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7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1 . 对比是突出强调事物的某些特征,使形象更加鲜明,加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的一种手法。根据所要表达的主旨,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对比手法的一项是(     
A.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B.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C.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D.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2024-08-21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中职八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西餐启蒙

蒋韵

天津有一家著名的西餐厅:吉士林。我母亲的西餐启蒙就源自那里,这也是她记了一辈子的地方。

母亲说,她小时候有一年,我姥姥生病了,病得很重,是肺痨。那时,治疗肺结核的特效药雷米封还没有问世,这病无疑就是绝症了。我姥姥那时已是四个孩子的母亲,她写信从家乡叫来了她的哥哥,告诉他,一旦她有不测,这四个孩子,就托付给他了。

她让她哥发誓,替她带大孩子。

她说:“哥啊,我的孩子,我不能让她们落到后娘手里。”

她是在托孤。她哥自然得答应啊,病人为大。可他心里清楚,放着亲生的父亲,放着天津这样的家,这样的环境,他怎么可能把他的外甥女们带到家乡去呢?他的妹夫又怎么可能答应?

那时,我姥姥一定很伤心。我姥爷毕业于北京的“中国大学”,用老北京话说,算是个“顽主”。他爱运动,爱摄影,爱收集手表,广交朋友。我姥姥真是不放心把孩子们交给这样一个玩心重的父亲。可冷静下来,她又何尝不清楚,就算她兄长答应替她抚孤,可还有嫂子呀,孩子们落在舅妈手里,又会怎样呢?思来想去,一句话,不能死。

我姥姥素来不信西医。但这次,她让我姥爷请来天津城最好的西医。她对德国医生说:“大夫,我不能死。不能现在死。”

医生回答:“好。但你要听我的。”

“我听。”我姥姥回答得斩钉截铁。

“我给你开个药方,你要严格按照我的方子来吃。”医生严肃地吩咐道。

药方开好了,我姥姥一看,上面写的不是药,全是食物:牛奶、鸡蛋、牛肉、鸡、鸭、鱼、虾……甚至还有一道道菜名。医生说:“按照这些菜名,每天让人去吉士林买。”

“这些,能治病?”我姥姥有些疑惑。

“说实话,我也不敢保证。我只能说,这个病,有两点最要紧:一是新鲜空气和太阳,二是营养。营养非常重要,营养跟上了,体质增强了,就有希望。”

我姥姥想了想,说:“懂了,食谷者生。”她说的是《红楼梦》里宝钗劝黛玉的话。

从此,我姥姥严格遵照医嘱。首先,和家人隔离,她的卧房成了禁区,孩子们不得入内。其次是晒太阳,她的房间通往阳台,阳台上摆一张躺椅,只要有太阳,她就让自己长时间沐浴在海风和阳光中。然后就是饮食:不是家里的厨师按照医生的吩咐烹制,就是差人去吉士林买现成的西餐。我姥姥这样一个有着中国胃的旧式女性,毫不犹豫地,天天去吃那些她不习惯也不喜欢的食物——带血丝的牛排、黄油焖的乳鸽、撒满干酪的鱼或蔬菜等。她不是在吃饭,而是在服药。她要活下去。

去吉士林买餐的,有时是佣人,有时是我姥爷。我姥爷去时,我母亲常常跟在他身边。他会给我母亲买一些她爱吃的东西,比如蛋糕或者面包,有时父女俩也会吃了饭再回家。“面包虾仁”,就是我母亲爱吃且常吃的一道菜,因为她爱吃,所以也常常让人给我姥姥买回去。

如同奇迹,我姥姥真的一天天好了起来,在没有特效药的年代活了下来。是阳光、空气和足够的蛋白质救了她吧?在那样的年代,她何其幸运,多少人是没有这样的条件来救命的。姥姥明白这点,她感谢上苍让她继续做孩子们的母亲。她对我母亲说:“要做善事。”

后来,我母亲成为一名医生,这让我姥姥非常高兴。在我姥姥心里,可能这个家,到此才算是修成善果了吧?

