师庆为方善也。意所以知庆者,意少时好诸方事,臣意试其方,皆多验,精良。臣意闻菑川唐里公孙光善为古传方,臣意即往谒之。得见事之,受方化阴阳及传语法,臣意悉受之。臣意欲尽受他精方,公孙光曰:吾方尽矣,不为爱公所。吾身已衰,无所复事。是吾年少所受妙方也,悉与公,毋以教人。’臣意曰:得见事侍公前,悉得禁方,幸甚。意死不敢妄传人。’居有间,公孙光间处,臣意深论方,见言百世为之精也。师光喜曰:公必国工。吾有所善者皆疏,同产处临菑,善为方,吾不若,其方甚奇,非世之所闻也。吾年中时,尝欲受其方,杨中倩不肯,曰:若非其人也。与公往见之,当知公喜方也。其人亦老矣,其家给富。’时者未往,会庆子男殷来献马,师光奏马王所,意以故得与殷。光又属意于殷曰:意好数,公必谨遇之,其人圣儒。’即为书以意属阳庆,以故知庆。臣意事庆谨,以故爱意也。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注释】①董:深藏。②同产:同胞兄弟。这里指阳庆,与公孙光同母异父。③胥:同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筋骨肉血脉                    适:调和。
B.后闻医灸之即                    笃:(病)重。
C.臣意悉受                       书:书籍。
D.意以故得与殷                    善:交好。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方脉气之趋也徐之             序八州朝同列
B.无所复事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
C.公必国工                           国以礼,其言不让
D.师光奏马王所                    门客至商蔺相如门谢罪
3.把第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为肥而蓄精,身体不得摇,骨肉不相任,故喘,不当医治。
(2)光又属意于殷曰:“意好数,公必谨遇之,其人圣儒。”
2024-08-29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普通高校对口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②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③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④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⑤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壁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选自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秦城恐不可得,见欺
(2)王无人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选文第④段,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塑造蔺相如的形象?并请用短语概括选文的故事。
4.蔺相如在与赵王的对话中,体现了其怎样的性格特点?
2024-08-29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江苏省职业学校职教高考联盟高三年级第一轮复习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戴胄,字玄胤,相州安阳人。性贞正,干局明强,善簿最。大理少卿缺,太宗曰:大理,人命系;胄清直,其人哉。即日命胄。长孙无忌被召,不解佩刀入东上阁。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论监门校尉不觉,罪当死;无忌赎。胄曰:校尉与无忌罪,臣子于尊极不称误。法著:御汤剂、饮食、舟船,虽误皆死。陛下录无忌功,原之可也。若罚无忌,杀校尉,不可谓刑帝曰:法为天下公,朕安得阿亲戚!诏复议。德彝固执,帝将可。胄曰:不然。校尉缘无忌以致罪,法轻。若皆误,不得独死。由是与校尉皆免。时选者盛集,有诡资荫冒牒取调者,诏许自首,不首,罪当死。俄有诈得者,狱具,胄以法当流。帝曰:朕诏不首者死,今当流,是示天下不以信,卿卖狱耶?胄曰:陛下杀之,非臣所及。既属臣,敢亏法乎?帝曰:卿自守法,而使我失信,奈何?胄曰:法者,布大信于人,言乃一时喜怒所发。陛下一朝忿将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于法,此忍小忿,存大信也。若阿忿违信,臣为陛下惜之。帝大感悟,从言。迁尚书左丞。其贫,特诏赐钱十万。

(节录《新唐书·戴胄传》)

【注释】①干局:才干气度。②簿最:公文簿册的总括提要。③刑:通,典范、规范、规定。④取调:指被选荐者获取委任。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校尉与无忌罪                    均:相同。
B.校尉缘无忌以致罪,法             当:判罪。
C.陛下杀之                    登:立即。
D.其贫                           矜:怜悯,同情。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大理,人命                    盖余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B.朕诏不首者死,今当流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C.陛下一朝忿将杀之                    斧斤时入山林
D.帝大感悟,从                    可怪也欤
3.把第I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罚无忌,杀校尉,不可谓刑。
(2)既属臣,敢亏法乎?
2024-08-29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2022-2023学年普通高校对口招生第一次全省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