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基础模块 上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15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②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③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④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⑤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⑥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⑦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鹚首徐回,兼传羽杯;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⑧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⑨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⑩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点明本文“文眼”的一项是(     
A.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B.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C.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D.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2.下列画线的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大致的轮廓)
B.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指美好的姿态)
C.树色一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远远看去)
D.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情态、样子)
3.情景交融是散文营造意境的特点,下列景物描写均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柳树,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路是幽僻的、寂寞的,这些说明作者的情绪是与“淡淡的忧愁”相伴随的。
B.“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可见作者是想摆脱忧郁情怀而欣然前往荷塘的;沿着荷塘的小路,往日阴森森,“今晚却很好”,可见作者也是怀着淡淡的喜悦之情。
C.“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此中蕴含着作者超脱尘世的思想。
D.“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荷花也算得‘过人头’了。”此中蕴含着作者的思乡怀旧之情。
4.下列对《荷塘月色》作者感情变化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全篇的文眼,微露主题思想的内涵。原来作者深夜去荷塘欣赏月色,是要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来平息心里的不宁静。
B.中间部分以漫步为线索先写月下的荷塘,再写荷塘上的月色,曲折而细腻地用景色的优美宁静来表现自己心情的宁静,从而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C.课文第三部分着重写作者对江南采莲的乐事的惦念。眼前死一般的寂寞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句话是写感慨的,又回到篇首“心里颇不宁静”的文眼上来了。
D.全文反映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2024-09-1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大串讲】【中职专用】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现代文阅读专题(基础模块上册)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整体分析:《静女》通过描写青年男女约会的情景,展现了他们纯朴、热烈的爱情。诗中细节生动,情感真挚,运用双关和移情手法,使诗歌富有情趣和感染力。

2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静女

《诗经·邶风》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基调欢快而富有情趣,叙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的过程。
B.“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个细节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小伙子当时那种焦灼不安的情态。
C.这首诗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描写女青年见到恋人前后不同的心情。
D.“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这两句借物抒情,意涉双关,表面上男青年是在赞美姑娘馈赠给他的信物,实则表达了他对姑娘挚爱之情。
2.对《静女》这首诗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静女》)运用“直陈其事”的手法,采用三章连唱的形式来叙写故事,感情回环往复,内容富于变化。
B.第一章“静女”尚未露面,但从她“爱而不见”的表现,可以推测出她矜持稳重的性格。
C.第二、三章是说小伙子的心上人到了,赠送给他一根色泽鲜艳的彤管,一根细嫩的荑草,小伙子欢悦欣喜。
D.小伙子对受赠的普通荑草由衷地大赞“洵美且异”,这既是“爱屋及乌”式的内心独白,又与第一章相呼应。
3.下面对此诗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此诗以第一人称“我”写男青年与恋人约会的情景。
B.全诗三章,第一章重在写心理,第二章重在写场景。
C.第一章写青年之真诚,第二章写青年之欢喜,第三章写青年之痴情。
D.诗歌把人、物、情巧妙地融合起来,表现了男女青年热烈、纯朴的恋情。
4.下列对于《静女》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的基调欢快而且富有情趣,生动传神地叙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的过程。
B.“搔首踟蹰”这个细节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小伙子当时那种焦灼不安的情态。
C.无论是赠彤管,还是赠荑草,都发生在同一天,可见这对青年男女的恋情已到极致。
D.这首诗除了细节描写外,还运用了双关及移情手法,因而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2024-09-1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大串讲】【中职专用】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诗歌阅读专题(基础模块上册)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整体分析:这段文言文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通过具体的例子阐述了“王道”的基本原则,即统治者应顺应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保障民生。文中提到的“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等,强调了农业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孟子还指出,统治者应关注民生,确保百姓衣食无忧,才能实现真正的仁政。文章通过对比和类比,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现象,批判了统治者推卸责任的行为,强调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3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谷不可食也          胜:尽,完
B.斧斤时入山林       以:按照
C.之以桑                 树:种植
D.庠序之教             谨:郑重
2.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与例句中的加点字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A.唯利
B.余所嫁妇人之父也
C.谁能定非之真
D.又在六国下矣
3.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A.死生亦大矣
B.未之有也
C.以吾一日长乎尔
D.铸以为金人十二
4.对课文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并没有使人民增多,因此就向孟子提出了疑问。
B.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反问梁惠王,使梁惠王落入自己设下的圈套。
C.孟子在此文中一定程度地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D.所谓行仁政就是要以保民为职分。
2024-09-12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年中职学校对口升学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4 . 阅读《雨巷》,完成下列题目。

