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8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南州六月荔枝丹(节选)

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10多克到20多克。20世纪60年代,广东调查得知,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还有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19克左右,《中国果树培学》则说大的重60克。

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说它如紫绡,是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明代徐渤有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

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所以说它莹白如冰雪。有的则微带黄色。从植物学的观点看,它不是果肉,而是种子外面的一层膜发育而成的,应称作假种皮。真正的果肉倒是前面说的连同果壳扔掉的那一层膜。荔枝肉的细胞壁特别薄,所以入口一般都不留渣滓。味甜微酸,适宜于生食。有的纯甜。早熟品种则酸味较强。荔枝晒干或烘干,肉就变成红褐色,完全失去洁白的面貌。

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现经研究证实,在21摄氏度的环境里,可贮藏一二星期。还应进一步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因为荔枝不耐贮藏,古代宫廷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运送长安或洛阳,给人民造成许多痛苦。唐明皇为了宠幸杨贵妃,就干过这样的事,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

荔枝的核就是种子,长圆形,表面光滑,棕褐色,少数品种为绿色。优良的荔枝,种子发育不全,形状很小,有似丁香,也叫焦核。现在海南岛有无核荔枝,核就更加退化了。

1.节选部分的说明顺序是(     
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逻辑顺序D.程序顺序
2.下列对荔枝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荔枝的大小一般在十克左右,如果达到二十克以上,就称得上“大荔”了。
B.白居易在《荔枝图序》中说“莹白如冰雪”的荔肉是荔枝的假种皮,并非荔肉。真正的荔肉其实早在食用之前,就被人扔掉了。
C.荔枝不耐贮藏,所以古代君主若是想吃荔枝,须用快马飞骑日夜传递。
D.优良的荔枝,种子发育不全,形状很小,如海南岛的无核荔枝。
3.下列对文段的分析,正确的是(     
A.采用了举例子、打比方和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B.按照时间顺序对荔枝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说明。
C.在内容上侧重于介绍荔枝的不耐储藏。
D.作者多次引用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既有助于说明荔枝的有关特征,又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和艺术性。
2024-08-12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关于物种起源,如果一个自然学者,对于生物的相互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的关系、它们的地理分布、地质上的连续以及其他的此类事实加以思考,就可能得到如下的结论: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然而这样的结论,即使很有根据,也还是不充分的,除非等到能够说明世界上无数的物种曾经是怎样变化以获得如此完善地、正当地引起了我们赞叹的构造和相互适应。自然学者们常常把变异的惟一可能原因归之于如气候、食物等等外界条件,从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是正确的,我们以后会论述到。但是要把像啄木鸟那样的构造,它的脚、尾、嘴及舌,如此巧妙地适应于捉取树皮下的昆虫,仅仅归因于外界条件是不合理的。又如槲寄生的情形,它从某几种树木吸取养料,它的种子必须由某几种鸟为它传播,它的花雌雄分开,绝对需要借某几种昆虫的帮助,把花粉从一朵花带到另一朵花上。如果说这种寄生物的构造,以及它与其他数种不同生物的关系,是外界条件或植物的习性导致的结果,也同样是不合理的。

——选自达尔文《〈物种起源〉绪论》

1.选文中加点字“此类事实”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一项是(     
A.它们的生存时间B.它们的胚胎关系
C.相互亲缘关系D.地质上的连续
2.作者以啄木鸟、槲寄生为例是想证明(     
A.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的,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B.一般的自然学者们,常以气候、食物等外界条件作为唯一可能引起变异原因是不合理的。
C.从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生物变异是外界条件或植物的习性导致的结果。
D.要想了解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就不能单凭一方面的条件。
3.对于本段末尾两句话传达的主要信息,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以槲寄生为例,说明一切生物(包括植物)的构造和相互之间的关系都是十分复杂而又难以解释的。
B.在研究槲寄生时,往往同研究其他生物一样,对它的结构以及其他生物的关系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释。
C.若只以外部环境、植物习性的影响来解释植物(如槲寄生)的构造和相互关系,必然是不合理的。
D.我们想正确解释生物的构造、生物之间的关系,就不能归因于某一方面,槲寄生就是。
2024-08-1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普通班语文期末调研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①青蒿素是中医药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和植物化学的其他发现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相比,从青蒿提取物到青蒿素的研发历程相当快速。然而,这绝不是中医药智慧的唯一果实。中国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还发现,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中药砒霜,用于治疗白血病颇具疗效,已经成为治疗白血病的重要选择。对治疗失忆有效的石杉碱甲,也是从中草药千层塔中提取的,是我国用于治疗老年性精神障碍的一种临床用药。

