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8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价的奖赏

当她猛然发现身边的手提包不见了时,吓得冷汗涔涔。那手提包里的钱和银行卡都在其次,关乎命门的是海关进出口手册和关税证明的单据,一旦丢失,将给她所在的报关公司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

她失魂落魄,跌跌撞撞到广场派出所报了案,然后,又心急如焚地雇来了三个人,让他们举着写有一万元悬赏的寻物牌,来回走动。阳光一点点离散,她的心也揪得越来越紧。这时候,广场派出所的民警打电话来说,有一个人拾到棕色的提包。她急三火四地赶到派出所,的确是她的手提包,她惊喜地叫起来,可是等她打开拉链,却傻了眼,包里空空如也。像迎头挨了一瓢冷水,她心里的希望一下子熄灭了。

拾到包的人是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衣着破旧,看起来挺精神的。民警悄悄告诉她:这男孩在假期经常来广场拾破烂,上次,他也说是捡到了提包,来交还失主,哪知失主说,就是这男孩在他坐的地方转来转去,不一会提包就不翼而飞,失主一口咬定,包就是他偷的。结果那失主不但没给赏金,还管那孩子要包里少的钱,甚至动了粗。民警看了看男孩又说:我怀疑,这次他又故伎重演,要不,我们仔细地盘问盘问,看看有什么破绽?

她忙摇摇头,即使以前男孩有过劣迹,她也不愿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怀疑和猜测他这次的诚心。许是猜出了民警和她谈论的内容,男孩涨红了脸,紧咬着下唇,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分辩道:包是捡的,不是偷的。

她走上前去,拉过男孩的手,拍拍他的肩膀,说:小兄弟,姐姐相信你,即便你只是送来了空提包,也谢谢你。

直到夜幕降临,也没有奇迹出现,她心灰意冷地往回走,月色清凉如水,冷得让她心寒。突然,身后窜出一个人来,往她怀里塞了个方便袋,然后掉头跑开,消失在幽暗的小巷里。

等她从惊恐中回过神来,惊奇地发现,方便袋里竟是那些让她忧心如焚、想用一万元赎回的票据。突如其来的惊喜,让她恍惚置身于不敢惊扰的梦境中一般。

除了现金,一切失而复得,还多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曾经,我把拾到的提包交给失主,却被失主反咬一口,诬赖我是小偷,我当时很后悔把包给了他。今天下午,当我看到地上的提包时,我心情很复杂,但还是不由自主地捡起了它,怕失主着急呀!这次我得做得聪明点,于是先交上空包,投石问路。没想到,你不仅相信我,还握了我脏兮兮的手。赏金我是不会要的,其实,你已经给了我比任何金钱都贵重的奖赏,那就是尊重和信任,我收下了,也谢谢你。请你一定相信我,我捡到包时里面就没有钱。

她呆呆地站在夜色里,心动如潮,为那个受了委屈依然善良的男孩,为那个在困境中生存但内心并不贫穷的孩子。她总以为能让人心动的是金钱,却不知道真正能打动人心的是人的体态、言语和笑容衍生出来的温暖与尊重。多少怀揣着真诚而来的帮助,多少明媚而纯粹的心境,被我们审视、猜忌和怀疑的目光灼伤,变得冷漠而麻木。其实,每一个善意都该得到尊重,容不得一丝龌龊的猜疑。

1.请将男孩归还女士丢失物件的两个情节,按顺序填入下列空格。
拾提包——(     )——(     )
2.文章用了一定的笔墨写另一个丢包人,这对表现丢包的女士起什么作用?
3.本文的环境描写很好地烘托了人物的心理活动。请从文中任选一例,对此加以简析。
例句:___________
简析:___________
4.第⑧段中小纸条上的内容,对男孩归还女士丢失物件的情节起何作用?从小纸条上的内容可以看出小男孩有什么精神品质?
5.本文向我们传达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请用一句话写出你阅读本文最深的一点感悟。
2024-07-23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山东省春季高考研究联合体第二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西昌的月光

陈兆平

①多年前一个夏天的夜晚,我跟随一个团队从成都乘火车前往西昌。在这之前,西昌对我来说完全是陌生的。同行的人给我描绘了川西高原上的安宁河谷。西昌就在安宁河谷之中,四周都是巍峨的群山。一路上,我在心里默念着西昌的轮廓:红莫梁子在东,牦牛山在西,这两座山在北边须发相触,紧紧挡住了来自北方的风寒;而高高的螺髻山则稳稳地站在西昌的南边,它的北支脉经过摆摆顶一转,转出众多山峰,其中一座就是泸山,紧挨着西昌城;泸山脚下,便是碧波万顷的邛海。有山,有水,偌大的西昌城已美了千年。在那趟奔向西昌的火车上,我看见了夜空中的月亮。火车走,月亮也走,正赶往夜色苍茫的西昌。

