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9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独特感受。作者认为春天的到来最初是通过嗅觉感知的,而不是视觉。文章通过描写春天的气息、鸟雀的叫声和藤条的变化,展现了春天悄然来临的过程。作者用“初恋”来比喻这种感受,增强了文章的情感色彩。整体上,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读者带来了对春天的全新体验和深刻感悟。

1 .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春天最初是闻到的

一年一度此时此刻,我都会站在料峭的寒气里,期待着春的到来。

因为我知道,若要知春可不能等到隔岸观柳,不能等到远远河边的柳林已经泛出绿意,或是那变松变软变得湿漉漉的土地已经钻出草芽——那可就晚了。春的到来远比这些景象的出现早得多,一直早到冬天犹存的天地里。你把冻得发红的鼻子伸进挺凉,甚至挺冷的空气里,忽然,一股子清新的、熟悉的、久违的气息,钻进鼻孔,并一下子钻进你的心里。它让你忽然感到天地要为之一新了,你立即意识到春天来了!

可是,当你伸着鼻子着意一吸,想再闻一闻这神奇的气味时,它又骤然消失,仿佛一闪即逝。你环顾四周,仍是一派冬之凋敝,地冻天寒。然而,不知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这气味忽又出现。就像初恋之初,你所感受到的那种幸福的______,当你感到时便陷入一片空茫,在你感到时则怦然心动。原来,春天最初是在飘忽不定之中,若隐若现、似有若无。它不是一种形态,而是一种气味、一种气息——一种苏醒的大地生命散发出的气息。

这时,你去留心一下。鸟雀们的叫声里是否多了一点兴奋与光亮?那些攀附在被太阳晒暖的墙壁上的藤条,看上去依旧干枯,你用指甲抠一下它黑褐色的外皮,你会发现这茎皮下边竟是鲜嫩鲜嫩的绿。春天不声不响地埋伏在万物之中。这天地表面依旧如同冬天里那样冷寂而肃穆。但春是一种生命,凡是生命都是不可遏止的。生命的本质是生,谁能阻遏生的力量?冬天没有一次关住过春天,也永远不会关住春天。所以在它出现之前,已经急不可待地把它的气息精灵一般地散发出来,透露给你。所以,春天最先是闻到的。

(选自冯骥才《春天最初是闻到的》,有删改)

1.下列填入文中空缺处最恰当的词语是(     
A.若隐若现B.时断时续C.似是而非D.似有若无
2.作者为什么说“春天最初是闻到的”,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春天的到来远比那些可以看见的景象要早得多。
B.因为春天最初是一股清新的、熟悉的、浓烈的气息。
C.因为春天最初是一种苏醒的大地生命散发的气息。
D.因为春天最初是不声不响地埋伏在万物之中的。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2 . 阅读茅盾散文《风景谈》末段,回答问题。

最后一段回忆是五月的北国。清晨,窗纸微微透白,万籁俱静,嘹亮的喇叭声,破空而来。我忽然想起了白天在一本贴照簿上所见的第一张,银白色的背景前一个淡黑的侧影,一个号兵举起了喇叭在吹,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都表现在小号兵的挺直的胸膛和高高的眉棱上边。我赞美这摄影家的艺术,我回味着,我从当前的喇叭声中也听出了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来,于是我披衣出去,打算看一看。空气非常清冽,朝霞射住他,只觉得他的额角异常发亮,然而,使我惊叹叫出声来的,是离他不远有一位荷枪战士,面向着东方,严肃地站在那里,犹如雕像一般。晨风吹着喇叭的红绸子,只这是动的,战士枪尖的刺刀闪着寒光,在粉红的霞色中,只这是刚性的。我看得呆了,我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如果你也当它是风景,那便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1)作者插入一段有关贴照簿上小号兵的描写,其作用是(     
A.贴照簿的小号兵形象是真有其事,这样的内容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B.体现出散文的特点;“形”的散,有利于丰富文章内容,突出“神”的聚--表现小号兵的形象。
C.用不同的时间,不同地点的两个号兵形象相互对照,为下文主题的揭示作了铺垫。
D.使山岗上小号兵形象更加真切、丰满、清晰。

