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5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根据上面文段的内容,回答下列各题。

(1)“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请在文中找出通篇的主题句。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并说说加点字的特殊用法。
幽壑之潜蛟,孤舟之嫠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
“舞”和“泣”的特殊用法: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描叙箫声的文字颇为精彩,主要抓住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饮酒唱歌,由欢乐转为悲哀。摹写箫声悲凉,引出下文与客问答。
B.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出极其幽悲的声调,引出了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
C.极力摹写客人悲凉的箫声,哀怒、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嫠妇泣,六个比喻把悲凉的箫声摹状得惟妙惟肖。
D.作者描绘箫声属于“体物”,突出了“哀”的特点,但是“体物”却是为了“写态”,“望美人兮天一方”,哀乐对举,气氛极不协调,自然引起苏轼的惊讶。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A.纵一苇之所                         逝者斯,而未尝往也
B.白露江,水光接天               酾酒临江,槊赋诗
C.飘飘乎如世独立                  响于悲风
D.举酒客,诵明月之诗            驾一叶扁舟,举匏樽以相

(6)“乎”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虚词,请写出下列各句中“乎”的意义和用法,并加以解释。
①浩浩如冯虚御风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知不可骤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客亦知夫水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相与枕藉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_________
⑥其闻道也固先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五十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节选自《登泰山记》)

(1)下列各句中的“鼓”字,不作动词用的一项是(     
A.一作气,再而衰,三而竭。B.戊申晦,五
C.噌吰如钟不绝。D.微风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2)下列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古今B.六王毕,四海
C.四五十里,道皆砌石为磴D.用心

(3)下列句式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B.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C.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D.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

