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9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古典文学是中华文化的上游,而古典文学的载体——文言文,是根底,是骨架。不读文言文,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包括文学,我们很难吸收,很难理解。先秦时代是中国文言文形成并逐渐成型的重要时期。那个时代的文言文虽然离所谓“今古文”还较有距离,但已经为后来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汉代华丽的赋体、魏晋风骨、唐诗宋词做了铺垫。应该说,从先秦开始,中华绚烂的文化便和文言文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所以说,不熟读古文,就不会见识到中文能美到什么程度,也不会领悟古人的造诣能抵达怎样的深度和高度。学习古文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人格修养。文以载道,经典古文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处世为人的哲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蕴含其中。背诵和学习这些经典古文,对我们的眼界、志气、品格修养的提高大有帮助。

有很多人对学习古诗文有误解,认为学了这些诗文也不能吃,也不能喝,甚至想到是不是还要回到古代那样的生活。我必须告诉各位,其实这是一种功利思想在作怪。当然,读了古诗文,的确可能不能马上看到什么成效,获得什么收益。但是,学习古诗文一个最大的好处在于能涵养一个人的心性并为之奠定坚实的文化底蕴。而最重要的是,这样一种文化熏陶正是我们作为一个现代人与自己的先人进行对话的基本途径。现代著名文史学家顾随先生曾经说过:“学古诗文的目的是为了做一个现代人。”一个人学习了古诗文,能够爱生活、有情趣、平等待人、学会宽容,而且可以获得阅读体验和精神感悟,这无疑是最大的收获。一个现代中国人,没有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从严格意义上讲,尤其从文化意义上来说,不能算作一个真正的现代人。

(摘编自张胜强《古诗文学习的现代意义》)

材料二:

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当人们吃饱穿暖,自然就会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古典诗词以短小的形态、精准的表达、高度的思想性、动情的内涵回应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最近,抖音发布的《古诗词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古诗词短视频在抖音上累计播放量达178亿,同比增长168%。

来自图书销售市场的数据显示,近几年古诗词图书销量猛增。这些充分说明,在精神文化产品极度丰富的今天,古诗词依旧热度不减。

古诗词中,唐诗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体裁之一。经过一千多年的流传,人们依然能在唐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喜怒哀乐,找到与古人强烈共鸣的情感瞬间。那些经过时间洗礼的经典诗句,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大家之所以喜欢唐诗,一方面是因为诗歌本身的节奏韵律十分便于朗诵记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唐诗兴盛的时代极具魅力。历史上的唐朝,风气开放、兼收并蓄,出现了许多英雄和天才人物,涌现出大量诗人、艺术家。现存的5万多首唐诗,基本涵盖了一个中国人所能想象到的生活和情感的全部,再加上高超的艺术水准、高深的思想境界,唐诗因此成为中国古典诗歌领域最为璀璨的明珠,让后来历代人充满敬仰。也因此,有一种说法认为,“唐诗是中国人情感的最大公约数”。

今天我们如何阅读古诗词?以唐诗为例,许多经典篇目都是诗人在困境中的有感而发,今天我们回顾这些诗句时,不仅要读出诗人们曾经遭遇的困难和挫折,更要读出他们展现的乐观心态。比如,李白在《行路难》中感慨“将登太行雪满山,欲渡黄河冰塞川”,显示出他对前途困难的清醒认识。面对艰难险阻,“诗仙”李白也会有迷茫,但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那种豪迈自信之力跃然纸上,令人动容。

我们的诗人没有回避人生面对的困难、遇到的阻力,但是最终释放出来的是希望、理想和前景。当然,这并不是说大家一读古诗词就能百病皆消。只是希望大家遇到困难时,能够学习诗人的自信、乐观:我遇到了困难,我承认这个困难,我也敢于面对这个困难,并最终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诗里有悲伤、有泪水、有痛苦,还有挫折和烦恼,但最终传递给人们的是希望,是未来,是阳光,这也是许多古诗词能够经久不衰的原因。

