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6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田野上的白发

刘益善

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一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⑦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⑧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⑨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接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⑩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⑪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

1.简要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2.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
3.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段中“后来满头芦花”一句用乡村常见的芦花来形容母亲的白发,突出母亲头发斑白的特征,切合母亲农妇的身份。
B.③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C.④段中“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一句,既写出了老鼠的猖獗,又侧面表现出母亲的辛劳。
D.⑪段中以“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一句结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2024-02-0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保定工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拓展模块模拟测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各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以上选段出自________的《荷塘月色》,文章的体裁是_________。 第一段依次写了荷叶、________ 、荷香、________ 和流水。
2.请给第一段加上一个标题。(不超过6个字)。
3.文章第一段景物描写的观察角度是:由____________ ,由上而下,由______________
4.第一段画横线的句子,花香和歌声的相似点是什么?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5.作者笔下,月光是“淡淡的”,月光笼罩下的一切都朦朦胧胧。为什么作者说“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
6.第二段文中加点的词语极富表现力。下列关于这方面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泻”扣紧了“月光如流水”这个比喻,加强了月光的流动感。
B.“浮”这个动词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了。
C.“斑驳”是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表明黑影中还有绿色与银白色。
D.“画”能突出“倩影”之美,表达了作者此时的喜爱之情。
2024-01-26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职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文段选自______(作品)是______代著名的散文家____(作者)写于1927年7月的一篇优美的______(体裁)。
2.解释下列词语。
袅娜:             参差:
3.文中第一段描写荷塘,最精彩的一笔是作者敏锐地捕捉并生动地描绘了“微风过处”的景色,试分析“微风”在这段景物描写中所起的作用。
4.文中第一段描写叶下流水时,用的词语是“脉脉”,能不能改成“静静”?试分析其原因。
5.分析选段景物描写的手法。(至少说出两点)
6.解释文中第二段“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中的“酣眠”与“小睡”的含义。文中指出“虽然是满月”,却“不能朗照”,但作者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试分析其原因。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西陵峡比较宽阔,但是江流至此变得特别凶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船一下像流星随着怒涛冲去,一下又绕着险滩迂回浮进。最著名的三个险滩是:泄滩、青滩和崆岭滩。初下泄滩,你看着那万马奔腾的江水会突然感到江水简直是在旋转不前,一千个、一万个漩涡,使得“江津号”剧烈震动起来。这一节江流虽险,却流传着无数优美的传说。十一点十五分到秭归。据袁崧《宜都山川记》载:秭归是屈原故乡,是楚子熊绎建国之地。后来屈原被流放到汨罗江,死在那里。民间流传着:屈大夫死日,有人在汨罗江畔,看见他峨冠博带,美髯白皙,骑一匹白马飘然而去。又传说:屈原死后,被一大鱼驮回秭归,终于从流放之地回归楚国。这一切初听起来过于神奇怪诞,却正反映了人民对屈原的无限怀念之情。

秭归正面有一大片铁青色礁石,森然耸立江面,经过很长一段急流绕过泄滩。在最急峻的地方,“江津号”用尽全副精力,战抖着,震颤着前进。急流刚刚滚过,看见前面有一奇峰突起,船身沿着这山峰右面驶去,山峰左面却又出现一道河流,原来这就是王昭君诞生地香溪,它一下就令人记起杜甫的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我们遥望了一下香溪,船便沿着山峰进入一道无比险峻的长峡——兵书宝剑峡。这儿完全是一条窄巷,我到船头上,仰头上望,只见黄石碧岩,高与天齐,再驶行一段就到了青滩。江面陡然下降,波涛汹涌,浪花四溅,当你还没来得及仔细观看,船已像箭一样迅速飞下,巨浪被船头劈开,旋卷着,合在一起,一下又激荡开去。江水像滚沸了一样,到处是泡沫,到处是浪花。

(选自刘白羽《长江三峡》)

1.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选文引用屈原的传说和杜甫的诗歌有何好处?
3.试分别概括西陵峡泄滩、青滩的特点。
4.选文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突出西陵峡的特点?试举例分析。
2024-01-26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职业学校职教高考第一次调研性统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这一切,难道不是一场一场的梦。如果没有那些旧房子和路,没有扬起又落下的尘土,没有与我一同长大仍旧活在村里的人、牲畜,没有还在吹刮着的那一场一场的风,谁会证实以往的生活——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

