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6 道试题
2024高三·专题练习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发展变化。这种变动不居的特性正是谋事要“生于虑”的深刻背景。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充满了先人智慧的这句谚语,告诫人们不要忘却了远景期待,而只盯着眼前的事物。孔子一再警醒世人,“虑之不远,其忧即至”。荀子说得也很通俗:“先事虑事,先患虑患□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犹成。先患虑患谓之豫,豫则祸不生□虽然今天的时空环境同先贤们所处的时代大不相同,但是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并无二致。在瞬息万变的当今时代,要想掌握推动事物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未雨绸缪。对于改革开放来讲,更是如此。它本身就是一项空前绝后的创新性探索,其间难免会遇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遭遇诸多意外情况。特别是当前我们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在这种关键时刻,更应有超强的远见意识,能对未来的发展态势洞若观火,而不能“临时抱佛脚”,更不能寅吃卯粮。唯有怀以深谋远虑的洞察,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万物中站稳脚跟□求得先机。

1.下列在文中方框内所填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 、B., , ”。 ,
C., 。 。” ,D.: 。” 。 、
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3.有人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这句谚语充满了先人的智慧,告诫人们不要只盯着眼前的事物,而忘却了远景期待。”从表达上看,修改后的句子与原句相比,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2024-03-07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模拟测试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②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是啊,现实世界的大学、工场、交易所和游乐场地不管多么生气蓬勃,可整天呆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么?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而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选自赫尔曼·黑塞《获得教养的途径》)

1.以下说法不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中加点词“戕害”在文中的意思是“伤害、损害”。
B.第②段中“读得太多可能有害”的原因是一味获取大量僵死的知识,脱离生活。
C.第②段指出“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不倾心于读书的现象,目的是为了点出书籍不应该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
D.选文第①段、第②段采用了对比、反问的修辞手法。
2.选文第一段论述的中心是(     
A.世界文学是向每一位有志者敞开的。
B.获得教养必须要以个性或人格作为前提。
C.读流行文学不能获得真正的教养。
D.读书要仔细咀嚼,不要囫囵吞枣。
3.结合选文,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人说“我读书只为赚钱谋生”,这样的读书是根本无法获得教养的。
B.现代世界五彩斑斓,生活质量日益提高,信息传输迅速方便,与读书风气的衰弱有着直接的关系。
C.战国的赵括自幼饱览兵书而仍遭长平之败、丢了性命的原因,或在于喜欢读书而不会读书,或是读书虽多却脱离实际,或有书可读却不会挑选。现在迅猛发展的网络文学,看似迅速直接地反映生活,时代性强,但有不少内容带“色”。
D.带“暴”,迎合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口味,读这样的文学也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4.作者说“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在作者看来怎样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读书人”?
5.作者写道:“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为什么通过读书获得教养要和“个性”“人格”联系在一起?
2024-03-0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职教高考冲刺模拟(二)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信息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预制菜”是针对家宴大菜、酒店特色菜制菜程序繁杂的特点,运用现代标准化流水作业,对菜品原料进行前期准备工作,简化制作步骤,经过卫生、科学包装,再通过简单加热或蒸炒等方式,就能直接食用的便捷菜品。预制菜是区别于一般菜式的半成品菜。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餐饮趋势的变革,“预制菜”也越来越受餐饮从业人员喜爱。(摘编自网络)

材料二:近日,刚刚迎接开学的某小学被家长质疑食堂采用预制菜。家长们反映,不仅菜品配送严重推迟,孩子下午3点多还没吃上午饭,而且吃到的蔬菜水果也存在品质问题,蔫黄瘫软不说,部分果蔬甚至没有经过清洗。一时之间,家长们对“预制菜进校园”的担忧席卷了社交媒体。

922日据新华社消息,教育部有关司负责人指出,鉴于当前预制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机制,对“预制菜进校园”应持十分审慎态度,不宜推广进校园。