(4)下列纪年、纪月、纪日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B.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C.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D.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5)翻译下列句子。
①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②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③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④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6)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
B.第一段先写由京师到泰安,再写由山麓到山顶,最后写到达山顶后所见景象,由近及远、由上而下地写出了泰山的高峻、雄浑和壮阔。
C.第二段按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示给读者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画面。
D.第二段详细地写日出的全过程,从颜色和气象两个方面,对泰山日出的壮美景象作了神采飞动的形象描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余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寂寥。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悟。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
B.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
C.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
D.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字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岁十月之望”与“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的“望”含义相同。
B.“如此良夜何”与“而又何羡乎”中的“何”含义相同。
C.“顾安所得酒乎”与“时夜将半,四顾寂寥”中的“顾”含义不同。
D.“适有孤鹤,横江东来”与“吾与子之所共适”中的“适”含义不同。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选文和《赤壁赋》都描写了月色,但角度不同,《赤壁赋》所写之景多限于舟中,字字呈初秋之色;选文所写之景多观于岸上,句句摹初冬之状。
B.选文第2段中“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既是承接前文所写之景来写作者实际见到的景象,又融入了作者对人世沧桑的一点感慨。
C.选文中“玄裳缟衣”的“孤鹤”实际上是作者朋友的象征,作者以鹤“掠予舟而西也”来烘托自己因朋友离开而孤独寂寥的心境。
D.选文最后写的梦境与《赤壁赋》中“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是相契合的,都寄托了作者清高放旷、高超出世、企盼自由境界的情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
(2)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2024-05-1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基础模块下册第七单元 《赤壁赋》同步练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1段开头交代游赏方式、时间、地点和人物:方式为“泛舟”,时间为“七月既望”,地点为“赤壁之下”,人物为“苏子与客”。
B.“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歌窈窕之章”几句先写景,后写事,把客观的景物和主观的言行错综着、交替着来写。
C.“少焉”以下写月出,由“出”而“徘徊”。“白露”二句是月出后所见,由水上而天空,由远而近。
D.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从结构上看,这是文章的过渡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宋代文赋的代表作品,写于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时期,其间,作者曾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并写下两篇游记,本文是前一篇。
B.文章由夜游赤壁的情景写起,泛舟游览赤壁之乐溢于言表;后苏轼饮酒乐极,扣舷而歌;客人听洞箫和之,悲咽低回,这是他由乐转悲的根本原因。
C.第3段采用了主客问答的形式,流露出一些消极的思想;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云烟,何况我辈?客的回答尽显人生短暂无常的悲观情怀。
D.第4段以江水、明月为喻,阐发了“变”与“不变”的哲理。从中我们似乎又看到了虽然身处逆境却不甘沉沦,依旧乐观、豁达、超脱的苏轼。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B.凌万顷之茫然
C.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4.选出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     
A.不知东方之既白B.倚歌而和之
C.自其变者而观之D.取之无尽,用之不竭
5.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2024-05-1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基础模块下册第七单元 《赤壁赋》同步练试题
5 . 下面各题中,正确的在括号中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
(1)《乡土中国》中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
(2)中国乡土社会,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的“圈子”是固定的。(     )
(3)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
(4)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
(5)乡土社会是安稳的社会,没有社会冲突,其权力结构以同意权力为主。(     )
(6)中国的家扩大的路线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这一方面;除了少数例外,家并不能同时包括媳妇和女婿。(     )
(7)乡土社会中阻碍着共同生活的人充分了解的却是个人生理上的差别,永远划分着人的生理差别的是男女两性。(     )
(8)横暴权力和经济利益的关系更为密切,统治者要用暴力来维持他们的地位以及经济利益。(     )
(9)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中,有不民主的横暴权力,也有民主的同意权力,在这两者之外还有教化权力,后者既非民主,又异于不民主的专制。(     )
(10)现代社会是理性的时代,理性是指人依了已知道的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去计划他的行为,所以也可以说是科学化的。(     )
2024-05-1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基础模块下册第四单元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同步练试题
名著阅读 | 较难(0.4) |
6 . 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乡土中国》中“横暴权力”“同意权力”“教化权力”的概念内涵。
2024-05-1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基础模块下册第四单元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同步练试题
7 . 提炼《乡土中国》第十二至第十四篇这三章中每章的核心观点、关键概念和论证思路。
2024-05-1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基础模块下册第四单元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同步练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节选自《鸿门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之:到……去
B.亡去不义,不可不               语:说
C.故来告良                            幸:幸亏、幸而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        谢:感谢
2.下列括号内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A.具告(之)以事B.不可不语(之)
C.欲呼张良与(之)俱去D.固不如(项王)也
3.下列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项伯之所以素善留侯张良,是因为还是在秦时他与张良郊游中杀了人,而张良救过他的命。为报私恩,他夜访张良,劝他逃走。
B.张良之所以不跟项伯一同逃走,目的是他要替韩王送沛公西入武关,即使逃走,也要打个招呼,不辞而别是不道义的。
C.刘邦深感自己的兵力不足以抵抗项羽,便听从了张良之言,拉拢项伯,以谎言为自己入关的行为辩护。
D.项伯轻信了刘邦一番装出来的恳切言辞,连夜赶回项王军中向项王报告了刘邦不敢忘恩的消息,并替刘邦美言“有大功”,还为项王出点子:好好招待刘邦。
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2)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2024-05-12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基础模块下册第二单元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同步练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对选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弩/独畏廉将军哉
B.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C.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D.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肉袒伏斧质,指赤身伏在斧质上,表示请罪。负荆请罪,指背着荆条表示愿意接受责罚。两种都是古代向对方请罪的方式。“肉袒伏斧质”比“负荆请罪”所犯的罪更严重。
B.汤镬,古代的一种酷刑,用沸水在一个大锅里烹煮。我们知道的历史人物受过的酷刑有司马迁宫刑、商鞅车裂、孙膑膑刑(被剜去膝盖骨,变成瘫痪)、戚夫人人彘。
C.“位在廉颇之右”,古代的时候,官职以左为尊,但是有的朝代不是如此,如汉朝的时候,是以右为尊的。右尊于左,次于贵左。汉代时官位设置右卿大于左卿。
D.刎颈之交,指割脖子的交情和友谊,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古代表示友谊的还有贫贱之交、金兰之交、患难之交、八拜之交、莫逆之交等。
3.下列对文章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渑池之会”中,蔺相如以非凡的胆识和忠勇的行为维护了赵国的尊严,所以回国后被赵王重用,官位居于廉颇之上。
B.廉颇认为自己作为将军,有攻城略地的赫赫战功,蔺相如凭借个人的口才获得赵王的提拔,根本没有立什么功劳。
C.蔺相如原本是宦官头目的舍人,心生嫉妒的廉颇就以此来挖苦攻击蔺相如,称之为“贱人”,表现出廉颇心理的不平衡。
D.蔺相如对廉颇的谦让之举,引起了门客的不满,而他善于做比,委婉劝解门客,他的话传至廉颇耳中,深深地打动了廉颇。
4.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2)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024-05-1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基础模块下册第二单元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同步练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又何焉(jiàn)          牺牲玉(bó)
B.逐齐师(suí)          下视其(zhé)
C.望其旗(mǐ)          肉食者之(móu)
D.小信未(fú)          公将之(chí)
2.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弗敢          专:独断专行B.必分人          以:把
C.弗敢          加:虚夸D.小信未          孚:使信服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神弗          福:福气B.小信未               孚:使信服
C.虽不能          察:明察D.夫大国,难     测:揣测,估计
4.下列加点字词的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小大之,虽不能察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D.战则请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                            物喜,不以己悲
B.再衰,三               足肤皲裂而不知
C.公将鼓                         登轼而望
D.望旗靡                         辙乱
6.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入见                 不知有汉
B.可一战             域民不封疆之界
C.战长勺             所欲有甚
D.登轼望之          长跪谢之
7.下列各句中的“属”与“忠之属也”中的“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神情与苏、黄不属B.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D.属予作文以记之
2024-05-1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基础模块下册第二单元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