②然而,单一药物治疗某一特定疾病的现象,在中医实践中非常少见,复方用药才是中医几千年来的主要用药形式。通常,中医师按中医理论和方法诊断病人症候,对症开出有多种中药按君臣佐使组成的处方,并随着病情的发展和症候的变化,随时调整外方的药物和剂量,以达到良好的疗效。这样的辨证施治疗法和有效方药的积累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从中药青蒿研发出抗疟药物青蒿素,仅是发掘中医药宝库的努力之一。

③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也受益于中医药学,中医的一个治则是活血化瘀,这一治则也适用于冠心病的术后维护中药提取的芍药苷等被用于防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血管再狭窄,临床显示再狭窄率大幅降低,还有许多其他证据支持中医活血化瘀的临床疗效。

④和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一个新领域也正在发展,所谓的生物力药理学,旨在将中药的药效和血流的生物力学影响相结合,用于防病治病。实验研究表明,保健运动可提高血流剪应力,再联合使用某些活血中药,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这里所列举的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不过沧海一粟。我的梦想是:在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疾病的斗争中,中医药学将进一步发挥威力,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福祉作出新贡献!

(节选自《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屠呦呦)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发现,中药砒霜用于治疗白血病颇有疗效,将成为治疗白血病的重要选择。
B.在中医实践中,用单一药物治疗某一特定疾病的现象非常少见,其主要的用药形式是复方用药。
C.实践表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及许多其他证据充分证明了中医具有活血化瘀的临床疗效。
D.保健运动可提高血流剪应力,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因此,应保持适量运动。
2.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青蒿提取物到快速研发青蒿素,这体现出了中医药的智慧。
B.为达到良好的疗效,中医师要按病人症候,按时调整处方的药物和剂量。
C.有许多证据证明中医药学对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D.利用某些活血中药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达到防病治病的疗效。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中药青蒿中研发出抗疟药物青蒿素,这是中医药学对人类健康的贡献。
B.中药提取的芍药苷等对防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血管再狭窄效果较好。
C.中华民族之所以繁衍昌盛,是因为我们的中医采用了辨证施治疗法和有效方药的积累。
D.青蒿素的提取与研发再次证明,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保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4-08-1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宜宾市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列内容,回答问题

①南浔,江南水乡六大古镇之一,浙江省十五个历史文化名镇之首,建镇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南浔虽也是浙江的古镇,但这里少有老屋长廊、石桥深巷。

②南浔的不同在于有众多的江南名园。《江南园林志》有云:以一镇之地,且拥有五园,皆为巨构,实江南所仅见。而且这些园子多有中西合璧的风格。其中最著名的是江南名园小莲庄和嘉业藏书楼。

③嘉业藏书楼其实是一处江南小型园林,园子里莲池、假山、凉亭处处流露出江南园林的小巧与别致。其主体建筑是一座西式回廊式的藏书楼。这座藏书楼乃江南四大藏书楼之一,是清代的秀才刘承干在1920年到1924年修建的。其藏书最多时曾达到60万卷。现在这里是浙江省图书馆古籍书库。