我回到曾经是我的现在已成别人的村庄。只几十年功夫,它变成另一个样子。尽管我早知道它会变成这样——许多年前他们往这些墙上抹泥巴、刷白灰时,我便知道这些白灰和泥皮迟早会脱落得一干二净。他们打那些土墙时我便清楚这些墙最终会回到土里——他们挖墙边的土,一截一截往上打墙,还喊着打夯的号子,让远远近近的人都知道这个地方在打墙盖房子了。墙打好后每堵墙边都留下一个坑,墙打得越高坑便越大越深。他们也不填它,顶多在坑里栽几棵树,那些坑便一直在墙边等着,一年又一年,那时我就知道一个土坑漫长等待的是什么。

但我却不知道这一切面目全非、行将消失时,一只早年间日日以清脆嘹亮的鸣叫唤醒人们的大红公鸡、一条老死窝中的黑狗、每个午后都照在(已经消失的)门框上的那一缕夕阳……是否也与一粒土一样归于沉寂。还有,在它们中间悄无声息度过童年、少年、青年时光的我,他的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对于今天的生活,它们是否变得毫无意义。

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

(选自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

1.对第1段中加点的“内心的生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个复杂的表述,包含了人内心丰富的精神生活。
B.如果人的内心找不到依凭,人就会产生空虚感与漂泊感。
C.“精神流浪”已经成为现代人最常见的疾病,人应该有精神的故乡。
D.表明课文由写当年的物质生活过渡到写现在的精神生活,深化了文意。
2.对第4段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人要想将他生命的物质痕迹全部留住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B.生命的物质痕迹会长久地留存在记忆中,成为人的精神财富和思想资源。
C.如果内心的证据消失殆尽,人类就只能永远生存在“虚无”之中。
D.作者把归家的含义升华为对精神归宿的寻找,揭示了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
3.下列对选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1段强调过往的生活难以被证实,既呼应课文标题,也与结尾相应和。
B.第2段描述村庄土墙的变化,冷静的表面蕴藏着深深的遗憾之情。
C.第3段回忆大红公鸡等事物,它们让作者心灵震颤,感到喜悦与欣慰。
D.第4段把日常生活上升到哲学高度,从而进一步深化主题。
4.第2段画线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土坑漫长等待的是什么?
5.第4段中加点的“踏踏实实”有何表达效果?
2024-01-26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职业学校职教高考第一次调研性统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 ①  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    ②的舞女的裙。 ③  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 ④ 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这段话出自_______写的《______》。
2.给加横线的字注音:①点    ②袅娜      ③
3.按原文补出空缺的词:①     ②     ③    ④
4.与“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中“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弥留之际B.欲盖弥彰C.弥天大谎D.弥补过失
5.这一节依次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______它写出了本体的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段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26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基础模块下册)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原雪

高洪波

北京连续一个月的大热,据老辈人说,这种大热在1947年那一年发生过,以后就再没碰到过——这么说来,半个世纪一次的酷暑,被我一不小心赶上了。

北京大热,大热到什么程度?火笼?蒸锅?还是湖北女作家池莉形容武汉那样:一群人浸在游泳池里听首长的报告?太夸张了,首长虽然爱作报告,但他面对一群赤裸裸的听众和浮在水面上的一颗颗充满期待的头颅,那感觉肯定好不到哪去。

池莉笔下的武汉,是五六十年代的武汉,还没有冷气和空调,灵台无计逃神矢,只好浸泡在水中以避酷暑。北京这次持续高温,有一个小小的细节:中午时分电视台的记者到某路口的交通岗,警察同志正挥汗如雨地指挥交通。记者把温度计拿出来,放在警察脚下一测,乖乖,水银柱地蹿上去,摄氏五十多度!

人在这种高温下生活,您怎么能不浑身冒汗出痱子!然后念叨一个字:烦。

正烦着的时候,电话铃响了,一听,是云南一位朋友的声音,忙打听昆明热不热?这位仁兄一笑,说我们这里很凉快,一早一晚还得穿毛衣。

你说气不气人!

为了安顿自己被高温烤炙得焦躁的心情,放下电话便琢磨让自己凉快的事,一下子想起了云南的雪,三月雪,这是一种意识流,超越时空的本能。

云南的雪,雪片不像北方那么大,有几分细碎,落在地上之后很快就融化成湿漉漉的雪水,从雪花到雪水的过程,十分短暂,也许因为三月的云南地气已很是温暖的缘故吧?