(2)对划线两句的写作方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红绸子的暖色与刺刀寒光的冷色互相映衬,表现两个战士的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警觉的形象。
B.用红绸子的动与刺刀的静互相映衬,显示出一种既生机蓬勃又庄重肃穆的气氛。
C.用吹喇叭的小号兵和荷枪的战士的两个形象互相对照显示感人的民族精神。
D.“我看得呆了”一句写人的震惊心理,从侧面描写了风景激动人心,显示了民族精神的感人力量。

(3)对结尾一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指自然风光和两个战士的活动。
B.“伟大者”指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
C.前一个风景是指民族精神化身的两个战士的形象,用引号表示强调。
D.这节议论,不仅揭示了上节文字的深刻含义,而且和文章中其他议论段一起成为连接六个“画面”的线索。

(4)为这两节文字拟个标题:________
(5)“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特点,以这两节为例,指出它的“神”是什么?它的“形”主要指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又是什么?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大串讲】【中职专用】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现代文阅读专题(基础模块上册)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整体分析: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荷塘的美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文章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荷叶、荷花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置身其中。微风拂过,荷叶与花朵轻轻颤动,清香四溢,给人以宁静、清新的感受。整段文字充满诗意,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现了作者细腻的观察力和高超的写作技巧。

3 . 阅读朱自清《荷塘月色》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     )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     )的舞女的裙。(     )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亭亭 田田 层层B.田田 亭亭 层层
C.层层 亭亭 田田D.田田 层层 亭亭
2.本段讲的主要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A.荷塘上的迷人景色B.荷塘上的月色
C.月光下的荷塘美景D.荷塘月色
3.把荷叶比作舞女的裙,荷叶给人的感受是(     
A.翠绿欲滴B.轻盈飘逸
C.高高耸立D.舒然展放
4.“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使用的修辞正确的一项是(     
A.比喻B.通感C.拟人D.夸张
5.这一节依次写了荷_______、荷_______、荷______、荷______和荷韵。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职业中学校(就业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通过描写北京胡同的形态、文化特征及其在时代变迁中的衰落,展现了胡同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无奈的消逝。作者以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细节描写,刻画了老北京人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胡同文化的深情怀念和对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消失的惋惜。文章语言生动,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冷静观察,又有对历史的深情回望,令人感慨万千。

4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安分守己、逆来顺受。我们楼里有个小伙子,为一点事,打了开电梯的小姑娘一个嘴巴。我们都很生气,怎么可以打一个女孩子呢!我跟两个上了岁数的老北京(他们是搬迁户,原来是住在胡同里的)说,大家应该主持正义,让小伙子当众向小姑娘认错,这二位同志说:叫他认错?门儿也没有!忍着吧!——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有的地基柱础甚至已经下沉,只有多半截还露在地面上。有些四合院门外还保存已失原形的拴马桩、上马石,记录着失去的荣华。有打不上水来的井眼、磨圆了棱角的石头棋盘,供人凭吊。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望低徊。

再见吧,胡同。

1.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作者将北京城比喻成“豆腐”,生动形象,充满生活气息。
B.本文先后写了胡同的形态、名字的来源、文化特征和胡同文化在时代大潮中的衰落,看似散漫,实则紧密关联。
C.“西风残照,衰草离披”两句,巧妙化用古典诗句,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气氛,很容易引起人们的伤感之情。
D.“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这一细节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老北京人生活哲学的态度。
2.作者的语言颇具特色,请分析划线句子的妙处。
3.结合全文,谈谈什么叫胡同文化。
7日内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职业中学校(就业)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整体分析:《风景谈》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黄土高原的独特风景和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文章以蓝天、明月、秃顶的山、浅濑的水等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了种田人和生产队员的日常活动,表现了他们的乐观和坚韧。作者通过对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对比,突出了人类在艰苦环境中所展现的崇高精神,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赞美和对革命圣地延安的热爱。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5 . 阅读《风景谈》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于是我又回忆起另一个画面,这就在所谓黄土高原!那边的山多数是秃顶的,然而层层的梯田,将秃顶装扮成稀稀落落有些黄毛的癞头,特别是那些高秆植物颀长而整齐,等待检阅的队伍似的,在晚风中摇曳,别有一种惹人怜爱的姿态。可是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月亮离山顶,似乎不过几尺,远看山顶的小米丛密挺立,宛如人头上的怒发,这时候忽然从山脊上长出两支牛角来,随即牛的全身也出现,掮着犁的人形也出现,并不多,只有三两个,也许还跟着个小孩,他们姗姗而下,在蓝的天,黑的山,银色的月光的背景上,就成了一幅剪影,如果给田园诗人见了,必将赞叹为绝妙的题材。可是没有完。这几位晚归的种地人,还把他们那粗朴的短歌,用愉快的旋律,从山顶上飘下来,直到他们没入了山坳,依旧只有蓝天明月黑魆魆的山,歌声可是缭绕不散。

