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散文 > 抒情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2 题号:23627632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北平的四季(节选)

郁达夫

在北平,春夏秋的三季,是连成一片;一年之中,仿佛只有一段寒冷的时期,和一段比较得温暖的时期相对立。由春到夏,是短短的一瞬间,自夏到秋,也只觉得是过了一次午睡,就有点儿凉冷起来了。因此,北方的秋季也特别的觉得长,而秋天的回味,也更觉得比别处来得浓厚。前两年,因去北戴河回来,我曾在北平过过一个秋,在那时候,已经写过一篇《故都的秋》,对这北平的秋季颂赞过了一道了,所以在这里不想再来重复;可是北平近郊的秋色,实在也正像是一册百读不厌的奇书,使你愈翻愈会感到兴趣。

秋高气爽,风日晴和的早晨,你且骑着一匹驴子,上西山八大处或玉泉山碧云寺去走走看;山上的红柿,远处的烟树人家,郊野里的芦苇黍稷,以及在驴背上驮着生果进城来卖的农户佃家,包管你看一个月也不会看厌。春秋两季,本来是到处都好的,但是北方的秋空,看起来似乎更高一点,北方的空气,吸起来似乎更干燥健全一点。而那一种草木摇落,金风肃杀之感,在北方似乎也更觉得要严肃,凄凉,沉静得多。你若不信,你且去西山脚下,农民的家里或古寺的殿前,自阴历八月至十月下旬,去住它三个月看看。古人的悲哉秋之为气以及胡笳互动,牧马悲鸣的那一种哀感,在南方是不大感觉得到的,但在北平,尤其是在郊外,你真会得感至极而涕零,思千里兮命驾。所以我说,北平的秋,才是真正的秋;南方的秋天,不过是英国话里所说的Indian Summer或叫作小春天气而已。

1.北平的秋季与其他季节相比,具有什么特点?(引用原文回答)
2.第二段第一句勾画北平近郊的秋色,如何理解作者所说的“保管你看一个月也不会看厌”?
3.作者为什么说“北平的秋,才是真正的秋”?
4.下列选项是对这篇短文与《故都的秋》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都意在表现北平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B.在描绘自然之景中都浸透着一种文化意韵
C.都把南国之秋与北平之秋作对比,突出“北平的秋,才是真正的秋”
D.都运用了形象的比喻
【知识点】 抒情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5000米,冰峰林立,雪原寥寂。在荒漠的皱褶里,有时会不可思议地生存着一片红柳丛。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这高原的精灵,是离太阳最近的绿树,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到藏区巡回医疗,我骑马穿行于这片红柳丛中,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在。

②一天,司务长布置任务——全体打柴去!我以为自己听错了,高原之上,哪里有柴?!原来是驱车上百公里,把红柳挖出来,当柴火烧。我大惊,说红柳挖了,高原上仅有的树不就绝了吗?

③红柳通常都是长在沙丘上,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

④我很奇怪,红柳为什么不找个背风的地方猫着呢?生存中也好少些艰辛。老兵说,你本末倒置了。不是红柳在沙丘上,是因为有了这棵红柳,固住了流沙。随着红柳的渐渐长大,流沙被固住的越来越多,最后便聚成了一座沙山。红柳的根有多广,那沙山就有多大。

⑤红柳的枝叶算不得好柴薪。真正顽强的是红柳强大的根系。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黏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一旦燃烧起来,持续而稳定地吐出熊熊的热量,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颗傲然不屈的英魂。

⑥把红柳根从沙丘中掘出,蕴涵着很可怕的工作量。红柳与土地生死相依,人们要先费几天的时间,将大半个沙山掏净。这样,红柳就枝丫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这时需请来最有气力的男子汉,用利斧,将这活着的巨型根雕与大地最后的联系一一斩断。整个红柳丛就訇然倒下了。

⑦连年砍伐,易挖的红柳绝迹,只剩那些最古老的树灵了。于是人们想出了高技术的法子——用炸药!只需在红柳根部,挖一条深深的巷子,用架子把火药探进去,人伏得远远的,将长长的药捻点燃。深远的寂静之后,只听轰的一声,再幽深的树怪,也尸骸散地了。

