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20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1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我家五叔是个无正业的浪人,有一天在烟馆里发牢骚,说我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大概总有什么好处给他。这句话传到了我母亲耳朵里,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零两三个月)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1.找出第一段的中心句(     
A.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
B.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C.我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大概总有什么好处给他。
D.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2.“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这“极大极深的影响”不包括哪个方面?(     
A.学得了好脾气。
B.学得了待人接物的和气。
C.能宽恕人、体谅人。
D.必须别人当众认错赔罪,才罢休。
2024-08-10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职业学校就业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2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是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淘米。

(选自鲁迅《祝福》)

1.下列不属于选文所使用的描写手法的是(     
A.心理描写B.肖像描写C.神态描写D.动作描写
2.下列不属于选文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的是(     
A.夸张B.比喻C.对比D.拟人
3.下列对选文分析不正确的是(     
A.写出了祥林嫂虽穷困,但还有活力,对生活抱有希望。
B.写出了祥林嫂已经走投无路,对生活渐渐麻木。
C.写出了祥林嫂对现实的困惑与不解,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认命。
D.写出了祥林嫂的绝望,“烛台”事件,犹如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压垮了她。
4.结合全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祥林嫂是《祝福》悲剧的核心人物,其悲剧的根源是封建政权、族权、夫权、神权这四条索对她的束缚。
B.祥林嫂的悲剧命运除了社会大环境,还有她自身愚昧、麻木和迷信的原因。
C.鲁镇的其他人也是祥林嫂悲剧人物的助推力量。他们麻木、冷漠,受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毒害很深,正是他们的歧视和厌弃所形成的社会氛围,使得祥林嫂走投无路。
D.小说中的“我”是一个现代小知识分子,对祥林嫂的悲剧根源有着清醒的认识,并且给予了毫不留情的批判。
2024-08-09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职业学校就业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遥

八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中国社会生活开始大面积地解冻了。广大的国土之上,到处都能听见冰层的断裂声。冬天总不会是永远的。严寒一旦开始消退,万物就会破土而出。

好啊,春天来了!大地将再一次焕发出活力和生机。但是前行的人们还需留心;要知道,春天的道路依然充满了泥泞……

在村里和家里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候,孙少平却陷入了极大的苦恼之中。

三年的教师生涯结束了,他不得不回家当了农民。他倒不仅仅是为此而苦恼。迄今为止,他还不敢想象改变自己的农民身份。这些苦恼首先发自一个青年自立意识的巨大觉醒。

他一个人在山里劳动歇息的时候,头枕手掌仰面躺在黄土地上,长久地望着高远的蓝天和悠悠飘飞的白云,眼里便会莫名地盈满了泪水,山里寂静无声,甚至能听见自己鬓角的血管在哏哏地跳动。这样的时候,他记忆的风帆会反复驶进往日的岁月。石圪节中学,原西县高中……尽管那时饥肠辘辘,有无数的愁苦,但现在想起来,那倒是他一生中度过的最美妙的时光。他也不时地想起高中时班上的同学们:金波、顾养民、郝红梅、田晓霞、侯玉英……眼下这些人都各走了各的路……

外面等待他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他难以想象。当然,有一点是肯定的——一切都将无比艰难;他赤手空拳,无异于一丛飘蓬。

唉!有时他又动摇了,还是顺从命运的安排吧!生活在家里虽说精神不痛快,但一日三餐总不要自己操心;再说,有个头疼脑热,也有亲人的关怀和照料。倘若流落在他乡异地,生活中的一切都将失去保障,得靠自己一个人去对付冷酷而严峻的现实了……

可是,到外面去闯荡世界的想法,还是一直不能从他心灵中勾销。随着他在双水村的苦闷不断加深,他的这种愿望却越来越强烈了。他内心为此而炽热地燃烧,有时激动得像打摆子似的颤抖。他意识到,要走就得赶快走!要不,他就可能丧失时机和勇气,那个梦想就将永远成为梦想。现在正当年轻气盛,他为什么不去实现他的梦想呢?哪怕他闯荡一回,碰得头破血流再回到双水村来,他也可以对自己的人生聊以自慰了;如果再过几年,迫不得已成了家,那他的手脚就会永远被束缚在这个高加索山了!

经过不断的内心斗争,孙少平已经下决心离开双水村,到外面去闯荡世界。少平已经暗暗把自己外出的目的地选在黄原城。到黄原去干什么?他将在那里怎样生活?

别无选择。他只能像大部分流落异地的农民一样去揽工——在包工头承包的各种建筑工地上去做小工,扛石头,提泥包,钻炮眼……

不管怎样,他是非去不可了。

孙少平把他外出谋生的一切方面都想好以后,决定先和父亲谈这件事。

这天吃过午饭,父子俩到山上一块坡地种玉米。父亲在前面拿镢头掏土坑,少平手里端个升子点籽种。两个人都赤脚片,一前一后,来来回回,也顾不得说话。

父亲挖坑就像母亲纳鞋底,行行道道,疏密有致,远看如同工艺美术家精心设计的图案。少平耐着性子,尽量把籽种不偏不露点在土坑中间,再补一个不轻不重的脚印。终于休息了。父亲蹲在地上抽烟,   少平就凑到他跟前,也学着他哥的样,卷了一支旱烟棒。

他用父亲的打火机点着烟抽了几口,然后才鼓起勇气,和父亲谈起了他走黄原的打算。

孙玉厚老汉惊得目瞪口呆。

吱吱地用劲吸着烟锅。思谋了好一阵,才说:你还小哩!出那么远的门,人生地不熟,我和你妈怎能放心?你怎猛然想起要出门哩?