②另一个时间。另一个场面。夕阳在山,干坼的黄土正吐出它在一天内所吸收的热,河水汤汤急流,似乎能把浅浅河床中的鹅卵石都冲走了似的。这时候,沿河的山坳里有一队人,从生产归来,兴奋的谈话中,至少有七八种不同的方音。忽然间,他们又用同一的音调,唱起雄壮的歌曲来了,他们的爽朗的笑声,落到水上,使得河水也似在笑。看他们的手,这是惯拿调色板的,那是昨天还拉着提琴的弓子伴奏着《生产曲》的,这是经常不离木刻刀的,那又是洋洋洒洒下笔如有神的,但现在,一律都被锄锹的木柄磨起了老茧了。他们在山坡下,被另一群所迎住。这里正燃起熊熊的野火,多少曾调朱弄粉的手儿,已经将金黄的小米饭,翠绿的油菜,准备齐全。这时候,太阳已经下山,却将它的余晖       了满天的彩霞,河水喧哗得更响了,       在石上的便喷出了雪白的泡沫,人们把沾着黄土的脚伸在水里,任它冲刷,或者       起水来,洗一把脸。在背山面水这样一个所在,静穆的自然和弥漫着生命力的人,就       了美妙的图画。

③在这里,蓝天明月,秃顶的山,单调的黄土,浅濑的水,似乎都是最恰当不过的背景,无可更换。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

1.依次填入第②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幻成         织成B.变成         绘成
C.幻成         绘成D.变成         织成
2.对文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黄土高原”加双引号表示特定的意义,此处指革命圣地延安
B.种田人唱着歌儿回家可以看出他们心情愉快,表现了延安人民热爱劳动的精神风貌
C.从“层层的梯田,将秃顶装扮成稀稀落落有些黄毛的癞头”这句话可见作者不喜欢延安的自然景色
D.“月明之夜”“银色的月光”“黑的山”“蓝的天”,这些优美的景色很好地衬托了晚归的种田人的辛勤,显示出人物之美
3.“忽然间,他们又用同一的音调,唱起雄壮的歌曲来了,他们的爽朗的笑声,落到水上,使得河水也似在笑。”该句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A.外貌描写B.语言描写C.动作描写D.心理描写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职业中学校(就业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通过描写一把寂寞的锄头,深刻反映了乡村生活的变迁和农民内心的挣扎。锄头象征着传统农业生活和父辈们的辛勤劳作,而父亲的离开则代表了在现代化进程中,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寻求新生活的无奈与痛苦。文章情感真挚,语言细腻,通过锄头这一意象,巧妙地揭示了乡村的忧伤与温暖,表达了对故土和传统生活的深深眷恋。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把寂寞的锄头

①是一把寂寞的锄头,静静地倚靠在斑驳的墙壁上。木质的柄上布满腐朽的暗灰色,金属的头也长满黄色的锈迹,在皎洁如水的月光里,没有半点光泽。它像极一位深闺里常年等待归人的怨妇,头发蓬乱,一脸憔悴。几声从远处秋草间传来的虫鸣,如泣如诉,把一把锄头内心的全部忧伤与寂寞呈现得淋漓尽致。

②月光被无情的岁月割伤,父亲与这把锄头的那些逝去的遥远影像在我的心头慢慢变得清晰可及。

③扛着一把锄头,叼着一根香烟,飘进晨雾里;又扛着一把锄头,叼着一根香烟,从黄昏里归来,这几乎成为父亲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晨雾与黄昏比我更懂父亲,它们能够感受父亲脸上的每一点苍老与沧桑,以及内心掠过的每一抹喜悦与忧伤,所以它们总是以最美丽的姿态迎送父亲。在晨雾与黄昏的更替中,也交织着父亲充沛的精力与疲惫的身躯,见证着父亲永不弯曲的脊梁。我常常坐在门前那棵不知年龄的香樟树下等待父亲从黄昏里归来;走到树下,父亲也偶尔会坐下来抽一根烟。青烟一圈圈漫过父亲的头顶,漫过高大的香樟树,飘向比天边更远的天边。青烟散了,黄昏却紧锁住父亲的眉头,年少的我一点也不懂父亲眉心间的惆怅。

