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基础模块 下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63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不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删改)

【注】①章台:秦宫名。②案图:察看地图。③广成传:宾馆名。④缪公:即秦穆公。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璧有瑕,请指示王           指示:指给……看
B.大王见臣列观                  列观:一般的宫殿
C.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辞谢:婉言拒绝
D.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约束:遵守约定
2.为下列语句补充省略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王)议不欲予秦璧B.传之(于)美人
C.欲以(璧)击柱D.(秦王)卒廷见相如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秦国贪婪,倚仗它国力强大,想用空头许诺得到和氏璧
B.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为何这样呢?是尊重大国的威望而整饰仪式表示敬意呀
C.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
于是派他的随从穿上粗布衣,怀揣和氏璧,从小路逃走
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我确实担心眼睁睁地看着大王您欺负我们并且辜负赵王
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蔺相如作为赵国使者,肩负着监督秦国履行承诺,否则就完璧归赵的艰巨使命。
B.蔺相如郑重献上和氏璧,又得体地要回来,既符合外交礼仪又掌握了外交主动。
C.蔺相如指出和氏璧是天下共传的珍宝,迫使秦王暂时答应用十五座城邑来交换。
D.蔺相如暗中派人将和氏璧送回赵国,自己则做好向秦王陈辞并慷慨赴死的准备。
2024-07-2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会昌中等专业学校职高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各题。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乍暖还寒时候”中的“乍”,相当于“忽然、突然”。
B.“最难将息”中“将息”的意思是“保养身体”。
C.“满地黄花堆积”中的“黄花”,是指“春天黄色的花”。
D.“这次第”中“次第”的意思是“情形、光景”。
2.下列对词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冷冷清清”,写出了环境的凄冷和处境的孤独。
B.“如今有谁堪摘”,表明没有谁敢来采摘花朵。
C.“独自怎生得黑”,表明词人希望早点天黑。
D.“怎一个愁字了得”,说明用一“愁”字可概括词人的心情。
3.下列对词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连用七个叠词,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
B.见到旧时相识的大雁,让作者的心情由悲转喜。
C.满地黄花和梧桐细雨,渲染了悲戚的氛围。
D.全词描写了一个内心充满怨情的妇人形象。
2024-07-2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梅关中学高职高考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关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壁有瑕,请指示王。王授壁,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忍不可得。’议不欲予秦壁。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壁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王,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壁。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壁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壁,乃辞谢国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乙】

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奢因说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1.下列对文中句式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欲以击柱”是省略句,可补充为“欲以(之)击柱”。
B.“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如果改成“负其强,求璧以空言”,就变成了宾语前置句。
C.“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是带有典型标志词的判断句。
D.“君于赵为贵公子”如果改成“君为贵公子于赵”,就变成了状语后置句。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或断句,最准确的一项是(     
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①派我捧着宝璧,恭敬地送出国书到殿堂上。为什么要这样呢?是保存大国的威严来表示敬意呀。
②派我捧着宝璧,在殿堂上恭敬地送出国书。为什么要这样呢?是尊重大国的威望来表示敬意呀。
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
③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
④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3.司马迁评价蔺相如“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在【甲】文中,蔺相如的“智”和“勇”体现在哪些地方呢?请结合选文内容进行分析。
4.赵奢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重要人物,是与廉颇、蔺相如齐名的赵国名将,某地拟将赵奢作为历史名人进行介绍,需要收集人物信息,请你根据【乙】文,概括赵奢的人物形象,并结合具体事例分析。
2024-07-2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中职八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她先看了几副镯子,又看了一挂珍珠项圈,随后又看了一个威尼斯式的镶着宝石的金十字架,做工非常精巧。她在镜子前边试这些首饰,〔       〕,不知道该拿起哪件,放下哪件。她不断地问着:

再没有别的了吗?

还有呢。你自己找吧,我不知道哪样合你的意。

忽然她在一个青缎子盒子里发现一挂精美的钻石项链,她高兴得心也跳起来了。她双手拿着那项链发抖。她把项链绕着脖子挂在她那长长的高领上,站在镜前对着自己的影子出神好半天。

随后,她迟疑而焦急地问:

你能借给我这件吗?我只借这一件。

当然可以。

她跳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

——节选自莫泊桑《项链》

1.第一段方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A.慢慢悠悠B.犹豫不决C.挑三拣四D.心中无数
2.这部分描写人物的方法是(     
A.行动描写B.肖像和心理描写
C.肖像和语言描写D.行动和语言描写
3.这段描写极有层次地展现出在借项链时的心理状态,合理的一项是(     
A.迟疑不决——惊喜——焦急而担心——欣喜若狂
B.贪婪、挑剔——意外——焦急——狂热
C.慎重而犹豫——高兴——迟疑焦急——狂喜而得意
D.犹豫不决——意外——焦急——得意
4.选出对“我只借这一件”分析正确的一项(     
A.一个“只”字,强调给对方听,表现玛蒂尔德怕对方不同意,自己失去好机会。
B.突出“只”和“一”,强调自己借得少,表现玛蒂尔德想马上借到又怕不能如愿的心情。
C.强调“只”和“一”,表明自己决不多拿,表现玛蒂尔德坚决要把这挂项链借到手。
D.突出“只”和“一”,说给对方听,表现玛蒂尔德急不可待又怕在朋友面前丢了面子的心情。
2024-07-23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中等职业学校高三模拟检测(二)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酾酒临江,横赋诗                                 槊:长矛。
B.方其破荆州,江陵                                 下:下面。
C.是造物者之无尽                                 藏:宝藏。
D.山川相,郁乎苍苍                                 缪:通“缭”, 缭绕。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是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     
A.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鱼虾而友麋鹿D.吾生之须臾
3.作者用曹操的典故,其用意是 (     
A.赞颂曹操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
B.同情曹操不遇于时。
C.慨叹人生无常。
D.借曹操自比,表明自己被贬的心志。
4.下列对这两段文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段主要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与作者的感受没有关系。
B.作者认为,清风明月可以随意拾取,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心灵净化的境界。
C.作者借客人之口抒发了人生苦短的无奈以及被贬黄州、壮志难酬的怨愤。
D.这两段写历史事件,写眼前之景,也写主客问答,联想丰富,转换自然。
2024-07-2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单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技能班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赋(节选)