清风雅雨建昌月,说的是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川康段上的三大气象景观。建昌就是今天的西昌,因海拔高、纬度低,加之山林和邛海对大气层的过滤,使西昌的月亮又大又亮,分外皎洁。夜幕之下,明月的清辉洒向山川大地,山中有月,水中有月。特别是中秋节的夜晚,山水之间,一轮硕大的月亮在夜空里缓缓升起,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

③月照西昌已千年。这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曾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蜀滇咽喉。这里,西汉置邛都,唐置建昌府,元置建昌路,明代又改建昌卫,清置西昌县——因城在唐代建昌旧城之西,于是改叫西昌。

④那几天我们在西昌行游。穿过月城广场,我走进了奔月路、月海路等。我惊叹于那些以月为名的道路、公园,每念一次,心中就生出许多欢喜。坐下来和西昌人摆龙门阵,才知道他们多么喜欢头顶上的月亮。艺术家把月亮塑在街头,像一条弯弯的小船;彝人把月亮刻在岩石上,成为久经风雨的岩画;姑娘们把月亮绣在裙子上,一针一线绣着羞涩的愿景……大凉山的人把彝族阿妹称为月亮的女儿,西昌城中那座月亮的女儿雕塑就是生动的呈现。我仔细打量雕塑:一位美丽的彝家姑娘斜倚在一轮弯月上,拨弄着怀中的琴弦……这座用青铜铸造的雕塑,成为西昌的城市标志。

⑤西昌人就这样在太阳和月亮的轮番照耀下,过着别样的生活:踩沙滩、吹湖风、架火盆、嗦米粉……在日常生活里感受着这里的日出月落。很多时候,在西昌,能看见一块又一块的云,从山梁上缓缓飘过。一片乌云经过时,突然就来了一阵雨。西昌的雨,来得很快,去得也快。雨过天晴,碧空如洗,一轮皓月又会准时出现在夜晚的天幕上。

⑥那个夏天的夜晚,我坐在西昌城的一扇窗前,看着夜色一点一点袭来,直到夜深了,城里的灯光一盏接一盏熄灭。这一段时间里,我看见了月亮跃上天幕的全过程:仿佛有一支神笔,先描出一片小小的淡黄,如同泼在宣纸上的水墨,渐渐漫溢开去并越来越大;突然,月亮露了个头,随后穿云破雾;眨眼之间,月亮慢慢大了起来,圆了起来,最后成为一个柠檬色的玉盘,晶莹剔透。这便是撩人情思的西昌月了。都说山高月小,西昌的月亮却是一个例外。

⑦自那以后,我几乎每年都要去一趟西昌,每一次去都想住在邛海边。文人墨客多称邛海为邛池。一句月出邛池水,空明澈九霄,引来无数人对西昌邛池和邛池上月光的向往。住在邛海边,当然是为了看月亮。一到月夜,身边山岚尽墨。我走在婆娑的树影下,抬头看月亮,耳边有虫鸣,偶尔还能听见对面泸山的松涛。月光下,仿佛回到小时候。大人说,月亮会追着人跑。我在邛海边真的跑了起来,一边跑,一边回望天上的月亮,果然月亮在追我。跑快一点,月亮追得也快一些;停下来,月亮也停了下来邛海赏月,早已成为西昌本地人和外来游客的必修课。其实,在邛海中赏月才是最佳境界。我始终记得那个明月之夜,与几个朋友乘一艘小船去邛海看月。人在船上,仰头看天,天上无云,夜幕上只有一轮圆月高挂;低头看水,水面上跳跃着点点银光。远处是西昌城区的万家灯火,近处是婆娑的树木和房屋的倒影。桨声划破夜的寂静,看了天上月,再看水中月。那一刻我们都没有说话,静静地感受着美妙这个词的丰富内涵。

⑧邛海湖水流入安宁河的出水河叫海河。在西昌城中,海河岸边,还有一条海河天街。这一城市空间如今已是西昌首席城市会客厅。几年前,我被派往西昌工作,就住在海河天街。那时候,海河岸边已成为灵动的现代水乡,水在城中,景在水中。一入夜,岸边的霓虹把海河渲染得五光十色。最是那一轮月影,皎洁清辉。月随人移,心随月走,一路徜徉下去,只觉心旷神怡。