20世纪60年代,我姥姥来我家小住,我父亲给她拍了一张胸片。我父亲说,从我姥姥肺部钙化的程度看,她当年的肺结核应该是很严重的。“侥幸。”我父亲说。我姥姥微笑不语。现在想来,那不是侥幸,而是搏斗和厮杀。我姥姥赢了。

尽管如此,我姥姥仍然没有爱上西餐。爱上西餐的,是我的母亲。

(节选自《北方厨房》,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文中姥姥生病后心理发生的变化。
2.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3.有人认为,文章最后一段可以删掉,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4.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给你什么启示?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024-08-20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2024年跨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第二次联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回家的花朵

李雪峰

①四月的时候,星星点点的蒲公英便绽开了,它们像细碎的阳光,金黄在春天氤氲着丝丝缕缕乳白地气的田塍上,印满牛羊蹄印的纷乱村间小道两侧,甚至在山坳背阴处那些还没有融化的一片一片的残雪里,甚至村庄生满幽绿苔藓的墙基或台阶缝隙里,或者那些泥土斑驳墙头生满了蓬草的残墙败垣上。

②蒲公英开花了,它从草长莺飞的春天,绽开过长长的夏天,它那微小鹅黄的花盏,甚至金黄到秋天的深处,满山遍野的野菊染尽乡村山野的时候,还有三三两两的蒲公英开着呢。它们或瑟瑟地开在一个风霜落不到的岩石下,或开在一蓬枯白得如同旧白线的枯草蓬子里,像飘落在地上的一朵野菊,像一簇簇微微燃烧的火苗。它们黄茸茸地亮着,泥土就还醒着,村庄就还醒着,鸟儿和虫子就还醒着,直到一场漫天漫地的鹅毛大雪之后,它们在白皑皑的雪层下沉睡了,泥土就也沉沉地睡去了,村庄以及世界上的一切也都沉沉睡去了。

③蒲公英是春天最早醒来的,它醒了,大地就醒了,村庄的春天就醒了,村庄新一轮的岁月就醒了。村庄的女人们在乍暖还寒的初春就早早把它们带进邻近的城市里,那时它们有的刚刚冒芽,有的刚刚鼓起三五个青豆般嫩嫩的蕾,有的刚刚绽开了黄茸茸的一两朵花,它们被摆放在城市拐角处的冰冷马路上,但更多的是被放在简陋的竹筐里,在村庄女人高一声低一声的胆怯叫卖声中,流浪在城市的喧嚣声或那一条条仄斜而沉寂的幽长小巷里。

④它们是到城市寻找它们的亲戚的。

⑤那些从乡村走进城市的人,那些在城市里生活了多年,但根须还没有从乡间泥土里全部拔出来的人,那些在市声里沉睡,但梦的脚趾还常常沾满泥土的人,他们都是蒲公英的亲戚,他们常常会买几小扎的蒲公英,把它晾干了冲茶,或把它洗净剁碎了掺杂着作为食物,败火祛毒,给身心重新赋予乡野的清爽之气和生活的自然气息。

⑥我也是蒲公英的一个亲戚,从120多里远的乡下老家到这小城里来生活,20余年了,从一个乡间的木讷青年,成了小城市井中的一个临近不惑的人。我也常常买三五扎蒲公英冲茶,或者剁碎了摊几张饼子吃。

⑦去年深秋时,我又买回了十几扎蒲公英,那是些十分新鲜的蒲公英,叶子虽然已经被霜蜇得有些灰黑了,但褐色的根茎却饱满丰盈,粘着些湿漉漉的泥土,许多蒲公英已经鼓了些米粒大小的青蕾。我把它们淘洗干净,摊放在竹筛里静静地晾晒。有一个午后,我发现已经晾晒了几天的蒲公英,有几朵竟然又开花了,那金黄色的花朵,在根叶已经被晒得一片灰黑的竹筛里分外地耀眼,它们在秋天的阳光里闪着金黄的光泽,像一粒粒淡定的阳光,又像一粒粒金色的星星。

⑧又过了许多天,我发觉那些蒲公英已经彻底风干了,而许许多多的花蕾都已绽开过,花朵早谢了,然后成了一朵朵绒球,当晚风轻轻一吹,那些绒球便沸沸扬扬成一朵一朵的白絮飘起来。像一片片飞扬的微雪,从竹筛里飞扬到阳台上,然后飘过高高的楼顶,飞进了远远的天空里,随着一缕一缕的风飞走了。

⑨它们是要飞成天上的白云,是要随着那些流浪的云朵,飞回到遥远的乡间的田塍上、山坳里,是要迢迢地回到自己的乡野老家吗?

