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0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
1 . 对下列这首微型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我和谁都不争

作者:[英]瓦特·兰德

翻译:杨绛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A.“火”是对生命的热爱,“双手烤着生命之火”表达对生命的珍视和享受。
B.诗歌一二两句使用类比的修辞手法,体现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远离和轻视。
C.诗歌中的“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暗含了诗人豁达坦然的生活态度。
D.整首诗语言简洁质朴,蕴含着超脱世俗的宁静与智慧,给人启迪与思考。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中职学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文化水平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2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

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简捷的说。

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

老了。

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但他始终没有抬头,所以全不觉。我也就镇定了自己,接着问:

什么时候死的?

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我说不清。

怎么死的?

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然而我的惊惶却不过暂时的事,随着就觉得要来的事,已经过去,并不必仰仗我自己的说不清和他之所谓穷死的的宽慰,心地已经渐渐轻松:不过偶然之间,还似乎有些负疚。晚饭摆出来了。四叔俨然的陪着。我也还想打听些关于祥林嫂的消息,但知道他虽然读过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而忌讳仍然极多,当临近祝福时候,是万不可提起死亡疾病之类的话的;倘不得已,就该用一种替代的隐语,可惜我又不知道,因此屡次想问,而终于中止了。我从他俨然的脸色上,又忽而疑他正以为我不早不迟,偏要在这时候来打搅他,也是一个谬种,便立刻告诉他明天要离开鲁镇,进城去,趁早放宽了他的心。他也不很留。这样闷闷的吃完了一餐饭。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1.“但他始终没有抬头,所以全不觉”“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两句反映了短工的什么态度?
2.文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请简要赏析“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一句。
4.结合选段概括杀害祥林嫂的凶手有哪些?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盐城市阜宁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3 . 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国殇》语言上运用“兮”字构成诗歌的节奏,具有强烈的咏叹抒情色彩。
B.《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优秀的历史小说,叙事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C.《廉颇蔺相如列传》善于在矛盾中刻画人物性格,作者始终将人物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矛盾冲突越是尖锐,处境越是艰难,越能显示蔺相如的智与勇。
D.《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下阕引用刘裕的故事,意在回溯历史,要吸取教训,不打无准备之战。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盐城市阜宁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老大的双胞胎儿子考上了大学,光学费就一万多。老大东跑西颠,跑细了腿儿,也没把钱凑够。为这事,老大吃不香,睡不安,愁起满嘴的燎泡。

媳妇说:该借的都借了。实在不行,你跟老二张个口吧。老大一听,咧了嘴。老大说:前年,老二盖鸡场鸭场,跟咱借两千块,可咱连百十块都没借给他。这个时候找他,我咋张得开口?

那……咱儿子的大学就不上啦?

老大点支烟,狠狠地抽几口。烟雾缭绕,罩着老大那张愁苦的脸。

这时,有人敲门。老大开门一看,竟是老二。

老二左手拿一只鸡,右手拎一只鸭,风尘仆仆地站在门口。

让老二进屋后,老大说:老二,你咋来啦?

老二放下鸡,放下鸭,抹一把头上的汗说:听说俩侄子考上了大学,担心哥凑不够学费,就给哥送来三千块……说着,老二从口袋里掏出厚厚一沓钱,递到老大面前。

老大羞愧难当,一张脸涨成红高粱。老大说:老二,哥对不起你……前年你盖鸡场鸭场,跟哥借两千块钱,可我……

老二摆摆手说:哥的家境我知道,嫂子长年生病,俩侄儿要上学,你打工也挣不了几个钱……再说,你前年不是还借给我五百块吗?

