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9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萧萧白杨

许冬林

①白杨树是我见过的生长得最专注的树了。树干挺拔向上,像毛笔的中锋,笔直指向天空,那些丫枝里,没有一个逃兵,哪怕一点异心都没有,看着那样统一步调的丫枝,在主干的统领下,奔向同一个方向,会让人心底涌起忠诚两字。

②和白杨相比,感觉南方的树木是娇生惯养的。南方有佳木,它们枝叶蓊郁,八方伸展,是一副柔媚多情的姿态。而白杨呢,它大约是乔木中的君子,行坐端庄,穆穆临风。

③以前读到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我以为白杨秋风是一幅仓皇晦暗的画面。萧萧是白杨在风里落叶的声音——长风浩荡,秋色肃杀,和落叶一起沉寂于大地的,还有永不复返的生命。《古诗十九首》里,白杨就这么萧条冷落,似乎一直在很悲剧地落叶。

④后来做中学老师,给学生上《白杨礼赞》,依旧将信将疑,以为作者是怀着主观偏见,生生把晦暗苍凉的白杨给提亮了。直到亲眼看见,才惊觉白杨原来不那么萧索。

⑤在新疆,秋日朗照的天空下,看到水渠边的一排白杨树,我竟然也和20世纪40年代初的茅盾先生一样,惊奇地叫了一声。

⑥白杨实在英挺,是纤尘不染的那种英挺伟岸。

微风吹,吹得绿叶沙沙响,太阳照得绿叶闪银光。风吹白杨,万叶翻动,萧萧有声。西北地区的树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叶子要稀一点。叶子的间隙里,风可以张开膀子穿过去。不像南方的树,叶子太密太厚,永远是荷尔蒙旺盛的青春期,风一吹,声音模糊得没有重点。

⑧我喜欢白杨,喜欢它的这种疏朗与简洁,就像难得一遇的谦谦君子,儒雅、低调,懂得节制欲望,与攘攘①尘世总是保持一段距离,可又是有力量的。我站在白杨下,听风吹白杨,感觉像是站在楼兰遗址的颓墙前,虔诚地倾听古人浑厚庄严的歌谣。

⑨白杨入画。但不是中国水墨,而是西洋油面。西北无边无场的阳光下,白杨被照得通体明亮,气宇轩昂,叶子翠绿,树干纯白,色彩饱和度强,而西洋油画,用色饱满,适宜画白杨。在油画框里,白杨用枝干和茂盛的叶子,来表达阳光醇厚,表达天空高远。

⑩去交河故城时,我在吐鲁番的一条路边停下,特意下车,亲手抚摸了一棵白杨。

⑪交河故城是唐朝安西都护府遗址,在吐鲁番。安西都护府是唐代西域的最高军政机构,首任都护是乔师望,他是唐朝将领,庐陵公主的驸马。后来接任的郭孝恪击败龟兹后,把安西都护府从交河城迁到了龟兹,即今天的新疆库车县。此后,都护府在唐蕃战火中几失几守,最后府衙基本稳定在龟兹。王维有《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诗里的安西,已经是位于龟兹的安西都护府了。

⑫在唐代,从长安望向安西都护府,那是山长水阔,黄沙漫天。那些远赴西北镇守边塞的文武官员,那些鞍马风尘夜夜望乡的中原士兵,一定在不遇故人的孤独中,用白杨的葱茏喂养着乡思和希望。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边塞诗人岑参写出了边地苦寒却也雄奇的大观。那时,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岑参第二次出塞任职。新的守边人来了,老的守边人回去,一拨拔人马轮换,用人之颠沛换国之长安。岑参来给他的前任武判官送行,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那时,西北的白杨一定落光了叶子,在漫天风雪中伫立成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样子。

⑭当春天来临,交河故城的城墙下桃花盛开。一千多年前的春天,白杨也在春风里萌发新叶。我想,那些一拨拨来过西北、驻守过西北、穿越过古丝绸之路的人们,是否在深深孤独中,慢慢就散发出白杨的气质?