⑩花朵是植物的心灵,是一棵草或一棵树的灵魂,而蒲公英的灵魂已跟着一缕晚风或流云迢迢回到了它的老家去。来年,它们将又会在河畔、在山涧萌芽,展叶,开花,重新点燃自己的乡野或田园。而一个辗转离乡的人,一个为生计而漂泊游离了自己故园的人,他们什么时候能让自己的心灵回到自己的老家,什么时候能让自己的灵魂回到那生育和养育我们生命的那一片泥土上呢?

灵魂是不会流落的,它已注定永远属于某一粒土。不管岁月多么的苍凉,不管脚步多么的遥远,不管回家的路是多么的漫长,不管生命是多么的沉重,它们都是一定要飞回去的,回到那一粒熟稔温热的泥土上,回到那一缕低低盘旋的炊烟里,回到那一条歪歪的田塍上,回到那一声苍老的召唤里……

1.从全文看,作者笔下的蒲公英有哪些特点?
2.第④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从结构与内容上分别概括。
3.文章标题是“回家的花朵”,请探究其中的意蕴,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的题目“回家的花朵”带有浪漫色彩,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并具有丰富的意蕴。
B.作者善于运用灵动的词语向读者展现一幅富有生机的画面,如第③和第⑦段中两个“鼓”字,富有深意,引人联想。
C.文章大量使用比喻、比拟、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进行渲染与铺陈,读起令人如醉如痴。
D.文章由物及人,过渡自然,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蕴含情思。
2024-08-20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职教高考研究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第四次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别踩疼了雪

朱成玉

我与女儿在焦急地等待着一场雪的降临。

雪,只在女儿的童话与梦境里飘过。我一直这样认为。没有触摸过雪花的女孩,永远做不了高贵的公主。我领她到雪的故乡来,就是要让她看看雪是怎样把人间装扮成宫殿,把人装扮成天使的。

带女儿来北方,就是为了让她看雪。因为我无法为她描绘雪的样子,而她又是那么渴望看到它。

雪开场零星地飘起来,我和女儿激动得载歌载舞。

它多美啊,轻快、飘逸、纯净,让人爱不释手,让人目不暇接。

女儿伸开手掌。但她立刻发觉,我们的手掌虽可以接住雪花,但雪花却无法随我们的爱意长时间停留。它只亭亭玉立了那么一会儿,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但女儿并没有收拢她的手掌,她依然执着地积攒着手中的白色花瓣。雪渐渐大了些,女儿小心翼翼地捧着她的雪花,她说把它带回去,在妈妈的坟墓旁边堆一个大大的雪人。

女儿的话深深触动了我。原来,女儿一直嚷嚷着要来北方看雪,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她的妈妈。

我不忍提醒她,我们永远也无法将雪花运到南方去。我总是提醒自己:孩子的心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肯定要小心,再小心,不要弄脏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们的梦想。

女儿没有见过她的妈妈,在她出生的那一刻,她的妈妈便因为难产离开了我们。仿佛一切都有预感一样,在妻子的日记里,我看到了她写给自己未出生孩子的信。她说:即使有一天她离开了人世,她的魂魄依然会围绕在孩子的身边,春天她就是早上第一缕吻着孩子脸颊的阳光,夏天她就是那大树底下的阴凉,秋天她就会变成一朵朵云彩,冬天的时候她就会变成雪花……

每当女儿问我她的妈妈在哪里的时候,我就会对她说,你妈妈离开这个世界了,但她爱我们。春天的晨光,夏天的绿阴,秋天的云朵,冬天的雪花,这些都是你妈妈变的,她一刻都没有离开我们。女儿记住了我的话。春天,总是阳光刚一露头就醒了,她说妈妈在唤她起床呢;夏天,她总是习惯把书桌搬到那棵大树底下去做作业;秋天,她总是趴在窗台上,托腮凝望天上的云。我知道,她那颗小小的心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思念着母亲。

可在冬天的时候她找不到与母亲的联系了,因为南方没有雪。

这就是她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啊!