⑨又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我和当地的朋友去了西昌城里的一家音乐空间。在本地歌手婉转深情的歌声中,我们被带入悠远的岁月时空。从音乐空间出来,一行人走在洒满月光的路上,和月光一样往时间的深处走去。

⑩住在西昌的日子里,我自然少不了去航天北路看蓝花楹。每年5月,蓝花楹进入盛花期,满树都是紫蓝色的花朵。航天北路的尽头,就是西昌的航天城。在西昌,那轮皎皎的明月,也照亮了一代代中国航天人的梦想。19707月,一批航天人从茫茫戈壁来到西昌,建立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从此,西昌月,不仅代表着一道美丽的风景,更见证着我国航天的发展。20231月,西昌航天主题公园正式开园。走进公园,过了绕月桥;便能看见腾飞塔,沿途还有鹊桥、问天瀑布、已成为蓝花楹网红街的航天北路等景点。在这里,你可以听到中华民族探月梦圆的很多精彩故事。

⑪最近一次去西昌,建昌古城成了看月的最好去处。西昌的历史文化足够厚重,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建昌古城,重建了四牌楼,修缮了建平门、九街十八巷等历史遗迹,古城的旧时风貌得以重现。月光下,漫步在青石长街上,怀想千百年前的古城繁华,更在历史与今天的切换中,感受时代的变迁。

⑫关于西昌月,还有一幕让我始终难忘,那是在从木里回西昌的路上。那一夜,我和几名同事遇上了难得一见的月全食。月全食经历了三个半小时,我们一路上观赏了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和复圆五个时期。当一轮红月亮出现在黑黝黝的天空上时,蔚为壮观。那一刻,白云不再飘,像一个熟睡的孩子,躺在了母亲温暖的怀抱。

⑬回到西昌,月光越发皎洁。我无心睡眠,坐在床上读书,那个氛围里,心里满是西昌的月光。

(选自《人民日报》)

1.文章以“西昌的月光”为题,请结合全文概括西昌月的特点。
2.西昌人爱月,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西昌人爱月的表现。
3.请赏析第⑥段的画线语句。
仿佛有一支神笔,先描出一片小小的淡黄,如同泼在宣纸上的水墨,渐渐漫溢开去并越来越大;突然,月亮露了个头,随后穿云破雾;眨眼之间,月亮慢慢大了起来,圆了起来,最后成为一个柠檬色的玉盘,晶莹剔透。
4.文章第⑦段结尾说,“那一刻我们都没有说话,静静地感受着‘美妙’这个词的丰富内涵。”请简要分析“美妙”这个词的丰富内涵。
5.作者在从木里回西昌的路上观赏月全食后说:“那一刻,白云不再飘,像一个熟睡的孩子,躺在了母亲温暖的怀抱。”请简要这句话的含义。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开头通过同行人的描绘及“我”心里的西昌的轮廓,勾勒了西昌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等。
B.作者在第⑩段叙写去航天北路看蓝花楹,这与文章的中心关联不紧密,可以删去。
C.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西昌月的喜爱之情。在作者心里,明月,就像一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西昌的历史、文化和城市脉络中,吸引着他一次又一次走进西昌,拥抱西昌。
D.文章多次提到“月随人移”,写的其实是人行而非月动,指景物随人的移动而变化,将人与月融为一体。
E.文章运用比喻、引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突出了西昌月的美,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2024-07-2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台儿沟上了列车时刻表,每晚七点钟,由首都方向开往山西的这列火车在这里停留一分钟。

这短暂的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从前,台儿沟人历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他们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大山无声的命令。于是,台儿沟那一小片石头房子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得那样深沉、真切,好像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如今,台儿沟的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她们洗净蒙受了一天的黄土、风尘,露出粗糙、红润的面色,把头发梳得乌亮,然后就比赛着穿出最好的衣裳。有人换上过年时才穿得新鞋,有人还悄悄往脸上涂点胭脂。尽管火车到站时已经天黑,她们还是按照自己的心思,刻意斟酌着服饰和容貌。然后,她们就朝村口,朝火车经过的地方跑去。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隔壁的凤娇第二个就跟了出来。