五百块?老大一头雾水。

对呀。老二说,哥,你忘了吗?那五百块,是你托咱娘捎给我的啊……

老大______

(摘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根据小说情节,推测结尾老大的反应,最符合情境的一项是(     
A.老大拿过钱,说:“噢,我想起来了,是有这回事。”
B.老大缓缓拿过钱,心里想:“谢谢老二,谢谢娘。”
C.老大拒绝了钱,说:“老二,那钱是娘给你的。”
D.老大拒绝了钱,说:“老二,大哥受之有愧啊。”
2.下列关于小说主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老大的自私B.老二的善良
C.兄弟俩的矛盾D.母亲的良苦用心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丽水市2023年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5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却说周瑜送了玄德,回至寨中,……忽报曹操遣使送书至。瑜唤入。使者呈上书看时,封面上判云:汉大丞相付周都督开拆。瑜大怒,更不开看,将书扯碎,掷于地下,喝斩来使。肃曰: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瑜曰:斩使以示威!遂斩使者,将首级付从人持回。随令甘宁为先锋,韩当为左翼,蒋钦为右翼。瑜自部领诸将接应。来日四更造饭,五更开船,鸣鼓呐喊而进。

②却说曹操知周瑜毁书斩使,大怒,便唤蔡瑁、张允等一班荆州降将为前部,操自为后军,催督战船,到三江口。早见东吴船只,蔽江而来。为首一员大将,坐在船头上大呼曰:吾乃甘宁也!谁敢来与我决战?蔡瑁令弟蔡壎前进。两船将近,甘宁拈弓搭箭,望蔡壎射来,应弦而倒。宁驱船大进,万弩齐发。曹军不能抵当。右边蒋钦,左边韩当,直冲入曹军队中。曹军大半是青、徐之兵,素不习水战,大江面上,战船一摆,早立脚不住。甘宁等三路战船,纵横水面。周瑜又催船助战。曹军中箭着炮者,不计其数,从巳时直杀到未时。周瑜虽得利,只恐寡不敌众,遂下令鸣金收住船只。曹军败回。操登旱寨,再整军士,唤蔡瑁、张允责之曰:东吴兵少,反为所败,是汝等不用心耳!蔡瑁曰:荆州水军,久不操练;青、徐之军,又素不习水战。故尔致败。今当先立水寨,令青、徐军在中,荆州军在外,每日教习精熟,方可用之。操曰:汝既为水军都督,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于是张、蔡二人,自去训练水军。沿江一带分二十四座水门,以大船居于外为城郭,小船居于内,可通往来,至晚点上灯火,照得天心水面通红。旱寨三百余里,烟火不绝。

③却说周瑜得胜回寨,犒赏三军,一面差人到吴侯处报捷。当夜瑜登高观望,只见西边火光接天。左右告曰:此皆北军灯火之光也。瑜亦心惊。次日,瑜欲亲往探看曹军水寨,乃命收拾楼船一只,带着鼓乐,随行健将数员,各带强弓硬弩,一齐上船迤逦前进。至操寨边,瑜命下了碇石,楼船上鼓乐齐奏。瑜暗窥他水寨,大惊曰:此深得水军之妙也!问:水军都督是谁?左右曰:蔡瑁、张允。瑜思曰:二人久居江东,谙习水战,吾必设计先除此二人,然后可以破曹。正窥看间,早有曹军飞报曹操,说:周瑜偷看吾寨。操命纵船擒捉。瑜见水寨中旗号动,急教收起碇石,两边四下一齐轮转橹棹,望江面上如飞而去。比及曹寨中船出时,周瑜的楼船已离了十数里远,追之不及,回报曹操。

(选自罗贯中《群英会蒋干中计》)