总之,人们对于古诗词的热爱,就在于它能够变成自己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当你读一首绝句或者律诗时,文字背后的诗意、韵律也被深深印入脑海,使我们看月不仅是月,还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乡之情;看水也不仅是水,还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情。时代在发展,但古诗词所蕴含的诗意与文化,仍与我们当下的生活息息相关,滋养着我们的精神。我想这正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摘编自康震《古诗词在今天为何热度依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很多人对学习古诗文有误解,因此产生了功利思想,但作为一个现代中国人,须继承和发扬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
B.先秦时代的文言文为后来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汉代华丽的赋体、魏晋风骨、唐诗宋词做了铺垫。
C.现存的唐诗,涵盖了一个中国人所能想象到的生活和情感的全部,这是唐诗受人敬仰的原因之一。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体现了李白对困难的清醒认识、面对艰难时的迷茫和他的豪迈自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古诗文(词)在当今社会的作用,但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文史学家顾随先生针对人们认为学习古诗文不能吃也不能喝的问题做出了有力的答复。
C.阅读古诗词,我们往往能从中学习到诗人的自信,乐观,能够感受到希望,未来以及阳光。
D.中国古典诗词依然热度不减,其所蕴含的诗意与文化,依然可以为当代人提供精神动力。
3.下列选项,与材料一观点最为接近的一项是(     
A.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B.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D.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4.著名学者顾随认为,学习古诗文可以使我们成为更好的现代人。请结合材料一对此加以分析。
5.学校将举行“走进唐诗”系列活动,让你写一篇推介词。请依据材料二列出推介词的要点。
2023-12-15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盐城市经贸高级职业学校(盐城市高级职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解释加点的词语。
至尊而制六合
金城千里
2.指出下面句子的2个特殊句式。
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3.翻译句子。
(1)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4.选文从哪两个方面来写秦始皇的统一天下?
2023-12-15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等专业学校(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职教高考班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至于颐和园的长廊,可谓千篇一律之尤者也。然而正是那目之所及的无尽的重复,才给游人以那种只有它才能给人的特殊感受。大胆来个荒谬绝伦的设想:那800米长廊的几百根柱子,几百根梁枋,一根方,一根圆,一根八角,一根六角……;一根肥,一根瘦,一根曲,一根直……;一根木,一根石,一根铜,一根钢筋混凝土……;一根红,一根绿,一根黄,一根蓝……;一根素净无饰,一根高浮盘龙,一根浅雕卷草,一根彩绘团花……;这样千变万化地排列过去,那长廊将成何景象?

②有人会问:那么走到长廊以前,乐寿堂临湖回廊墙上的花窗不是各具一格,千变万化的吗?是的。就回廊整体来说,这正是一个大同小异,大统一中的小变化的问题。既得花窗小异之谐趣,无伤回廊大同之统一。且先以这样花窗小小变化,作为廊柱无尽重复的前奏,也是一种欲扬先抑的手法。

③翻开一部世界建筑史,凡是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说是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作用。

12年来,我们规划设计人员在全国各城市的建筑中,在这一点上做得还不能尽满人意。为了多快好省,我们做了大量标准设计,但是中既也包括艺术的一面,就也百花齐放。我们有些住宅区的标准设计千篇一律到孩子哭着找不到家;有些街道又一幢房子一个样式、一个风格,互不和谐;即使它们本身各自都很美观,放在一起就都损人且不利己千变万化到令人眼花缭乱。我们既要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却要避免杂乱无章,相互减色;既要和谐统一,全局完整,却要避免千篇一律,单调枯燥。这恼人的矛盾是建筑师们应该认真琢磨的问题。

1.选文第一小节的画线句用了20个“一根”有什么表达作用?作者的这个“荒谬绝伦的设想”,表明他在建筑方面的什么观点?
2.选文第二段中“大同”和“小异”具体分别指什么?
3.“我们有些住宅区的标准设计‘千篇一律’到孩子哭着找不到家。”请你展开想象,具体描述一下“孩子哭着找不到家”的情形。要求60字左右,至少用上两种人物描写的方法。
2023-12-15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等专业学校(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职教高考班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我想,所谓似曾相识的感受,从来都不会是偶然的吧,它们一定关乎记忆,或由此及彼的联想或通感;由于我们一般觉察不到,所以音乐的似曾相识,便往往给我们极其强烈而震撼的神秘的体验。《五月的鲜花》响起的时候,它曾给予我无比强烈的似曾相识的感受,好像这首歌一直会唱似的,再次唱起只不过是从时间的深海中捞起那份泛黄的久远的记忆。为什么会是这样?后来我发现它的谱:i7.655|0654321|1……这起首的一句,刚好就是C大调下行音阶的一个变形,它稍稍改变了一下节奏,在“5”这里延宕了一下,又接下去把这列音阶继续唱完。这使它袅娜而伸展,这使它相熟而陌生,而这就是全部的机密——源自我们最最相熟的曲调,因为巧妙的变化而使我们辨不出那原有的形态。有谁想过“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就是我们从开蒙识谱唱起、并在一生中暗唱最多遍的i7654321吗?没有,从来没有。而接下去的另外三句,继续隐藏着这列音阶的片段并成为乐句中的关键字句:“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中隐藏着21765(“志士的鲜血”句);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中隐藏着67ii76(“为了挽救这垂危的”句);“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隐藏着432321(“他们曾”和“战不歇”句);全都是音阶的下行或上行!它们就这样修改了记忆,制造了记忆,裹挟了记忆,带来似曾相识的感觉,那实际上是既存在、又不存在,既现实、又虚幻的若即若离的记忆!