七点钟,火车喘息着向台儿沟滑过来,接着一阵空哐乱响,车身震颤一下,才停住不动了。姑娘们心跳着涌上前去,像看电影一样,挨着窗口观望。只有香雪躲在后面,双手紧紧捂着耳朵。看火车,她跑在最前边,火车来了,她却缩到最后去了。她有点害怕它那巨大的车头,车头那么雄壮地吐着白雾,仿佛一口气就能把台儿沟吸进肚里。它那撼天动地的轰鸣也叫她感到恐惧。在它跟前,她简直像一叶没根的小草。

……

那个白白净净的年轻乘务员真下车来了。他身材高大,头发乌黑,说一口漂亮的北京话。也许因为这点,姑娘们私下里都叫他北京话北京话双手抱住胳膊肘,和她们站得不远不近地说:喂,我说小姑娘们,别扒窗户,危险!

呦,我们小,你就老了吗?大胆的凤娇回敬了一句。姑娘们一阵大笑,不知谁还把凤娇往前一搡,弄的她差点撞在他身上,这一来反倒更壮了凤娇的胆,喂,你们老呆在车上不头晕?她又问。

房顶子上那个大刀片似的,那是干什么用的?又一个姑娘问。她指的是车相里的电扇。

烧水在哪儿?

开到没路的地方怎么办?

你们城里人一天吃几顿饭?香雪也紧跟在姑娘们后面小声问了一句。

真没治!”“北京话陷在姑娘们的包围圈里,不知所措地嘟囔着。

快开车了,她们才让出一条路,放他走。他一边看表,一边朝车门跑去,跑到门口,又扭头对她们说:下次吧,下次一定告诉你们!他的两条长腿灵巧地向上一跨就上了车,接着一阵叽哩哐啷,绿色的车门就在姑娘们面前沉重地合上了。列车一头扎进黑暗,把她们撇在冰冷的铁轨旁边。很久,她们还能感觉到它那越来越轻的震颤。

1.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_》 一文,作者是____________,体裁是_________
2.解释文中画横线词语的含义。
心不在焉:______
撼天动地:______
3.第二段中画横线的文字描写姑娘们在火车到来之前精心打扮自己,请分析这段文字的作用?
4.姑娘们问了“北京话” 一连串问题,小说里并没有写“北京话”的回答。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5.结合小说的节选部分,分析香雪和凤娇两个人物的共性与个性?
6.探究“火车”在作品中的作用。
2024-07-2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胡同里的孩子

①很多很多年以前,我是一个胡同里的孩子。

②我住的那个院子曾经是一个国民党大官的旧宅,特别大也特别深。说是大户宅院,其实早已失去了它原来的森严:各家占地盖的小厨房布满各个旮旯,空出来供人走路的地方是不允许两个人并排的,路就像网一样复杂,不知道通向哪里,我就从来没有深入到最里面去。所以头一次到我家的人都会有走错门的经历。那是一个很普遒的老北京大杂院,四处是养鱼养鸟养猫的,人们欢喜,人们争吵,热热闹闹,生机勃勃。

③我们的房子在靠南的角落里,别看位置偏僻,却得天独厚:房前的空地上种着株枣树,房后还有个独立的小院,我们的窗子挨着别人的小院,我们的小院又通着别家的窗子,他们说什么干什么,我总能知道,因为我并不是一个很安分的孩子。那时候我最大的乐趣就是上树打枣,我不喜欢吃枣,但当我踩着一个摞一个的椅子,用竿子够打高处的枣时,就有说不出的满足感。为了上树我想尽了办法,我不会爬树,就从邻居家偷偷扛来一架吱吱作响的旧梯子。到了房顶上,我才发现这一切原来多有趣:四周全是一层一层灰色的屋顶,大人们都在我的脚下,邻居正在骂骂咧咧地到处找他家的梯子;前院的奶奶又在给她的猫洗澡,猫挣扎着,溅了她一身水;去院子的最深处得经过一条更窄的过道,再后面竟是豁然开朗;远处胡同的小贩不住地吆喝。我想要是国民党大官坐在房顶上、他家的仆人哪还敢偷懒。这是一片全新的世界,从此我爱上了屋顶。