1.下列对选文中周瑜所做事情归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怒斩曹操使者。
B.三江口小胜曹军。
C.亲往偷窥曹军水寨。
D.利用蒋干实施反间计。
2.下列对三江口水战在故事发展中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印证周瑜的有恃无恐。
B.说明曹操的青、徐之兵不习水战,抵挡不住周瑜的水军。
C.说明蒋干是关系到双方力量对比的关键人物。
D.导致蔡瑁、张允这两个熟悉水战的将领突出到重要位置。
3.下列对选文周瑜偷窥曹军水寨时“带着鼓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赤壁之战”一节是“群英会”的前奏,在恶战来临之前堂堂一军统帅深入敌军营前侦察敌情,自是分外惊险,于此紧张中稍有舒缓,而周瑜“暗窥”之后“大惊”,使得人又不觉紧张起来。
B.选文展现周瑜不仅是一个勇敢善战、足智多谋的吴军统帅,而且还是一位风流儒雅、豪放不羁的少年英雄。
C.选文中周瑜观察敌情,也不忘“带着鼓乐”,确是风流儒雅者;且有大将风范,非大将风范者,大战在即,也绝无赏乐之心。
D.简短几句,却张弛有度,抓人心魄。由此看来,“鼓乐”之笔不仅表现了周瑜的风流儒雅,大将风范,而且掀起了行文的波澜,使情节曲折有变。
4.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蒋干志大才疏,自命不凡,他上当的主要原因是准备不足。
B.本文着重描写各个人物的言谈举止和音容笑貌,突出地刻画了周瑜、蒋干和曹操这三个人物。
C.本文周瑜和蒋干共寝一室一节,写得极为精彩。周瑜假呼,是明知其诈睡;“蒋干只妆睡着”,是不知其诈乎。周瑜之醉,醉却是醒;蒋干之醒,醒却是梦。一“醉”一“醒”,一智一愚,可见一斑。
D.本文历来为人所称道,是《三国演义》中极为精彩的一回,堪称“妙”。它妙在周瑜三次笑和三次大笑,妙在一封天衣无缝的书信,妙在周瑜梦中呼子翼,醒忘却呼子翼,妙在“听不真实”,可谓妙不可言。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盐城市阜宁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6 . 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一篇开幕词。揭示我们的民族站起来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B.《祝福》这篇文章以“祝福”为题,既揭示故事发生的特殊环境,又具备线索作用,贯穿全篇,使文章结构严谨。
C.《国殇》歌颂了楚国阵亡将士的英雄气概和炽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D.《群英会蒋干中计》以“用计”“定计”“中计”为线索,叙述十分清楚,但情节的展开曲折跌宕,富有戏剧性。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盐城市阜宁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7 . 下列选项与语段意思最不符合的是(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答中外记者问时,重提浙商的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这是浙江人民在特定历史阶段勇闯改革大潮的一种精神状态。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受君之雨露,必报之甘泉。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丽水市2023年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8 . 下列课文相关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人生的境界》中提到哲学的最高任务是让人们成为圣人。
B.《科学是美丽的》一文提到科学之美的源泉是简单、深刻、普遍三位一体。
C.《善良》一文中提到,善良常常败于凶恶手下,原因是善良的人非常软弱,不会自卫和抗争。
D.史铁生在《合欢树》一文中,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和赞美,抒发了对亡母的愧疚之情,表达了内心的痛苦。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城市技师学院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养一朵雪花

   

①少年时,我曾悄悄养了一朵雪花。如今想来,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可在当年,我竟真的做到了。

②那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多特别大,我萌生了养一朵雪花的念头。试验了多次,我发现雪花落在手上很快就会融化,便取了一块冻得冰冷的铁片,小心翼翼地让雪花落在上面,趁它没有融化,放入院落中的地窖里。

③那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小城堡,贮存着过冬的大白菜,天气极冷,大白菜上结着冰碴,整整齐齐站成一排。

④彼时,我还是个身材瘦小的孩子,矮下身就能钻入地窖。我把盛着雪花的铁片放在最冷的角落里,尽量让自己离雪花远一点,害怕不小心呵出的热气融化了它。

⑤后来,这朵雪花竟然真的在地窖里安了家。每天清晨,天未亮时,我都会在最冷的时分悄悄打开菜窖,用一支小小的手电筒照向它。雪花的花瓣一片也没少,紧紧贴在灰黑色的铁片上。尽管颜色渐渐不再那么洁白,变得有些晶莹剔透,但是,它依然保持着一朵雪花的纯洁与美丽,让我感受到从未有过的美好。