⑮如果有白杨,又何惧大地空旷。

(选自《散文》20196月版,有删改)

【注】①攘攘:世人追名逐利的样子。

1.请谈谈作者认为西洋油画比中国水墨更适合画白杨的原因。
2.作者和茅盾看到白杨树都“惊奇地叫了一声”,茅盾是因为恹恹欲睡之感被傲然挺立的白杨惊醒,而作者是为什么?请结合文本分析原因。
3.请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⑩段作者特意下车亲手抚摸一棵白杨时的心情。
4.第⑪段作者为什么要引用王维的诗?
5.请结合文本分析第⑭段画线句中“白杨的气质”的内涵,并联系当今一则事例谈谈你的感想。
6.下面选项中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第①段说白杨的形象让人想起“忠诚”,也照应了后文那些忠诚的守边人。
B.第⑥~⑨段作者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来刻画白杨之美。
C.第⑬段“用人之颠沛换国之长安”一句中“长安”具体指的是唐代的都城长安。
D.作者对白杨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从认为它一贯萧索到喜爱感佩。
E.对第⑮段,可以理解为在任何地方,只要种上了白杨树就不会有空旷之感。
2024-06-1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职教高考研究联合体普通高校对口招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2 .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月光如流水一般,(     )地      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的青雾      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      过一样;又像      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     )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根据课文,请在“(     )”中填上恰当的内容。
2.依次填入文章“      ”处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照                       B.泻                        
C.照                       D.泻                        
3.对文中的“酣眠”一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痛快甜美地睡大觉B.比喻月光不能朗照
C.比喻月光朗照D.酣畅的睡眠
4.与文中划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句是(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C.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D.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5.以下各项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文中描绘了一幅苍茫空灵的荷塘月色图。
B.文中既有眼前实在的事物,又有想象中虚幻的景象。
C.文中描绘的自然景象成了作者某种情绪的活的载体,这就是所谓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D.“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一句以“小睡”比喻朗照的满月夜。
2024-06-13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云和梯田

张抗抗

传说中中国最美的云和梯田,隐匿于浙西南括苍山脉雾气迷蒙的群峰深处,弯弯绕绕的盘山公路,倏然甩出一角空地。人在山腰,朝山下的开阔谷地望去,错落有致的梯级田畔,覆盖了周围山坡,似一个硕大的环状天池,嵌于青葱滴翠的崇山峻岭之间。

阳光迎面扑来,俯视崇头镇外的山中梯田,好似面对着一座宽大露天体育馆。若是早几个时辰,此处可见著名的云和梯田日出奇景。无论冬夏——太阳每天都攀着湿淋淋、银闪闪、绿油油或是金灿灿的梯子,从山间的水田里升起来。

此时,眼前那些高低起落、依次递接的田畔,或大或小或长或短,依山就势形状各异,顺着山坡一块块不规则地蜿蜒开去。一层层沉降,通往山洼里黑瓦白墙的小村落;一层层升高,则通往山顶的云端去了。

远眺层层梯田,犹如面对着一座盘旋陡立的天梯。

正是清明时节,梯田已开始灌水,咕嘟咕嘟的流水声箜箜作响,犹如节律均匀的弹拨乐。山水自上而下流入,即使是再小的田池,边缘都留有缺口,一畦注满,便自动流向下一层的田畔,有如大江大河里一级级的梯级电站。田畔蓄满水后,一畦畦平展展、亮汪汪得晃眼,似有神灵夜半在山上置放了无数面镜子。天亮之后,整座山谷成了一个镜子创意博览会——弧形椭圆形拱形牛角形簸箕形……一面一面无数面镜子,顺着山坡,妥妥帖帖地铺展开去。田埂上刚发芽的青草,一圈圈一道道,为镜子镶上了翠绿的镜框。镜面朝天,映出蓝天里朵朵浮荡的白云……

尚未到开犁节,几头水牛悠然在田间啃着嫩草,田畔里盛满明晃晃的清水。这个时节,梯田是透明而宁静的,给人遐想的空间。水孕万物,水汽氤氲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的梯田四季,如同幻象一般浮现:

