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 高一 期末 2024-07-22 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语言文字基础、古诗文阅读、默写名篇名句、文学文化常识、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月光如流水一般,(     )地      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的青雾      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      过一样;又像      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     )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根据课文,请在“(     )”中填上恰当的内容。
2.依次填入文章“      ”处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照                       B.泻                        
C.照                       D.泻                        
3.对文中的“酣眠”一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痛快甜美地睡大觉B.比喻月光不能朗照
C.比喻月光朗照D.酣畅的睡眠
4.与文中划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句是(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C.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D.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5.以下各项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文中描绘了一幅苍茫空灵的荷塘月色图。
B.文中既有眼前实在的事物,又有想象中虚幻的景象。
C.文中描绘的自然景象成了作者某种情绪的活的载体,这就是所谓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D.“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一句以“小睡”比喻朗照的满月夜。
2024-06-1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完成题1-4题。

材料一: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材料二:

20世纪,鲁迅先生以一篇《拿来主义》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指引。但是多年来,不少国人       ,他们拒绝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盲目自信。如果中国文化不能       ,与国际接轨,中国势必重演清朝灭亡的悲剧。我国文化部门应适当开展外来文化宣传活动,促进外来文化引进。

输出中国文化,需要建立民族自信。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国人盲目推崇外来文化。却对中国传统文化         。长此以往,我国的传统文化必将式微,民族自信心必将减弱,还何谈输出中国文化?针对这一问题,文化部门与教育部门应积极开展活动,在社会上营造出传承优秀文化的浓郁氛围,增强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国人的民族自信心。

文化的拿来输出与文化进步、世界交融、国家发展密切相关。如果不能平衡二者的关系,我们无法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现在,我们要以       的胸怀,合理吸收外来文化,同时,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帮助世界认识一个全新的中国。

材料三:

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季羡林先生曾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敦煌处在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才使得其在千年的风云际会里,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文化瑰宝。

讲好敦煌故事,就是要讲好中国文化的自信力和包容性。而善讲故事又是一种高明的对外传播手段,也是外界理解中国的一把钥匙。所以讲好敦煌故事,对于支撑中国文化走出去意义非凡。

文化的传承不是空泛的,也不一定要高端、抽象。对于大众来说,他们更需要一种容易理解且轻松愉快的传播方式。所以文化传播和故事叙述要剥离复杂和抽象的部分,让大众在一种容易接受的体验中去认知。

6.根据材料一,下列选项中,最符合“拿来”要求的一项是(     
A.百花齐放,百家齐鸣B.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C.全面占有,精挑细选D.充分吸收,妥善保管
7.依次填入材料二横线处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故步自封     与时俱进     不屑一顾     海纳百川
B.墨守成规     与时俱进     置之不顾     虚怀若谷
C.墨守成规     推陈出新     不屑一顾     虚怀若谷
D.故步自封     推陈出新     置之不顾     海纳百川
8.下列做法中,不符合材料三所强调的传承敦煌文化的方式的一项是(     
A.编制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以及室内情景体验剧。
B.培养高素质的讲解队伍向游客讲述敦煌文化的深厚内涵。
C.建设“数字敦煌”项目,满足人们欣赏、研究等方面的需求。
D.设立遗址保护工程研究中心,保护受损严重的壁画和雕塑。
9.根据材料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拿来”要有独立自主的思考,要有辨别是非的眼光,要积极主动去拿。
B.“输出”中国文化需要建立民族自信心,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C.“拿来”与“输出”,我们更应该注重“拿来”,学习更多的先进文化帮助自身成长。
D.传承是实现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需要用轻松愉快的方式传播文化。
2024-06-1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①虽有槁   ②则明而行无过矣   ③君子非异也
A.① bào ② zhì ③ xìngB.① pù ② zhī ③ shēng
C.① bào ② zhī ③ shēngD.① pù ② zhì ③ xìng
1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学不可以               已,停止。B.有槁暴             虽,虽然。
C.则知而行无过矣     明,明达。D.青,取之于     蓝,蓝草。
12.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3.下列对第二段五个比喻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
B.第二个比喻“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C.第三个比喻“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D.作者在三个比喻的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两个比喻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14.下列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B.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说,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D.选文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2024-06-1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三、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他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②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③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15.作者把月光下银白雪亮的席子比作“洁白的雪地”“洁白的云彩”,这样诗化的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包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16.上文写雾诉诸_____觉,写风诉诸____觉,写荷香诉诸______觉,多角度写景,所以美感更加丰富。
17.作者为什么把荷叶比作铜墙铁壁,把荷花比作哨兵?
2024-06-13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题 | 适中(0.65)

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董宇辉谈《活着》

很多时候,你人生遇到了沮丧和痛苦,走出象牙塔之后,很少去理解生活本来的面貌,遭受打击就在质疑生命的厚度,就在质疑生命的意义。这本书不仅是送给那些寻求生命真理的人,更是送给每一个非常年轻、充满热泪,常常思索自己生存价值的人。

材料二:董宇辉谈《活着》中的福贵

福贵年轻的时候是一个阔少爷,花天酒地,极尽荒唐,败光家产,气死老爹。他用了一生来偿还,他用了一生去赎罪。我们读着这样的故事,想一想身边的有些人,你肆意挥霍的青春算不算财富,你肆意辜负的真情是不是财富。福贵的一生仿佛是在漫长地赎罪。