雪花在天空舞蹈!

天空阴暗得仿佛是大地,大地晶莹得仿佛是天空。

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

第二天清晨,女儿轻轻推开门,小心翼翼地踩出了一行小脚印。她对我说:爸爸,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了雪。

那一刻,我看到的世界全都是雪白的,包括人的心灵。

1.“我”与女儿来北方看雪的目的是否一样?为什么? 
2.文章以“别踩疼了雪”为标题有什么用意?
3.妈妈写给女儿的一封充溢诗意的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简要概括女儿在冬天以外的三个季节里以怎样的方式思念母亲。(每个方面不得超过12个字)。
2024-08-20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对一只蝴蝶的关怀

李汉荣

①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

②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

③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门了。多亏我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

④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首先我觉得我的善心比孩子们淡漠得多也少得多,或许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脸面、尊严。而对其他生命和生灵的生存处境及他(它)们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即使关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倾力相助,即使关心了,也并非完全不求回报。总之,我觉得,仅就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言,我们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俱减。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逐渐加剧,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纯洁这些人性的好水土,内心的河流渐渐变得混浊,泥沙俱下。细想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纯真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了,率真少了,算计多了,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就渐渐出现轻度或重度的荒漠化了。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那时不时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

⑤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真爱。不求回报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的回报。

1.文章中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体现在三件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2.文章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4.文章第④段结尾处加线的两个词语“大沙漠”“沙尘暴”的含义各是什么?请列举一个日常生活中体现“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的事例。
5.读了这篇文章后,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以及这件事带给作者的深思等内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2024-08-20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科汇职业技术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山西人真能吃醋!几个山西人在北京下饭馆,坐定之后,还没有点菜,先把醋瓶子拿过来,每人喝了三调羹醋。邻座的客人直瞪眼。有一年我到太原去,快过春节了。别处过春节,都供应一点好酒,太原的油盐店却都贴出一个条子:供应老陈醋,每户一斤。这在山西人是大事。

山西人还爱吃酸菜,雁北尤甚。什么都拿来酸,除了萝卜白菜,还包括杨树叶子,榆树钱儿。有人来给姑娘说亲,当妈的先问,那家有几口酸菜缸。酸菜缸多,说明家底子厚。

辽宁人爱吃酸菜白肉火锅。

北京人吃羊肉酸菜汤下杂面。

福建人、广西人爱吃酸笋。我和贾平凹在南宁,不爱吃招待所的饭,到外面瞎吃。平凹一进门,就叫:老友面!”“老友面者,酸笋肉丝汆汤下面也,不知道为什么叫做老友

傣族人也爱吃酸。酸笋炖鸡是名菜。

延庆山里夏天爱吃酸饭。把好好的饭焐酸了,用井拔凉水一和,呼呼地就下去了三碗。

都说苏州菜甜,其实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包子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

四川夹沙肉用大片肥猪肉夹了洗沙蒸,广西芋头扣肉用大片肥猪肉夹芋泥蒸,都极甜,很好吃,但我最多只能吃两片。

广东人爱吃甜食。昆明金碧路有一家广东人开的甜品店,卖芝麻糊、绿豆沙,广东同学趋之若鹜。番薯糖水即用白薯切块熬的汤,这有什么好喝的呢?广东同学曰:好嘢!

北方人不是不爱吃甜,只是过去糖难得。我家曾有老保姆,正定乡下人,六十多岁了。她还有个婆婆,八十几了。她有一次要回乡探亲,临行称了二斤白糖,说她的婆婆就爱喝个白糖水。

(选自汪曾祺《五味》)

1.文章所写不止五味,为什么还以“五味”为题?
2.本文叙写“食”中的“口味”时,顺带穿插了一些风俗知识,显得趣味横生。请结合选文,举例分析。
3.分析选文体现出来的语言特色。
4.文中所述酸与甜两种味道,在写法和结构上有什么异同?
2024-08-20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徐州市职业学校升学班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7 . 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警察与赞美诗》大量运用夸张、比喻、反语等修辞手法,语言幽默讽刺,营造出极端的戏剧性。
B.《金黄的稻束》这首诗围绕“金黄的稻束”这一意象展开,由稻束联想到收获,联想到母亲,歌颂了劳动者的美丽、坚韧和伟大。
C.《〈物种起源〉绪论》主要说明了《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陈述了作者对物种起源问题的基本观点。
D.《语言的功能》开篇即详细介绍了语言最基本的实用功能,为下文介绍语言的其他功能奠定了知识基础。
2024-08-19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徐州市职业学校升学班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我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什么国家的人爱吃臭。