⑧我们餐风宿露。今年可以看到去年被掘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旧大睁着空洞的眼睑,怒向苍穹。但这触目惊心的景象不会持续太久,待到第三年。那沙丘已烟消云散,好像此地从来不曾生存过什么千年古木,不曾堆聚过亿万颗沙砾。听最近到过阿里的人讲,红柳林早已掘净烧光,连根须都烟消灰灭了。

⑨有时深夜,我会突然想起那些高原上的原住民,它们的魂魄,如今栖息在何处云端?会想到那些曾经被固住的黄沙,是否已飘洒到世界各地?从屋顶上扬起的尘雾,通常会飞得十分遥远。

(摘编自毕淑敏《离太阳最近的树》)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老兵说,你本末倒置       本末倒置:________
②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       盘根错节:________
2.请联系文章内容,赏析第①段加点词“微笑”的表达效果。
3.文中用⑥⑦两个段落描写挖掘红柳的工作量和方法,有何作用?
4.请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结尾蕴含什么深意。
2024-06-28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山上的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身在小屋享受着人间的清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个美梦。

出入的环境要道,是一条类似苏花公路的山路,一边傍山,一边面临稻浪起伏的绿海和那高高的山坡。山路和山坡不便于行车,然而便于我行走。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站。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我只觉得出外时身轻如飞,山路自动地后退;归来时带几分雀跃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过了那些山坡。我替山坡起了个名字,叫幸福的阶梯,山路被我唤做空中走廊!

我把一切应用的东西当做艺术,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小屋。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朦胧的。每个夜幕深重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选自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

1.选文第一段反映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追求(     
A.安静、闲适的生活B.独立、安静的生活
C.独立、清闲的生活D.清闲、舒适的生活
2.下列不属于选文第三段营造的意境特点的是(     
A.迷离朦胧B.如烟似梦C.清幽明丽D.虚无缥缈
3.下列对“空中楼阁”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A.作者居住的小屋,立于山脊之上,从山下看去,恰似空中楼阁。
B.作者心中的理想,作者想要回归的地方,是现实中不可实现的幻境。
C.既是作者建于山上的家居小屋,又是作者理想中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
D.既是作者建于山上的家居小屋,又是作者幻想中的世外桃源。
4.对选文中加点词语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清晰”是清楚明晰的意思,“朦胧”是指看不分明,不清楚。
B.“疏落”是指灯光稀疏零落。“虚无”是指空无所有。
C.“缥缈”形容空虚渺茫。
D.“雾失楼台”语出南宋秦观《踏莎行》,是指雾霭沉沉,楼台消失在浓雾之中。
2024-08-03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短文《总有一些美好不期而遇》,回答各题。

小区门口有个补鞋的老人,头发被风霜染得花白,脸上满是被岁月的犁铧耕耘出的千沟万壑,年轻时还折了一条腿。老人虽身残,却心善,修补一双鞋只收两元钱。小区里的人看他可怜,都极为照顾他。

②上月的一天,我看到一个染着黄发的小伙子,把自己的运动鞋拿给他补。无论老人怎么尽心尽力,他却总是嫌他补得不好,不断要求返工。站在旁边的我实在气愤不过,张口欲为老人抱不平,但他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用一个温暖的眼神阻止了我。就这样,老人反反复复为小伙子修补了好几次,小伙子才心满意足,丢下了十元钱,说:补了这么多次,钱就不用找了。说完,便吹着口哨离开了。

③小伙子转身离开的时候,轻轻拍了下我的肩膀,给了我一个狡黠的眼神。我突然明白,他是故意找借口来帮助补鞋的老人。这样,既能帮助老人于无形,又能维护老人的尊严。

④瞬间,小区门口凋零的树木,也顿然桃红柳绿了。

⑤前不久吃早餐时,我被邻桌的一对母女吸引了。她们穿着华贵,吃饭的姿态优雅,着实让人感觉眼前一亮。那个二十岁上下的女孩放下筷子,向母亲娇声说:妈,我饱了,剩下的三个包子我不要了。母亲点着她的额头,笑嗔她是个败家女,示意她打包带走,女孩却表示:区区几个包子,不值得打包。母亲笑了:刚才你还拼命喊饿,现在又说吃饱了。以前你说我花钱大手大脚,你看,现在你也开始败家了。

