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散文 > 叙事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 题号:2364557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碎暖留痕   全筌

①某个春日的午后,我着手整理杂乱的书架。忽然,一张字条从一本书里滑出,掉落在地。

②字条已经泛黄,是从超市购物小票上撕下来的一截,上面不甚工整的字迹让我心头一暖:今天悄悄买了几瓶梅酒,我藏在冰箱里,等你回来一起喝。这温暖的字句,一下子撞开了岁月深处的某扇门,这是我先生十年前写给我的。那时候,我初入职场,工作经常连轴转,半个月才休息一天。好不容易盼到了休息日,我总是待在家里躺着看电影、追剧。有一次,看到剧里的男女主角在花树下一边喝梅酒一边欣赏春日盛景,我内心颇感艳羡,不禁叹道:啥时候我也能尝一尝梅酒的滋味?1先生听到后,默默地跑去超市买了回来,悄悄地藏在冰箱里。字条上的只言片语,让我觉得时光走得那么轻缓。

③朋友曾经给我讲过一个关于片片银杏寄相思的故事。平凡的夫妻俩,晚饭后总要出去散步。每到银杏叶泛黄时,他们都会在树下驻足徘徊。可不巧的是,丈夫在某个秋日去世了。此后的十年里,每年秋季,妻子都会在他们经常散步的路上拾起一枚银杏叶,写下想你,五周年”“想你,六周年”“想你,七周年”……后来妻子也去世了,女儿在整理母亲的遗物时,意外地发现了那些银杏叶。那些镌刻在叶片上的思念,是妻子余生的慰藉,细碎而温暖。

④我坐在一堆书中间,沐浴着暖暖的阳光,任思绪飘飞于往事之中。在老宅的五斗柜里,我曾经看到过一沓父亲写的家书,其中有一封信这样写道:安香吾妻,接连台风,十亩苗田尽毁。你下个月汇3000元来,我要再次播种育苗。家中儿女,还望周全。我很好,勿念。19931012日深夜。关于这封信,母亲曾经对我说起,为了支持父亲,她偷偷地将自己为数不多的金银首饰都当掉了,还差的钱,是靠卖家里的口粮凑齐的。我曾问母亲:如果当年父亲种菜没有回本,是不是来年秋收之前,咱们都得去找亲友讨米吃饭了?2母亲摇了摇头,轻声说道:不会的,我相信你爸。她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那淡然的容颜背后,深藏着她对我父亲的信赖与笃定。

⑤父亲写于1993年的信件还有很多,有的内容很简单:收成不错,我给你汇1000元,冬天置办年货,尽量丰盛些……”“冬天天冷,替人缝补衣服时要点上火盆。你自己当心身体,我很好,勿念……”

⑥父亲的家书讲的都是家务和生计,没有任何浓情蜜意的语言,有的只是细碎的商议、嘱咐和叮咛。每封信抬头都是安香吾妻,结尾都是勿念,一直是这样淡淡的。我现在想起来,却有点儿眼湿鼻酸。幸好,家书落款后的日期,将父母亲当年努力劳作的日子串了起来,让我窥见了他们之间相濡以沫的爱。

⑦这些用笔墨镌刻的爱和思念——无论是在购物小票上、银杏叶上,还是在泛黄的信纸上——虽然琐碎,但是拢起来,就是聚沙而成的塔,在岁月里熠熠生辉。置身塔内,那点点滴滴的温暖,时刻包围着我们,生活也因那些温暖而留痕。

(摘自《广州日报》2023418日,有改动)

1.文章标题为“碎暖留痕”,这些“暖”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陈述。
2.第④~⑥段中,作者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请简要分析。
3.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
(1)先生听到后,默默地跑去超市买了回来,悄悄地藏在冰箱里。
(2)母亲摇了摇头,轻声说道:“不会的,我相信你爸。”她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
4.有人认为,文章最后一段可以删去,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知识点】 叙事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位老朋友、老邻居,近几年来,屡次建议我写写“大嫂”。因为他觉得她待我太好,帮助太大了。老朋友说:

“她在生活上,对你的照顾,自不待言。在文字工作上的帮助,我看也不小。可以看出,你曾多次借用她的形象,写进你的小说。至于语言,你自己承认,她是你的第二源泉。当然,她瞑目之时,冰连地结,人事皆非,言念必不及此,别人也不会作此要求。但目前情况不同,文章一事,除重大题材外,也允许记些私事。你年事已高,如果仓促有所不讳,你不觉得是个遗憾吗?”

我唯唯,但一直拖延着没有写。这是因为,虽然我们结婚很早,但正像古人常说的:相聚之日少,分离之日多;欢乐之时少,相对愁叹之时多耳。我们的青春,在战争年代中抛掷了。以后,家庭及我,又多遭变故,直到最后她的死亡。我衰年多病,实在不愿再去回顾这些。但目前也出现一些异象:过去,青春两地,一别数年,求一梦而不可得。今老年孤处,四壁生寒,却几乎每晚梦见她,想摆脱也做不到。按照迷信的说法,这可能是地下相会之期,已经不远了。因此,选择一些不太使人感伤的断片,记述如上。已散见于其他文字中者,不再重复。就是这样的文字,我也写不下去了。

我们结婚四十年,我有许多事情,对不起她,可以说她没有一件事情是对不起我的。在夫妻的情分上,我做得很差。正因为如此,她对我们之间的恩爱,记忆很深。我在北平当小职员时,曾经买过两丈花布,直接寄至她家。临终之前,她还向我提起这一件小事,问道:

“你那时为什么把布寄到我娘家去啊?”