雪如果再起劲地落上几个时辰,地面的热气渐渐被雪花们的努力所遮掩,你会发现一层浅白从天空铺下来,先是染白了绿色的松树、黄色的土墙、黑色或红色的屋顶,高傲的公鸡尾巴似的竹子们,也禁不住弯下了腰,翠绿的竹叶托住高天的白雪,格外有一种楚楚动人的风韵。在雪花的侵袭下,最冷静也最倔犟的恐怕要数仙人掌了,它们举着自己尖刺密布的巴掌,不客气地——刺破雪花的身躯,一阵风吹过,雪花们委屈地从仙人掌上滑落,也许这种相逢本来就是季节的错误。

雪花们继续飞舞,降落,随心所欲地栖息在自己可心的地方。当傍晚时分暮色被白雪裹挟而至时,浅白的颜色渐渐变成银灰,再过一会儿,银灰色也消失了,一种朦朦胧胧乌乌涂涂的色调掩上来,远处的村落先亮起一星灯花,继而是一片灯火,夜色与雪色借助于迷离的灯光,显出了高原特有的别一种神秘,而寒意与凛冽,也就在这时浮动在夜空,你踩着薄薄的一层积雪走向远方,每一个脚印,都提醒你这是一场罕见的雪,高原三月雪。

这当然是二十多年前的往事,三月雪不同于冬雪,是老天爷恶作剧的一种表现,成心跟人们过不去。联想起北京七月间这场持续高温天气,下意识地,我想起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种种无奈,气温异常不过是小小不言的惩罚。

然而拿高原雪来抵御京都暑热,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却是我本人的专利,在写出高原雪的同时,屋外竟掠过一席凉风,甚至有几丝雨意,焦灼的心境,渐渐地复归于清凉。

遥远的高原雪,还在落着吗?

(选自《自然风情》,有删改)

[注]:①高洪波,诗人,散文家,曾在云南生活过。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章用池莉笔下武汉人“浸泡在水中”的现象,表现了人们在酷暑下的无奈。
B.作者因酷暑而心情焦虑,云南朋友的电话,引发了他对高原三月雪的回忆。
C.作者说三月雪是老天爷恶作剧的表现,说明了三月雪和北京七月的酷热都让他烦躁。
D.“气温异常不过是小小不言的惩罚”,隐含了作者对环境问题的担忧和思考。
2.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记者用温度计测出地面摄氏50多度,这一细节描写是为了突出交通警察的爱岗敬业。
B.“雪花继续飞舞,降落,随心而欲地栖息在自己可心的地方”一句,用拟人手法写出雪花的自由、潇洒。
C.文章把高原雪描写得富有情致,表现了作者渴望以雪的清凉来抵御暑热的心理。
D.文章采用描写和抒情等表达方式,描写细腻生动,感情真切深沉。
3.文章以“遥远的高原雪,还在落着吗?”结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这故都的秋味。

②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③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④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        ,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         ,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        ,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本文体裁是_______,其代表作是_________
2.文章中哪一句话概括了“故都的秋”的特点?
3.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4.第①段中三个“来得”,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5.文中“梧桐一叶而天下之秋”的典故,是出自文化典籍(     
A.《论语》B.《孟子》C.《庄子》D.《淮南子》
6.作者在第③段中写清晨小院中的秋意,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两个角度来突出故都秋的_________________(特点)。
7.作者为什么说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又为什么说最好还要用秋草作陪衬?
8.在文中________处填写正确的一组是(     
A.落叶    触觉    清静       寂寞B.落蕊    触觉    清闲       落寞
C.落蕊    感觉    清静       落寞D.落叶    感觉    清闲       寂寞
9.第④段最后一句中“这些深沉的地方”是指________ 。   
10.第④段从哪几个方面的感受来描写槐树的落蕊?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2024-01-26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一期末模拟语文试题(基础模块上册)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能使用工具的人类的出现,据说距今已有两三百万年。不要小看第一个使用石器的人,第一个燧木取火的人,第一个弯弓射箭的人,第一个跨上马背的人,他们越过了人类儿童时代一座又一座真正的“三峡”——不,他们的步履更为艰难,他们的业绩更为伟大。人类在漫漫的行程中,每一分钟都在向着难以计数的未知的领域进军,都有难以计数的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开拓道路。于是,历史昂然前进。

行程是艰难的。历史在前进中,不免有挫折,有迂回,有后退,有失败。自然也就不免有清谈者,有酣睡者,有摇头者,有叹气者,有彷徨者,有哭泣者。但是他们不是历史的脊梁,他们像蛛丝一般无力,绊不住历史的脚步。

