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37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实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山之       阳:山的南面
B.有泉       侧:侧面
C.余与四人火以入       拥:持、拿
D.则或其欲出者       咎:责怪
2.对下列两组加点词含义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孰能讥之乎             ③夫夷近,则游者众
②以故后名之曰“褒禅”       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A.①与②的“其”相同,③与④的“以”不同B.①与②的“其”相同,③与④的“以”相同
C.①与②的“其”不同,③与④的“以”不同D.①与②的“其”不同,③与④的“以”相同
3.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这就是有学问的人不可深入思考而谨慎取舍的缘故了。
B.这就是有学问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取舍的缘故了。
C.这就是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取舍的缘故了。
D.这就是治学的人不可深入思考而谨慎取舍的缘故了。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出洞后的心情,突出表现为一个“悔”字,并因“悔”而引出下文。
B.游记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的籍贯、名字。这是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C.“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表明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件是“志”“力”“物”。
D.文章第一段紧扣题目,点明所游的地方是“褒禅山”,为后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埋下伏笔。
2024-08-18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江淮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文化素质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虽写炎热盛夏,却句句显现出清凉静谧、清幽朦胧的气氛,从而表现出了诗人悠闲旷达的心境。
B.此诗中的“清”字是全诗的诗眼。
C.此诗运用了正衬的手法,创造了优美的意境。
D.“时一声”的“流莺”与诗人的心境是和谐统一的。
2024-08-18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中职江淮十校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联考语文试卷题
3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破阵子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蠃,笑从双脸生。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写景。“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两句,既点明了季节,又写出了季节与景物的关系,给人以具体的印象。
B.上片写景,刻画出一幅秀丽的春景图。“燕子”“梨花”,形态一动一静,色彩一黑一白,以之对举开篇,有相映成趣之妙。
C.下片写人,勾勒出一幅美丽的仕女图。“巧笑”二句写女主人公与她的女伴在采摘花草的小路上欣然相逢,引出下文所写的斗草游戏。
D.“元是今朝斗草赢”中的“斗草”是古代的一种游戏,又名“斗百草”,在重阳节举行。
2024-08-18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江淮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文化素质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下列对这首诗作者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B.将词抬高至与诗同等的地位,开创了豪放派词体。
C.韩愈赞誉其为“文起八代之衰”。
D.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题西林壁》《水调歌头》等。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的是坐船时所见,诗人将一场变幻的风雨写得十分生动,别具风味。
B.用“翻墨”写出云的来势,用“跳珠”描绘雨的特点,说明是骤雨而不是久雨。
C.“未遮山”是骤雨才有的景象,“卷地风”说明雨过得快的原因,都是如实描写。
D.最后用“水如天”写出雨中西湖水天相接的美景,有悠然不尽的情致。
2024-08-18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湘潭市职业高中对口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氛围。昔日围绕石头城的青山依旧,但当年繁华的六朝故都,如今已是空城。
B.石头城西北有长江流过,江潮也通了人性,拍打石墙,但是城已荒废,成了古迹,所以说潮打空城。
C.后两句,写旧时的明月,它曾经见证过昔日秦淮河的繁华,而今又从秦淮河边升起,夜深了还深情爬过城墙来,只可惜,物是人非,今非昔比。
D.这首咏怀诗,全诗写山、水、月,着重于写景,实际上句句议论,感慨颇深,意境浑厚、深远。
2.简析本诗的艺术手法及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2024-08-18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内蒙古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对口升学模拟考试(二)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居下邳,为任侠。项伯尝杀人,从良匿。

后十年,陈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馀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天授。故遂从之,不去见景驹。

汉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王赐良金百溢,珠二斗,良具以献项伯。汉王亦因令良厚遗项伯,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遂得汉中地。汉王之国,良送至中,遣良归韩。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

