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名著阅读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2362994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选自苏轼《赤壁赋》)

1.下列对客人之“悲”的原因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英雄易逝,人生无奈B.生命短暂,个人渺小
C.美好理想,难以实现D.江水流逝,月有圆缺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击空明兮溯流光
(2)顺流而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4.选文第1段突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怀?反映出他什么样的思想?
【知识点】 名著阅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虽有嘉肴》)

【乙】   子少时读书,一见辄即能诵。暗疏①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饮酒滑稽②者游。旬朔③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④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⑤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

(选自秦观《读书忌二物》)

【注】①暗疏:默写。②滑稽:诙谐。指行为放荡、玩世不恭酗酒者。③旬朔:旬,十天。朔,农历的每月初一,也指一个月。④曩时:从前。⑤必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阅数次。

1.下列对加点词含义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知其也——由“言近旨远”可以推定“旨”为“含义”之义。
B.教学长——由“相知”可以推定“相”为“相互”之义。
C.卷无几日——由“把玩”可以推定“把”为“持,拿着”之义。
D.而常于善忘——与“废寝忘食”中“废”的意思不同,可以推定“废”为“荒废”之义。
2.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后能自反       ②火未及,因谓之安
B.①其此谓乎       ②故虽有强记
C.①喜从饮酒滑稽       ②古之学必有师
D.①常废于善忘       ②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3.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B.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C.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D.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作者认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知识,才能知不足,才能不断完善自己,并且学习中需要互动和交流,教与学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B.【乙】文中,作者强调的损害自己学业的两个因素分别是“不勤”和“善忘”。
C.【乙】文给我们的启示是读书应该刻苦勤奋,不能浅尝辄止,应该经常复习,记忆扎实,才能有所收获。
D.【甲】【乙】两文侧重点有所不同,【甲】文运用大量议论,揭示道理,【乙】文通过大量细节描写,人物性格鲜明,跃然纸上。
2024-04-30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伶官传》序

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怜人也哉!

1.下列对选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以“呜呼”的感叹突兀而起,引发出对历史的感慨。随即用转折关系的反问句,提出中心论点。
B.选文第二段以“三矢”贯穿前后,突出庄宗对三矢的恭敬态度。
C.选文第三段作者写庄宗凯旋时,笔势激越,情调昂扬;写庄宗败亡时,笔势迂回,情调低沉凄怆。
D.作者始终着眼于“盛” “衰”与“天命” “人事”的因果关系来论证中心论点。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2)天下之豪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4.选文第三段中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2024-02-02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品读《三顾茅庐》选段,回答问题。

却说玄德访孔明两次不遇,欲再往访之。关公曰: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玄德曰:不然。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况吾欲见大贤耶?张飞曰: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今番汝休去,我自与云长去。飞曰:既两位哥哥都去,小弟如何落后!玄德曰:汝若同往,不可失礼。飞应诺。

于是三人乘马引从者往隆中。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正遇诸葛均。玄德忙施礼,问曰:令兄在庄否?均曰:昨暮方归,将军今日可与相见。言罢,飘然自去。玄德曰:今番侥幸得见先生矣!张飞曰:此人无礼!便引我等到庄也不妨,何故竟自去了!玄德曰:彼各有事,岂可相强。三人来到庄前叩门,童子开门出问。玄德曰:有劳仙童转报:刘备专来拜见先生。童子曰:今日先生虽在家,但今在草堂上昼寝未醒。玄德曰:既如此,且休通报。分付关、张二人,只在门首等着。玄德徐步而入,见先生仰卧于草堂几席之上,玄德拱立阶下。半晌,先生未醒。关、张在外立久,不见动静,入见玄德犹然侍立。张飞大怒,谓云长曰:这先生如何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云长再三劝住。玄德仍命二人出门外等候。望堂上时,见先生翻身将起,忽又朝里壁睡着。童子欲报,玄德曰:且勿惊动。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口吟诗曰: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孔明吟罢,翻身问童子曰:有俗客来否?童子曰:刘皇叔在此,立候多时。孔明乃起身曰:何不早报!尚容更衣。遂转入后堂。又半晌,方整衣冠出迎。

1.选文中哪些细节体现了张飞莽撞的性格特征?
2.诸葛亮明知刘备在阶下等候,为什么“翻身将起,忽又朝里壁睡着”?
3.你是怎样理解诸葛亮醒后所吟的诗句的?
4.选文中刘备恭恭敬敬地站着等候,当时刘备想些什么呢?(50字左右)
2024-05-15更新 | 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