18.参照材料一,请你为《平凡的世界》写一段推介词,不少于60字。
19.参照材料二,请你在《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人物形象来评论,不少于50字。
2024-06-1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题 | 适中(0.65)
20. 从古至今,我们国家涌现很多模范人物,体现了国家精神。请结合下面材料,说说你感受到的袁隆平的伟大精神,不少于50字(至少两点)。

袁隆平的故事(一):杂交水稻,中国第五大发明

1976年,袁隆平和助手培育的三系杂交水稻南优2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比常规水稻平均增产20%,到2000年全国累计推广38亿亩,增产稻谷3600亿公斤。

1995年,袁隆平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两系法杂交水稻生产应用,到2000年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达5000万亩,平均产量比三系增长5%—10%,续写东方魔稻的新篇章。

2000年,超级杂交稻达到农业部制定的第一期目标,突破日本专家估算的水稻的理论极限产量,被全国400位院士评选为“200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的第一项成果。

袁隆平的故事(二):中国最富有的赤贫者

有一天,他与夫人邓哲逛商场,看到货柜里有打折到10块钱一件的衬衫,他说,太便宜了,加2块吧,12块一件。售货员笑着说,你这位同志真怪,人家买东西讨价还价,你却往上加,不可理喻,不可理喻。他以笑作答,一口气买了10多件,这样的衬衣好,下田的时候穿起来方便,不用担心弄脏了。

中国颇具权威的评估机构报告称,袁隆平的身价为一千多亿。如此看来,就个人的物质财富而言,除了他脑袋里的智慧和知识值钱,袁隆平确实是中国最富有的赤贫者了。

袁隆平的故事(三):给一位双目失明的小朋友回信

有一次,他收到寄自上海的一位双目失明的小朋友的来信,信中除了表达对他的崇敬以外,还道出了这位小朋友对前途的迷茫和困惑。读着小朋友真挚的来信,袁隆平深受感动,立即铺开纸,拿起笔,动情地题写道:

……生活是完美的,我们这个世界是完美的,并且会越来越完美。你虽然看不见,但你的心能感受到,周围的爷爷、伯伯、叔叔们都在关心你,帮忙你。你是一个有志气有梦想的孩子,好好用功读书,将来长大了,必须会有比别人更加光明的前途。

2024-06-1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题 | 较难(0.4)
21. 果戈里说:“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中国古代写美女的容貌通常都是“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小口一点点”。《红楼梦》中对王熙凤的肖像描写却另辟蹊径,从头饰、裙饰和服装三方面极力铺陈集珠宝于一身,描写她的华贵、得势,也暗示她的贪婪、俗气,。写容貌,作者用白描手法勾勒了她的“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丹凤眼”“吊梢眉”本来是美的,而作者偏偏加上“三角”“吊梢”,就不尽美了,有失温柔敦厚善良的形象。那么请你分析一下“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这一句表达了王熙凤怎样的性格特征?
2024-06-1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题 | 较难(0.4)
22. 《红楼梦》的语言特点是“用意十分,下笔三分”。小说中王熙凤在贾母面前夸黛玉乃传神之笔。她说话得体、动人,句句讨贾母欢心。如果我们不善于体察语言环境,就无法领悟作者深藏的七分用意,根据下列情境,解读王熙凤语言的深层含义。

①初次见到黛玉,王熙凤先是细细打量了一回,再送黛玉回到贾母身边并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②王熙凤夸过黛玉的容貌后,又发出了连环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2024-06-1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五、古代诗词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23.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是这样形容周瑜的:“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请你谈谈苏轼笔下的周瑜形象有何特点?表达了苏轼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4-06-1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六、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填空题 | 容易(0.94)
24. 默写。

(1)在《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词人发出慨叹,表现词人雄心壮志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中“______________”两句起过渡作用,描写词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2)诗人在《雨巷》中通过油纸伞、雨巷、______、篱墙、“我”、________等意象,表达了复杂的内心世界。

(3)《诗经》是我国________主义诗歌的源头。本学期所学的《伐檀》揭露了剥削者们不劳而获的本质,其中劳动人民责问的句子是“不稼不穑,_________?不狩不猎,________?”(三段中选择一句即可)

(4)《师说》一文,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老师职能是_________;作者在文中提出的择师标准是__________。世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作者在文中的阐述分别是,对其子:“________”;对自身:“________”。

(5)《论语》是_______所作,全面展现了孔子的思想。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孔子和四个弟子围绕“理想”进行谈论,具体通过问志、___________三部分内容来写。孔子赞同的是________的志向。

(6)《荷花淀》是________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作为“_______”派代表作家,他的作品语言自然、朴素洗练,富有诗情画意。

2024-06-1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25. 作文。

韩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

请结合你的经历和心得,在“     而知之”中的横线处填一个字,构成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2024-06-1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导出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语言文字基础、古诗文阅读、默写名篇名句、文学文化常识、写作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阅读
1
语言文字运用
5
古代诗词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现代文阅读
2
名著阅读
3
语言文字基础
4
古诗文阅读
5
默写名篇名句
6
文学文化常识
7
写作

细目表分析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4抒情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
6-90.4时评论述类文本阅读
15-170.4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类文本阅读
二、文言文阅读
10-140.65名著阅读
三、语言文字运用
18-190.65语句(语段)表达效果  名著阅读语言表达题
200.65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  分析传主形象语言表达题
210.4名著阅读  鉴赏人物形象语言表达题
220.4名著阅读  重点词句含义  鉴赏人物形象语言表达题
240.94默写名篇名句  文学常识填空题
四、古代诗词阅读
230.4咏史怀古  鉴赏形象
五、作文
250.4记叙文  议论文  哲理与生活  青年成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