④我八九岁时,父亲去铁匠铺给我打了一把小锄头。我永远无法忘记那天父亲给我讲的一句话:吃果子,拜树头;吃米饭,敬锄头。在父亲心里,锄头就是一切,能够创出生活里所有的希望。他也希望,我拾起这样的希望并把它延续下去。

⑤父亲的话就是箴言,我年少的心始终坚信着。

⑥可后来,父亲却先背叛了。

⑦父亲离家的前一夜,我听见了他的叹息与母亲的啜泣。那夜,月光也像今夜这样皎洁,父亲那把锄头被泥土打磨得锃光瓦亮。锄头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躲在墙角,望着天上闪闪烁烁的星星发呆,一声不吭。

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母亲哽咽着说。

⑨父亲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要是有法子,谁愿意背井离乡呢?

⑩整个漫长的夜里都充斥着这样沉重而无奈的对话,少不更事的我,也从中体会到了一点辛酸,虽然我并不明白父亲为何不得不逃离村庄。次日清晨,深秋的薄雾把通往城市的路遮盖得严严实实,像是有意要留住父亲远行的脚步。墙脚的锄头上,也沾满了露珠,晶莹剔透,与母亲的眼泪一样,没有半点杂质。父亲背上大大的帆布包,摸了摸锄头,便一头扎进了迷雾中。这年,我十二岁,念小学六年级;妹妹六岁,刚念小学一年级。

⑪岁月如梭,光阴似箭,十年时光转瞬间就溜走了。

⑫十年前,父亲怎就狠下心来扔下这把锄头,毅然决然地从村庄逃往城市?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像一团凌乱的绒线交织在父亲心里,他不得不忍着巨大的悲痛逃离。在父亲心里,这把握了十多年的锄头早已成为他最亲密无间的朋友,怎能说背叛就背叛呢?

⑬上有祖父、祖母要赡养,下有我和妹妹要供养,父亲似乎感到了这是一把锄头再也不能承受的重担。乡村与城市的巨大落差,不得不让始终坚信一把锄头可以在土地上开垦出无限希望的父亲的心头产生动摇。不仅父亲动摇了,村庄里一个又一个农人都动摇了,纷纷逃离他们热爱的土地,眷恋的锄头。锄头寂寞了,村庄也开始变得荒芜。

⑭但父亲终究没有逃离与背叛,在他的心里,始终有一把锄头挽就的心结,这里面拴着的全是爱,从未改变。我坚信,终有一天,父亲以及那些离开村庄的农人们都将全部回来,重新握起那把锈迹斑斑的锄头,书写村庄的富饶。

⑮一把寂寞的锄头,是村庄的忧伤,也是村庄的温度。

1.请谈谈你对题目“一把寂寞的锄头”的理解。
2.父亲对锄头的感情是复杂的。请结合全文内容,梳理出父亲对锄头的情感变化历程。
3.第⑥段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
4.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①段。
5.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所说的“村庄的忧伤”和“村庄的温度”?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中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通过描写辽河口湿地的芦花,展现了芦花的坚韧不屈和高雅品格。作者以芦花为线索,介绍了渔雁和苇客这两种古老职业,表现了他们与芦花之间的深厚情感。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叙述,表达了对芦花的喜爱和敬仰,同时也寄托了对友谊长存和生活美好的愿景。结尾处提到“大槐树”和“小云南”,进一步深化了芦花作为精神象征的意义,增强了文章的情感厚度。