如今,全国各省市区都在如火如荼地推动中央厨房和预制菜产业链的落地,预制菜成为未来中国餐饮一个重要环节似乎已是大势所趋,但人们对它的看法却伴随着极大的争议。

回看预制菜在国内不长的历史,人们最初的态度其实是肯定的。2019年前后,绝大多数人第一次听说预制菜这个名字,纷纷张开双臂,拥抱这个有趣的新生事物。2020年,预制菜的存在,又帮助了很多隔离在酒店的人解决三餐的困扰。然而,美好的画风似乎也在这时戛然而止。等到2021年预制菜悄然普及,2022年人们逐渐发现平日点的外卖是花着炒菜的价格吃的廉价料理包,被欺骗的感觉油然而生,对预制菜的看法也越变越负面。

随着国家将把预制菜纳入重要的发展方向的消息传出,相关的行业标准却还没建立起来时,钻空子捞油水的契机也就随之涌入。我们听到的负面新闻,大多都来自这些借着“预制菜”东风,却不尊重餐饮规则的“玩家”,他们凭借自己擅长招标,拥有人脉,或者货源稳定可以无限压低竞标价格的优势,获得了很多企业订单。但共通的问题是,它们并不尊重做菜这门技艺,也不关心消费者的体验。

(摘编自梅姗姗《饱受争议的预制菜,为什么让人难以接受?》)

材料三:

材料四:预制菜在种种利好之外,仍有难题待解。一方面是,预制菜行业还处于初级阶段、普及率偏低,而玩家面临的竞争压力却不断加大。对比欧美国家预制菜行业的发展,我国预制菜行业依旧处于初级阶段,表现出的是标准化程度不够、参与者众多但集中度较低的特征。行业市场规模扩大不仅吸引了生鲜电商,还有超市、社区团购等行业。2021年年末,社区生鲜超市“钱大妈”启动了名为“钱大妈大厨菜”预制菜的项目;20222月,快手关联公司申请注册“快手菜”商标,参与预制菜赛道。而餐饮业本就众口难调,日益激烈的竞争又导致行业同质化现象严重,中小企业玩家难以突围。以“梅菜扣肉”为例,在天猫平台上输入这个预制菜关键词进行搜索,就有超过100个来自不同店铺的产品。另一方面,行业供应链冗长,要实现利润增长也困难重重。预制菜涉及从原材料采购到加工再到销售各个环节,供应链链条冗长。而受冷冻保存技术的影响,生鲜这类食材在长时间运输以及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变质、腐败等问题,导致行业倾向于重资产的模式。数据显示,目前超7%的预制菜加工企业规模较小,其中不乏个体工商户以作坊式的生产加工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服务,行业难以达到规范化生产要求,产品质量控制存在问题。这意味着,玩家除了要面临冗长供应链带来的成本压力,还得兼顾食品安全的舆论压力;而生鲜电商玩家若寄盈利希望于预制菜行业,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菜品安全方面的问题,其次要解决的是市场渗透率或自身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等问题。

(摘编自叶小安《生鲜电商能在预制菜中找到盈利答案吗?》)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关于预制菜饱受争议原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前预制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机制。
B.国内各地正在如火如荼地推动中央厨房和预制菜产业链的落地。
C.部分企业是不尊重餐饮规则的“玩家”,不尊重做菜这门技艺,不关心消费者的体验。
D.目前市面上的预制菜存在一些问题,菜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令人担忧。
2.下列关于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预制菜是一种运用现代标准化流水作业,对原料进行前期准备,简化制作步骤的半成品菜。
B.材料三数据显示,市面上预制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套餐固定、品种少,价格贵、性价比低,营养搭配不合理等。
C.材料三的调查表明,目前人们难以接受市面上的预制菜,对预制菜的品质和购买方式都不满意。
D.预制菜供应链链条冗长,再加上受冷冻保存技术的影响,因而很容易出现变质、腐败等问题。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某小学被质疑食堂采用预制菜,家长对“预制菜进校园”的担忧席卷了社交媒体,由此引起民众对预制菜的负面看法。
B.虽然预制菜前景可观,但目前预制菜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不少问题影响发展。
C.预制菜属于重资产模式,但目前大部分预制菜加工企业规模都很小,甚至有不少作坊式的个体工商户。
D.预制菜市场竞争激烈,甚至超市、社区团购也加入,“钱大妈大厨菜”“快手菜”成为市场上最有力的竞争者。
4.如果你是一家经营预制菜业务的企业负责人,那么你要如何做才能让自己的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
5.某直播间内一嘉宾在聊天时称:“预制菜是猪狗食,我从来不吃。”此言论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你是否同意该嘉宾的观点?请结合材料内容加以分析。
2024-02-27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职教高考研究联合体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信息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有人以“搞笑”的名义,制作丑化他人的“恶搞”视频、图片、表情包等并大加传播,给当事人带来极大的困扰;有人借用社会热点,将网民正常意见分歧引向地域歧视、性别对立,对不同观点的人群大肆攻击;有人愿意侵入直播、网课等,实施所谓直播爆破”“网课爆破……这些网络暴力新表现,潜在危害大,传播范围广,极易给当事人造成伤害。对此,应当及时研判、不弃微末,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下大力气整治乱象。

