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古诗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杂记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2370077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褒禅山记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1.下列各组中的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而人之所罕                                   尽吾志也而不能
B.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                  巫医乐师百工人,不耻相师
C.何可胜也哉                                      帘内掷一纸出,即人意中事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之学者必有师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与“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中“以”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至丹荆卿为计,始速祸焉B.所谓华山洞者,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君臣固守窥周室D.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与“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中“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A.左右欲相如B.常以身蔽沛公
C.王无D.乎舞雩
4.下列各句中,译文错误的一项是(     
A.于是余有叹焉                       译文:对于这种情况,我有所感叹。
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译文:(路)平而近,游览的人就多。
C.其孰能讥之乎                       译文:他们谁能讥笑他呢?
D.此余之所得也                       译文:这是我的收获。
【知识点】 杂记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个题。

范正辞,太平兴国中,以饶州多滞讼,选知州事。至则宿系皆决遣之,胥吏坐淹狱停职者六十三人。会诏令料州兵送京,有王兴者,怀土惮行,以刃故伤其足,正辞斩之。兴妻上诉,太宗召见正辞,庭辩其事。正辞曰:东南诸郡,饶实繁盛,人心易动。兴敢扇摇,苟失控驭,则臣无待罪之地矣。上壮其敢断,特迁官,充江南转运副使。饶州民甘绍者,为群盗所掠,州扑系十四人,狱具将死。正辞案部至,引问之,囚皆泣下,察其非实,命徙他所讯鞫。既而民有告盗所在者,正辞潜召监军掩扑之。盗觉遁去,正辞即单骑出郭二十里追及之。贼控弦持稍来逼,正辞大呼,以鞭击之,中贼双目,仆之,余贼渡江散走。被伤者尚有余息,旁得所弃赃,按其奸状伏法,十四人皆得释。此吾乡里事,而郡人多不闻之。

(选自《容斋随笔》)

1.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胥吏坐狱停职者             淹:拖延
B.会诏令州兵送京             料:挑选
C.具将死                           狱:牢狱
D.正辞部至                    案:巡察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范正辞被选做问题很多的饶州知州,这侧面表现了他断案的才干。
B.选兵进京一事中,范正辞杀人失当且强言抗辩,被贬官充任副使。
C.范正辞明察冤狱,使因甘绍案被判死刑的14名蒙冤者全部获释
D.范正辞不仅办案目光敏锐,指挥有方;且临敌勇毅果敢,武艺高强。
3.翻译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
2024-08-23更新 | 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东方朔救乳母

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①,乳母求救东方朔。朔曰:帝忍而愎,旁人言之,益死之速耳。汝临去,慎勿言,但屡顾帝,我当设奇以激之。乳母如其言。朔在帝侧曰:汝宜速去!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尚何还顾!帝虽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愍②之,即赦免罪。

(选自《西京杂记》,略有改动)

【注释】①申宪:依法惩处。申,按照。宪,法律。②愍mǐn,哀怜。

1.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但屡帝(拜访)
B.帝虽才雄心(刚硬)
C.屡顾帝(只、只要、只管)
D.帝忍而(固执、任性)
2.下列加点的“以”与“吾当设奇以激之”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小,劣之。(《促织》)
B.意将隧入攻其后也。(《狼三则·其二》)
C.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史记廉颇蔺相如传》)
D.则何哉?(《论语》)
3.下列加点词与“朔在帝侧曰”中“侧”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市中游侠儿得佳者养之。(《促织》)
B.秦者秦也。(《阿房宫赋》)
C.鱼虾而友麋鹿。(《前赤壁赋》)
D.且夫天下非弱也。(《过秦论》)
4.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
2024-08-30更新 | 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石钟山记》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是(     
A.余自齐安舟行临汝       适:到……去。
B.硿硿             焉: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
C.至夜月明             莫:通“暮”。
D.汝之乎             识:认识。
2.下面句子中的“而”字与“徐而察之”中的“而”字,用法完全相同的是(     
A.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B.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C.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D.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下列各句与“古之人不余欺也”的句式不相同的是(     
A.何以知之?B.大王来何操?
C.不吾知也。D.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本段文字记叙作者实地考察的经过,指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B.“余固笑而不信也”中的“笑”与“因笑谓迈曰”中的“笑”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讥笑,后者是微笑。
C.对寺僧的做法作者表示不相信,晚上自己亲自去实地考察了石钟山。
D.通过与苏迈的谈话,说出了石钟山得名的缘由,即与寺僧的解释完全相同。
2024-08-17更新 | 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