梯田在湿润的微风中苏醒,一簇簇一行行低矮茁壮的水稻秧,齐刷刷地摇曳,绿茸茸油汪汪,在秧苗底部的空隙里,闪过荧荧的波光,银水绿影——那是水灵灵的春梯田。

春梯田,是一轴淡淡的水墨画。

梯田的夏季从绿色中来。由嫩绿而碧绿再墨绿……浓浓的绿、重重的绿,绿得绵密绿得厚重,犹如一针针一线线的刺绣,扎透了梯田的每一层泥土,直到把整座山谷织成绿色的绒毯。

夏梯田,是一帧精美绝伦的绣品。

秋季稻熟时,饱满的稻穗洒下遍地碎金,一座金山谷、满山金池塘。一层络黄一层褐黄一层澄黄,稻浪的金色涟漪从山脚一波波升上山顶,又从山顶一波波往下流淌……那是金色的秋梯田。

秋梯田,是一幅色彩浓郁的油画。

落雪了。梯田在飘飞的雪花中欣然更衣换妆。白雪覆盖了层层田畔,厚重或是蓬松,一畦白色又一畦白色。雪后初晴,云和梯田披上了宽大的银色缎袍,瞬时有了一种雍容华贵的气度。

那是云和梯田最令人激动、最美的时刻——

梯田的平面上,一层层落满了白雪,而每一级梯田的侧面土墙,则是一道道背风少雪的立面。梯级落差若是高些,土地的黑色或深褐色便明显浓重,自然而然地甩出了一条条层次分明的黑色弧线。满山的梯田在纯净的白雪映衬下,所有蜿蜒起伏的曲线骤然凸显。那阡陌纵横婀娜多姿的线条,如此洒脱流畅、随心所欲,似行云流水亦如空谷传扬的无声旋律,浅唱低吟……

冬梯田,是一幅轮廓分明、庄严冷峻的黑白木刻。

梯田之神奇美妙,在于一年四季变幻着炫示着迥然相异的色彩与风景。梯田之魅力,更在于它并非自然奇观,而是农耕文明积淀千年的人文极品。

那一刻,脑中跳出一句俗语: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知!

相传,云和梯田已有千年历史。由闽北迁徙浙南的畲族山民,是云和梯田最早的垦殖者。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田地最为宝贵。聪明勤劳的农人先祖,用锄头镰刀和汗水,伐去山上的灌木与荆棘,挖去乱石拣尽杂砾,在高低起落的坡地上,经年累月日复一日,开垦出一小块一小块、一小片一小片的田地。或宽或窄的梯田,一长条一小块,不规则地依山势上下伸展。最小的梯田田畔,被称为巴掌田,即便春种一兜稻秧、秋收一把稻谷,也不会轻易放弃。历经千百年实践,先人积累了垦种梯田的丰富经验。无论何样贫瘠陡峭的山地,但凡人迹所至之处,就有了人造的梯田。梯田以水田、树木、竹林调节气候,保持四季的气温与湿度,建立起一个自我循环的生态环境,具有固化山体植被、保护水土流失之功。

曾有疑问:水往低处流,而梯田逐级升高。古代无水泵,水梯田之水,从何而来?

云和人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水有多高,梯田就有多高。

恍然,凡是适合开垦梯田的山地,山上必有水源:泉眼溪流、林木蓄水、雾气雨水……农人根据不同的地形土质,修堤筑埂,通过水笕沟渠,将水流引入梯级田畔。自古以来,垦种梯田的人家,多有刻木定水的民约,根据每块田的面积,协商分配各家所需水量。进入21世纪的现代社会,梯田用水则有了更为合理、科学的调配机制。

水是梯田的生命之源。水梯田是用水养出来的。

梯田自成一体的耕作方式,梯田独创的灌溉系统,为中国及东亚的稻作文化,增添了灿烂的一笔。

回望云和梯田,田埂棱角分明,梯级层次清晰,如同一部刻录着中国千年农耕文明成果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体史册。

在这个以移动为时尚的时代,尚有一种不可移动的物体——梯田,默默守望着人类共同的家园。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结合这句话简单说说这些修辞方法的运用有何好处?
2.结合全文内容,简述云和梯田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3.文章最后一段中,“移动”和“梯田”分别代表或象征着什么?谈谈你对该段的理解。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山区建成的云和水梯田,是人力征服大自然的产物,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改天换地的气魄与艰苦奋斗的精神。
B.作者在云和梯田饱览了四季变换之景,故能将梯田描写得具体生动,富于美感。
C.“镜面朝天,映出蓝天里朵朵浮荡的白云”,颇有“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摹景神韵。
D.文章通过对云和梯田的优美描写,突出表现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反映出作者对农耕生活的向往。
2024-06-13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市综合职教中心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漫步在西安的城墙上

