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古诗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知识 > 文言文翻译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23633179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劝     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劝学》是《________》开篇之作。
2.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吾从而师之
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翻译。
1)学不可以已。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知识点】 文言文翻译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归,以袜米,满之,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即呼备,赍米一石之塾,师乃受。

【注】①林琴南孝廉纾(shū):林纾,字琴南,近代文学家,尤以翻译外国小说名世。孝廉,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②亟:急忙。③束修:本指十条干肉,后来通常指学生拜师或亲友之间赠送的礼物。④呼备:叫人准备。⑤赍(jī):携带。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读       从:跟从B.以袜       实:装满
C.以致师       负:背着D.赍米一石之塾       致:招引
2.下列对“师受”中的“乃”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B.才C.却,然而D.是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林知之,亟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
2024-02-27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节选自苏洵《六国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国互丧,赂秦耶                           率:全,都
B.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             患:担心
C.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   厌:厌恶
D.至于颠覆,理宜然                           固:本来
2.请把文言文选段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2024-01-31更新 | 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寡人之于国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河内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无             罪:归咎,归罪
B.兵刃既接,弃甲曳而走       兵:兵器、武器
C.罟不入洿池             数:多次
D.涂有饿莩而不知             发: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①河东凶亦             ②填鼓之,兵刃相接
B.①涂有饿莩不知发       ②是何异于刺人杀之
C.①邻国民不加少             ②数口家可以无饥矣
D.①西丧地秦七百里       ②寡人之国也
4.下列有关文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惠王认为自己在治理国家方面已经费尽心力了,因为他在灾年能迁徙灾民,调运粮食,及时救荒。
B.孟子通过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使梁惠王认识到他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与邻国并没有区别。
C.孟子是反对诸侯间的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的,一句“王好战,请以战喻”充分地把这种思想表露了出来。
D.在使梁惠王明白了自己做法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自己关于民本的终极理想,“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5.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6.“五十步笑百步”已经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它的含义是什么?
7.第五自然段使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2024-03-27更新 | 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