④我喜欢在夏日的午后沉浸其中,躺在倾斜的屋脊下面,老树的枝叶遮住部分晃眼的日光,剩下的几缕透过枝叶的缝隙暖暖地照在身上,鸣蝉的噪叫这时也如同美妙的音乐,我伸手就能够到老树的枝条,折一根衔在嘴里,有说不出的惬意。但一个人坐在上面总会无聊,于是我就召集了三五个孩子,我们坐在两个尖心顶之间的凹处,讲笑话编故事,最后连作业也索性拿到上面去写。那地方简直是个乐园,我毫无顾忌地呼朋唤友,放开喉咙肆意喊叫,那地方热闹得就像一个沙龙。前些日子,我看到卡尔维诺笔下的那个永远自由自在生活在树上而再不肯接触地面的男爵,就像找到了一位17世纪的知音,他的惬意是别人根本感受不到的。当然,隆多男爵没有给别人带来不便,而我却得罪了几乎周围所有的人,他们对这个顽皮的孩子感到厌恶又无可奈何。我踩漏了张家的房顶,碰碎了李家的花盆,吃光了王家晾在上面的白薯干儿,他本以为晾在房上丢不了的,而丢了梯子的邻居终于找到了罪魁祸首。他们纷纷指责我不应该打枣,不应该在房上胡闹,不应该大嚷大叫,更不应该淘得像个野人。我父母每天都忙着向邻居们道歉,看到他们彼此面色庄重和尴尬,我竟觉得很有意思。虽然那几年我过得挺开心,可也一直感到很内疚,尤其是那个几乎天天上门的伯伯,他有心脏病,而我简直成了他的病根。

8年过去了,我们早已搬出了那里而住进了水泥森林。从那以后,我就很少有机会安然地坐在阳光照耀下的斑驳树影里了,再也不能像隆多男爵一样在喧嚣中毫不做作地享受单纯世界了。我们惟一通着自然的阳台被封得死死的。为了追求明媚的阳光,我们远足来到乡间野外,到了时间,还得匆匆赶回去,重新拾起原本的生活。水泥森林里的动物们觉得心满意足,绿色森林里的树木被水泥吞噬。几十年后,也许不会再有胡同和大杂院了,也就不会再有老北京的韵味了。孩子们无法享受奔放的自由。我还能说什么呢?向隆多男爵致敬吧!

【注】卡尔维诺:20世纪意大利著名作家。他的小说《树上的男爵》写17世纪意大利贵族少年隆多男爵因与专制的父亲发生冲突爬上树,而且以后就不再回到地面,过了50多年树栖生活。

1.文中说“这是一片全新的世界,从此我爱上了屋顶”。从全文看,“我爱上了屋顶”的原因有哪些?(分条概述)
2.文中四、五两段都有写到隆多男爵的文字,它们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文中写道“水泥森林里的动物们觉得心满意足,绿色森林里的树木被水泥吞噬”,这里运用了哪些手法?
4.最后一段表现了作者对现代人的生存状况有着怎样的反思?(分条作答)
5.文中说:“几十年后,也许不会再有胡同和大杂院了,也就不会再有老北京的韵味了。”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2024-07-2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黑夜的火车

李朝德

挂上电话,我立刻就后悔了。

车窗外,落日失去了最后一抹余晖,远山只剩下黛色的模糊轮廓。

火车还有一个多小时才经过村里,那时天应该早黑透了吧,那么晚打电话告诉母亲站在路口做什么呢?

列车在黑夜中呼啸,载着心事重重的乘客飞驰向前。

那天,我从昆明乘火车去一座叫宣威的小城参加会议,这趟城际列车要穿过村里。我家离铁路并不远,直线距离也就五六百米。

火车黑夜穿过家乡,最熟悉的景致与最亲近的人就在窗外忽闪而过,兴奋与激动转眼间成为远离的失落,那种感觉难以描述。

10多分钟前,我打电话告诉母亲,我要去宣威。母亲知道我要路过村里,很是高兴:去宣威做什么?大概几点钟到?我一一回答,但有些遗憾:

可惜村里没有站,不然可以回家看看。母亲说:你忙你的,我身体好好的,不用管。说完这句,电话里一阵沉默。

我理解这时的沉默。

车过村庄,母子相距不过几百米,却不能相见。

母亲沉默,我也沉默。

我打破沉默:妈,要不火车快到村里时我打电话给你,你去村里铁路口等我,我在7号车厢的门口向你摇手,你就可以看见我,我也可以看见你。

对这个突然的提议,我自己也觉得有些意外和为难,黑夜中叫母亲在路口等着见我,算怎么一回事?但母亲很高兴。

我们当然知道那个路口,那个叫小米田的路口是连接村庄与田地的一个主要路口。近些年火车多次提速,由单线变成复线后,铁路沿线早在10多年前就全线封闭。小米田路口虽然还在,但是被栅栏完全隔断,要过铁路只能翻越天桥,现在只剩下三四米宽的道口。我坐的这趟火车时速大概120公里。这样的速度通过那个道口要多长时间呢?可能半秒都不到吧!相互能看见?

