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常见类型 > 政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23628221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说: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为此目的,就要像马克思所说的详细地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我们的许多人却是相反,不去这样做。其中许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们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许多人是做实际工作的,他们也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大敌当前,我们有打倒它的必要。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我们应当说,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

1.“为此目的”,“此目的”是指(     
A.提倡理论联系实际,从中引出科学规律。
B.研究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从中引出科学规律。
C.详细地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研究。
D.从实际出发,掌握客观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2.“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这句话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讲演虽条理清晰,但繁冗拖沓。
B.讲演虽内容丰富,但形式僵化。
C.讲演只是罗列现象,脱离实际,缺乏分析。
D.讲演内容繁冗芜杂,语言单调,缺少文采。
3.“钦差大臣”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那些由中央派下来的却不能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观主义者。
B.那些只知生搬硬套马列主义而忽视实际的教条主义者。
C.那些凭主观办事,还自以为正确,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以人的主观主义者。
D.把感情、经验当作政策的经验主义者。
4.“共产党”,“工人阶级”,“人民”,“民族”这样的顺序排列,分析正确的一项(     
A.由深到浅地揭示主观主义的作风的反动实质。
B.从小到大地剖析主观主义的作风的危害范围。
C.从古到今地说明主观主义的作风的发展过程。
D.由重到轻地阐述主观主义的作风的严重程度。
5.这段文字的段意概括得最恰当的一项是:(     
A.阐明了详细占有材料,加以科学分析和综合研究的必要。
B.揭露主观主义作风的危害性及其本质。
C.剖析主观主义的表现特征和危害性,并指出其实质。
D.论证了主观主义是革命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表现。
【知识点】 政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下面的文章选自马克思的《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请在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所谓的1848年革命,只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但是它们却暴露出了外壳下面的一个无底深渊。在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那些革命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地宣布了无产阶级解放这个19世纪的秘密,本世纪革命的秘密。

的确,这个社会革命并不是1848年发明出来的新东西。蒸汽、电力和自动走锭纺纱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但是,尽管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大气把两万磅重的压力加在每一个人身上,你们可感觉得到吗?同样,欧洲社会在1848年以前也没有感觉到从四面八方包围着它、压抑着它的革命气氛。

这里有一件可以作为我们19世纪特征的伟大事实,一件任何政党都不敢否认的事实。一方面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却显露出衰颓的征兆,这种衰颓远远超过罗马帝国末期那一切载诸史册的可怕情景。

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明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有些党派可能为此痛哭流涕;另一些党派可能为了要摆脱现代冲突而希望抛开现代技术;还有一些党派可能以为工业上如此巨大的进步要以政治上同样巨大的倒退来补充。可是我们不会认错那个经常在这一切矛盾中出现的狡狯的精灵。我们知道,要使社会的新生力量很好地发挥作用,就只能由新生的人来掌握它们,而这些新生的人就是工人。工人也同机器本身一样,是现代的产物。在那些使资产阶级、贵族和可怜的倒退预言家惊慌失措的现象当中,我们认出了我们的勇敢的朋友好人儿罗宾,这个会迅速刨土的老田鼠、光荣的工兵——革命。英国工人是现代工业的头一个产儿。他们在支持这种工业所引起的社会革命方面肯定是不会落在最后的,这种革命意味着他们的本阶级在全世界的解放,这种革命同资本的统治和雇佣奴隶制具有同样的普遍性质……

(选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有删减)

1.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①外(     )       (     )       (     )
②狡(     )       (     )       (     )
2.本文可分为几部分?请概括各部分内容。
3.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4.请分析画线句的含义和作用。
5.本文蕴含了作者什么样的哲学思考?你是如何理解的?
2024-06-01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通过对马克思的伟大贡献进行高度评价,突显了他在历史科学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的重要地位。文章首先指出马克思逝世对欧美无产阶级和历史科学的巨大损失,接着通过类比达尔文的发现,强调了马克思揭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重大意义。最后,文章详细阐述了马克思对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突显其对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的深远影响。整体结构严谨,论证有力,语言简洁明了。

【推荐2】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习题。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在黑暗中摸索。

1.对第1段中两个“对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克思对人类的伟大贡献集中体现在两个“对于”所涉及的方面。
B.前一个“对于”是就马克思亲自参加并领导欧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而言的。
C.两个“对于”涉及马克思的两大方面的贡献,其位置可以互换。
D.文章的主体部分围绕两个“对于”的内容展开,因而此句是全文的纲。
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1段中先提“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后提“对于历史科学”的原因是马克思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B.“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用“空白”来说明马克思逝世的影响之大,是人类不可弥补的损失。
C.第2段提到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突出了马克思的发现同样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D.第3段突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指导意义。
3.第2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的论证方法,意在强调______。(不超过20个字)
4.第3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的论证方法,意在突出______。(不超过15个字)
5.第2段中所说的“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指的是什么?“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中的“那样”指的是什么?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整体分析:《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一篇充满激情和力量的演讲,全面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刻总结了党和国家取得的伟大成就。文章通过大量历史事实和数据,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演讲中多次提到“人民”,强调了人民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核心地位,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文章运用了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激励人心,催人奋进。

【推荐3】请根据课文《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内容,完成下面各题。

1.下列选项中,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C.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D.新民主主义革命消灭了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2.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做了哪些努力?请用原文简要回答。
3.如何做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请用原文简要回答。
4.本文一共出现了86次“人民”,这表达出了什么?
5.请你思考: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应运而生”的?请用原文回答。
6.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7.本文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8.本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艺术效果?
9.本文多次出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有什么艺术效果?
10.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你是如何理解“初心易得,始终难守”的。
11.“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该如何做,才能不负众望?
7日内更新 | 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