④毗邻嘉业藏书楼的是刘镛的庄园小莲庄。小莲庄为南浔景致之最,原系清光禄大夫刘镛的家庙和花园。小莲庄与藏书楼是同年落成的。园子的外园有10亩荷花池,池边有逶迤的中式长廊和尖顶的西式小姐绣楼。中西建筑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小莲庄景致与其他的江南园林相仿,有扇亭、石牌坊、假山、竹林。比较有特色的是园子西边由数十棵古香樟树组成的古树长廊。

⑤而江南至今罕见之沿河民居建筑群百间楼,位于镇东百间楼河西南岸,相传为明代礼部尚书董份为女眷家仆而建的居屋。始建时约有楼房百间,故得其名。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后几经整修,既保持明代建筑风格,又具有清代建筑遗韵。百间楼的特色是依河立楼,顺河道蜿蜒逶迤,有石桥相连。楼房为传统的乌瓦粉墙,形成由轻巧通透的卷洞门组成的骑式长街。各楼之间有形式各异的封火山墙,河埠石阶,木柱廊檐,与映在河水中的倒影,连同隐约的渔歌,构成了一幅江南水上人家的绮丽画卷。

1.对本段文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南浔是浙江的古镇,这里有很多老屋长廊、石桥深巷,至今保存完好 。
B.小莲庄为南浔景致之最,原系清光禄大夫刘基的家庙和花园。
C.南浔这个古镇最著名的是江南名园小莲庄和嘉业藏书楼。
D.百间楼是南浔的古建筑之一,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后几经整修,既保持了宋代建筑风格,又具有清代建筑遗韵。
2.南浔与其他江南古镇相比,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主要表现在哪里?
2024-08-1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中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就业班)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小题。

天问一号上的科技新元素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的背后,离不开大量科技新元素的支撑。

太空千里眼优势多

②火星和地球间距离漫长,通信存在一定时延,在地球上无法控制着陆过程,必须让着陆巡视器自主完成这段旅程,这对敏感器提出的要求极为苛刻。

③相控阵敏感器是位置和速度测量的重要仪器。在着陆阶段,为航天器持续提供高精度测量数据,成功助力着陆巡视器安全着陆火星表面。它安装在火星着陆巡视器进入舱着陆平台下方,作用范围达数十千米,可谓火星探测器的太空千里眼

相控阵敏感器的雷达天线由多个辐射单元组成,就像生物学中蜻蜓的复眼,具有波束扫描快、指向灵活、目标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此外,相控阵敏感器具有提供9个方向的测量功能,航天器可切换其中任意4个方向同时测量距离速度信息,从而快速修正航天器的姿态测量误差,确保着陆巡视器方向控制准确无误。

这是国内首次将相控阵体制雷达应用于地外天体着陆测量

小型传动器作用大

⑥火星探测任务的重头戏就是在火星表面巡视,这个过程必须万无一失。但火星表面地形复杂,火星车如何准确传递运动指令,进而灵活行走、爬坡下坎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从原材料、热处理、机械加工、精密测试与试验等基础方面入手,通过不断探索和开拓创新,一路闯过了多道难关,成功研制出火星车移动分系统核心传动部件——悬架减速自锁装置,确保了火星车在转向、过坡中更自主灵活。

⑦据介绍,在火星车左右两侧悬架上,分别装备了2种结构精密的悬架减速自锁装置。该装置体形小、重量轻,整套传动装置相互配合,使火星车6个行走车轮独立实现抬升和降落,实现车体姿态和高低调节,以适应火星表面地形,保证爬坡下坎行动自如。如果将火星车比作一辆马车,那么悬架减速自锁装置就是驾驭这架马车车夫

超薄外套脱颖而出

⑧火星着陆阶段,着陆发动机产生的热量会使周围温度超过1000℃,而在火星巡视阶段,着陆器将要面对-130℃的工作环境,这种极热极寒考验超出了世界上常规隔热保温材料——气凝胶的耐温极限范围。更难的是,为给火星车减负,需要气凝胶具有超低密度,这对材料设计和制备都提出了巨大挑战。