7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渔客芦花

老藤

①如果说世界上有永不凋谢的花,那么非芦花莫属。古人之所以折芦花以赠远,除却表达思念外,还因为芦花即使被折下也不会凋零,这是古人对友谊长存这一愿景的最好寄托。

②辽河口湿地有世界上最大的芦苇荡,旧有南大荒之称。我是冬月去的,彼时的辽河口平原天高地远,海风凛冽,孤独地行走在大海与苇甸之间的公路上,仿佛正奔赴一个远方之外的远方,心中寂寥而又冲动。当你出神地凝望广阔的芦花海时,会有一种心窗洞开的感觉,你仿佛化身为苇地的一只鸥鸟,在没有羁绊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③芦花是有性格的,桀骜中透出一分高雅。刚刚下过一场雪,芦苇根部落满厚厚的雪,雪可以裹住芦叶,冻住芦根,却奈何不了芦花。没有一枝芦花被积雪压折,雪只能成为芦花的陪衬。在苇甸边缘一片开间的雪地上,三株茁壮的芦苇呈品字形立着,似乎在向我招手。我想,我应该把它们带回去。于是走过去折下这三株芦花。八年过去了,三株芦花依然是当年的模样,姿态、颜色都没有改变,总是用洁白的笑靥望着我。灰尘几乎无所不在,然而它们未被浮尘所染:只是边边角角有了少许的淡黄,这淡黄如同鸡雏的绒羽,像和田玉籽料的皮子,越发衬出了芦花的雪白。我想,灰尘不侵芦花,是不是被芦花的暖意所感动了?

④说到芦花的暖意,我不由得想起了渔客一词。渔客是两种古老职业的结合,即渔雁和苇客。这两种职业都与芦花有关。在一代又一代渔雁和苇客的心里,芦花是常开不谢的______之花和_________之花。

⑤所谓渔雁。是辽河口特殊的打鱼人群体。他们大多来自河北,胶东一带,如同候鸟一样,随季节变化,顺着水陆边缘迁徙,在辽河入海口的滩涂及浅海打鱼捕虾。在辽河口二界沟,我遇到了渔雁的后裔。这是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妇人,我问她渔雁最看重的是什么。我没想到她的回答是芦花。她说,芦花在渔雁的生活中像月光一样重要。春天苇尖鸟一叫,青虾结队来投靠;夏天芦苇一抽穗。海蜇捞得最起劲儿;入秋芦花脸一红,河刀满舱不用蒙;立冬芦花赛过霜。摇橹扬帆回家乡。

⑥与春夏秋三季在辽河口栖息的渔雁不同。苇客只有在冬季来苇甸。苇客有点像大西北曾经有过的麦客,只不过麦客是出西口割麦子。而苇客是下辽河打苇子。就劳动强度来说,苇客要比麦客辛苦得多。因为芦苇比麦秸更坚实粗壮,割起来格外费力。苇客称割苇为打苇于。一个字道出了对芦苇爱恨交织的情感。节客大多来自黑龙江卜奎一带,是闯关东人的后裔。他们吃苦耐劳,守信重义,与雇主关系相对固定。立冬一过,渔雁收起渔网从海上离开,苇客便拖家带口从陆地上赶到。

⑦我耳边似乎响起那首熟悉的歌曲——《芦花》,这是我很喜欢的一首歌,其中有段唱词很美:芦花白芦花美,花絮满天飞,千丝万缕意绵绵,路上彩云追……”我想,对于讨生活的渔雁和苇客来说,他们对芦花的追逐就是一个代代逐梦、生生不息的过程。我们现在无法完全复原渔雁与苇客的生活情状,然而从他们跋涉的轨迹看,可以想见,如果没有足够的韧劲和恒心,没有一个具有鲜明辨识度的象征符号的指引,是很难做到像候鸟一样年复一年地迁徙的。我想起了明代移民眼中的大槐树,想起了胶东移民心底的小云南。或许,洁白的芦花对渔雁和苇客来说。也是一个同样的精神指向。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第①段作者认为芦花是“永不凋谢的花”,古人折芦花以赠远,是用芦花来表达思念,寄托友谊长存的美好愿景。
B.作者对辽河口湿地中的芦花的描写,不仅写出了自己对芦花的喜爱,还表现了芦花坚韧不屈,向往自由的品格。
C.文章第⑤段插入了渔雁生活中的谚语,富有生活气息,表现了芦花与渔雁的密切关系,和文章结尾相照应。
D.第⑤⑥两个自然段通过时间,地点和工作内容的对比,衬托出苇客比渔雁更辛苦,更守信重义,更值得敬佩。
E.本文采用了记叙、描写、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表现了芦花和渔客的不解之缘。
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灰尘几乎无所不在,然而它们未被浮尘所染,只是边边角角有了少许的淡黄,这淡黄如同鸡雏的绒羽,像和田玉籽料的皮子,越发衬出了芦花的雪白。