②那记忆啊!一下子就把我曾经经历的一切综合了,覆盖了。几乎在一秒钟会聚了一生:我少年任意游荡的田野,万木复苏的春天,集体扫墓的薄雾的清晨,云龙山,烈士塔,这些童年的景象,一瞬间涌入了脑海——“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再没有什么声音比这一句的众声齐唱更能带给我无边的原野和无边的鲜花的想象。而这也是有迹可寻。因为它是C调音阶的变形,所以它极为舒缓,而音乐上的舒缓,正与视觉上的广阔相通。电子音乐中用不变的长音表现茫茫宇宙的幻觉,正是这种舒缓与广阔相互交融的极端一例。更何况是人声的合唱,进一步将声音的厚、泛音的宽这些声音的尺度化成了空间的尺度;后来的电子音乐也变相而夸张的印证了同一原理,当一种长音裹挟着杂质、噪音、混响等毛边组织时,它的宽广会更有效,或者是它的不变中含有察觉不到的变化时,它的宇宙奇想的作用力几乎使人灵魂出窍,达到可知而不可知、可触而不可触的狂想症知觉状态的极限。

1.下列对第①段第一句的理解,正确的是(     
A.作者认为《五月的鲜花》是儿时听过的歌曲。
B.作者觉得音乐给人以震撼源于它给人的熟悉感。
C.似曾相识是一种偶然的情愫。
D.音乐的似曾相识是激发了过去的某种记忆。
2.下列对“这就是全部的机密——源自我们最最相熟的曲调,因为巧妙的变化而使我们辨不出那原有的形态”的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A.“最最相熟的曲调”指的就是《五月的鲜花》。
B.“巧妙的变化”指的是歌曲的曲调是C大调上行的变化。
C.“原有的形态”指的是C大调的上行音阶。
D.这句话从歌曲本身分析了作者觉得似曾相识的原因。
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选文的作者是李皖,中国现代音乐家、学者,作品有《回到歌唱》《听者有心》《倾听就是歌唱》《李皖的耳朵》等。
B.《五月的鲜花》这首歌带给作者“似曾相识的感受”和无边的想象,这是因为作者曾经亲身经历了歌曲中描述的场景。
C.作者之所以会有“似曾相识的感受”,是因为这首歌的曲调是C大调上行音阶的一个变形,让人感到相熟而陌生。
D.因为音乐上的舒缓和视觉上的广阔是相通的,所以作者判断这首歌的曲调是C调音阶的变形。
4.选文第2段描写音乐采取了哪些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023-12-15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等专业学校(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职教高考班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说: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为此目的,就要像马克思所说的详细地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我们的许多人却是相反,不去这样做。其中许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们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许多人是做实际工作的,他们也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大敌当前,我们有打倒它的必要。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我们应当说,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

