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散文 > 议论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 题号:2362936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它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但又似很远。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偶尔有剃头挑子的唤头(像一个大镊子,用铁棒从当中擦过,便发出噌的一声)、磨剪子磨刀的惊闺(十几个铁片穿成一串,摇动作声)、算命的盲人(现在早没有了)吹的短笛的声音。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

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胡同两边是若干四合院连接起来的。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不是最主要的部分。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1.选文出自《________》一文,作者是________
2.给加点字注音。
(1)二斤鸡蛋(     )
(2)发出的一声(     )
(3)旧房(     )
3.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1)车水马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土重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一段中,“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一句话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突出了什么样的环境特点?
5.选文第三段中说,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请分条概括住在胡同里的居民的封闭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知识点】 议论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沉默的品质(节选)

高勇

我已经无数次地对自己说过:当别人沉默的时候,千万不要惊动他们,就让他们安静地呆在一个无所谓时间和空间的地方沉默下去吧。在很多情况下,人们是无法沉默下去的。

沉默意味着获得了一种不可多得的品质,珍贵的品质,像清洁的黑夜一样具有非凡的渗透力。但是,谁能够赋予我们这样的品质呢?我们已经被所谓的事业其实就是某种欲望所裹挟,我们已经被很多想法其实就是被众多聒噪的声音所围困,我们甚至已经无法在自己曾经选择好的空地上沉默着坐上一会儿了。

“冷兵器的光芒坚毅而韧性/沉默的战士不可摧毁”。我相信沉默者的力量,因为我所看到的分明是钢青色大理石基座上一块原始的石头,一块无法不引起众人注视的石头。它会让所有忙忙碌碌的人们感到不安。是的,沉默有时真的是一种逼人的压力。   

比如村庄是沉默的,但白描一群在土地上沉默着的人对我来说仍旧是一件不太轻松的事情。这些天,我总在想着怎样才能找到一条进入沉默世界的捷径,但终不能。当我把一个老人特意给我煮的一壶黑茶喝完后,老人才爽快地说出一句话:孩子,苦着呢。然后仍然是沉默,我接受了这沉默。一个世界就在你的周围,你只有自己去慢慢品味。

夜黑下去了,黑得完整而彻底。这是土地上的夜,我想我能够理解这沉默的夜,并在理解中防范一些无知的亢奋。

我猛然发现在一个朋友面前,我幼稚得可笑。他是我的同龄人,可已经老熟得成了一个真正的中年人。在所有的久别重逢的日子里,总是我一个人在说话,甚至在黑夜里,他也没有搁下手中的生活。这时候,我才感觉到自己原来是多么的肤浅。从我离开村庄到现在,他已经在土地上春播秋收十年,他收获的粮食要喂活五口之家还要加上几只牲畜,而我呢?

显然,他们是能够让我聪明的一群,虽然他们大都不是伶牙俐齿,甚至有时候他们斗大的字不识十升,但是他们能够让我获得真的智慧。他们并非一无所有,他们并非是在活命的途中苟延,他们并非是一群浅薄的人。只是因为会掩饰自己,他们虚心得仿佛一地黄土。

可是有多少人愿意背对诱惑和土地一起沉默呢?已经绅士起来的人们怎么能躬下身子和虫蚁一样活着的人为伍呢?

我又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多少年了我一直在说又永远都无法说清楚的人。他是沉默的,我的任何解释最终都无法解释他,而任何猜测也只能是猜测。他是如此地难以进入,但他无疑又是真实的。即使他的一生充满失败,但他用石头垒成的梯田和栽起的成百的树木还是如此地接近于宣言。

我曾经跟随父亲进入过他的领地。而且父亲也没必要说什么,这时不需要他的什么声音,我只想听听那洋镐撞击石头的响动是怎样把我淹没。

但喧嚣又在发动另一波的冲击了。回到城市里,你无法抗拒声音,无法坚持什么。你只能痛苦地在声音的旋涡中周旋。坦率地说,面对无所不在的诱惑,我随时都有陷入它们的可能。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势单力薄。