3.根据文意,你认为哪一项更适合补充在横线处,并说明理由。
在一代又一代渔雁和苇客的心里,芦花是常开不谢的__________之花和________之花。
A.生活             希望                     B.温暖            幸福
我选(     
理由: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处,作者写“大槐树”和“小云南”有什么作用?
5.刘勰在《文心雕龙》里主张“为情而造文”,无论是诗歌还是文章,都应该为了抒发某种情感而创作。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一主张的。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职教高考研究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通过描写灯光在黑暗中的指引作用,表达了光明和希望在人生中的重要性。作者以灯塔、古希腊女教士的火炬、朋友的故事等为例,展示了灯光如何在绝望中给予人们希望和力量。文章强调了精神力量的重要性,指出人不仅需要物质生活,更需要精神上的支持和鼓舞。通过这些生动的例子,作者传达了对人间温暖和光明的信念,鼓励读者在困境中寻找希望,积极面对生活。

8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孤寂的海上的灯塔挽救了许多船只的沉没,任何航行的船只都可以得到那灯光的指引。哈里希岛上姐姐为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孤灯,虽然不曾唤回那个航海远去的弟弟,可是不少捕鱼归来的邻人都得到了它的帮助。

再回溯到远古的年代去。古希腊女教士希洛点燃的火炬照亮了每夜泅过海峡来的利安得尔的眼睛。有一个夜晚暴风雨把火炬弄灭了,让那个勇敢的情人溺死在海里。但是熊熊的火光至今还隐约地亮在我们的眼前,似乎那火炬并没有跟着殉情的古美人永沉海底。

这些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一点点恩泽——一点光,一点热。光驱散了我心灵的黑暗,热促成了它的发育。一个朋友说: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我自然也是如此。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海上漂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

我想起了另一位友人的故事:他怀着满心难治的伤痛和必死之心,投到江南的一条河里。到了水中,他听到一声叫喊(救人啊!),看见一点灯光,模糊中他还听到一阵喧闹,以后便失去知觉。醒过来时他发觉自己躺在一个陌生人的家中,桌上一盏汕灯,眼前几张诚恳、亲切的脸。这人间毕竟还有温暖,他感激地想着,从此他改变了生活态度。绝望没有了,悲观消失了,他成了一个热爱生命的积极的人。这已经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我最近还见到这位朋友。那一点灯光居然鼓舞一个出门求死的人多活了这许多年,而且使他到现在还活得健壮。我没有跟他重谈起这灯光的话。但是我想,那一点微光一定还在他的心灵中摇晃。

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

1.“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寓意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不但要有物质生活,还要有精神生活。
B.人不仅仅是活着,还要有点精神。
C.人不仅仅是为了活着,还应该有感情。
D.人活着不仅仅依赖粮食,还依赖精神力量,依赖希望。
2.“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飘浮”中的“黑暗的海”是指(     
A.内心常有空虚消沉的一面。B.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
C.处在黑暗之中的大海。D.日本帝国主义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
3.对末段中“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一句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人类的存在,总要点灯,总有灯光。
B.人世间,总有光明,总有爱。
C.灯光不灭,意味着光明终将驱散黑暗,正义必胜。
D.热爱生命,向往光明,心头就有不灭的灯光。
4.“这人间毕竟还有温暖,他感激地想着,从此他改变了生活态度”,这句话印证了上面一段话中的哪一句话?那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那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5.“那点灯光居然鼓舞一个出门求死的人多活了这许多年,而且使他到现在还活得健壮。”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复习大串讲】【中职专用】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现代文阅读过关训练(基础模块上册)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整体分析:叶灵凤的《憔悴的弦声》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在黄昏中弹奏三弦的妇女形象。文章以“憔悴”一词为题,既指妇女的外貌和命运,也暗示了秋天的萧瑟与作者内心的惆怅。通过对秋景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哀婉的氛围,增强了读者的共鸣。妇女的弦声和她的身影成为作者心中挥之不去的记忆,象征着逝去的美好和无奈的现实。文章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憔悴的弦声