⑨为确保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降落火星并正常工作,火星车采用了一种新型隔热保温材料——纳米气凝胶。纳米气凝胶是由纳米尺度固体骨架构成的一个三维立体网络,密度可做得比空气还低,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导热系数仅为静止空气的一半,也是世界上导热系数最低的固体。这使它成为天问一号应对极寒、极热严酷环境所需防护材料的不二之选,且凭借其超轻特性,能极大地减轻火星车的负担,让它跑得更快、更远。

⑩当然,以上三种只是天问一号上众多科技新元素的一小部分,我们期待着天问一号上更多的科技新元素被解锁。

(选自《解放军报》,有删改)

1.下列对选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事物性说明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介绍了“天问一号”运用到的一小部分科技新元素。
B.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天问一号”的科技新元素:着陆巡视器、悬架减速自锁装置、纳米气凝胶。
C.本文综合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列数字、打比方、下定义、作比较等。
D.文章④⑤段中两个画线的句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相控阵敏感器具有提供9个方向的测量功能,航天器可切换其中4个方向同时测量距离速度信息。
B.驾驶火星车的“车夫”——悬架减速自锁装置,能够根据火星表面的地形更自主灵活地开展巡视活动。
C.纳米气凝胶成为“天问一号”应对极寒、极热严酷环境所需防护材料的不二之选的原因是它的密度可做得比空气还低。
D.悬架减速自锁装置具有结构精密、体型小、重量轻、密度低、整套传动装置相互配合等特点。
3.下列是概括文中所述科技新元素在“天问一号”探测火星过程中分别所起到的作用,不合文章的一项是(     
A.相控阵敏感器助力着陆巡视器安全着陆火星。
B.悬架减速自锁装置确保火星车在火星表面灵活自由地开展巡视工作。
C.纳米气凝胶在火星车着陆时及巡视时助力火星车应对极热极寒环境。
D.纳米气凝胶在火星车巡视阶段能加速前进。
2024-08-1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中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升大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面小题。

天空的表情

①《诗经》里说:蝃蝀①在东,崇朝其雨,意思是说若东方见虹,立刻就要下雨。实际上我们见到虹的时候,天空中已在下雨,因为虹是由于太阳光照射到雨点上,由雨点反射到我们的眼帘而成的。虹作弧形,红色在外,向内有橙、黄、绿、紫等色。虹的中心在地平线下,所以平时我们所看到的不过一个小半圆。虹的颜色捉摸不定,时常更变。雨点直径若在一公厘②以上,那红、黄、蓝、绿各色俱备,雨点直径若在一公厘以下,就不见红色,若在十分之一公厘,则虹即无光彩而作白色了。

②和虹相类的现象在天空中还有晕。晕有大小两种,都以太阳或月亮为中心。大的晕是由于高云所成,云中的水点已结成冰。小的晕又名光环,是低云所成。古人有月晕而风之语,晕无论大小,都是风暴将临的预兆。太阳旁的晕,不但比月晕多,而且颜色亦更美丽,不过因阳光刺目,普通人不注意罢了。晕也有红、黄、青、绿各色,大的晕青色在外,红色在内,小的晕则相反。

③日月云霞的颜色,往往可以预告未来的天气。宋代范成大诗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是有道理的。为什么同一现象早晚得到不同的结果?从气象学上可以这样解释,在日中的时候,对流很盛,空中湿气易于凝结成云,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若是空中湿气很重,云层一定很厚,不能见霞。晚上见霞,乃是空中湿气不多的表现,所以主晴。晚上地面因辐射而冷却,不应有对流,但成雾,雾是不会有色彩的。若是早上有霞,那就表示晚间发生对流,是将下雨的征兆了。