这当然是我的耻辱。当我远离了沉默的土地又在有限地排斥着城市的时候,事实上我并不知道自己在哪里。

想起一些土地上的歌子,在城市里,它们的曲调被重新修正,变得柔软而暧昧,可事实上,这本应该是一些充满黄连味凄凄惨惨的歌子。由于歌声,土地显得更加沉默。

“沉默是一种品质/我不能容忍自己和它擦肩而过”。

1.文中引用了两句诗,分别表达什么意思?
2.文章第一段结尾,作者说:“在很多情况下,人们是无法沉默下去的。”为什么?请分条概述。
3.文章标题是“沉默的品质”,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语言阐释这种沉默的品质的具体内涵。
4.下面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作者从农村到城市,能站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思索现代社会人生存的方式和意义,并以“沉默的品质”这一形象的说法提倡一种朴实的人生态度。
B.文章将沉默的品质和“一地黄土”联系起来,有很深刻的寓意:土地是沉默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的人们是沉默的,但他们都有各自的价值,这让作者满怀敬意。而作品里多次出现的村落、农人的形象,也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现代都市文明地排斥和拒绝。
C.文章中引用了两句诗,第一句形象解释了沉默的力量;第二句位于结尾处,强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对这种沉默的品质地追求,语调铿锵,态度鲜明。诗句的引用,使文章更具文采和哲理性。
D.文章感情充沛,充满沉重的自省精神;意象丰富而集中,黄土、村落、农人,作者的视线在时而沉默时而因柔软、暧昧的歌子而喧闹着的土地上扫过,寻找自己心灵的真正的归属地。
E.本文最大的语言特色是形象性,形象背后充满着暗示性。一个质朴的“老人”,俨然一个智者,一句“苦着呢”在让“我”独自品味的同时也该让所有读者的心灵静默。
2024-08-03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相信青春

杨澜

①美容专家提醒说:“25岁,人的眼角会长出第一道皱纹。

②于是我现在每天都仔细地照镜子,对于害怕的事反而有了某种期盼,是等待轻轻的一声叹息,还是等待自信地告诉自己:还没有!连我也说不清。

③突然想起那句老话:青春只有一次。

④有一种想逃的感觉,然而,时间是一张不漏的网。

⑤过去从不留心杂志中的美容版面,现在也故作不经意地翻翻。有一天看到某杂志上赫然印有一著名美容师的半身肖像,旁边标明她有长大成人的女儿,然后便请读者猜她的年龄。柔光镜拍出的皮肤似乎很细腻,脸上绝少皱褶,却也看不出它的弹性;眼、眉、唇均被重重地描过,化妆无可挑剔,完全盖住了原来的模样,脸上的笑容和眼中的神情明显在模仿蒙娜丽莎,却又少了那么一点醉人的味道--看不出她有多少岁,说304050岁都有人信,她仿佛永远就会是这个模样了。

⑥但我突然害怕起来。这样一张面具式的脸让我总在猜测那后面到底是什么。当一个人可以把岁月的痕迹都掩盖起来的时候,大概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以伪装的了。与这样的人生活在一起……反正我无法想象。她倒让我更喜欢另外一个女人:她白发苍苍,脸上堆起了皱纹,一望便知已经步入老年。她是布什的夫人芭芭拉。没有肯尼迪夫人的惊世艳丽,她的笑容却有说不出的灿烂、温暖、爽朗和慈祥,因为她不矫饰。一位没有皱纹的祖母是让孩子害怕的。我相信此话不假。当我们想着用一切方法掩饰年龄的时候,却忘了有一样东西同样被掩埋了,那就是——自然。

⑦有一次,我在主持国际体育舞蹈大赛时,望着七八十岁的老人在舞池中翩翩起舞,看到略显迟缓的舞步挡不住他们目光中的浪漫柔情,我突然想起了那句话:有人很年轻却很老了,有人很老了却很年轻。

⑧当我们不惜重金购买种种护肤霜的时候,会常常忘记:心,才是最娇嫩的地方。我是那种可以坚强到面对一切的人,所以必须小心看护我的心,常常让它放假。

⑨假期里我选择去旅行。

⑩古寺的陈碑,名楼故亭,对我的吸引都不大,我偏爱纯自然的景致。如果是山,便希望在不太危险的情况下,手脚并用地攀援。

⑪做学生的时候就是这样。当两三个同学背着双肩挎包,手里拿着竹杖(多半是为了好玩而不是辅助爬山),不歇脚地上了黄山天都峰,又一惊一乍地过了险要的鲫鱼背,那遮天蔽日的大雾便重重围住了我们。它调皮地与我们游戏:我们进一步,它就退一步,但不多,仅仅一步而已。留给我们的永远是三五米的空间。其间的竹叶绿得耀眼,每一片都有生命;湿了翅膀的小虫在坠着雨露的草叶上爬行,像喝醉了酒的人;在看不见的枝头,有鸟儿断断续续地鸣唱,它们是我们不甘寂寞的朋友;山水哗哗地从脚下的石板缝中淌过, 却不知它流到哪里去了,或许是刚刚经过的瀑布?那是什么声音——清脆而铿锵,一板一眼,从不乱了节奏,宛如音乐。那是开山人凿石阶的叮当声,在我们的前方,又好像在上方。声音越来越近,又越来越远了,还是瞧不见人,竟也不以为憾。