千百年后,假如三峡无恙,也还会有人从此穿过。从千百年后看今天,也如同今天看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一样。在那时的人看来,完成我们今天从事的业绩,会跟玩积木一样轻而易举了。但是,他们不会嘲笑我们,他们会崇敬我们的精神。至于我这篇平凡的文字,那时是早已泯灭的了。然而,如果他们从考古的废墟上发现了它,我敢断定,他们会说:“这个人,没有说谎。”

……

船已经穿过三峡,我感到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

1.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本文是一篇_______________(文体)。
2.结合文意解释第一段中画横线的词语的含义。
3.本文作者认为“历史昂然前进”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对第二段中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谈者”指那些对世事不闻不问、从不谈论关心的人。
B.“酣睡者”指那些安于现状,不求开拓探险的人。
C.“摇头者”“叹气者”都是指那些失败过的人。
D.“彷徨者”指那些对探险开拓观望的人,而“哭泣者”指那些害怕变革的人。
5.用一句话概括第二段中所说的“清谈者、酣睡者、摇头者、叹气者、彷徨者、哭泣者”的共同点。
6.从内容上看,第三段与前两段有什么联系?
7.“船已经穿过了三峡,我感到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中“曾经感到的”和“未曾感到的”喜悦分别指什么?
8.“从千百年后看今天,也如同今天看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一样。在那时的人看来,完成我们今天从事的业绩,会跟玩积木一样轻而易举了。但是,他们不会嘲笑我们,他们会崇敬我们的精神。”既然“我们今天从事的业绩”千百年后的人们“会跟玩积木一样轻而易举”,为什么千百年后的人们“不会嘲笑我们”,而会“崇敬我们的精神”?   
2024-01-26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拓展模块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10 . 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着这一段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大水法与观水法之间的大片空地,原来是两座大喷泉,想那水姿之美,已到了标准境界,所以以“法”为名。西行可见一座高大的废墟,上大下小,像是只剩了一截的、倒置的金字塔。悄立“塔”下,觉得人是这样渺小,天地是这样广阔,历史是这样悠久——

路旁的大石龟仍然无表情地蹲伏着。本该竖立在它背上的石碑躺倒在土坡旁。它也许很想驮着这碑,尽自己的责任吧。风在路另侧的小树林中呼啸,忽高忽低,如泣如诉,仿佛从废墟上飘来了“留——留——”的声音。

我诧异地回转身去看了。暮色四合,方外观的石块白得分明,几座大石叠在一起,露出一个空隙,像要对我开口讲话。告诉我这里经历的烛天的巨火么?告诉我时间在这里该怎样衡量吗?还是告诉我你的向往、你的期待?

风又从废墟上吹过,依然发出“留——留——”的声音。我忽然醒悟了。它是在召唤!召唤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然而我没有为这努力过吗?便在这大龟旁,我们几个人曾怎样热烈地争辩啊。那时的我们,是何等慷慨激昂,是何等地满怀热忱!(1和人类比较起来,个人的一生是小得多的概念了,每个人自有理由做出不同的解释。我只想,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吗?

2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在它们的翅膀底下,晚霞已到最艳丽的时刻。西山在朦胧中涂抹了一层娇红,轮廓渐渐清楚起来。那娇红中又透出一点蓝,显得十分凝重,正配得上空气中摸得着的寒意。

1.本文段出自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2.为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激昂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加点字词的注音和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蹲(cún): 两腿尽量弯曲,像坐的样子,但臀部不着地。
B.      墟():原有许多人家聚居而现在已荒废了的地方。
C.       渺(miào):微小,藐小。
D.      悟():了解、领会、觉醒。
4.有人对“废墟,不愿永久停泊”中的“废墟”有以下几种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指荒废了的地方。B.指圆明园。
C.指凝固的历史。D.指已荒废了的圆明园。
5.写景细腻、情景交融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下列是对选文最后一段写景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空中鸦噪与废墟之静对比,突出废墟的空旷、寂寥。
B.粉红色的西天与暗影下的废墟对比,既是写实景,又把人们的视线由地面引向透着美丽的夕阳的天空。
C.表达了作者对变革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的万千气象的向往和憧憬。
D.以鸦噪突出废墟的寒意,暗示作者心中对凝固的历史的寒意。
6.“风又从废墟上吹过,依然发出‘留——留——’的声音”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我没有为这努力过么?”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1)(2)处运用的表达方式分别是什么?
8.“风又从废墟上吹过,依然发出‘留——留——’的声音。我忽然醒悟了。它是在召唤!召唤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结合文章语境,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后再保留原意、使用同样的修辞手法,将这段话压缩为一句话。
9.如何理解第三段中的三个“告诉”?
2024-01-2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语文拓展模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