1.“为此目的”,“此目的”是指(     
A.提倡理论联系实际,从中引出科学规律。
B.研究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从中引出科学规律。
C.详细地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研究。
D.从实际出发,掌握客观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2.“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这句话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讲演虽条理清晰,但繁冗拖沓。
B.讲演虽内容丰富,但形式僵化。
C.讲演只是罗列现象,脱离实际,缺乏分析。
D.讲演内容繁冗芜杂,语言单调,缺少文采。
3.“钦差大臣”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那些由中央派下来的却不能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观主义者。
B.那些只知生搬硬套马列主义而忽视实际的教条主义者。
C.那些凭主观办事,还自以为正确,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以人的主观主义者。
D.把感情、经验当作政策的经验主义者。
4.“共产党”,“工人阶级”,“人民”,“民族”这样的顺序排列,分析正确的一项(     
A.由深到浅地揭示主观主义的作风的反动实质。
B.从小到大地剖析主观主义的作风的危害范围。
C.从古到今地说明主观主义的作风的发展过程。
D.由重到轻地阐述主观主义的作风的严重程度。
5.这段文字的段意概括得最恰当的一项是:(     
A.阐明了详细占有材料,加以科学分析和综合研究的必要。
B.揭露主观主义作风的危害性及其本质。
C.剖析主观主义的表现特征和危害性,并指出其实质。
D.论证了主观主义是革命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表现。
2023-12-15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升学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国的自闭症发病率不断攀高,因此在自闭症研究领域,美国也是投入最多的国家之一。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的迈克尔·维格勒教授,就是一位从事自闭症研究的科学家。

维格勒教授说:“自闭症儿童身上表现出的基因变异中,约有3/4是从父亲那里遗传而来的。父亲年龄越大,其后代患自闭症的风险就越高。”

维格勒教授特别关注的是,在自闭症儿童中表现出的一种叫“de novo CNV”的变异。“de novo”是拉丁语,意思为“新的”,指“父母身上没有体现,而在孩子身上新出现的变异”。比如,父亲的A基因是正常的,而孩子的A基因产生了新的变异,就被称为“de novo变异”。而“CNV”是“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拷贝数是指DNA片段复制重组时的个数)的英文首字母缩写。也就是说,de novo CNV是指“父亲的染色体组中如果有两个A片段,而在其后代的染色体组中却减少到1个或者增加到3个”这一类的变异。

维格勒教授等人得到了美国一些自闭症儿童及家人的协助,对约1000组亲子的染色体组的差异进行了完整检查。结果,他在自闭症儿童中,成功的找出了12种高频率出现的de novo CNV

维格勒教授说:“更有意思的例子,是在8号染色体的某区域中所找到的de novo CNV。这里含有威廉姆斯综合征的致病基因。与自闭症儿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患有威廉姆斯综合征的儿童从很早就开始说话,经常找寻人的目光。而且,如果该基因个数减少的话就是威廉姆斯综合征,而自闭症儿童则是该基因的个数增加。

维格勒教授的研究表明,由于某些de novo变异导致的自闭症,可能占了全部自闭症发病数的一半。他推测,恐怕有数百种基因都与自闭症有关。

有的孩子3岁时就被确诊为自闭症,有的是在六七岁以后,这时孩子的大部分发育已经完成。如果可以找到标志性的基因,就可以在更早的时候诊断出自闭症,也就可以更早地进行必要的治疗。

那么,将来是否可以治愈自闭症呢?维格勒教授这样回答:“引发自闭症的基因变异,多是染色体组中的2个基因中的1个无法发生作用。也就是说,由该基因产生的蛋白质数量减半了,从而引发了自闭症。因此,如果可以找到人为地提高剩余的那个基因的作用能力的方法,这种类型的自闭症应该就可以治疗了。在未来十年二十年内,应该会有一些进展。”

针对急速增加的自闭症,科学家正在从各种角度进行研究,但是仍然无法把握它的全貌。或者说,越是研究自闭症,越是发现这一发育障碍其实非常复杂。

实际上,把“各种原因或机制导致的发育障碍”全部概括成为自闭症,可能也是无奈的现实。解开各种复杂地缠绕在一起的线,努力一一找出隐藏其中的因果,这样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1.下列说法符合维格勒教授原意的一项是(     
A.父亲的高龄化,会增加后代患自闭症的几率。
B.8号染色体de novo变异基因数量的增加会导致威廉姆斯综合征。
C.如果能找到变异基因综合征的变异基因,就可以治愈自闭症。
D.孩子体内出现的基因变异,是因为来自父亲的遗传物质占据3/4
2.下列有关“de nove CNV”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父亲的A基因正常,而孩子的A基因产生了新的变异,就叫“de nove变异”。
B.de nove CNVDNA片段复制重组时的个数。
C.父亲的染色体中如果有2A片段,而其后代的染色体组中却增加了1个,这种情况属于de nove CNV
D.维格勒在对自闭症儿童的检测中,发现了12种高频率出现的de nove CNV
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父亲的高龄化,会导致后代患自闭症的风险增加75%
B.目前,我们把由各种原因或机制导致的发育障碍统称为自闭症。
C.8号染色体中含有的de nove CNV基因个数发生变化,就会导致自闭症的发生。
D.引发自闭症的原因是染色体组中的两个基因中的一个不能发生作用。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的低龄化,能有效地降低后代患自闭症的风险。
B.自闭症难以治愈的根本原因是无法在孩子的体内找到标志性的变异基因。
C.如果能找到提高蛋白质数量的方法,就可以治愈自闭症。
D.令人无奈的是,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对自闭症的了解仍然有限。
2023-12-15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十三所职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卷试题(图片版)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烹饪探源