⑫我拼命汲取这湿漉漉的绿色,积攒着,好留给某个干燥枯败的日子。

⑬如果每人一年中都能拥有这样的一天,我们的心都会湿润些,而体会到这种湿润的人当时一定很年轻,不管他有没有皱纹。

⑭如果获得了独立的人格和内心的充实,任凭岁月如飞,都夺不去你自信自然的美。

⑮我相信青春。

⑯但是,明天我肯定还会照镜子。

1.第②段写了“我现在每天都仔细地照镜子”的举动,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1)一位没有皱纹的祖母是让孩子害怕的。
(2)有人很年轻却很老了,有人很老了却很年轻。
3.第段写作者在学生时期的旅游,主要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作者认为:如果获得了独立的人格和内心的充实,任凭岁月如飞,都夺不去个人自信自然的美。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认识。
2024-08-05更新 | 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画里阴晴》,完成各小题。

今春又路过故乡江苏宜兴县,热情的主人在匆忙中陪我去看灵谷洞。天微雨,主人感到有些遗憾。车窗外 ,雨洗过的茶场一片墨绿,像浓酣的水彩画。细看,密密点点的嫩绿新芽在闪亮;古树老干黑得像铁;柳丝分外妖柔,随雨飘摇;桃花,我立即记起潘天寿老师的题画诗默看细雨湿桃花,这个湿字透露了画家敏锐的审美触觉。

湿,渲染了山林、村落,改变了大自然的色调。山区的红土和绿竹,本来并不很协调,雨后,红土成了棕红色,草绿色的竹林也偏暗绿了,它们都渗进了深暗色的成分,统一于含灰的中间调里,或者说它们都含蕴着墨色了。衣服湿了,颜色变深,湿衣服穿在身上不舒服,但湿了的大自然景色却格外地有韵味。中国画家爱画风雨归舟,爱画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境。因为雨,有些景物朦胧了,有些形象突出了,似乎那位宇宙大画家在挥写不同的画面,表达着不同的意境。

我自学过水彩画和水墨画后,便特别喜欢画阴天和微雨天的景色,我不喜欢英国古老风格的水彩画。我以往的水彩画可说是水墨画的变种,从意境和情趣方面看,模仿西洋的手法少,受益于中国画的成分多。

西洋画中也有表现风雨的题材,但西洋画中是将风雨作为一种事故或大自然的变态来描写的,很少将阴雨作为一种欣赏对象的审美趣味来表现。西方风景画之独立始于印象派,印象派发源于阳光。画家们投靠阳光,说光就是画面的主人,因之一味分析色彩与阳光的物理关系,甚至说都不是色彩,而中西画家大都陶醉于阳光所刺激的强烈的色彩感,追求亮、艳、丽、华、鲜……多半是从派生出来的。

曾有画油画的人说:江南不宜画油画。大概就是因为江南阴雨多,或者他那油画技法只宜对付洋式的对象。数十年来,我感到在生活中每次表现不同对象时,永远需寻找相适应的技法,现成的西方的和我国传统的技法都不很合用。浓而滞的油画里有时要吸收水分,娇艳的色彩往往须渗进墨韵……人们喜欢晴天,有时也喜欢阴天,如果阴与晴中体现了两种审美趣味,则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又画油画又画水墨,我的这两个画种都不纯了,只是用了两种不同的工具而已。头发都灰白了,还拿不定主意该定居到油画布上呢,还是从此落户在水墨之乡了!

1.对于“湿”,作者既有自己的独特感悟,又在传统文化中找到了渊源,试分别用第二段的一句话加以说明。
作者的独特感悟:
传统文化的渊源:
2.“人们喜欢晴天,有时也喜欢阴天,如果阴与晴中体现了两种审美趣味,则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这段文字采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含义是什么?
3.“车窗外,雨洗过的茶场一片墨绿,像浓酣的水彩画。”句中的“浓酣”一词可以改为“浓重”吗?为什么?
2024-04-30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