雨巷

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1.下列选项中关于《雨巷》的表述, 有误的一项是(     
A.《雨巷》的重要意象之一,就是“雨巷”,凄风苦雨狭窄破败的“雨巷”,使人感到沉闷窒息的时代气氛,这一形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 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
B.《雨巷》的另一个重要意象,是丁香,可以象征诗人心中的理想,这种理想是高洁的美丽的,但这种理想如丁香姑娘一样稍纵即逝, 令人惆怅。
C.《雨巷》首尾的两节,除了“逢着”和“飘过”外,其他语句完全相同, 诗句的重叠反复,构成声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 强化了节奏, 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
D.丁香花纤小文弱,清香幽雅,古代诗人常常以此立意,丁香也成了人们熟知的意象之一,丁香,往往用来象征孤高、美丽、忧愁,《雨巷》的作者徐志摩却反其道而用之,写出了自己的理想。
2.下面对这两节诗中女郎意象的揣摩,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或许是一位因沉醉于爱情而惆怅的青年,这位“女郎”不正是“我”要追求的那位佳人吗?或许她的家就在巷子的尽头,或许她只是从这巷子经过,谁知道呢?
B.“女郎”的形象可以解读为诗人的理想。他一度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但又徒然增加自己的哀怨与惆怅,所以“消了”“散了”也好,这就给这种理想涂上了一层喜剧色彩。
C.抒情诗中的主人公往往就是诗人自己,诗中的形象往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这里的“女郎”也可以看做是惆怅而彷徨的诗人自己。
D.诗人和“女郎”是二位体。即“我”是现实中的“我”,而“女郎”是理想中的“我”,未来的“我”,或另一层面的“我”。
3.下列选项中关于《雨巷》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是受中国古代诗词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的愁心。
B.《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
C.诗中借江南小巷的阴沉来象征当时社会的黑暗;“我”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充满了迷惘和绝望。
D.《雨巷》运用了复沓重唱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强化了音乐效果,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2024-09-12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大串讲】【中职专用】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诗歌阅读专题(基础模块上册)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各题。

