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古诗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知识 > 文言文翻译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 题号:236273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寡人之于国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河内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无             罪:归咎,归罪
B.兵刃既接,弃甲曳而走       兵:兵器、武器
C.罟不入洿池             数:多次
D.涂有饿莩而不知             发: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①河东凶亦             ②填鼓之,兵刃相接
B.①涂有饿莩不知发       ②是何异于刺人杀之
C.①邻国民不加少             ②数口家可以无饥矣
D.①西丧地秦七百里       ②寡人之国也
4.下列有关文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惠王认为自己在治理国家方面已经费尽心力了,因为他在灾年能迁徙灾民,调运粮食,及时救荒。
B.孟子通过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使梁惠王认识到他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与邻国并没有区别。
C.孟子是反对诸侯间的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的,一句“王好战,请以战喻”充分地把这种思想表露了出来。
D.在使梁惠王明白了自己做法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自己关于民本的终极理想,“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5.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6.“五十步笑百步”已经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它的含义是什么?
7.第五自然段使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知识点】 文言文翻译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解释加点字的含义。
授之而习其句读:________          余嘉其能行古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2)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3.第二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4.文中引用“孔子拜师”和“李蟠拜师”的事例有何不同作用?
2024-03-29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之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以上文段出自(朝代)文学家(作者)的(作品)。指出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             
2.文段中的两个通假字分别是          
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牖:             铦:             絜:             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2024-01-26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以近,_____________;险以远,____________。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者,何可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以上文字选自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2.将文中划线处的句子补写完整。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夫以近______                            (2)非常之观______
(3)莫能______                            (4)何可______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于是余有叹焉。
D.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5.选文第一段作者主要围绕“志、力、物”阐述了什么道理?第二段写仆碑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
6.翻译下面句子。
(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2024-01-23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