网络平台有责任拿出新手段,应对不断显现的网络暴力新问题。当前,不少平台的网络暴力防护措施瞄准的是直接的人身攻击、不实信息诽谤,对“擦边球”式网络暴力的判定、封禁还不够及时;有些平台对于网络暴力的处理还多采用删帖、封号等形式,对于其中所涉侵权违法问题,与执法司法部门配合联动有待加强,对于用户司法维权帮助不足。因此,平台应及时优化措施,改进网络暴力行为判定机制,扩展用户投诉处理途径,配合好有关部门执法监管。

同时,各网络平台特别是主流网络平台应当加强引导,大力传播正能量。在一些情况下,网民被误导蒙蔽,导致群体性网络暴力发生。这就需要网络平台及时提供真实信息,倡导正确的价值取向,明辨事实、澄清谬误,引导广大网民理性上网用网。唯其如此,方有助于从根本上消除网络暴力土壤,让网络暴力推手无处遁形。

网络空间是亿万网民共同的精神家园。面对花样翻新的网络暴力现象,多措并举、重典治乱、久久为功,坚决惩治网络暴力“按键伤人”,才能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让人民群众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选自金歆《严惩网络暴力按键伤人》,2023410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近年来,为了震慑不法分子、保障网民权益、整治顽瘴痼疾、引导社会风气,从刑法、民法典及治安管理处罚法等作出规定,到相关部门陆续出台文件、发布典型案例、开展专项行动等,法律篱笆不断扎紧,法治利剑日渐擦亮。

治理网络暴力是一项复杂工作。与传统违法犯罪不同,网络暴力往往针对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受害人在确认侵害人、收集证据等方面存在现实困难,维权成本极高。充分认识网络暴力的社会危害,公、检、法机关应坚持严正立场,依法能动履职,为受害人提供有效法律救济,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公众安全感,维护网络秩序。

精准有效是衡量法治利剑的关键尺度。造谣祖孙合照为老夫少妻的吴某某获刑1年。法院认定了受害者的截屏证据并结合其他事实以诽谤罪定罪量刑,体现了精准;法院综合考量了情节的严重性、危害社会秩序的程度,给予了网暴者应有的惩罚,彰显了有效。坚持问题导向,借鉴典型案例、做到宽严相济,努力从具体罪名适用、从重处罚情形、证据与公诉标准等方面着手,法治利剑就能精准、有效地发力。

严惩网络暴力,也迫切需要及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新应用快速发展,催生一系列新业态新模式,但相关法律制度还存在时间差、空白区。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提高依法治网的前瞻性、预见性,就必须科学认识网络治理规律,积极探索、及时总结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办法,不断优化、完善法律法规。

清除网络暴力,需要凝聚各方合力。推动全社会增强法治意识,善用法治利剑压实责任、筑牢堤坝、细化监管,我们一定能让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网络风尚更加浓厚,让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