短歌行

曹 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对“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月明”四句既是准确而形象的写景,同时也是深刻的比喻。
B.用“乌鹊”比喻贤才,希望群贤毕至。
C.曹操以“乌鹊”“ 绕树”“何枝可依”来启发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边来。
D.这四句诗采用赋的手法,直陈其事,表现曹操求贤若渴。
2.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人因怜贤才的无所依托,渴望其归己。
B.诗人以山海作比,引“周公吐哺”的典故作勉励,表明自己求贤不懈的耿耿赤诚。
C.诗人希望开创一个“天下归心”的大好局面。
D.诗人求才若渴,以古人自况,表明自己已成为天下人心目中的圣明君主,但却有未显声名之意。
3.下列关于诗歌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起首四句,以朝露易干为喻,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人生短暂,年华易逝而功业无成,因而产生一种时间的紧迫感。
B.“呦呦鹿鸣”四句,引用《诗经》中的句子,描写宾主欢饮、融洽相处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求贤若渴的心情。
C.“月明星稀”四句使用典故,写诗人因贤才难求而孤独寂寞,形象生动,感人至深,韵味隽永。
D.全诗全用四言,四句一韵,句式整齐,音调和谐,无论在视觉上还是听觉上,都给读者一种美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4.下面对《短歌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短歌行》是乐府旧题,曹操这首《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其中之一就是希望有大量的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一曲“求贤歌”。
B.在这首诗歌中,曹操主要强调了他的“愁”,这个愁主要是指“没有贤才来和他一起建功立业”。虽然写到了“对酒当歌”,却无以酒浇愁之意。
C.“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借用了《诗经》中的句子,曹操此处用典是在埋怨人才不投奔他。
D.“月明”四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喻,而诗歌的最后四句用“周公吐哺”的典故,点出了主题,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
2024-09-1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大串讲】【中职专用】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诗歌阅读专题(基础模块上册)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各题。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对上片的第一个整句(即“独立……头”)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立寒秋”是个倒装性的句子。
B.从语意来看,第二和第三个句子的先后关系应该倒过来。
C.这开头的三个分句点明了时令、地点、人物,点明了特定的环境。
D.描写了秋天湘江悲凉壮阔的景色。
2.《沁园春·长沙》用词精当,极富表现力,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遍”字写出红的范围之广,“染”字写出红的程度之深。
B.“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透”字描绘江水的满溢之状,“争”字展现千帆竞发之景。
C.“鹰击长空”,“击”字富有力量感,准确地形容出了雄鹰在空中展翅翱翔的矫健姿态。
D.“鱼翔浅底”,“翔”字写出了江水的澄澈,形象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自由轻快的神态。
3.下列选项中关于《沁园春长沙》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万山红遍”里的“红”字用得极妙。“红”是表色彩的形容词,在这里有了动词的意义,既有色彩,也有秋天渐来、万山渐红的动态意境。
B.“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里,人们常常吟咏的是“碧”与“流”的动静结合。其实,“漫”字也很有特色:“漫”是“满”的意思,放眼望去,满江碧透,给人一种深厚的绿意的感受。
C.“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击”“翔”这两个富有创造性和表现力的动词,准确而生动地刻画出在万里长空中鹰飞得矫健和在清澈见底的江水中鱼游得欢愉自在的情景。
D.词人在“万类霜天竞自由”中用一个“竞”字,有力地突出了在寒秋严霜下万物。
4.对“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触景生情,托物起兴。面对生机勃勃的大好秋天,词人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发出气壮山河的一问。
B.这三句除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还包含革命领导权在谁手里的问题,表现出主人公的高度革命责任感。
C.“怅”是慨叹的意思,它由“看”的内容而来,“问”由“怅”而发,流露出郁郁不乐的感情。
D.“大地”和“沉浮”一语双关,它包含自然界、民族、国家等,还包含领导权应在谁的手里问题。
5.对结尾一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采用设问句式结尾,表现了革命青年不怕困难的斗争精神。
B.采用反问句式结尾,表现了革命青年在大风大浪中的战斗精神和毫不动摇的坚强意志。
C.采用反问句式结尾,表现了革命青年勇于掀巨浪、阻飞舟的英雄无畏的气概,决心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重任。
D.采用设问句式结尾,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要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激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重任。
2024-09-12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大串讲】【中职专用】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诗歌阅读专题(基础模块上册)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7 . 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征民间B.成
C.得佳者养之D.与弟子角
2024-09-12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年中职学校对口升学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8 . 下列加点字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A.学而大遗
B.位卑则足羞,官则近谀
C.而学于师
D.无贵无贱,无长无
2024-09-1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词类活用题型专练-【中职专用】备战2025年职教高考文化统考卷题型专练(江苏专用)
微写作 | 适中(0.65) |
9 . 围绕“记录家乡的人和物”这一主题,对家乡的某个人做一个访谈,请提前拟写出访谈提纲,并整理好访谈记录。
2024-09-1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大串讲】【中职专用】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口语交际专题(基础模块上册)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10 . 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劝学》中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分别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
B.《过秦论》详尽地总结了秦王朝由兴而亡的历史经验教训,深刻地指出秦亡是由于“仁义不施”。
C.《荀子》是古代说理文进一步成熟的标志。其中“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D.《赤壁赋》一文紧扣清风、明月、江水等特定情景,使情、景、理三者融为一体。
2024-09-10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文分析题型专练-【中职专用】备战2025年职教高考语文文化统考卷题型专练(江苏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