⑥那时,家里穷,大白菜就是过冬唯一的蔬菜,母亲隔几天就会取出一棵。我没有告诉母亲地窖里养了一朵雪花,只是每次都在母亲身后,提醒她取那些离雪花远的大白菜。

⑦白菜一棵一棵变少,冬天一天一天过去,我养在地窖里的雪花却一直灿烂。

⑧一天黄昏,天空阴沉了许久,再一次飘起了雪花,可没一会儿,就变成了淅淅沥沥的雨,落在地上顺着沟沟坎坎四处流淌,最后,竟顺着菜窖的门缝流了进去。

⑨我为此忧心忡忡,待到雨势渐小,小心翼翼打开地窖的门,竟然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所有的大白菜都开满了晶莹的雪花。原来,那些滴入地窖的雨因为地窖中气温极低,便在落下后迅速凝结。大白菜的菜叶上,地窖的地面上,还有那块铁片的身上,都绽开了雪花。只是,这些雪花都没有我养的那朵漂亮。

⑩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地窖美景只存在了短短几天。气温已经不可逆转地上升,冬天过去,春天就要来了。

⑪我养的那朵雪花是在某个清晨悄悄消失的,只留下一道淡淡的水痕。那天,我走入菜窖,拿起那块不再冰冷的铁片,突然忧伤起来。

⑫多年后的一天,白发苍苍的母亲从床下拿出一块泛黄的铁片递给我,问:这个铁片,你还记得吗?

⑬我一直以为没有人知道我养雪花的事。见我惊奇地瞪大眼睛,母亲笑着说:你只养了一朵雪花,我可是养了一大堆呢。为了养雪花,我去学校找老师请教,老师说,只要温度够低,让雪花与空气隔开,它就能存放更久。那年冬天,每次下雪,我都悄悄收集一些,把它们放在背阳的地方养着,看到你的雪花要化了,我就悄悄运一朵放在上面。我知道你每天早上去看它,所以就在你睡熟后悄悄替换一朵。晚上可真冷啊,出去一趟就冻得脸也红腿也疼。

⑭原来,养雪花的人不是我,而是母亲。为了孩子一个童话般的愿望,一件在成人世界中毫无意义的事情,母亲放弃了睡眠与温暖,默默付出了这么多。我一直认为是自己养了一朵雪花,独立完成了一件困难至极的事,这种源于童年的自信让我始终笃信自己是个被幸运眷顾的人,让我在遇到困难时仍然充满信心,却不知一切的幸运其实都源于母亲,她默默为我筑造起一座童话城堡,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⑮阿德勒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虽然我的童年贫穷与饥饿如影随形,但因为母亲,因为那朵养了一冬的雪花,一切都被铺陈了温暖而美好的背景。这背景的底色,就是爱吧。

(选自《意林》20217月刊,有删改)

1.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
2.第⑥段中加点字“躲”表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
3.第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4.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5.本文故事情节安排巧妙,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度山东省职教高考一轮复习系统性考试摸底考试试卷-语文(1)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10 . 阅读《我的母亲》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提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都是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母亲自己。她还须自晓至晚的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______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______住了。半天,她才______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______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1.分别填入原文空白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笑 呆 喘 拿B.乐 愣 呼 递C.笑 愣 叹 递D.乐 惊 叹 塞
2.“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对这句话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我”说出这句话,是因为“我”觉得要报答母亲,也有能力报答母亲了。
B.母亲对多年的辛苦终于有了回报而感到欣慰,对儿子的有出息感到高兴。
C.“我”参加工作了,母亲又为“我”的前程担心。她不能真正像儿子说的那样可以“歇歇了”,所以回答的是一串串的眼泪。
D.多年的艰辛苦难,才让儿子熬出了头,母亲心中涌起阵阵酸楚。母亲苦尽甘来,喜极而泣。
3.“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重庆市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中职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卷(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