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古诗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0 题号:2399022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张衡传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节选)

1.《张衡传》选自(     
A.《荀子》B.《后汉书》C.《孟子》D.《论语》
2.根据文意,文中《二京赋》的作者是(     
A.班固B.邓骘C.孝廉D.张衡
3.“累召不应”中的“累”的意思是(     
A.于是……就B.多次C.劳累D.
4.“衡乃拟班固《两都》”中的“班固《两都》”,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班固掌管的两个城市B.张衡掌管的两个城市
C.张衡作的《两都赋》D.班固作的《两都赋》
5.“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的“”的读音是(     
A.shèB.C.zhìD.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来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1.下列各句中,划横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胜、吴广乃                            谋:商量
B.扶苏以谏故                                   数:多次
C.发闾左戍渔阳                                谪:升官
D.陈胜、吴广皆当行                         次:按次序
2.下列对画线词的用法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二世杀                                          之:代词,他
B.今诚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以:以为,认为
C.百姓多闻                                   其:代词,他
D.项燕楚将                                      为:动词,当,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九百人驻扎在大泽乡。
B.按秦朝的法律,误了期限应当斩首。
C.依据陈胜的观点,秦二世当上皇帝,是符合正统地位的,老百姓都十分爱戴他。
D.陈胜献计,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作为天下首发,应当会有很多响应的人。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2024-09-04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其无礼于晋                                               乱易整
B.使杞子、逢孙、杨孙戍                           是寡人过也
C.以无礼于晋                                               还也
D.朝济夕设版焉                                        因人之力敝之
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若不B.与郑人
C.若郑而有益于君D.烛之武退秦师
3.下列各句的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夫晋,何厌之有?
A.无礼于晋B.敢以烦执事C.以乱易整,不武D.时人莫之许也
2024-07-31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申屠致远,字大用,其先汴人。金末从其父义徙居东平之寿张。致远肄业府学,与李谦、孟祺等齐名。世祖南征,荐为经略司知事,军中机务,多所谋画。

师还,至随州,所俘男女,致远悉纵遣之。至元十年,御史台辟为掾,不就。宋平,焦友直、杨居宽宣慰两浙,举为都事,首言:宋图籍宜上之朝;江南学田,当仍以赡学。行省从之。临安改为杭州,迁总管府推官。宋驸马杨镇从子玠节,家富于赀,守藏吏姚溶窃其银,惧事觉,诬玠节阴与宋广、益二王通,有司榜笞,诬服,狱具。致远谳之,得其情,溶服辜,玠节以贿为谢,致远怒绝之。

杭人金渊者,欲冒籍为儒,儒学教授彭宏不从,渊诬宏作诗有异志。致远察其情,执渊穷诘,罪之。属县械反者十七人,讯之,盖因寇作,以兵自卫,实非反者,皆得释。改寿昌府判官。时寇盗窃发,加之造征日本战船,远近骚然,致远设施有方,众赖以安。

二十年,拜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江淮行省宣使郄显、李兼诉平章忙兀台不法,有诏勿问,仍以显等付忙兀台鞫之,系于狱,必抵以死。致远知其冤状,将纵之,忙兀台胁之以势,致远不为动,亲脱显等械,使从军自赎。桑哥当国,治书侍御史陈天祥使至湖广,劾平章,桑哥摘其疏中语,诬以不道,奏遣使往讯之,天祥就逮。时行台遣御史按部湖广,咸惮之,莫敢往,致远慨然请行。比至,累章极论之。桑哥方促定天祥罪,会致远章上,桑哥气沮。转运使卢世荣榷茶牟利,致远并劾之。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致远清修苦节,耻事权贵,聚书万卷,名曰墨庄。家无余产,教诸子如师友。

(选自《元史·列传第五十七》,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
B.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
C.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
D.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田”指古代朝廷或地方政府拨给学生的公田,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经济支柱。
B.“从子”这一亲属称谓始见于《后汉书》,唐宋时开始将亲兄弟之子称作从子,意同于“侄”。
C.“教授”指古时设置在中央学府主管学务的官员,是讲解经义、掌管学校课试的文职官。
D.“榷茶”指政府对茶叶所实施的课税、管制等措施,是我国唐以后的一种茶叶专卖制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申屠致远备受重用,为政有方。元世祖南征时,军中的机要事务,大多由他谋划;担任寿昌府判官时,他布置得法,民众得以安定。
B.申屠致远明察秋毫,断案公正。任杭州总管府推官时,为屈打成招的杨玠节平反昭雪,使诬陷彭宏有谋反之心的金渊受到应有的惩罚。
C.申屠致远为人正直,不惧权贵。忙兀台要置弹劾他不守法纪的郄显等人于死地,致远不惧怕威胁,解开他们的囚具,让其充军赎罪。
D.申屠致远为人勇敢,敢于斗争。陈天祥被捕后,大家都不敢前往湖广巡视,致远慨然请行,和桑哥进行面对面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致远谳之,得其情,溶服辜,玠节以贿为谢,致远怒绝之。
2)属县械反者十七人,讯之,盖因寇作,以兵自卫,实非反者,皆得释。
2024-09-01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