在曼妙的白云之上,飞机追逐着落山的夕阳一路向西,在飘逸的云朵之下,也许早已掠过了天险潼关与雄伟的太行山脉。抵达了关中平原的上空后,与夜色一同降临在那个熙攘而灯火辉煌的古城——西安。车窗外是在夜色里游走的古老建筑的脊影与熙熙攘攘的灯火,流动着一幅幅现代文明与历史的遗迹缠绵交织的场景。骤然间穿过一道高大厚重的城门洞,我们便下榻在古城内的宾馆中了。那朴素厚重、高大巍峨的城门楼应是西安的城墙吧。因了那暗夜的深沉,很容易让人对历史的遗迹生出神秘与好奇的遐想,这便是我与那古老城墙的第一次谋面。

稍稍的休整后,我们走进夜市如昼、人流如潮的小吃街。吃一碗羊肉泡馍吧,品尝一下那古老的大西北的味道。肉醇香、馍筋道,汤汁地道,美食比文化有更加鲜明的地域特色;美食的味道最能代表一座城市的品味,它的历史应该比西安的城墙还要厚重与绵长吧。这时刻,许是摆脱了生活与工作的束缚,心情便格外地轻松起来。推杯换盏的饮宴之乐后,拖着醉醺醺的步子回到下榻的宾馆里,倒头便睡进了历史的深处——且消受着这古都的夜的初感觉吧。

古老的城堡离不开环流的大河,久远的古寺应该依偎着沧桑的老树,静静地坐落在树的阴翳里。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本就配得上这厚重的城墙,这会让西安在历史的长河中更加底气十足。

深秋的早晨,天蒙蒙亮,我早早地起了床,慢慢地向着城门的方向跑过去。没有别的花儿扰乱这个城市的色调,一排排国槐树还没有到落叶的时节,浓重的绿色铺陈在黑灰的城墙下,色调是那么的和谐,让人感觉朴素而庄重。高大古老的城墙下,鸟儿们在枝头鸣叫,晨练的人群迈动着悠闲的步伐,一幅让人感到快乐祥和的图画。跑了好一段时间,那厚重巍峨的城墙仍然望不到尽头,这样更好,让我们的梦想永不停下飞翔的羽翼,让人类的探索增加厚重的底蕴。我在深秋的晨光中,体味了西安的古城墙雄伟宽广的气势。

白日里,走过了华清古池、观看了秦俑战阵,瞻仰了雄浑的乾陵与昭陵六骏。在中国在最大的封土堆下,以缜密的封杀留下的秘密,已让后人们猜测与想象了两千多年的时光。在向晚的悠闲里,我们一行人爬上了古老的城墙,正像是赴一场千年后的约会。夕阳正从这座城市的上空投下一片璀璨的金光。偶尔听见当地的导游对游客讲,今天的西安城墙是明朝以来的遗迹。如今,漫步在西安的城墙上依然让人生出一丝慨叹与震撼,仍然昭示着它在历史中的雄浑气势。

宽阔深邃的护城河环绕着城墙,黑幽幽的水让人感到深不见底。可以想见,在冷兵器交战的时代,单是这壕沟便是难以超越的天堑。高大厚重的城墙,隐秘的瓮城暗藏着死亡的陷阱。高高在上的城楼,古朴端正,铸就了领兵将军居高临下的气魄。城墙顶上九马奔行的宽阔,可以让守城者纵横驰援。漫步在西安的古城墙上,终于明白: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这是我看过西安的城墙后第一次深刻的感觉。

现在的城墙早已不是玄武门政变时的城门宫阙了,以政变开始,以懦弱和腐朽结束,在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中葬送了一个伟大的王朝,那闻名世界的华丽宫阙在战火中,被满城的黄金甲士破败成断石残垣。