窗外一片模糊,无边的黑暗包裹着车厢,我计算着时间与路程,却总也看不见熟悉的风景。

焦躁中,看见远远的公路上有车流的灯光,流光溢彩。我正纳闷儿这是哪条路呢,放着白色光芒的施家屯收费站几个字就出现了。我一阵悲凉,施家屯是隔壁村庄,火车应该在1分钟前就已驶过松林村,我竟然没有看见我熟悉的村庄和站在路口的母亲。

我颓然打电话告诉母亲:妈,天太黑了,我没有看见你,火车已经到了施家屯。母亲也说:刚才有趟火车经过,太快了,没有看见你。我想应该就是这趟火车,知道你坐在上面就行。我为自己的粗心愧疚不已,说不出话来。年迈的母亲在黑夜的冷风中站着,我在明亮温暖的车厢里坐着。本想让她看见我,我也能看见她,却害得她在路边白白等待,空欢喜一场。

松林村的一草一木,我再熟悉不过,怎么会看不出来呢?

我不甘心地说:妈,要不明晚我返回时在最近的曲靖站下?站上有到村里的汽车,半小时就能到村里,住一晚再回昆明,方便得很。母亲连忙阻止,固执而又坚定,仿佛我这样做是她的错。我没有办法,自己赌气也是跟母亲赌气:那就明晚还在这路口,到时候我会站在最后一节车厢的车门旁招手,一定可以看见。

我又一次要求母亲去铁路口,固执得有些残忍。

我坚定地认为,是我的疏忽,才会没看见站在车窗外的母亲,那么近的距离怎么能看不见?

那晚返程时,我早早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车门旁。黑夜的火车如一条光带在铁轨上飘移。

伏在玻璃上,我尽量睁大眼睛,可还是很难看清车窗外的景物。我想起顾城的诗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我的光明在哪里呢?返程时,我又看见了施家屯收费站,心头撞鹿。

内外温差大,车窗内起了一层薄薄的雾,我慌忙用手掌擦亮玻璃,双手罩住眼眶遮挡车内的亮光,让自己也陷入与外面一样的黑夜,在微弱的光线下仔细搜索一景一物。我终于看见被车灯照出几米远模糊的路面轮廓,看见了村庄里萤火般的昏黄灯光。

就在一个路口,我突然看见有束手电筒光在黑暗中照着火车!我刚要寻找并摇手呼喊,火车却过了!

我忙掏出电话,颤抖着告诉母亲:妈,我看见你在路口啦!

母亲也说:我也看见你了。

两句话说完,车外再没有了村庄,母亲越来越远了。

我在黑夜中的火车里不过是一晃而过的黑点,那个叫小米田的道口,不过三四米宽,而站在道口的母亲,她还没有一米六高啊……

1.请概括文中“母亲”的形象特点。
2.简述“我”第一次约见“母亲”的心理变化历程。
3.文章以“我”黑夜乘火车约见“母亲”为中心谋篇布局,有何好处?
4.有人认为文章最后一段可以删掉,你有什么看法?请说明理由。
2024-07-2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中等职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虽说巴黎的布置比伦敦、罗马匀调得多,可是比起北平来还差点儿。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连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不在有许多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周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和西山呢!

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书多古物多。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但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北平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省钱省事而且会招来翩翩的蝴蝶。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往往还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1.。选文出自《______________》一文,作者是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等。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匀调:________
(2)愧杀:________
3.选文采用了什么手法,写了北平的什么特点?
4.“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结合选文语境,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选文中的画线句,为什么前面说“花草”,后面又说“草花儿”?
6.作者因为话剧《龙须沟》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什么称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节选自《百合花》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新媳妇又短促地了一声。我强忍着眼泪,给那些担架员说了些话,打发他们走了。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地跳起来,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地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节选自茹志鹃《百合花》)

1.结合文段内容,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新媳妇又短促地“啊”了一声。
短促:
我猛然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
磕磕绊绊:
2.文中写道:“我无意中碰到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这里提到这“两个干硬的馒头”,作用是什么?
3.通讯员牺牲后,新媳妇的一言一行是那样的从容不迫、有条不紊、执着坚定,表达了她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为什么要给“被子”加上“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这一定语?
2024-07-23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