②过去上海、南京、汉口都卖油炸臭豆腐干。长沙火宫殿的臭豆腐因为一个大人物年轻时常吃而出了名。这位大人物后来还去吃过,说了一句话: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文化大革命中火宫殿的影壁上就出现了两行大字:

最高指示:

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

③我们一个同志到南京出差,他的爱人是南京人,嘱咐他带一点臭豆腐干回来。他千方百计,居然办到了。带到火车上,引起一车厢的人强烈抗议。

④除豆腐干外,面筋、百叶(千张)皆可臭。蔬菜里的莴苣、冬瓜、豇豆皆可臭。冬笋的老根咬不动,切下来随手就扔进臭坛子里。——我们那里很多人家都有个臭坛子,一坛子臭卤。腌芥菜挤下的汁放几天即成臭卤。臭物中最特殊的是臭苋菜杆。苋菜长老了,主茎可粗如拇指,高三四尺,截成二寸许小段,入臭坛。臭熟后,外皮是硬的,里面的芯成果冻状。噙住一头,一吸,芯肉即入口中。这是佐粥的无上妙品。我们那里叫做苋菜秸子,湖南人谓之苋菜咕,因为吸起来的一声。

⑤北京人说的臭豆腐指臭豆腐乳。过去是小贩沿街叫卖的:臭豆腐,酱豆腐,王致和的臭豆腐。臭豆腐就贴饼子,熬一锅虾米皮白菜汤,好饭!现在王致和的臭豆腐用很大的玻璃方瓶装,很不方便,一瓶一百块,得很长时间才能吃完,而且卖得很贵,成了奢侈品。我很希望这种包装能改进,一器装五块足矣。

⑥我在美国吃过最臭的气死(干酪),洋人多闻之掩鼻,对我说起来实在没有什么,比臭豆腐差远了。

⑦甚矣,中国人口味之杂也,敢说堪为世界之冠。

(选自汪曾祺《五味》)

1.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文章是如何写“臭”的?
2.你从选文第⑤段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滋味与人生态度?
3.说说选文第⑦段对全文的意义。
4.本文叙写“食”中的“口味”时,顺带穿插了一些相关的风俗知识,显得趣味横生。请结合选文,举例分析。
2024-08-19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职业学校2022-2023学年单招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
9 . 下列诗句与作者的观点最不符合的一项是(     

我们的自由不在我们之外,而在我们之内。人会受外在的约束,但因为他能打破内在的枷锁,他还是能感到自由。——荣格《红书》

A.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B.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C.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D.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2024-08-19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单招单考联合体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10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孙道荣

①因为路上遇堵,值机时间快到了,所以,一下车,我就拖着行李箱,急匆匆走进候机大厅。回头一看,母亲却没跟上。赶紧又回头找母亲,她拎着布袋子,不知所措地站在候机厅的玻璃门外。看见我,母亲讪讪地笑笑,一眨眼你就不见了,这都是玻璃窗户,你怎么走进去的?我告诉母亲,这是感应门,你走近一点,它就会自动打开的。时间来不及了,我们赶紧进去吧。

②母亲歉疚地点点头,那我们快点,我跟紧你。

③还好,候机厅显示屏告示,我们的航班晚点了。我对母亲说,你就在附近找个位子坐一下,我先去上个厕所。等我上完厕所回来,看见母亲茫然地站在原地,一动未动。我指指边上立柱下的空座位,问她为什么不去坐一坐。母亲喃喃地说,里面这么大,我怕一走开,你回头找不到我了。

④我的心一紧,忽然意识到,这是母亲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坐飞机。

⑤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我在杭州工作十几年,母亲来过几次,但每次都是应我的要求,来帮我们临时照顾孩子的,除了带她老人家到西湖边玩过一次外,她几乎没走出过我们小区。这一次,我就是特地带母亲坐飞机去厦门旅游。