(选自周人杰《善用法治利剑严惩网络暴力》,2023121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将“不弃微末、久久为功,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类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的实施,方能进一步提升网络治理成效,让网络空间更加风清气正”这一句放回【材料二】的原文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暴力与传统违法犯罪不同,针对的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因而受害人在确认侵害人、收集证据等方面存在现实困难,维权成本极高。
B.对于网络暴力的处理,有些平台还是采用删帖、封号等形式,对于其中所涉侵权违法问题,与执法司法部门配合联动有待加强,对于用户司法维权帮助不足。
C.面对花样翻新的网络暴力现象,只有坚决惩治网络暴力“按键伤人”,才能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人民群众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才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D.要提高依法治网的前瞻性、预见性,要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就必须积极探索,及时总结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办法,不断优化、完善法律法规。
3.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制作丑化他人的“恶搞”视频、图片、表情包等并大加传播,借用社会热点,将网民正常意见分歧引向地域歧视、性别对立等,这些网络暴力很容易对当事人造成伤害。
B.要想法治利剑能精准、有效发力,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借鉴典型案例,做到宽严相济,努力从具体罪名适用、从重处罚情形、证据与公诉标准等方面着手。
C.网民被误导蒙蔽,导致群体性网络暴力时有发生。这就需要网络平台及时提供真实信息,倡导正确价值取向,明辨事实、澄清谬误,引导广大网民理性上网用网。
D.只要全社会增强法治意识,善用法治利剑压实责任、筑牢堤坝、细化监管,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网络风尚就会更加浓厚,网络空间就会天朗气清、生态良好。
2024-02-27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中职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什么东西都能低估,但唯独不可以低估青春的能量;青年时期的积累与沉淀,往往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

②诗人艾青有句名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家国情怀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也可说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对于当代青年来说,只有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才能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③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铭刻于骨、融化于血。家国情怀既体现为一种民族大义,也是赓续传承的文化传统。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戚继光抗倭保家卫国……回溯既往,从神话故事到历史典故,浓浓的家国情怀之中,都体现着民族大义。《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家国情怀世代相传,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基因。事实证明,没有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就难言个人的尊严。因此,无论何时,我们都应将家国情怀牢记在心。

④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家国情怀突出体现为爱国奉献的精神,堪称一种精神坐标。邓小平同志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真挚的话语,饱含着爱与真情,正是浓厚家国情怀的写照。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应体现在行动之中。西藏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的事迹为什么感动了亿万人?就在于她们以行动诠释爱国情感,为祖国守护神圣土地。对于个体而言,要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更要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可以说,家国情怀需要我们爱国、奉献、担当、作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断升华爱国奋斗精神。

⑤今天,家国情怀更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奋进在新时代,亟待我们激荡新气象、成就新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青年强则中国强,只有青年肩负起时代重任,我们未来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对于年轻人来说,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远是个观众,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平台再好,自己不参与永远是个局外人,决不能自甘平庸安于现状;能力再大,自己不行动永远是个失败者,决不能踟蹰不前,不思进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扬青春、崇尚奋斗,当代青年才能不负使命担当,在爱国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什么东西都可以低估,但唯独不能低估青春能量;青年时期的积累与沉淀,往往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虚度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更为青年提供了干事创业、成长成才的广阔舞台。厚积薄发、久久为功,当代青年必将在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宽容与谦让,更显示了一种风度与涵养,能够让你有一个更为和谐友好的人际氛围。

(摘自周德睿《青年当永葆家国情怀》)

1.下列对“家国情怀”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家国情怀深植于我们的灵魂,内化于行、外化于心,既体现为民族大义,又是赓续传承的文化传统。
B.我们任何时候都应将家国情怀牢记在心,因为没有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就很难说个人的尊严。
C.“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突出体现为爱国奉献的精神,可以称为一种精神坐标。
D.家国情怀在今天更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只有青年担起时代重任,未来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     
A.青年只要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就能自觉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B.对于个体而言,不能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而是要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够做什么、做了些什么。
C.为了实现个人价值,中国民众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自甘平庸、安于现状、踟蹰不前、不思进取。
D.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虚度的。当代青年应激荡家国情怀,在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3.下列对文段写作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文章引用艾青的诗句,引出了家国情怀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种质朴的情感。
B.作者举大禹治水、戚继光抗倭的例子,说明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
C.文章第五段论述了今天的年轻人应该承担时代责任,在爱国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D.文章整体由古代到今天,由民族传统到当代实践,逐层深入,呈现总分总结构。
2024-02-27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巨野县中职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国家的英雄基因就这样生生不息

文/青平

①这几天一直被英雄的故事感动着。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句话在平常听起来像鸡汤,这时候才知道,负重前行有时需要付出年轻生命的代价。我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这句话平常听起来似乎很矫情,这时候才知道,有人不仅把这种清澈的爱写在日记里,更用血肉和生命去践行。那张开的双臂,那些行走的界碑,让我们热泪盈眶。