祝福

鲁迅

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没有神采的眼睛来,接着说,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埃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我一清早起来就开了门,拿小篮盛了一篮豆,叫我们的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去。他是很听话的,我的话句句听;他出去了。我就在屋后劈柴,淘米,米下了锅,要蒸豆。我叫阿毛,没有应,出去一看,只见豆撒得一地,没有我们的阿毛了。他是不到别家去玩的;各处去一问,果然没有。我急了,央人出去寻。直到下半天,寻来寻去寻到山埃里,看见刺柴上挂着一只他的小鞋。大家都说,糟了,怕是遭了狼了。再进去;他果然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脏已经都给吃空了,手上还紧紧的捏着那只小篮呢。……”她接着但是呜咽,说不出成句的话来。

四婶起初还踌躇,待到听完她自己的话,眼圈就有些红了。地想了一想,便教拿圆篮和铺盖到下房去。

……

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她全不理会那些事,只是直着眼睛,和大家讲她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

我真傻,真的,她说,我单知道雪天是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我一大早起来开了门,拿小篮盛了一篮豆,叫我们的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去。他是很听话的孩子,我的话句句听;他就出去了。我就在屋后劈柴,淘米,米下了锅,打算蒸豆。我叫,阿毛!’没有应。出去一看,只见豆撒得满地,没有我们的阿毛了。各处去一问,都没有。我急了,央人去寻去。直到下半天,几个人寻到山墺里;看见刺柴上挂着一只他的小鞋。大家都说,完了,怕是遭了狼了。再进去;果然,他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脏已经都给吃空了,可怜他手里还紧紧的捏着那只小篮呢。……”她于是淌下眼泪来,声音也呜咽了。

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地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

她就只是反复的向人说她悲惨的故事,常常引住了三五个人来听她,但不久,大家也都听得纯熟了,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后来全镇的人们几乎都能背诵她的话,一听到就烦厌得头痛。

我真傻,真的,她开首说。

是的,你是单知道雪天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才会到村里来的。他们立即打断她的话,走开去了。

她张开着口怔怔的站着,直着眼睛看他们,接着也就走了,似乎自己也觉得没趣。

【乙】

苦恼(节选)

契诃夫

暮色昏暗。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积成又软又薄的一层。车夫约纳周身雪白,像是一个幽灵。他在赶车座位上坐着,一动也不动,身子往前伛着,伛到了活人的身子所能伛到的最大限度。他那匹小马也是一身白,也是一动都不动。它那呆呆不动的姿态、它那瘦骨棱棱的身架、它那棍子般直挺挺的腿,使它活像那种花一个戈比就能买到的马形蜜糖饼干。……约纳和他的瘦马已经停在那个地方没动很久了。他们还在午饭以前就从大车店里出来,至今还没拉到一趟生意。可是现在傍晚的暗影已经笼罩全城。街灯的黯淡的光已经变得明亮生动,街上也变得热闹起来了。

车夫,去维堡区!约纳听见有人叫。车夫!

约纳打了个哆嗦,透过沾满雪花的睫毛望去,他看见一个穿着军大衣的军人。

到维堡区去!军人又说了一遍,你睡着了还是怎么的?去维堡区!

约纳抖了抖缰绳,马背和自己的肩膀上滑落下大片的雪花……军人坐上雪橇。

你往哪儿撞啊,死鬼!约纳立刻在那熙来攘往的人流中听到了一声叫哦。

你根本不会赶车!靠右走!军人生气地说。

一个赶四轮轿式马车的车夫破口大骂,另一个肩膀碰到马脸的行人抖落袖子上的雪花,也在恶狠狠地瞪着他,约纳坐在驾驶座上,如坐针毡。他的两个胳膊左右摇动着缰绳,用眼睛看着前面的路,就像一个失了理智的人,不知自己身在何方,也不知缘何在此。

这些人都是混蛋!军人打趣地说,他们简直是故意撞你,或者是故意要往你马蹄子下面砧,好像串通好了似的!

约纳回头望了望客人,微微动了动嘴唇……看来他有话要说,可喉咙里除了沙哑的咝咝声外,并没说出一个字来。

你想说什么?军人问。

约纳撇嘴一笑,咽了咽喉咙,哑着嗓子说:

老爷,我的,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

哦!……怎么死的?

约纳转过身子朝着乘客说:谁也不知道!也许,是死于热病……在医院躺了三天就死了……这是天意。

快拐弯,鬼东西!黑暗里发出了喊叫声。你瞎了眼吗,老东西?看着路!