我说:

“为的是叫你做衣服方便呀!”

她闭上眼睛,久病的脸上,展现了一丝幸福的笑容。

(选自孙犁《亡人逸事》)

1.选文最后一段运用了何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2.请简要概括妻子对“我”一生的帮助包括哪几个方面。选文表达了作者对妻子怎样的情感?
3.第三段末尾作者说“就是这样的文字,我也写不下去了”,为什么还要写下面的内容?
4.结合选段,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
2024-08-21更新 | 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题目。

父亲之间

①弟弟迷恋音乐,不仅迷恋流行歌曲,也迷恋中国古典乐器。他常常在夜里吹奏笛子,声音清越,吹出月光、竹林、沙滩、仙鹤……升入高中以后,弟与另两个男孩一起组成了一个“红蜻蜓”歌唱组合。在春日夕阳中翻唱着一些小虎队的歌曲,唱得投入而动情,虽然只有我一个观众。弟弟要考艺术院校,父亲认为那是不务正业,严厉禁止。弟在那年高考中落榜了。弟弟准备去当文艺兵,父亲又是反对。他心灰意冷,对音乐的追求就此止步,常常迷茫地望向远方。

②对于父亲的横加干涉,弟是心怀怨愤的。他整日整日地不回家,在外面游荡,抽烟,喝酒,看录像,甚至赌博。父亲对于弟的不成器是彻底失望的,竟日摆着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看也不看弟一眼。父子之间犹如宿敌,冷战,僵持,中间横亘着大片大片的山,不可逾越。

③那些坚硬的、暗含敌意的、荒原一般的沉默,是什么时候开始消融,最后随风化为流水的,我不得而知。

④我那时已在江南。弟有时写信,有时打电话,内容里渐渐多了关于父亲的信息。初涉尘世的弟弟被浮世的炎风吹刮后,终于体会到了现实闾巷烟火的不易。他才知道,父亲对于他的要求,并非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脸面,那要求,也是生活本身对他的要求。相应的,在经历过我的一些波折后,父亲对弟也渐渐释然。父亲终于明白,子女的人生是无法由他来设计的。

⑤柔软悄悄而来,来自两个血脉相连的男人,如静海深流。

⑥在四处求人碰壁后,父亲拿出积蓄,为弟买了出租车。弟把自己安顿在皖北那个小城,结婚,生子,开始了平淡的人生。

⑦一年的秋日,我自江南回去探亲,家人聚在一张饭桌上,吃着饭菜,说着闲话,屋外,秋阳融融,院中桂花散发着脉脉清香。一切都在不言中,生活似乎在和解与体恤中,平静地向前流去。

⑧如果,生活仅仅如此按部就班地向前走去,父亲与弟弟都不会看到他们各自的另一面。

⑨波澜总在不经意间降临人间。弟的孩子,我的侄儿,在出生一年后,被诊断为孤独症患者。不能接受现实的是父亲。他在一夜间,叶落萧萧,只剩下虬枝无言地指向天空。弟头一次发现了父亲的软弱,那貌似强大的外表下,也有不堪一击的所在。他一边安慰父亲,鼓励妻子;一边筹款,四处求医。竭尽人事,要为侄儿打开那扇自闭的门。弟开始不停地讲话,虽然他讲得口干舌燥,侄儿一点反应也没有。弟说,他不会放弃,然后挺了挺脊背,走出大门。父亲也第一次知道了弟是执著的,像蒲草,看似柔弱,实则有坚韧自持的力量。

⑩在弟的从容面前,终于有一天,父亲接受了现实。他什么也没说,拍拍弟弟的肩膀,把退休工资卡交给了弟弟。弟不要,父亲怒目,喝令他收下。然后挺直脊背,走出大门。

⑪两位父亲,让我明白了什么叫“父亲”。

(改编自李丽娟的作品)

1.阅读全文,简要说说文中的“弟弟”是一个怎样的人。
2.文章第⑦自然段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3.分析“父亲怒目,喝令他收下,然后挺直脊背,走出大门”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题“父亲之间”比“父子之间”更富深意,道出了两代父亲在家庭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责任感。
B.文章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显得真实、亲切、自然。
C.第⑧自然段在文中起到过渡作用,是前后两部分内容衔接自然、紧密。
D.在经历过浮世的波折后,弟弟才知道,父亲当初反对自己迷恋音乐,仅仅是为了他自己的脸面。
2024-08-05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母亲》选段

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提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是都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母亲自己。她还须自晓至晚的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1.这段话共写了三件事:
①:
②:
③:
2.这段话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思想感情?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段话以什么为顺序来写的?
2024-08-25更新 | 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