④云的高低、方向和厚薄都可以为天气晴雨的预兆。在范成大的《吴船录》内有庐山带帽,平地安灶。庐山紧腰,平地造桥,这谚语是很准确的。凡山岭的区域,云慢慢上升就是天晴的预兆,若是慢慢地下降,就是将下雨的预兆。夏天中午以前,若是满天是如堡垒般很厚的积雨云,则当日下午即有雷雨。苏东坡诗今日江头天色恶,炮车云起风欲作,但大块白色的积云,若不十分浓厚,虽满布天空,亦不降雨。所以俗谚叫楼梯天,晒破砖,盖满天都是积云的时候,虽是一样高低,但看来总觉得近者高而远者低,形似楼梯,这是久晴的预兆。云行之方向亦可觇风雨,俗谚说云行东,马车通;云行西,马溅泥,这也是很灵验的。但以天的颜色和一处的风云来做预告的根据总嫌不足,要预告精确,必得多设气象台,各处用无线电联络起来,每天制图才能有效。

【注释】①蝃蝀:音当地dì dōng,虹。②公厘:毫米的旧称。

1.下面对全文内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A.从虹的颜色、形状可推知天气情况。
B.天空呈现出的各种现象与天气的关系。
C.晕的大小、颜色都可以预报天气。
D.云呈现的高低、方向、厚薄与天气的关系。
2.下面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虹是由于太阳光照射到雨点上,由雨点反射到我们的眼帘而形成的。
B.日月云霞的颜色,往往可以预告未来的天气。
C.晕有大小之分,大晕是低云所成,小晕是高云所成。
D.云向东移,预示着晴天;云向西移,预示着阴雨天。
3.依据文章内容,判断下面情境中四个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上,妈妈说:“孩子,上学时带上雨伞,昨晚我看见月晕了,可能会下雨。”
B.在阳台上,爸爸看见天边的晚霞,对妈妈说:“快要下雨了,我们就不到公园散步了。”
C.一群游客登上庐山,看见云慢慢上升,像戴了一顶帽子似的。其中一位高兴地说:“明天也许是好天气,我们可以好好欣赏庐山的风景了!”
D.体育中考前两天,班主任看见满天都是积云,像楼梯似的,于是对同学们说:“我估计,体育中考那天不会下雨。”
2024-08-1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中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升大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到底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形成可燃冰?专家认为,形成可燃冰最少要满足三方面条件。首先是温度,海底的温度在2℃4℃时,适合可燃冰的形成,高于20℃则分解。其次是压力,在0℃时,只需要30个大气压就可以形成可燃冰。如果在海底,海深每增加10米,压力就增大1个大气压。因此海深300米就可达到30个大气压。海越深,压力越大,可燃冰就越稳定。第三是气源,海底古生物尸体的沉积物,被细菌分解会产生甲烷,或者是天然气在地球深处产生并不断进入地壳。在上述三个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天然气可在介质的空隙中和水生成可燃冰。甲烷分子被若干个水分子形成的笼型结构接纳,生成笼型固体结晶水合物,分散在海底岩层的空隙中。在常温常压下,可燃冰分解为甲烷和水。最有可能形成可燃冰的区域一个是高纬度的冻土层。如美国的阿拉斯加、俄罗斯的西伯利亚都已有发现,而且俄国已经开采了近20年。另一个是海底大陆架斜坡。如美国和日本的近海海域,加勒比海沿岸及我国南海和东海海底均有储藏,估计我国黄海海域和青藏高原的冻土带也有储藏。二者之中,海底的可燃冰储量较大。

天然可燃冰主要埋藏于海底的岩石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汪集认为,开采这种气水合物会给生态造成一系列严重问题。因为可燃冰中存在两种温室气体——甲烷和二氧化碳。甲烷是绝大多数可燃冰中的主要成分,同时也是一种反应快速、影响明显的温室气体。可燃冰中甲烷的总量大致是大气中甲烷数量的3000倍。作为短期温室气体,甲烷比二氧化碳所产生的温室效应要大得多。有学者认为,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比二氧化碳要大10-20倍。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造成的温室效应将比二氧化碳更加严重。而可燃冰矿藏哪怕受到最小的破坏,甚至是自然的破坏,都足以导致甲烷气的大量散失。而这种气体如果进入大气,无疑会增加温室效应,进而使地球升温更快。