如今的西安城墙也不是三国时期,司马懿总督雍、凉兵马抵御西蜀进攻时的长安城墙;更不是萧何为大汉天子修建汉家宫阙,威加海内的城墙。李世民开创的大唐盛世没能一统万年,雄伟的潼关没有阻挡住安史叛乱的铁骑。秦始皇建立的封建王朝没能流传万世,绵延百里的阿房宫苑也已毁灭在西楚霸王的战火中,仅仅留下了那一点点历史的考古遗迹,让两千多年后的人们猜想着那一个王朝的奢华与辉煌。

北京的城墙内,它的主人不能变法图强,接受和融合西方工业科技的文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壁垒,那座雄伟高大的城墙在屈辱中苦苦挣扎了近一百年的时间。巍峨厚重的城门没有挡住强盗的贪婪,致使无数的中华瑰宝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我曾听著名作家高洪雷老师统计过准确的数字,数以几十万计的珍贵文物被掠致海外)。——铸就了炎黄子孙永远的伤痛。

有一脉更古老的城墙,西起大漠,东濒大海,它曾经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分界线。在民族文化的大融和下,雄伟的城墙也没有抵挡住朝代的更替和入侵者的铁蹄。睿智的康熙皇帝在入主中原后成为第一个不再修筑长城的封建王朝,他的心里应该和明镜一样清晰:高大雄伟,气势恢弘的长城照样抵挡不了多尔衮的三万铁骑;再高大雄伟的城墙也抵不过众志成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刚刚走过了70年的岁月,雄伟的宛平城墙一样没有阻挡住日寇的铁蹄,卢沟桥畔洒下了多少勇士的鲜血。唯有万众一心,才能众志成城。

站立在西安的城墙上,抚摸着那一块块浸润着历史的墙砖,我们在超越书本、超越历史之后幡然醒悟:任何坚固的城墙都容易在腐朽软弱时候从内部溃破;一个民族的强大最终是取决于心灵的强悍,城墙不是最坚强的防御,更不是最安全的壁垒;最坚固的堡垒是炎黄子孙团结一致的民族自信心,是伟大的中国梦。

漫步在西安的城墙上,铭刻进脑海的印痕更加清晰:城墙不是最坚固的堡垒,众志成城才能固若金汤。

1.在作者眼中,西安城墙有哪些特点?
2.文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3.文章从西安城墙写起,又提到哪些城墙?这在行文上有什么作用?
4.作者认为,最坚固的堡垒是什么?
2024-06-1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5 . 下面的文章是鲁迅的《雪》,请在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葫芦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资料来源:鲁迅:《雪》,《鲁迅全集   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1.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中明确表示,自己不喜欢江南的雪。
B.文中“青春的消息”是指春天即将到来。
C.描写“雪罗汉”的形象时,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在作者笔下,朔方的雪与江南的雪有明显差异。
2.请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3.本文是一篇散文诗,请你谈谈对这种文学体裁的认识。
4.请联系生活实际或结合相关文艺作品或发挥想象力,描述出你心中最美的雪景,200字左右。
2024-06-10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职业模板)学习辅导训练微写作 黄河口秋景 篮球场上 神奇的月全食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6 . 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黄河口秋景

又是金秋,家乡黄河口翻开了最浓墨重彩、慷慨激昂的篇章。

红红的碱蓬草,洁白的芦苇花,黝黑的土地,浑黄的河水……依次展现在你的眼前,仿佛有人打翻了调色板,黄河口铺展成缤纷灵动的油画,浓郁、奔放。

仰视,天高云阔;俯瞰,秋草连绵;近观,鹤雀群集;远眺,河海无边……千百种姿态,千百种风情,相互交织融合。秋日的黄河口,谱写出一年中最为华美的乐章,层次那么丰富,情感如此多样,典雅、雄浑。

在这里,人、土地、河流相互守望,相互解读,相互依存,遵守着一种默契,生动而辉煌。在这里,你能感受到一种美,不是水月镜花,没有轻佻肤浅,只有一种读不透的深奥,一个难以重现的壮美瞬间。

