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古诗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杂记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23757582
阅读《游褒禅山记》回答下列问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不存,后世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人之于天地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
B.往往有                           此余之所
C.夷                              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又以悲夫古书不存          后世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2.下列句中加点字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
A.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B.后世之其传而莫能名者
C.常在于险远D.则者少
3.下列句中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B.可以无悔矣
C.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以近                                   孰能讥之乎
③无物以                            ④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
5.翻译下面句子。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知识点】 杂记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注】①双趺():两脚。

1.对下列句子中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无垢横浦       谪:贬官B.城西宝界寺       寓:住所
C.北归                    洎:等到D.至今             犹:还
2.下列与例句中加点字“之”的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双趺迹隐然,至今犹存。
A.项伯乃夜驰沛公军。B.所存,师之所存也。
C.不知将军宽至此也。D.学者必有师。
3.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每天天将昏暗时,他总是拿着书本站在窗下,依靠微弱的暮色读书。
B.每天天将亮时,他总是拿着书本站在窗下,依靠微弱的晨光读书。
C.每天天将亮时,他总是拿着书信站在窗下,依靠微弱的晨光读书。
D.每天天将昏暗时,他总是拿着书信站在窗下,依靠微弱的暮色读书。
4.对文中透露出的哲理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人要讲诚信。B.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C.天才出自勤奋。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024-08-21更新 | 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游褒禅山记》(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节选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于是余有             叹:感慨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       观:景象
C.于人可讥             为:是
D.又以夫古书之不存             悲:悲伤
2.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和意义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②夫夷
③不随
④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相之
⑤然力足至焉
⑥又悲夫古书之不存
A.①⑥/②③/④⑤B.①⑥/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①⑤/⑥D.①④/③⑤/②/⑥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B.后世之其传而莫能名者
C.险以远,则者少
D.其下平旷,有泉
4.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B.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C.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5.作者强调“于险远”得“非常之观”需要几个条件?(     
A.三个:有志、有力、有物相之
B.三个:有志、有力、不随以止
C.四个:志、力、物、不随以怠
D.五个:志、力、物、己不悔、人不讥
6.补足画线句省略的部分
7.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2024-08-06更新 | 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酶酒临江,横槊赋诗,(A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B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C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D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选自《赤壁赋》,作者苏轼)

1.下列各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C.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D.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2.下列对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判断句)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宾语前置)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D.谢玄入,问计于谢安(状语后置)
3.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不恰当的是(     
A.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
B.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得嫉妒长江的没有穷尽。
C.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D.菜肴和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凌乱一片。
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客对“何为其然”的回答,表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观,气势豪放,态度乐观。
B.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江水、明月为喻宽解对方。
C.选文表现了苏轼即使身处逆境,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
D.选文“情、景、理”融合,以正反两方面的观点,表现作者复杂又矛盾的内心世界。
2024-08-07更新 | 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