(选自向杰《可燃冰将解千年能源忧?》)

1.对形成“可燃冰”条件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专家认为,形成“可燃冰”只要满足三方面条件。
B.首先是温度,海底的温度在2℃4℃时,适合“可燃冰”的形成。
C.其次是压力,在0℃时,只需要30个大气压就可以形成“可燃冰”。
D.第三是气源,海底古生物尸体的沉积物,被细菌分解会产生甲烷,或者是天然气在地球深处产生并不断进入地壳。
2.下面对文中划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可燃冰因具有丰富的甲烷,所以有很高的开采价值。
B.可燃冰的开采是一个艰苦又必须十分谨慎的事情。
C.可燃冰不易开采,可能会加剧全球温室效应,严重破坏环境。
D.可燃冰中甲烷的总量大致是大气中甲烷数量的3000倍。
3.选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举例子     列数字B.打比方     下定义
C.举例子     打比方D.列数字     打比方
4.下列说法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甲烷分子被若干个水分子形成的网型结构接纳,生成网型固体结晶水合物,分散在海底岩层的空隙中。
B.作为短期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比甲烷所产生的温室效应要大得多。
C.甲烷进入大气,不会增加温室效应,进而使地球升温变慢。
D.甲烷是由细菌分解海底古生物尸体的沉积物而产生的。
2024-08-1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职业学校对口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那么,为什么生活在水中的鱼类没有进化出像螺旋桨那样的组织来呢?在自然界,其实也有有生命的螺旋桨,那就是一些微生物的鞭毛组织,鞭毛是一种尾丝,在显微镜下可以清楚地看到,有些细菌的尾丝像螺旋桨那样旋转,推动着细菌在水中前进。在生命世界,只有像细菌那样微小的生物才有类似螺旋桨的组织。较大型的水生动物没有这种组织,这是因为螺旋桨作为推进器,其效率并不是最高的。据测定,在水中,典型的由内燃机带动的螺旋桨推进器推进船舶,其能量转换率为60%;在天空中,高速飞行的飞机的螺旋桨推进器,能量转化率为80%;一架设计精巧的人力飞机的效率为88%,而相比起来,鲸、海豚和一些大型鱼类,依靠鳍和尾部推进的效率要高得多,可达96%—98%!这样问题就清楚了:鱼类不进化出螺旋桨来,因为它们自身的鳍和尾部比螺旋桨高明。倒应该反过来问:为什么船舶工程师们不向鲸和鱼类学习,设计像鱼类的鳍和尾部那样高效率的船舶推进器?

——选自《动物身上会进化出轮子来吗?》

1.下列不属于对选文内容概括的是(     
A.微小的生物其实是有类似螺旋桨的组织的。
B.较大型的水生动物是没有类似螺旋桨的组织的。
C.鱼类的鱼鳍和尾部比螺旋桨高明。
D.人类已经设计了像鱼类的鱼鳍和尾部那样高效率的推进器。
2.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科技说明文“科学性”特点是(     
A.语言准确,形象生动。B.概念清晰,定义准确。
C.数字准确,方法得当。D.逻辑严密,思路清晰。
3.所选语段没有运用到的说明方法是(     
A.分类别B.下定义
C.列数字D.作比较
4.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A.逻辑顺序B.时间顺序
C.空间顺序D.程序顺序
5.下列表述不属于本文写作特色的是(     
A.生动形象的语言增添说明文的形象性。
B.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
C.运用比喻手法。
D.本文条理清晰,逻辑严谨。
2024-08-1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职业学校对口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地磁暴