瞬间就是永恒。

篮球场上

球又重新发了出来,少年飞步上前,纵身一跃,双手稳稳将球接住,随后旋风般转身飞速运球,对手立刻闪电般堵截过来。少年压低身子,双手交替快速运球,侧身灵活地晃过面前的对手。他一个急停,佯装投篮,暗中瞥了一眼队友,手腕顺势一转,将球精准传出,随即快速穿插,与队友来了一个完美配合,球又回到他手中。他两脚蹬地,伸腰展腹,抬肘上伸前臂,手腕前屈,迅速将球投向篮筐。球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打在了篮筐上,哐、哐弹了两下,进了!全场掌声雷动。

1.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黄河口秋景》描写了作者家乡的秋日盛景。
B.《篮球场上》一文中,主人公的精彩进球是由他一人完成的。
C.月全食结束之后,月亮又恢复了它起初的模样。
D.当阴影将月亮全部遮盖住后,月亮会渐渐散发出暗红色的光泽。
2.《黄河口秋景》是如何描写景物的?
3.请结合《篮球场上》,谈谈描写动态场景的方法。
4.学习课文中描述事物的方法,并从现实生活中选择某一现象,描述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不超过200字。
2024-06-10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职业模板)学习辅导训练微写作 黄河口秋景 篮球场上 神奇的月全食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7 . 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不老的针脚

我家客厅的一角,有一台蜜蜂牌缝纫机,那是奶奶结婚时的陪嫁。

爷爷说,奶奶就是机头花朵上趴着的那只小蜜蜂。一台缝纫机,一把剪刀,奶奶用她的勤劳,裁剪、缝制、修补了贫乏年代的生活。哒哒哒的声音里,缝进了奶奶对家人的真情,也融进了奶奶对未来的期盼。

我小的时候,人们虽然已很少自己做衣服了,但我家的那台缝纫机却好像从未停止过转动,衣服、鞋垫、坐垫……在奶奶的巧手中魔术般地变化出来。特别是那些我曾垫过的鞋垫,更是只属于我的私人订制,针脚细密,舒服耐用。那细密的针脚,记录下无数温暖的往事,储藏着无数亲情的记忆。如今,奶奶老了,缝纫机也老了,但那细密的针脚永远不老!

腊梅香

转弯,嗅到幽香;抬头,几枝腊梅开。

花不多,香也很淡,丝丝缕缕,若隐若现。梅花是初绽,欲开还休,遮遮掩掩,零星点缀在灰色的树枝间,素洁淡雅,润泽透明,琥珀雕成的一般。

腊梅是谦逊、低调的。论花色,没有玫瑰的娇艳;论身姿,没有桃李的张扬。但它于严冬霜雪中凝成的这一缕幽香,升华了自身的内涵与意蕴,这是绚烂之极后的平淡,是繁华落尽后的素朴,即使飘零坠地,也是初心不改,此香如故。

这一抹香气,渗透进中华文化的册页里,风华绝代,风骨长存。

1.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不老的针脚》中,蜜蜂牌缝纫机是奶奶结婚时的陪嫁。
B.在《不老的针脚》的作者看来,他小的时候,大多数家庭依旧是自己做衣服。
C.在《腊梅香》的作者看来,腊梅有谦逊、低调的美好品格。
D.《腊梅香》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2.《不老的针脚》借助缝纫机这件事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腊梅香》是如何实现景情转换的?
4.自然美景不仅令人流连忘返,还能带给我们丰富的情感体验,激发我们的创作灵感。请描写一处自然风景,抒发真情实感,不超过200字。
2024-06-10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职业模板)学习辅导训练微写作 不老的针脚 腊梅香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8 . 下面的文章是赵文英的《说荷》,请在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无数次邂逅荷,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感到心灵的震撼。往日蓄得一池清冽冽碧水的荷塘滴水不见,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上,一群群壮硕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原来在水里生水里长的荷,虽无雨洗尘、无水滋润,田田荷叶依然,绿干亭亭,翠叶如盖,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生机;一枝枝饱满的花蕾、粉荷、初露的莲花,在灼灼阳光下,显得出奇的艳丽、鲜亮,婀娜多姿地摇曳在清新、生动的碧绿中,丰润鲜灵有流香。

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它勃发的英姿,是对肆虐旱魔的冷冷嘲讽,更是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