②从传统媒体到社交媒体,这几天都沉浸在对戍边英雄的致敬、痛惜和关心中。痛心于他们为国捐躯,他们是为我而死——这句被顶上热搜的话,代表了很多年轻人对英雄的告白。骄傲于他们以一敌十、不辱使命,愤怒于个别败类侮辱祖国的英雄,关心英雄团长祁发宝的最新消息,这种自上而下对英雄的致敬,表达的是这个社会自上而下对英雄的珍惜和珍爱。特别是年轻人,90后、00后,他们虽然生长在岁月静好的和平与阳光下,似乎很少感受到惊涛骇浪,平常也很少谈到英雄,但他们从来没有失去对英雄的敬意,没有失去对成为英雄的追求。

③常有人感慨,这一代青年中有不少人只知道追逐娱乐明星,不珍惜祖国的英雄,热搜上多是娱乐话题。但这几天年轻人通过热搜前十都关注英雄,表明了自己对英雄的态度,表达了一代人的英雄观。这不是对英雄无感的一代,他们的内心从来没有失去对英雄的崇拜。平时的娱乐,平时的小确幸,平时的风花雪月,跟在这种时候把这样守护国家安全、守护岁月静好的英雄捧在手心,一点儿都不矛盾。实际上,英雄们的努力,正是为了能让普通人去享受自己的小确幸式的生活。

④这几天,很多年轻人都在朋友圈转发很多年前那篇脍炙人口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不仅在转发,更是在内心吟唱,一边吟唱,一边向今天那些最可爱的人致敬。那篇文章曾激励了一代人,今天的英雄续写下英雄故事,继续激励着新一代年轻人。年轻人的内心是广阔的,而这广阔胸怀的最高位置,永远为这样的英雄而留,永远放着这样的英雄。这种对祖国、对英雄清澈的爱,不只是崇拜英雄,更是想在关键时候也成为这样的英雄。

⑤我们不缺英雄,也不缺对英雄的敬重和珍惜,这是强国一代的精神之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英雄基因,就像这样,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选自《读者》2021年第7期)

1.下列对本文论述的中心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英雄是用血肉和生命去践行对祖国和人民的爱。
B.我们国家不缺英雄以及对英雄的敬重和珍惜,因此英雄基因生生不息。
C.我们敬重和珍惜英雄,所以我们国家不缺英雄。
D.我们要向英雄致敬,并成为英雄。
2.本文第③段主要使用的论证方法是(     
A.举例论证、道理论证B.道理论证、比喻论证
C.道理论证、对比论证D.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A.“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这些话无不说明有人用血肉和生命去践行“清澈的爱”。
B.“90后”“00后”虽然会追娱乐明星,但是从来也没有失去对英雄的敬意,没有失去对成为英雄的追求。
C.年轻人转发《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为了在关键时候放弃享受自己“小确幸”式的生活,成为英雄。
D.年轻人通过“热搜”关注英雄,表达他们对英雄的敬重和崇拜。
2024-02-27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史诗是一种庄严的文学体裁,不仅表现当时人类生存状态和生活形态,更体现人类发展内在的心灵史。作为创作历史题材的影视编剧,要达到史诗这个高度并不容易,必须有书写史诗的胸怀和决心。

史诗胸怀的建立,首先离不开创作者对历史的正确认知。创作者需厘清不同物质基础、生产环境下形成的文化形态差异,并分析某一特定历史阶段人们的生存结构、生活形态,理解与当代生活不同的原因,挖掘其蕴含的可以超越时空的精神价值。历史剧之所以受到大众喜爱,正是因为一方面可以借此文艺形态了解本民族过去的历史、重拾文化记忆,一方面可以体味到历史剧中蕴含的现代价值,并有所思考和启发。

比如历史剧《赵氏孤儿》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赵盾家族是晋国最大的宗主,家风醇厚。时遇关外游牧民族犯晋,赵家经常组织门人御敌卫国。所以当赵家面临灭顶之灾时,为其留下宗嗣以期东山再起便成为赵家门人唯一的希望,程婴献子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生活形态下发生的。这一壮举不只是为赵家,还为许多依附于赵家的门人,为晋国,这就体现出中国人的大义精神。