赶车吧,赶车吧……”乘客说,照你这样走,我们明天都到不了。走快点!

车夫又伸长了脖子,振作起来,使劲而熟练地挥动着鞭子。好几次他回头看看客人,那军人闭着眼睛,看样子对他的话不感兴趣。到维堡区后他让乘客下了车,把车停在一个小酒店旁,他还是一动不动地蜷缩着身子坐在驾驶座上……雪把他和马又涂成了白色。时间一小时又一小时地过去了……

(有删改)

1.下列各项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A.鲁迅先生创作的小说《祝福》选自《彷徨》,表现了作者的反封建思想和对当时革命运动的反思和审视;契诃夫是俄国作家,他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他的小说常表现“小人物”的不幸和软弱。
B.【甲】【乙】两文都以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刻画人物,于细节中表现出人物的厚度和深度,十分传神。
C.两篇文章的语言平实质朴,却又感人至深。祥林嫂的“喋喋不休”和约纳的欲言又止中蕴含了作者对旧时代底层百姓深刻的悲悯之情,读来震撼人心。
D.鲁镇的人最后打断了祥林嫂的话,军人则闭眼不理会约纳,这说明孤独和痛苦是不可分享的,更不可能被理解。
E.两篇文章中都出现了雪,但二者寓意不同。《祝福》中,每一次雪落都加深了祥林嫂的不幸;而【乙】文中的雪景首尾呼应,象征了约纳贫穷却高洁的人格。
2.有同学认为祥林嫂讲述孩子被狼叼走的过程说了两遍,重复累赘,应删去或略写其中一处,你同意吗?为什么?(至少给出两条理由)
3.两篇选文的最后,主人公都陷入了沉默。请选择其中一篇,想象主人公当时的心情,写一段80字左右的心理活动描写。
2024-07-2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中职八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9 .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弧线

顾城

鸟儿在疾风中,

迅速转向,

少年去捡拾、

一枚分币。

葡萄藤因幻想,

而延伸的触丝。

海浪因退缩,

而耸起的背脊。

A.这首诗用“弧线”串联四个画面,每个画面都雕镂出一个简洁干净的意象,通过具象画面表现线条的美。
B.这首诗彰显了自然的美感,同时也暗含着不同的生活态度与选择,给人以思考与启发。
C.“葡萄藤因幻想,而延伸的触丝”,这是一道生命的弧线,给人以向上而葱茏的感觉,这是对大自然生机的礼赞。
D.“鸟儿在疾风中,迅速转向”“海浪因退缩,而耸起的背脊”,鸟儿和海浪的退缩隐喻了诗人受到挫折,对现实彻底失望的心理。
2024-07-2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中职八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所以很恐怕这事也一律。果然,特别的情形开始了。傍晚,我竟听到有些人聚在内室里谈话,仿佛议论什么事的,但不一会,说话声也就停止了,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声的说:

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我先是诧异,接着是很不安,似乎这话于我有关系,试望门外,谁也没有。好容易得到晚饭前他们的短工来冲茶,我才得了打听消息的机会。

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

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简捷的说。

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

老了。

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但他始终没有抬头,所以全不觉。我也就镇定了自己,接着问:

什么时候死的?

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我说不清。

怎么死的?

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然而我的惊惶却不过暂时的事,随着就觉得要来的事,已经过去,并不必仰仗我自己的说不清和他之所谓穷死的的宽慰,心地已经渐渐轻松;不过偶然之间,还似乎有些负疚。晚饭摆出来了,四叔俨然的陪着。我也还想打听些关于祥林嫂的消息,但知道他虽然读过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是忌讳仍然极多,当临近祝福时候,是万不可提起死亡疾病之类的话的,倘不得已,就该用一种替代的隐语,可惜我又不知道,因此屡次想问,而终于中止了。我从他俨然的脸色上,又忽而疑他正以为我不早不迟,偏要在这时候来打搅他,也是一个谬种,便立刻告诉他明天要离开鲁镇,进城去,趁早放宽了他的心。他也不很留。这样闷闷的吃完了一餐饭。

(选自鲁迅《祝福》)

1.简要分析选文中短工的形象特点。
2.结合选文理解最后一段加点词语“俨然”的妙处。
3.根据选文,简要分析祥林嫂死亡的原因。
4.结合全文,说说小说起名为“祝福”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2024-07-23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升学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