叶灵凤

每天,每天,她总从我的楼下走过。

每天,每天,我总在楼上望着她从我的楼下走过。

哑默的黄昏,惨白的街灯,黑的树影中流动着新秋的凉意。

在新秋傍晚动人乡思的凉意中,她的三弦的哀音便像晚来无巢可归的鸟儿一般,在黄昏沉寂的空气里徘徊着。

没有曲谱,也没有歌声伴着,更不是洋洋洒洒的长奏,只是断断续续信手拨来的弦响,然而在这零碎的弦声中,似乎不自己的流露出了无限的哀韵。

灰白的上衣,黑的裤,头发与面部分不清的模糊的一团,曳着街灯从树隙投下长长的一条沉重的黑影,慢慢地在路的转角消失。似乎不是在走,是在幽灵一般的慢慢移动。

人影消失在路角的黑暗中,断续的弦声还在黄昏沉寂的空气里残留着。

遥想在二十年,或许是三十年以前,今日街头流落的人儿或许正是一位颠倒众生的丽姝,但是无情的年华,听着生的轮转,毫不吝啬的凋剥了这造物的杰作,逝水东流,弦声或许仍是昔日的弦声,但是拨弦的手绝不是昔日的纤手了。

黄昏里,倚在悄静的楼头,从凌乱的弦声中,望着她蠕动的黑影,我禁不住起了昙花易散的怜惜。

每天,每天,她这样的从我的楼下走过。

每天,每天,我这样的望着她从我的楼下走过。

几日的秋雨,游子的楼头更增加了乡思的惆怅。小睡起来,黄昏中望着雨中的街道。灯影依然,只是低湿的空气中不再有她的弦响。

雨晴后的第一晚,几片秋风吹下的落叶还湿粘在斜阶上不曾飞起,街灯次第亮了以后,我寂寞地倚在窗口上,我知道小别几日的弦声,今晚在树阴中一定又可以相逢了。

但是,树阴中的夜色渐渐加浓,街旁的积水反映着天上的秋星,惨白的街灯下,车声沉寂了以后,我始终不曾再见有那一条沉重的黑影移过。

雨晴后的第二晚,弦声的消寂仍是依然。

秋风中的落叶日渐增多,傍晚倚了楼头,当着萧瑟的新寒,我于乡怀之外不禁又添了一重无名的眷念。

这几日的秋风更烈,窗外的两棵树有几处已露出了光脱的秃干。傍晚的街灯下,沙沙的只有缤纷的落叶,她的弦声是从不曾再听见过了。

秋光老了,憔悴的弦声大约也随着这憔悴的秋光一同老去了,我这样喟然叹着。

每天,每天,我仍是这样地倚在我的楼上。

每天,每天,我不再见她从我的楼下走过。

19321218

(选自《现代散文鉴赏辞典》)

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作者在文章标题中为什么要用“憔悴”一词。
2.简要分析几处有关秋的描写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3.文中所写弹弦女和白居易笔下的琵琶女有无相同点?作者后来见不到这位妇女为什么对她非常眷念?请简要分析。
4.简要分析画线句子所用的表现手法及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复习大串讲】【中职专用】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现代文阅读过关训练(基础模块上册)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通过描写托尔斯泰墓的简朴与自然,表达了对托尔斯泰人格和精神的崇敬。文章标题“世间最美的坟墓”与墓地的简朴形成对比,突显了托尔斯泰的伟大不在于外在的奢华,而在于内在的精神力量。通过与拿破仑、歌德和莎士比亚墓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托尔斯泰墓的独特之美。环境描写与情感交融,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崇敬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托尔斯泰精神的震撼力。

10 . 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世间最美的坟墓

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这块将被后代永远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便到了墓冢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庇。他的外孙女跟我讲,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风中微微摇动的树木是托尔斯泰亲手栽种的。小的时候,他的哥哥尼古莱和他听保姆或村妇讲过一个古老传说,提到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于是他们俩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上栽了几株树苗,这个儿童游戏不久也就忘了。托尔斯泰晚年才想起这桩儿时往事和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得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他当即表示愿意将来埋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

后事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这个比谁都感到受自己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却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你大声说话。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残废者大教堂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候之墓中歌德的灵寝,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1.本文标题说,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但是,课文描写的托尔斯泰墓“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的长方形土丘”,是一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这些描写与标题是否矛盾?为什么?
2.文末用拿破仑、歌德和莎士比亚墓与托尔斯泰墓相比较,比较点是什么?起到什么作用?
3.作者说托尔斯泰墓“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从文中找出两个具体描写参观者这种崇敬之情的句子,把它们分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在整体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谈谈文中的情与景是如何交融在一起的。
5.环境描写在文章写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和环境特点、营造氛围、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反映人物性格特点、暗示文章主旨、深化主题、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请你以课文为例,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环境。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精品课堂】【中职专用】高一语文《世间最感人的坟墓》同步练习(基础模块下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