中国在世界上被誉为“烹饪王国”,这是因为中国烹饪源远流长,技艺精湛。在古代汉语里,“烹”作“烧煮”解释,“饪”是“煮熟到适当程度”的意思。“烹”和“饪”组合在一起,意为“烧煮熟食物”。“烹饪”一词的意思表明,烹饪是从人类学会控制与使用火开始的。

有关烹饪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国烹饪方法是由少渐多,技艺是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发展的。烹饪产生之初,人们的饮食水平极其低下,所谓的烹饪就是用火直接烧烤动植物以供食用。例如“烧”,与现在烹饪意义中的“烧”有所不同,它不用任何烹饪器,直接把兽肉或植物放入火中烧至全熟或半熟,是一种最原始、最简便的烹饪法。与“烧”同时的,还有“烤”,也不借助任何烹饪器。此后,又产生了“石烙”“石烹”两种烹饪法。在陶制烹饪器出现以前,这四种烹饪法保持了相当长的时间。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烹饪水平有所提高,烹饪方法也逐渐增多。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简单炊器,这时大都已经具备,如陶鼎、陶甑、陶釜、陶罐、陶盆之类。在新石器时代的一些住房遗址中,曾发现过灶坑,是用来做饭的。另外,在据地为灶的同时,人们还制造出了可以搬动的陶灶,如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陶灶,有两耳可以提拿搬动,结构科学,使用安全,可供多人炊用。

考古发掘出的商周时期的炊器,多属蒸煮之器,可以认为,商周时期的烹饪方法以煮蒸食物为主。郭宝钧在《中国青铜器时代》一书中,考证了商周时期的烹饪方法,他认为:“殷周熟食之法,主要的不外蒸煮二事。”在煮蒸二种烹饪方法之中,煮法又产生于蒸法以前。

有学者认为现在烹饪术中最重要而又常见的方法——炒,在先秦时期尚未发明。然而,考古资料证明,炒法至迟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1923年在河南省新郑春秋时期的墓葬中出土的“王子婴次之炒炉,据考古工作者鉴定,就是一种专作煎炒之用的青铜炊器,其形状类似长方盘,上面刻有“王子婴次之炒炉。它的质地也比较薄,很适于作煎炒使用。在先秦文献中,也不乏炒菜的记载,如《楚辞·大招》中的“煎鰿臛雀,遽爽存只,说的是在锅中放少量的油,等油热后,将食物放入,然后翻炒至熟。与此相映证的是,在先秦的楚国区域内也相继出土了一些可作煎炒之用的器具,如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曾出土一个炉盘,制作十分精美讲究,盘的两边还有青铜质的环链提梁,如同现代的炒锅。另外,在19794月,江西靖安也出土一件自铭为“炉盘”的铜制器具,形状和曾侯乙炉盘大体相同,其时代比曾侯乙墓要早一百多年。这些都说明在先秦时期已出现了专作煎炒之用的炊具,人们已经开始运用煎炒之法进行烹饪。不过,当时的炒法,不如现代的技艺高,煎和炒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别,同时炒菜的品种也不够多。即便如此,它对后世中国烹饪技艺的发展和提高,仍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摘编自姚伟钧《中国烹饪探源》)