⑥母女俩优雅地离开了餐厅。出门时,女孩回头望向刚才吃饭的地方,眼神里满是暖意。那里——餐厅的角落,一个衣着褴褛的颇像拾荒者的老太太迅速闪到桌前,把三个包子当作珍宝似的放进手中的碗里。我这才明白了女孩的良苦用心。

⑦也是瞬间,在这个严冬的早晨,我的心一片明媚,春暖花开。

⑧去年夏夜,我和正在看护桃园的三叔公聊天,突然听到窸窸窣窣的声音,我马上提醒三叔公,肯定是偷桃的蟊贼,并操起了一根木棍。

不,三叔公阻止住我,现在生活好了,谁还缺一口桃吃?这么晚来摘桃子的,无非是几个小淘气罢了。你要是猛地过去了,孩子们一慌,万一从桃树上摔下来怎么办?随他们吧。三叔公眼神里爬满的都是慈祥。

⑩那一晚,我觉得整个天地间都是那么美好。

⑪我一直认为,人活一世,也许或多或少会遇到苦难,但这个尘世里,总有一些美好存在于某个角落,宛如缕缕阳光,总会于一个明媚的日子里,和你不期而遇……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千沟万(hè)B.(náo)贼C.狡(xiá)D.褴(lǚ)
2.文章中的“美好”在文中出现了三次,下面四项中不是“美好”的一项是(     
A.小伙子补鞋时,让补鞋老人反复修补,实际是为了找借口帮助老人。
B.女孩吃早餐时,没吃完并拒绝打包三个包子,实际上是为了留给一个衣着褴褛的颇像拾荒者的老太太。
C.三叔公看护桃园时,阻止了我操起木棍赶走蟊贼,实际上是为了孩子们的安全着想。
D.小区门口有个补鞋的老人,头发被风霜染得花白,脸上满是被岁月的犁铧耕耘出的千沟万壑,年轻时还折了一条腿。
3.关于第①段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画线句属于人物的肖像描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B.生动地写出了补鞋的老人饱经风霜、身有残疾,表现了作者对补鞋的老人的同情。
C.为下文小伙子帮助补鞋的老人作铺垫。
D.补鞋的老人不敢要高价,怕大家不来他这里修鞋,所以修补一双鞋只收两元钱。
4.下列选项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第②段中小伙子“丢”“吹着口哨”的动作看似轻慢,实则是为了帮助补鞋的老人,维护他的尊严。
B.文中多次出现对“眼神”的描写,其中第③段中的“狡黠”一词是把贬义词当作褒义词使用。
C.第⑦段运用了环境描写,表现真正的春天来了,花都盛开了。
D.第⑨段画线句用了疑问句的句式,表现了三叔公阻止我时坚决的语气。
5.联系全文,关于⑪段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美好”带给人们的温暖。
B.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在帮助他人于无形的同时,又能维护他人的尊严。
C.作者觉得他遇到的几个“美好”事件都写完了,没什么写的了,所以结尾处运用了省略号。
D.总结全文,呼应标题。
6.文章中写了三个“美好”,并用了三个单独成段的句子作小结。下列不是三个小结的一项是(     
A.⑪段我一直认为,人活一世,也许或多或少会遇到苦难,但这个尘世里,总有一些美好存在于某个角落,宛如缕缕阳光,总会于一个明媚的日子里,和你不期而遇……
B.⑦段“也是瞬间,在这个严冬的早晨,我的心一片明媚,春暖花开。”
C.⑩段“那一晚,我觉得整个天地间都是那么美好。”
D.④段“瞬间,小区门口凋零的树木,也顿然桃红柳绿了。”
7.如果把短文的标题《总有一些美好不期而遇》换成《爱的协奏曲》,是不是也行?简要说明理由。
2024-05-07更新 | 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