今天出现的一些历史题材影视剧,见事不见人,见人不见心,见心难见真,剧情雷人,同质化严重,观众也不满意。其根本原因在于创作者对历史缺乏认知。从历史认识上正本清源,才能够规避创作中出现的匪夷所思的情节和桥段,才能够让历史剧传达出正确的唯物史观和积极的文化精神。这要建立在创作者对大量一手资料的阅读和思考基础之上,从资料中找到历史背后的生活形态和精神内核,再以建设性和思辨性视角理解历史,对其进行当代解码。编剧尤其是历史剧编剧,往往功夫在诗外,博览群书、深入生活、勤加思考,这些都是日常功课。

史诗情怀的有效传达还离不开创作者对文艺创作规律的遵循,创作者需要以美学的、文学的方式来叙述故事、传递正确的历史观。影视剧本不同于历史学术论文,文学艺术有自己的叙事系统和逻辑规则,在编剧结构的房子里,只有艺术形象才住得进去,美学价值的突破往往也会带来思想价值的突破。比如,传统戏曲一人一事的叙述方法在当下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影视编剧写作时也不应局限于这种传统的架构方式和叙事方式。

今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文艺工作者无论是从事历史创作还是现实题材创作,都应具有史诗胸怀,在讲好中国故事中发掘史诗品格,彰显当代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史诗是一种表现特定历史阶段人类生存状态和生活形态,体现人类发展内在的心灵史的庄严的文学体裁。
B.《赵氏孤儿》中“程婴献子”的故事体现了中国人的大义精神,这正是该剧传达的积极的文化精神之一。
C.创作历史剧的影视编剧,不但要博览群书、深入生活、勤加思考,还要抛弃传统的架构方式和叙事方式。
D.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创作历史剧应当有史诗胸怀,正确认知历史,发掘史诗品格,彰显当代价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文章采用对比论证手法,以强调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者须深入、全面地理解和认知本民族的历史。
B.文章以《赵氏孤儿》的故事为例,旨在说明历史剧不同于历史学术论文,而是史学与文学的完美统一。
C.文章指出史诗胸怀的建立与传达,须关注正确认知历史和遵循创作规律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
D.文章采用总分总式与并列式有机结合的论证结构,鲜明地阐述了历史剧创作的基本原则和现实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历史剧如果不能反映本民族的历史,传达出正确的唯物史观和积极的文化精神,就不可能有观众喜爱。
B.只要能提炼出历史中蕴含的精神,就找到了历史故事的精神内核,具备了创作这部历史剧的史诗胸怀。
C.历史剧创作者遵循文艺创作规律,以美学的、文学的方式叙述故事,必然会出现匪夷所思的情节和桥段。
D.历史剧创作需要传达史诗情怀,体现精神、思想、美学等方面的价值,让大众重拾文化记忆,有所启示。
2024-02-26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春季高考研究联合体第二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工智能安全性问题的根本问题,并不在于它能否真正超越人类,而在于它是否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工具和人类是否对其拥有充分的控制权。就像高铁、飞机等交通工具那样,虽然它们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人类,但人类拥有绝对控制权,所以人们相信它们是安全的。

为了实现对其控制的目标,首先需要对人工智能的自主程度进行限定。虽然人工智能发展迅速,但人类智能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目前人工智能的认知能力还远不如人类智能。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信息存储、处理等方面的优势,让它在一些重大事件上做人类的高级智囊,但最终的决定权仍在人类。比如,当我们把人工智能应用于军事领域时,我们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来评估危险程度,以及可以采取的措施,但是否应该发动战争、如何作战等重大决策,还是需要掌握在人类自己手里。正如霍金斯所说的那样:“对于智能机器我们也要谨慎,不要太过于依赖它们。”