1.下列关于中国早期“烹饪”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烹饪只能出现于人类学会控制与使用火之后,根据“烹饪”在古汉语里的意思,对火的控制与使用是烹饪产生的前提。
B.作为一种烹饪法,“烧”最初是直接把兽肉或植物放入火中烧至全熟或半熟,这与现在烹饪意义中的“烧”并不完全相同。
C.在烹饪产生之初,不管是“烧”“烤”还是“石烙”“石烹”,都不借助任何烹饪器,而直接用火烧烤动植物以供食用。
D.在新石器时代,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简单炊器多已具备,并产生了坑灶和陶灶,可见当时烹饪水平的提高和方法的增多。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烹饪有着悠久绵远的历史,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精湛技艺。正是因为中国烹饪技艺领先于他国,赢得了“烹饪王国”的美誉。
B.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人们的烹饪水平有所提高,烹饪方法也逐渐增多。
C.“烹”和“饪”两词的意义不尽相同,“烹”意思是“烧煮”,“饪”意思是“煮熟到适当程度”。合二为一,“烹饪”的意思就是“烧煮熟食物”。
D.烹饪产生之初的“烧”,是一种最原始、最简便的烹饪法。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郭宝钧认为殷周时期烹饪方法“主要的不外蒸煮二事”,其原因恐怕是考古发掘出的殷周时期的炊器多属蒸煮之器。
B.1923年在河南新郑出土的青铜炊器“王子婴次之炒炉”,是证明炒法至迟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这一结论的重要依据。
C.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和江西靖安出土的两件炉盘表明,《楚辞·大招》中“煎鰿臛雀,遽爽存只”的记载确有其事。
D.炒法虽然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但技艺不如现代的高,因为当时煎和炒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别,炒菜的品种也不够多。
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陶制烹饪器出现前,应只有“烧”“烤”“石烙”“石烹”四种烹饪法,其它烹饪法是陶制烹饪器产生后才出现的。
B.烹饪水平的提高、烹饪方法的增多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伴随的,新石器时代如此,先秦的其它时期应该也是如此。
C.在不断提高的烹饪水平的推动下,先秦时期的炊器,经历了从无到有、种类由少到多制作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D.有学者错误认为炒法在先秦时期尚未发明,这可能是他没有见到能证明炒法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的相关考古资料。
2023-12-15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在家庭、家教、家风三者之间,家庭居于基础地位,家教和家风都要在家庭之中涵养。在家庭建设方面,中国古代具有注重婚姻、注重夫妇、注重教子的优良传统。今天我们也非常重视教子,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重心是德行教育和规矩教育,是人之为人的教育,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教育。

那么,家教与家风又是什么关系呢?简而言之,家教是一个家庭的教化,它可以体现为家训、族规,也可以体现为父母的言传身教。家风则是一个家庭有别于其他家庭的风尚气质,是一个家庭中所有成员共有的精气神。中国古代的家教、家风建设,具有几个突出的特点。

第一,父训母教,      ①      。在古代,父亲读书有文化,作用更多体现在规矩的制订上;而母亲一生大多围着家庭转,她的作用则更多地体现在规矩的实践与维护上。父训母教的配合,其实也就是言传身教的配合,它让家教不仅具有高度,更具有温度。今天,中国的家庭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父亲有文化,母亲也有文化;父亲有工作,母亲也有工作。正因为如此,相互协作、言传身教才显得格外重要。现在很多人都在批判丧偶式育儿,为什么这种育儿方式如此招人反感呢?就是因为父母之间的协作和配合不够。

第二,      ②      ,底线思维。德行不是一句空谈,而是体现在家庭生活、邻里关系的方方面面。《朱子家训》云:“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这其实表现的就是古代仁爱的美德。另外,中国所有的家训、家教都不是顶点设计,而是底线教育。不求贵而求不贱,不求富而求不饥,不求立而求不倾,不求达而求不败,这样的底线思维,是中国古代家教最重要的智慧之一。近几年我们看到很多官员落马,他们忏悔的时候,往往会谈到丧失理想信念,突破人生底线,这才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过。这就从反面彰显了德育优先和底线思维的重要性。

第三,化家为国,      ③      。古代讲家国同构,家庭道德可以外化为社会道德、政治道德,家庭秩序也可以外化为社会秩序、政治秩序。正因为如此,“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才会成为古人为政的基本认识。中国古代的家训、家教虽然立足于家庭,但绝不局限于家庭,而是有着鲜明的国家意识。《朱子家训》云:“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古代讲究学而优则仕,但是做官不是为了谋私利,而是要心存君国,志在圣贤。这是中国古代家教的特点,它不仅考虑着家庭,也考虑着国家,这让中国的家教、家风能够横跨公私两个领域,同时与家道、国运密切相关。古往今来,无数人舍小家,为大家,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事迹。