①在宇宙的辽阔深处,隐藏着一场神秘的壮观景象——地磁暴。这场自然奇观的形成,源于太阳活动的剧烈扰动,给地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②日冕层,宛如太阳的皇冠,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温度高得惊人,而以带电的等离子体形式存在的物质却异常稀薄。通常情况下,这些带电粒子被太阳磁场束缚,难以逃脱。然而,当太阳发生特定结构或强烈活动时,它们会顺利喷薄而出,形成日冕物质抛射事件,进而引发地磁暴。日冕物质抛射从太阳向外传播的速度从250千米/秒到接近3000千米/秒不等,最快可以在15-18小时内抵达地球。

③一旦日冕物质抛射进入地球磁场范围,地磁场便会受到压缩变形,大量带电粒子涌入磁层区域,引发磁层环电流的急剧变化。这种变化产生的磁场,就是我们所说的地磁扰动,而较强者则称为地磁暴。一言以蔽之,地磁暴就是由太阳表面活动引起的地球磁场全球性剧烈扰动现象。

④地磁暴也会给我们带来一场壮观的视觉盛宴——极光。在高纬度区域,绚烂的极光闪耀着太空的黑暗,仿佛一幅绚丽的画卷,向世人展示着自然的魅力。极光爱好者则有机会欣赏到美丽的极光景象,当日冕物质抛射过程发生的位置正对地球时,喷发物形成一个圆面,从而使极光更加壮观。

⑤地磁暴的影响不可小觑。它不仅直接影响地磁场,也对航班飞行、卫星和空间站等设施造成影响。航班可能会面临电离辐射增强,而卫星和空间站的电气元件工作也会受到影响,甚至部分航天器轨道也会受到阻力增大的影响。太空中的飞船和宇航员,常常会遭受到更多的空间高能粒子的轰击。这些粒子的撞击不仅对宇航员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也可能影响到航天器的安全。因此,对于太空探险者来说,地磁暴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挑战。

⑥地磁暴还会对普通人的生活产生一些影响。其中,对导航的影响尤为显著。地磁暴引起的电离层扰动会影响无线电波的传播,可能导致导航系统出现骚扰甚至中断。因此,在地磁暴期间,一些导航设备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对于依赖导航的人群而言,这可能是一项需要注意的问题。地磁暴还会影响电力系统,极端的地磁暴,有可能在电力网中产生大电流,这对电网的稳定性是个挑战。加拿大的魁北克就因为地磁暴,电网出现问题,导致大面积停电。公众特别是信鸽玩家,应尽量避免在不良天气和远距离司放活动中操作鸽子。

