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古诗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应用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0 题号:24012743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寡人之于国也(节选)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序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会会稽山阴之兰亭       当其欣所遇
B.引为流觞曲水             犹不能不之兴怀
C.或因寄托,或放浪形骸之外       故列叙时人,录其
D.仰观宇宙             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2.对下列句式判断正确的是(     
①岂不痛哉;②死生亦大矣;③当其欣于所遇;④则与斗卮酒
A.①感叹句②感叹句③宾语前置句④陈述句
B.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
C.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陈述句④宾语前置句
D.①感叹句②反问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
3.对《寡人之于国也》课文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并没有使人民增多,因此就向孟子提出了疑问。
B.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反问梁惠王,使梁惠王落入自己设下的圈套。
C.孟子在此文中一定程度地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D.所谓行仁政就是要以保民为职分。
4.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是(     
A.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翻译: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翻译: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却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赈济。
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翻译:我当然知道把死和生混为一谈是虚诞的,把长寿与夭亡等量齐观是荒谬的。
D.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翻译:古人说:“死中求生也很伟大啊。”
【知识点】 应用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盆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1.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年秋,送客盆浦口                    明年:第二年
B.问其人,长安倡女                    本:原来(是)
C.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因为:表原因的连词
D.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快弹:畅快地弹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闻舟中弹琵琶者B.遂命,使快弹数曲
C.瑟希,铿尔D.因为长句,以赠之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听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吾视辙乱,望其旗靡(《曹刿论战》)
B.尝学琵琶穆、曹二善才                    惧其不已也,告之帝(《愚公移山》)
C.为长句                                           我欲之梦吴越(《梦游天姥吟留别》)
D.歌赠之                                           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4.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A.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B.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经邶风静女》)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5.将上文中的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2)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2024-08-08更新 | 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君姓左氏,讳待,字未生,桐城人,明赠太子少保忠毅公之季孙也。

少好《老》《庄》,其学以遗物自遂为宗,其文章要渺宏放,不知其所从来。性畏俗,非戚属,虽问疾吊丧不出。出则登城循雉堞而行,不欲见衢肆中人。惟宋潜虚、刘北固慕而与之友。乙亥、丙子间,潜虚、北固客京师,未生继至,与余一见如故交。与之语,触物比类,日新而无穷。与之居,久而不厌,然竟不能窥其际也。未生虽与世龃龉,而重气类,善鉴别人物。常称邑中胡嘉及兄子廉,其后二君子学行果异于众人。

余之在难也,未生适自燕南附漕船南下。至淮阴遇盗,折其二齿,衣装尽失。入郡城,始知余已被逮北上,搏膺而呼。归至家,时自怼曰:吾不一视方子,天下士其谓我何?己亥四月至京师,因偕余赴塞上。秋七月南还,道京师,而宜兴储六雅止之。一时少俊争慕与之游,遂留逾岁。今年四月,余将出塞,趣之归。未生曰:子忧吾老乎?吾策蹇行数十里,腰脊不异少时。今已向暑,秋风起,吾当归,筑室白云、浮渡间,手种松千株、竹万竿。又明年岁在析木,吾年七十,当复来视子。然后归而待老焉。

自余抵塞上,每旬月必通书。入秋无息耗,心谓未生已归,而凶问忽至。呜呼!自未生言之,死于家,与死于朋友之手等耳!独余于人纪,无不负疚而阴自恨者。惟朋友,则为德于余者虽多,而余之愧于心者亦鲜焉。今未生乃为余羁死,以遗恨于余心,则岂非余之命也邪?

未生卒以八月二十六日,余以九月望后一日闻之,而其丧已附漕船南下矣。呜呼!未生其谓余何哉?泣而铭以归其孤。铭曰:

生浮而死休,惟子信之尤。浮山之阳,是为子之丘。归与,归与!永与造物者游。

(方苞《左未生墓志铭》)

【注】①本文作者方苞因为戴名世《南山集》作序而被牵连入狱并押解至京城。②储六雅:宜兴人,康熙年间进士。③白云、浮渡:二山名。④岁在析木:此指壬寅年,为康熙六十一(1722)年。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生虽与世龃龉                    龃龉:引申为人际关系上存在矛盾
B.未生自燕南附漕船南下       适:恰好
C.一时少俊争慕与之             游:游玩
D.无不负疚而自恨者             阴:暗暗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其学遗物自遂为宗          ②未生卒八月二十六日
B.①问疾吊丧不出                 ②则为德于余者
C.①余在难也                       ②而余愧于心者亦鲜焉
D.①天下士谓我何                 ②泣而铭以归
3.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之居,久而不厌”中的“厌”字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暴秦之欲无厌”的“厌”字含义相同。
B.“余以九月望后一日闻之”中的“望”字与《项脊轩志》中“三五之夜”中的“三五”都是指农历十五这一天。
C.结尾的“归与,归与!”与《归去来兮辞》中的“归去来兮!”都有脱离尘世、回归自然的含义。
D.“永与造物者游”中的“造物者”与《赤壁赋》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中的“造物者”含义相同。
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潜虚、北固客京师,未生继至
宋潜虚、刘北固两个人客居京城,左未生后来也跟随他们来到了京城
B.因偕余赴塞上
于是跟随(被发配的)我一起去了塞上
C.余将出塞,趣之归
我将要出塞,(左未生)觉得很有趣就跟随我一起去了
D.其丧已附漕船南下矣
他的遗体已随着漕船南下去了
2024-07-30更新 | 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二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私心有所不尽   遗憾
B.乃《离骚》   创作
C.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决心努力
D.思空文以自见   流传
2.下列句子中“者”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B.且勇者不必死节
C.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下列句子中,与“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句式相同的是(     
A.乃有所不得已也
B.而耻学于师
C.余犹记周公之被逮
D.石之铿然有声者
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古代圣贤都是因“有所郁结”而著书,以“述往事,思来者”。
B.司马迁选择受辱不死的原因是为了使“文采”“表于后世”。
C.文段辞气雄浑,柔中见刚,情怀慷慨,至情至真。
D.司马迁将个人价值置于历史长河中来衡量,超脱了“死节”观念的束缚。
2024-07-23更新 | 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