与限定人工智能的自主程度类似,我们也需要对人工智能的智能水平进行某种程度的限定。从长远来看,人工智能是有可能全面超越人类智能的。从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来看,尽管它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但短短六十年取得的巨大进步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将来它会取得更大的突破。从世界各国对人工智能高度重视的现实情况来看,想要阻止人工智能的发展步伐是不现实的,但为了安全起见,限定人工智能的智能程度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我们应当还需要成立“人工智能安全工程”学科,建立人工智能安全标准与规范,确保人工智能不能自我复制,以及在人工智能出现错误时能够有相应的保护措施以保证安全。人们对人工智能安全问题的担忧的另一主要根源在于,人工智能的复制能力远胜于人类的繁衍速度,如果人工智能不断地复制自身,人类根本无法与其抗衡。因此,在人工智能的安全标准中,对人工智能的复制权必须掌握在人类手中。同时,建立人工智能安全控制许可制度,只有人工智能产品达到安全标准,才允许进行商业推广和使用。

从源头上看,人工智能安全问题是由人工智能技术造成的,可见,科学技术研究并非无禁区。技术的发展成熟固然是解决安全问题的关键因素,但任何技术都有不确定性,且科技产生的问题通常不能仅仅依靠科技本身得到圆满解决。因此,解决人工智能安全问题还需要充分发挥外部进路的重要作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人工智能安全性问题上,如果人类没有绝对控制权,就无法确保其安全可靠。
B.人工智能发展迅速,但在认知能力上还远不如人类,因为人类智能有自身优势。
C.人工智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但从发展现状来看,其发展步伐是难以阻止的。
D.人工智能的复制性是人类无法抗衡的,人类要建立人工智能安全控制许可制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文章以人工智能的可控性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保证人工智能安全性的具体措施。
B.文章从限定自主程度和智能水平两个方面入手,分析如何应对人工智能的安全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关注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强调人类要在人工智能发展中持积极态度。
D.文章先明确态度,接着分析对策,最后强调人工智能安全问题需发挥外部进路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拥有对很多事物的绝对控制权,人工智能安全的问题也应该会有解决的方法。
B.人工智能可以为人类解决很多问题提供信息帮助,但人类要把握最终决定权,而不能依赖它们。
C.人工智能全面超越人类智能存在着一定的可能性,但人类也可以在发展中限定人工智能的智能程度。
D.科学技术研究有禁区,因而人工智能安全问题的出现也是必然的,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努力。
2024-02-26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春季高考研究联合体第二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处在全球化这一大的历史背景下,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字形的交叉点上:它一方面要实现本土文化与域外文化(主要是西方文化)的综合,一方面则要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的综合。这一情况发生的物质层面的根源在于,当代中国要跻身现代化、全球化的潮流,要赶超西方发达国家,必须完成由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的转型。这对中国发展进程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但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特殊的发展机遇。从文化层面看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有很大的互补性。汤因比认为,稳定与活力是人类安居乐业所不可缺少的要素,而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恰恰分别蕴含了这两种东西。因此,他满怀希冀,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两极——中西文化的接触,极有可能融会出一种既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又体现西方现代文化活力的、适用于全人类的理想文化模式或生活方式。这种方式不仅使人类得以生存,而且还能保证人类的幸福安宁。不仅如此,汤因比还坚信,能够实现这种综合与统一的将不会是任何西方力量,而只有可能是中国。这是因为,中国有政治统一和思维统一的悠久和深厚的历史传统,而且正在开辟和尝试走出把前工业社会的传统生活方式和西方工业社会的现代生活方式二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同时又避免二者的缺点这样一条道路。

从全球化的角度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赶超西方发达国家、从前现代化向现代化乃至后现代化,从农业经济社会向工业经济社会乃至知识经济社会跳跃式发展的必然的历史阶段和社会形式。华夏文化它将有可能做到:既享有科学理性所带来的现代高科技的成果,又高扬和弘大民族的人文精神;既获得经济和财富的巨大增长,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拥有经济效率,又具有社会公平。总之,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发展。

(节选自侯才《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文化》)