(摘编自光明网)

【材料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一个“健全”,一个“加强”,再次彰显了家校社协同育人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体现了家庭教育这件“家事”不是一件小事,不仅是家庭的私事,而且是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要事和全局事。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强家庭教育的重要论述,必须正视当下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如部分家长缺乏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把孩子看成“私人财产”,使孩子的身心不能全面健康发展;家校社之间缺少有效沟通与交流,家庭教育被卷入学校化和知识化的误区;社会关心和支持家庭教育的力度不足,“教”上不同频,“育”上难共振等等。

站在国事的高度办好“家事”,家长应担起家庭建设的主体责任,树立家庭是孩子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孩子第一任教师的责任意识,家长要正身,正言,正行;家长要站在少年儿童的立场,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家长还要树立和落实“陪伴是最好的教育”的家庭教育理念,多花点时间与孩子开展有意义、高质量的亲子互动,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

站在国事的高度办好“家事”,需要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事关为党育人和为国育才,事关培养党和国家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正家而天下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可见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站在国事的高度办好“家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有机统一、协同育人,共同画好培养健康下一代的“同心圆”。家长应让家庭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场域,让家庭教育回归和创造美好;学校要贯彻“家长是学校的同路人”的办学策略,实施开放办学,让家长成为家校共建的积极因素和有效资源;全社会应该关心并支持家庭教育,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和加大家庭教育指导资源的开发力度;家校社要构建起全员沟通、全程协同、全方位互补的“大育人”格局。

(摘编自叶青《站在国事的高度办好家庭教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好的家教尤其要重视孩子的德行教育和规矩教育。
B.在家庭、家教、家风中,家风是家庭的精气神,家教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
C.当下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职责发生了变化,当下父母的共同教育不如传统的“父训母教”的效果好。
D.部分家长把孩子看成“私人财产”,导致孩子不能健康发展,所以家长缺乏对教育规律的认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只希望孩子能坚守底线,并不奢求把孩子培养成国家的栋梁之材。
B.党的二十大报告关注家庭教育,表明家庭教育很重要,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不是一件小事。
C.家庭、学校、社会在教育孩子方面各有其责,应相互配合,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D.两则材料都谈到了家庭、家教和家风的关系,相较而言,材料一对此的论述更详细。
3.下列选项中,与材料二内容不同的一项是(     
A.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要“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B.家长要站在少年儿童的立场,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C.全社会应该关心并支持家庭教育,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和加大家庭教育指导资源的开发力度。
D.社会关心和支持家庭教育的力度足够,“教”上就能同频,“育”上就能共振。
4.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据直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曾子的妻子为哄孩子,欺骗孩子说要杀猪给他吃,曾子听后真的把猪杀了。
B.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多次迁居,最终把家迁到学校附近。
C.岳飞的母亲在岳飞的身上刺下“尽忠报国”四个字,激励他忠君爱国。
D.司马光写了一篇《训俭示康》,告诉他的儿子要做一个节俭的人。
5.在材料一①②③处的横线上补写内容,要求:内容连贯,符合文意,每处4个字。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023-12-1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职业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

……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们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1.文段出自________(人名)的《________》(篇名)。
2.“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段在结内上属于________段,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对于“烟枪和烟灯”的态度,有以下几种不同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
A.作者主张把“烟枪和烟灯”“放进博物馆”,他对“烟枪和烟灯”持肯定态度。
B.作备主张把“烟枪和烟灯”“放点进博物馆”,其余的都毁掉,他对“烟枪和烟灯”的态度既肯定又否定。
C.作者主张把“烟枪和烟灯”的大部分毁掉,“放一点进博物馆”留作反面教材。他对“烟枪和烟灯”的态度是否定的。
D.作者对“烟枪和烟灯”没有表明态度。
4.拿来主义者应有的品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5.文中用了大量的比喻,用大宅子来比喻文化遗产,用鸦片来比喻________
6.文中用鱼翅来比喻外国文化中的精华,用烟枪、烟灯、姨太太来比喻________
7.我们要拿来的是“大宅子”,拿来之后达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2023-12-13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云南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