〔宋〕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举酒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波不    兴:起B.举酒客       属:同“嘱”,劝请
C.正襟坐    危:危险D.望武昌       东:向东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月出东山之上        况吾与子渔樵江渚之上
B.纵一苇之所          浩浩乎冯虚御风
C.声呜呜然               还也
D.渺沧海一粟            是寡人过也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展现了一幅诗情画意的夜游图。
B.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情怀。歌词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
C.文章运用主客问答的方式,使行文结构波澜起伏,摇曳多姿,客的一番话是试图用曹操的经历说明人生短暂,要珍惜时间,创造“一世之雄”的伟业。
D.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感情和思想变化,写得具体可感,如“渺沧海之一粟”。
4.请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况吾与子渔樵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2024-07-23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中等职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 | 容易(0.94) |
7 . 默写。

(1)酒入愁肠,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

(2)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3)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4)一骑红尘妃子笑,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5)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6)____________________,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7)燕子来时新社,_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8)守着窗儿,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2024-07-23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中等职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古代诗词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下面对《归园田居(其一)》一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
B.诗歌不仅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由衷喜爱,而且这纯朴、幽静的田园景色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C.诗人用“羁鸟”和“池鱼”作对比,说明自己跟“羁鸟”和“池鱼”一样早有摆脱官场束缚、返回田园隐居的强烈愿望。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羁鸟”“池鱼”的热爱。
D.“守拙”的“拙”,即朴拙,含有不学巧伪、不争名利的意思,与世俗的虚伪机巧相对,表明了陶渊明对官场虚伪机巧的厌恶。
2.下面有关陶渊明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一名潜,字元亮,自号靖节先生,因宅旁长有五棵柳树,世人以“五柳先生”称之。
B.陶渊明的成就主要是诗,他歌咏隐居田园、饮酒赏菊、乐天知命的闲适生活,意境恬淡,诗句质朴自然。他被看作田园诗的开创者,唐代王维、孟浩然都受到他的诗作的影响。
C.陶渊明也写过“金刚怒目”式的作品,如《读山海经》中“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表现了他对当时腐败政治的批判精神和强烈的反抗意识。
D.毛泽东有诗云“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这里的“陶令”就是陶渊明,因为他做过八十余天的彭泽县令,故以陶令相称。
2024-07-2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中等职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陈情表》节选)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项脊轩志》节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祖母刘悯臣孤弱,亲抚养   躬:弯腰
B.诏书切峻,责臣               逋:逃避
C.已为墙,凡变矣                  再:两次
D.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先妣:过世的母亲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臣供养无主                       洎牧谗诛
B.州司临门,急星火             客逾庖而宴,鸡栖
C.臣欲奉诏奔驰,刘病日笃   儿之成,可待乎
D.臣进退,实为狼狈             ,持一象笏至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B.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D.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一句中,“刺史”是指州一级的行政长官,“秀才”是指地方推选人才制度的名目之一,可译为“优秀的人才”。
B.甲文突显了三种交错的感情:首先是对晋武帝“诏书切峻,责臣逋慢”的不满情绪;其次是对祖母刘的孝情;最后是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忧惧之情。
C.“垂髫、束发、弱冠、而立”等都是古代表示年龄称谓的词语,乙文中“余自束发,读书轩中”是指作者成童了,束发为髻,开始了轩中的读书生活。
D.乙文中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细节、场景表现人物,寄托情思。如母亲用手指轻叩门扉、嘘寒问暖的场景生动表现了母亲的慈爱与作者的思念之切。
5.将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024-07-23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中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贤。管仲贫困,常鲍叔,鲍叔终善遇,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①,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鲍叔能知人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①贾():做买卖

材料二: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下列加点字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鲍叔             欺:占……便宜
B.天下不管仲之贤       多:加多
C.慕君之高义也             徒:只,不过
D.而相如叱之             廷:在朝廷上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身下之             子之道,移之官理
B.鲍叔终善遇             徒慕君高义也
C.吾尝三仕三见逐       将相乎?
D.鲍叔知             势不俱生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管仲经常占鲍叔牙便宜,但鲍叔牙始终善待他,可见鲍叔牙气量非凡。
B.管仲曾是齐桓公的阶下囚,后来因鲍叔牙的举荐,被齐桓公任用,因为这个原因管仲把鲍叔牙当作自己的知己。
C.蔺相如的舍人认为蔺相如与廉颇地位相当,面对廉颇的挑衅只知躲避,是怯懦的表现,因此对蔺相如不满。
D.蔺相如顾念国家安危,忍辱负重,不愿与廉颇起争端,可见其具有深明大义的品质。
4.将下面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1)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5.请根据以上两则材料,简要概括鲍叔牙和蔺相如形象的共同点。
2024-07-2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