1.下列表述不属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发展的特征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化的发展面临实现本土文化与域外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综合的问题。
B.中国文化发展的严峻挑战在于,当代中国必须完成由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的转型。
C.中国文化发展的机遇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在互补中共同发展,融合出适用于全人类的理想文化模式或生活方式。
D.中国文化有可能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发展。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文化的稳定和西方现代文化体现的活力是人类理想生活方式不可或缺的要素。
B.中西文化的综合与统一应该由中国来实现。
C.政治统一和思维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稳定性的表现,它不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
D.科学精神可以带来高科技成果,促进经济和财富的增长,并提高经济效率,进而促进社会公平。
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定能把前工业社会的生活方式和西方工业社会的现代生活方式二者的优点结合起来。
B.中国传统文化使人类面临生存困境,而西方现代文化又无法保证人类的幸福安宁,所以中西文化的融合才有必要。
C.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必须经历的社会形式。
D.现代化从程度上可分为前现代化、现代化、后现代化三种,中国目前处于前现代化阶段,西方发达国家处于后现代化阶段。
2024-02-2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国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茶馆里的共享经济

张丰

在成都,传统茶馆与现在的坝坝茶,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开放空间,而不是关起门来做生意,它们是一种共享经济。

你坐在任何一家茶馆喝茶,都会碰到过来掏耳朵的。他们摇动手中的工具,有的会喊一声掏耳朵,有的并不喊,但是成都人都知道他们的行当。他们路过你身边时,看到你有点儿兴趣,就会停下来问你,但绝不会纠缠。还有过来卖零食和水果的,常见的是煮花生,夏天还有毛豆。在郊县或者古镇上,则会卖刚采摘的瓜果蔬菜。小贩们都会很自然地走进茶馆,就像这茶馆是他们开的一样。有一个细节是,几乎没有任何一家茶馆的老板,会对他们进行驱赶或者面露不悦之色。

茶馆老板大概都有这样的心思:自己是开门做生意的,来的都是客;再说,这些小贩的服务,能够让自己的客人更开心,这没有什么不好;而且这些小贩,有时候也会停下来喝茶,成为茶客。

这两年流行共享经济的提法,其实茶馆就是和谐的共享平台。以前在一家茶馆喝茶的时候,我会习惯性地要三两水饺,后来才知道茶馆老板根本不煮水饺,他是去隔壁小餐馆买的,而送餐过来的小伙子,也是隔壁餐馆的。他们有空的时候,会一起打麻将,大家在生意上也就相互帮忙。这样的茶馆,更像一个平台,大家都可以在上面开发自己的生意,而茶馆在这种开发中,也会变得更加热闹。

这是相互体谅,也是互帮互助。其实这种商业形态在成都也不是茶馆所独有的。一些火锅店里会有表演,戏院里会有卖零食的,庙会就是更大的平台,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在那里摆摊卖东西。2021年春天,新冠肺炎疫情初步得到控制后,成都成为全国第一个大搞地摊经济的城市。这是普通人的一种谋生手段,人们对此都抱着宽容的态度。

在茶馆里,你还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细节:人群中冒出一两个擦皮鞋的,一般是大爷大妈,喊一声擦孩(鞋)子。他们擦一次皮鞋只要一两块钱,即便是生意好的一天,也不过挣几十块钱——对收入较低的人来说,这可能就是一家人一天的饭钱。

在一个好的社会,人们能够互利互惠,给低收入者活下去的空间。这样的社会不仅是温情的,也更安全。

我见过一个动人的场景,在成都一家百货商场一楼的咖啡馆门口,有一位太婆,她一边喊着擦皮孩(鞋)儿,一边走进店里。在茶馆里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在咖啡馆里却显得非常突兀。太婆也知道这一点,她怯生生的,就像做了一件理亏的事。但是,不管是店员还是顾客,没有谁觉得异样。这就是老成都茶馆吹过来的风。这是成都常见的市井细节。

(选自《读者》2022年第24期,有删改)

1.文章第一段使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2.成都茶馆为什么会允许小商贩进店做生意?
3.联系全文,说说你对划线句子的理解。
4.整体阅读,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茶馆里卖零食和水果、火锅店里表演、庙会里摆地摊等都属于共享经济。
B.一个好的社会,能够给低收入者活下去的空间,并让他们体会到温情和安全。这是作者对老成都茶馆文化的肯定。
C.文中提到“以前在一家茶馆喝茶的时候,我会习惯性地要三两水饺”,作者意在表达成都的茶馆与餐馆没有什么两样。
D.成都茶馆里的共享经济体现了人们相互包容、相互体谅、相互帮助的社会风尚。
2024-02-0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文化考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