早就听说过荷的故事。一颗在地层深处沉睡几千年的古莲子,一经挖出,只要给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它便奇迹般地长出绿叶,绽放花朵,结出果实。这就是生命不甘泯灭的勇敢而执着的荷。

每有狂风袭来,静静的荷便如千万勇士高举着盾牌,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终,狂妄的风在它的面前乖乖地败退。荷,静立如山,依然故我。

若遇暴雨突至,秋雨绵绵,站成一林舞姬的荷,便如玉指纤纤弹起无数古筝,那顿挫有致、浸透着生命高贵气息的缕缕清音,似一朵朵初绽的音符,挟着荷空灵、洒脱的美韵轻轻飞扬。活得精精神神,活得清清白白,即使红颜褪去青春不在,生命的歌也是回肠荡气,掷地有声。

当凛冽的寒风裹着雪片飞来,在荷的周围疯狂地咆哮、翻卷时,荷的叶,被撕碎了,荷的枝,被折断了。荷还是不肯摧眉折腰,还是不肯跪倒于地,唯见冰天雪地中屹立着它独立自尊、不馁不屈的铮铮傲骨。

在风雨冰雪的洗礼中,在百般磨砺的锤炼中,荷,洗尽铅华,风清骨俊,矫健中自有别样的典雅端庄、柔媚明艳。而它不受风尘诱惑的潇洒出尘,那一派清远的标致与神韵,不知令多少爱荷的人如醉如痴!

据记载,远古,荷还不被西方人认识时,它却早已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赏识与喜爱。那些精神的种荷者,更是将荷看作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他们远离人欲横流的凡俗社会,隐居山间,徜徉在去俗清雅的荷塘浅吟低唱,赞荷、咏荷、赋荷,借荷出泥不染、刚正不阿的高风亮节,抒发自己不慕荣华不求高贵不媚不谄恪守淡泊的品格和情操。那些闪烁着高尚灵魂光辉的荷,早早地就在《诗经》中绽放了: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彼泽之陂,有蒲与荷。而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众多的荷姗姗而来,纷纷亭亭玉立在作者华美、隽永的诗章中,尽展君子的襟怀、佳人的风采,至今还在荷皎皎如玉的花瓣上熠熠生辉,轻轻扣动着红尘人的心扉。

楚楚动人的荷,永远是一首迷人的旋律。穿行在画屏般的荷塘,风吹绿叶送爽,缕缕荷香盈袖。今夜,不知谁会沉醉忘却归路,在这高雅、脱俗的净地,细拂心尘,顿开茅塞,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

荷,不答,只有被它感动得宠辱皆忘的人,才能走进它满载生命之花的梦中。

(选自《读写导航》,大众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有改动)

1.文章第一段描写荷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文章第四段到第七段描绘了荷跟风雨冰雪的顽强抗争。联系上下文看,写这些有什么作用?
3.第八段最后说,在古代文人的诗章中,荷尽展君子的襟怀,至今还在“轻轻扣动着红尘人的心扉”。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4.第九段说,楚楚动人的荷,能使人“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这“生命的真谛”是什么?
2024-06-04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学习辅导与训练 《 荷塘月色》(基础模块上)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9 .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④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⑤月光如流水-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 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胱是隔了树照过来的,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 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第五段中“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中的“这”指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2.第四、五段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第六段抒发的情感与第四、五段有什么不同?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写出了本体的什么特点?
4.“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2024-06-0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学习辅导与训练 《 荷塘月色》(基础模块上)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10 . 下面的文章选自茅盾的《白杨礼赞》,请在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那是土,未开垦的处女土,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所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地有一排,——不,或者甚至只是三五株,一二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

……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白杨不是平凡的树。

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

(选自《茅盾散文集·白杨礼赞》,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有改动)

1.对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是(     
①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②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
③白杨树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
A.比喻   拟人   拟人B.夸张   拟人   排比
C.比喻   比喻   拟人D.夸张   比喻   拟人
2.文章开门见山,抒发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紧接着又用了大段文字描写高原景象,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3.作者说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既“普通”又“不平凡”,这样的表达是否矛盾?请结合选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读完茅盾的《风景谈》和《白杨礼赞》,你有什么感想?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想法。
2024-06-04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学习辅导与训练《风景谈》(基础模块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