⑦地磁暴是太阳活动的一种奇妙表现,它的美丽和力量令人叹为观止。我们需要尊重并认识这一自然现象,同时也应该加强对其影响的研究,以更好地理解和预防可能带来的风险。

1.下列最能揭示“地磁暴”本质意义的一项是(     
A.地磁暴是太阳活动的一种奇妙表现,是一种自然现象。
B.地磁暴是由太阳活动的剧烈扰动而产生的一种自然奇观。
C.地磁暴是由太阳表面活动引起的地球磁场全球性剧烈扰动现象。
D.地磁暴是一场宇宙深处的神秘的壮观景象。
2.下列有关地磁暴的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磁暴直接影响地磁场,还对航班飞行、卫星和空间站等设施造成影响。
B.地磁暴引起的电离层扰动会影响无线电波的传播,必然导致导航系统中断。
C.极端的地磁暴,有可能在电力网中产生大电流,挑战电网的稳定性。
D.发生地磁暴时,信鸽玩家应尽量避免在不良天气和远距离司放活动中操作鸽子。
3.本文没有使用下列说明方法的一项是(     
A.下定义、打比方B.举例子、列数字
C.打比方、摹状貌D.作引用、分类别
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太空中的飞船和宇航员一定要有防止地磁暴发生的保护设施和措施。
B.日冕层的物质被太阳磁场束缚时就不会逃脱。
C.对于依赖导航的人,地磁暴发生他们往往会迷失方向。
D.地磁扰动就会产生了极光现象,这种现象出现在高纬度地区。
2024-08-11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普通高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考试三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工业化时代,学校教育映射了工业化集中物流的经济批量模式:铃声、班级、标准化的课堂、统一的教材、按照时间编排的流水线场景。这种教育为工业时代标准化地制造了可用的人才。而大数据教育将呈现另外的特征:弹性学制、个性化辅导、社区和家庭学习、每个人的成功。世界也许会因此安静许多,而数据将火热地穿梭其中,人与人(师生、生生)的关系将通过人与技术的关系来实现,正如现在过春节拜年,不通过短信、电话、视频、微信,还能像20年前那样骑自行车挨家挨户拜年吗?大数据时代,无论你是否认同技术丰富了人类的情感,技术的出现,都让我们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一个学生考试得了78分,这只是一个数字;如果把背后的因素——家庭背景、努力程度、学习态度、智力水平等与78分联系在一起,就成了数据。大数据与传统的数据相比,有非结构化、数据量巨大、数据分析由专家层变化为用户层、大量采用可视化展现方法等特点,这些特点正好适应了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学习变化。目前教育变革的讨论,过多集中于在线教育(远程、平板、电子、数字),这正像任何一种科技让人们最先想到的都是偷懒的哲学,自动化时代最先想到的是卓别林电影中的自动吃饭机,多媒体时代最先想到的是游戏。在线教育本身很难改变学习,在这场教育革命的浪潮中,由在线教育引发的教育从数字支撑到数据支撑的变化,确是很多人没有在意的巨大金矿。

教育环境的设计、教育实验场景的布置、教育时空的变化、学习场景的变革、教育管理数据的采集和运用,这些过去靠拍脑袋或者理念灵感加经验的事情,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的背景下,变成一种数据支撑的行为科学。教育将成为继经济学之后,一门不再靠理念和经验传承的社会科学,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将变成一门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

目前的经济社会,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的大数据时代,人与机器的主流社会关系也逐渐转向人与数据之间的关系。若干年后社会的竞争将以服务和创新为核心,然而我们今天的教育还受制于减少犯错和标准化的魔咒。大数据教育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标准化的教育将转向网络完成,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将主要由学校承担:越来越小的班级、越来越近的学校、越来越聚焦的教育支持、越来越个性化的培养方式。这将使教育摆脱工业化时代的模式。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大数据教育”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工业化时代的教育标准化地培养人才,导致人才的个性和创新性不足,这样的弊端直接催生了大数据教育。
B.大数据教育的特点是非结构化、数据量巨大、数据分析由专家层变化为用户层、大量采用可视化展现方法等。
C.以数据支撑为标志的大数据教育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社会效益,但不少人没有对它给予应有的关注。
D.大数据教育将不再是靠理念和经验传承的社会科学,而会成为继经济学之后的第二门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
2.下列不属于大数据将给教育带来的变化的一项是(     
A.教育环境的设计、教育实验场景的布置、学习场景的变革、教育管理数据的采集和运用等由数据支撑。
B.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甚至他们与家长、社区交流的大量信息得以处理为数据,可以丰富教育资源。
C.将优质课堂教学资源传送到教育发展滞后的学校,学生在校即可同步学习,扩大优质资源的覆盖面。
D.累积足够的学生个体信息并据此对学生进行个体化辅导,从而最大可能地实现每个人的进步与成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数据教育”中的“数据”不是孤立的“数字”,而是对数字及其相关资料、信息进行处理所形成的“数据”。
B.大数据教育时代,随着教育时空的变化、学习场景的变革,情感交流和思想教育将会出现新的情况。
C.工业化时代的教育培养的少犯错和标准化的人才,难以适应后工业化大数据时代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D.大数据教育由网络完成标准化教育,而学校主要承担个性化人才的培养工作,教师需求量将大为减少。
2024-08-10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联盟2023-2024学年第四次全省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