排队过安检时,母亲一直( )着我的背包带,仿佛一松手,我就会消失在茫茫人海似的。到了安检口,我对母亲说,安检必须一个人一个人来,要不你在我前面进安检口?母亲不安地说,我……我不会啊。我把登机牌和身份证交给母亲,告诉她,只要把这两样东西交给安检员就可以了。母亲犹豫了一会儿,说,那……那还是你先进去吧,我看看你是怎么做的。又加了一句,进去后你要等着我啊。

⑦我的鼻子忽然有点发酸。母亲虽然不识字,但在我们老家村子里,她算是非常能干的妇女,什么农活、重活,都是一把好手。记得小时候,母亲第一次带我上几十里外的县城赶集,那是我小时候见过的最大的集市,我亦步亦趋地跟在她身后,生怕走丢了,对她崇拜得不得了。一转眼,母亲老了。

⑧登上飞机,母亲浑浊的眼睛里,不时流露出惊讶之色,但我看出她努力抑制着,不表现出来。母亲年轻时就好面子,我知道她是怕显露出来,显得自己很没见识,而丢了身边儿子的脸。

⑨空姐在发放食物了。空姐问母亲,是吃面条,还是米饭?母亲看看空姐,又看看我,忽然摇摇头。我们一早出门,没来得及吃东西,我知道母亲其实饿了,于是替母亲要了一份面条,她爱吃面条。等空姐走远了,母亲轻声责怪我,飞机上的东西很贵吧。我轻声告诉她,这是免费的。母亲这才释然。

⑩下了飞机,回头看见母亲的喜悦溢于言表。

⑪母亲这辈子没有出过远门,厦门,是她走过最远的地方了,也是七十多岁的她,第一次真正出门旅游。一路上,看到的,吃到的,听到的,玩到的,对她来说,都是第一次。在离开厦门前的一个晚上,母亲忽然重重地叹了口气,我以为她有什么不舒适,母亲幽幽地说,要是你爸还活着,也看到这些,该多好啊。又笑笑说,回去就是马上死了,也值得了。

⑫那一刻,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第③段中“母亲茫然地站在原地,一动未动”,既表现出母亲对机场环境的陌生,也表现出母亲年纪大了对“我”的依恋,离不开“我”的照顾。
B.第⑦段中作者倒叙“母亲第一次带我上几十里外的县城赶集”的情节,表现了母亲年轻时的能干,与现在的紧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C.文章通过大量的语言描写来刻画母亲的形象,文中对话没有加引号,使文意表达更集中紧凑,也使语言更简洁,行文更流畅,不落俗套。
D.文章的主人公是母亲,但是以第一人称来写,既能通过“我”的眼光更客观地表现母亲的形象,也能更好地表现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更能打动读者。
E.文章最后一段戛然而止,以作者的流泪结束全文,收到了言有尽而意未穷的表达效果,令读者回味无穷。
2.根据上下文,在文中第⑥段画线句子的空缺处补上一个动词,并阐述理由。
补上的动词是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文章可以以“带老母亲坐飞机”为题,但也有人认为以“第一次坐飞机”为题更好,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为什么?
4.文章第⑩段写道:“下了飞机,回头看见母亲的喜悦溢于言表。”请展开想象,用第一人称描写母亲当时的心理活动。
5.学了本文后,班级将召开“感恩母亲”主题班会,你打算在班会上作关于“如何尽孝”的发言。请你根据选文和下面的资料,列一个简要的发言提纲。注意:只需写提纲主体部分。

【材料链接】如今,我已一无所有,妈这一走,这个世界和我就一点关系也没有了。女儿已经独立她不再需要我的庇护。在待人处事方面,我有时还得仰仗她的点拨,而且还很有出息。只有年迈的,不能自立的妈才是最需要我的,需要我为之劳累、为之争气、为之出息……如今这个最需要我的人已经远去。真是万念俱灰,情缘已了。

现在我已知道,死是这样的近……直到现在,我还不习惯一转身已经寻不见妈的身影,一回家已经不能先叫一声,一进家门已经没有妈颤巍巍地扶着门框在等我的生活。

——张洁《再也不能叫声妈》

2024-08-19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单招单考联合体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