良至韩,韩王成以良从汉王故,项王不遣成之国,从与俱东。良说项王曰:汉王烧绝栈道,无还心矣。乃以齐王田荣反,书告项王。项王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

项王竟不肯遣韩王,乃以为侯,又杀之彭城。良亡,行归汉王,汉王亦已还定三秦矣。复以良为成信侯,从东击楚。至彭城,汉败而还。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隙;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汉王遣随何说九江王布,而使人连彭越。及魏王豹反,使韩信将兵击之,因举燕、代、齐、赵。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时时从汉王。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下邳西             :夺取
B.沛公天授             :将要
C.行归汉王             :从小路
D.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大事       :委托,交付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项王乃许             千乘国,摄乎大国之间
B.项王此无西忧汉心             余与四人拥火
C.汉王下马踞鞍问曰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绝江河
D.汉王遣随何说九江王布       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3.把第1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
(2)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隙;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
2024-08-18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自贡市二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有槁暴             槁暴:晒干
B.声非加             疾:劲疾
C.舆马者             假:假期
D.君子非异也             生:同“性”,天性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中规
A.不如登之博见也B.用心
C.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D.假舟楫者,非能
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即例证法来论证任何人通过发奋学习都能进步。
B.作者通过反复比喻,论证学习对人的改变是有决定意义的。
C.“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指的是学习上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把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向他人请教结合起来。
D.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道理,对今天的我们来说,仍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024-08-17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中职江淮十校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联考语文试卷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屈原列传》(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

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怀王       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B.秦,虎狼       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C.内惑郑袖       竟死秦而归葬
D.其弟子兰为令尹       楚人既咎子兰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亡赵,赵不内       走:逃跑。B.屈平既       嫉:憎恨。
C.冀幸君之       一:一次。D.然亡国破家相随       属:连接。
3.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父母者,人之本也。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B.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C.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人君)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D.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4.下列句子中,不能表现屈原忠君爱国及政治智慧的一项是(     
A.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B.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C.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D.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5.翻译下列句子。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2024-08-17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内蒙古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对口升学模拟考试(二)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节选自苏轼的《石钟山记》)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余自齐安舟行临汝       适:恰好
B.夜月明                    “莫”通“暮”,夜晚。
C.之乎                       识:知道
D.自以为得其                 实:事情的真相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是(     
A.至湖口     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B.于乱石间择一二扣之     亦各言志也
C.空中多窍     秦强赵弱
D.终不肯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赠之
3.下列句子中,与“大声发于水上”一句句式相同的是(     
A.文王拘而演《周易》B.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C.大王来何操D.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
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作者描绘了阴森可怖的夜景,为下文批评士大夫不肯夜泊绝壁之下埋下伏笔。
B.作者发现了两种声音及其产生的原因,以详补简,证实了郦道元的说法。
C.作者认为,李渤的错误就是主观臆断,自以为是。
D.文中四处“笑”都是苏轼发出的,①④两处都是针对李渤的,有否定、嘲笑之意。
2024-08-17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中等职业学校2023-2024学年职教高考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子为赵合从,说魏王曰:大王之地,地千里。地名虽小,然而庐田庑舍,曾无所刍牧牛马之地。人民之众,车马之多,日夜行不休,无以异于三军之众。臣窃料之,大王之国不下于楚。今乃有意西面而事秦,臣窃为大王愧之。臣闻越王勾践以散卒三千,夫差于干遂;武王卒三千人,革车三百乘,斩纣于牧之野。岂其士卒众哉?能振其威也。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一》)

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方千里       方:方圆。B.日夜行不休已       已:同“矣”,了。
C.禽夫差于干遂       禽:同“擒”,捕捉。D.诚能振其威也       诚:实在。
2.文中,苏秦游说魏王的策略主要是(     
A.阿谀奉承B.提振信心C.威胁恐吓D.散布谣言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今乃有意西面而事秦,臣窃为大王愧之。
2024-08-17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湘潭市职业高中对口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