少平一时难以给父亲说清楚自己的心思。

我呆在家里不痛快,想出去跑一跑……”

父亲低倾下头,手指头抠着脚指头,说:我能想来哩。你从学校回来劳了动,心里难过。没办法啊!世事就是这样。爸爸看见你一天灰土满面的,心里也难过……不过,而今政策宽了,劳动虽说熬苦一些,但吃饭不要再受熬煎。你刚开始出山,爸爸晓得你不习惯。过上一两年,也就习惯了。外面的世界不是咱们的,你出去,还不是要受苦?再说,有个什么事,也没有人帮扶你……”

爸爸,这你不要操心。我二十几的人了。自个儿能管得了自个儿,你就让我出上几天门!你年轻时不是也吆牲灵跑过山西吗。我不到外面闯荡一回,一辈子心里平不下来,你就让我走吧!咱们家现在有你和我哥,这点土地你们能耕务过来。我出去,也不是去瞎逛!我也长两只手,兴许还能给家里赚几个活钱,爸爸,你放心……”

孙少平几乎要哭了。

父亲看出儿子为他的行动经过了长时间的准备,显然很难再说服他放弃这种冒险念头,他只好犹豫地说:那这事你要和你哥商量哩!唉,我老了,世事要看你们闹。不过,爸爸生怕你们有个闪失……”

少平严肃而感动地对父亲点了点头。

等父亲嫂子先后走了以后,少平却磨蹭着没有急忙回家。他一边在和哥哥添炭,一边吞吞吐吐对哥哥说出了他的心事。

少安惊讶得都有点反应不过来了。他生气地对弟弟说:你胡想啥哩!家里现在这么忙,人手缺得要命,你怎么能跑到外面逛去呢?

这个字刺伤了少平的心。他也有点生硬地对哥哥说:我不是去逛!我是要出去干点事!

干什么事?无非是去揽工!你又不是匠人,当个小工,一天挣一两块钱,连自己的嘴都糊不住!你何必要之受这罪呢?你在家里,咱们父子三人,加上你嫂,一边种地,一边经营咱们的烧砖窑,这不好好的嘛!

我已经二十几的人了,我自己也可以干点什么事!

少安一时不能理解弟弟是什么意思,难道你现在没事可干吗?

但少安猛然感到,弟弟已经长大成人了!他已经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在他面前以老大自居了!是啊,弟弟大了……本来他应该为此而高兴,可是此刻心里却有一丝说不出的伤感。

他早已看出来,弟弟是一个和他想法不太一样的人……现在,少安已经明白,尽管他不情愿弟弟出走,但看来已经很难劝阻他了。

(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有删改)

1.理解下列句子加点部分的含义。
(1)父亲蹲在地上抽烟,少平就凑到他跟前,也学着他哥的样,卷了一支旱烟棒
(2)这个“逛”字刺伤了少平的心。
2.从语言角度赏析画横线段落的写景特点。
3.文中的孙玉厚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认为这一形象对儿子有什么影响?
4.有人说,如果给这部分节选的文本拟个标题,“争”比较恰当。请简析理由。
2024-08-09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中等职业学校普职融通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4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宋恩子  后面住着的都是什么人?

王利发  多半是大学生,还有几位熟人。我有登记簿子,随时报告给巡警阁下。我拿来,二位看看?

吴祥子  我们不看簿子,看人!

王利发  您甭看,准保都是靠得住的人!

宋恩子  你为什么爱租学生们呢?学生不是什么老实家伙呀!

王利发  这年月,作官的今天上任,明天撤职,作买卖的今天开市,明天关门,都不可靠!只有学生有钱,能够按月交房租,没钱的就上不了大学啊!您看,是这么一笔账不是?

宋恩子  都叫你咂摸透了!你想的对!现在,连我们也欠饷啊!

吴祥子  是呀,所以非天天拿人不可,好得点津贴!

宋恩子  就仗着有错拿,没错放的,拿住人就有津贴!走吧,到后边看看去!

1.吴祥子、宋恩子是什么样的人?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迫于生计而不得不靠抓人为生的受迫害者。
B.统治阶级的鹰犬爪牙。
C.利用职务之便敲诈勒索的流氓无赖。
D.不受任何人管的地头蛇。
2.王利发说的话能说明什么问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时局势动乱,军阀混战不断。
B.人民生活艰难,苦苦挣扎,受尽欺压。
C.只有有钱人才能上大学。
D.王利发对当时局势认识清醒,借机发财。
3.王利发的对白能表现他怎样的性格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精明圆滑、善于应酬B.自私自利、老实忠厚
C.豪爽直率、善良诚实D.谦恭温和、狡诈机变
2024-08-09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职业学校就业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5 . 阅读《风景谈》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最后一段回忆是五月的北国。清晨,窗纸微微透白,万籁俱静,嘹亮的喇叭声,破空而来。我忽然想起了白天在一本贴照簿上所见的第一张,银白色的背景前一个淡黑的侧影,一个号兵举起了喇叭在吹,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都表现在小号兵的挺直的胸膛和高高的眉棱上边。我赞美这摄影家的艺术,我回味着,我从当前的喇叭声中也听出了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来,于是我披衣出去,打算看一看。空气非常清冽,朝霞射住他,只觉得他的额角异常发亮,然而,使我惊叹叫出声来的,是离他不远有一位荷枪战士,面向着东方,严肃地站在那里,犹如雕像一般。晨风吹着喇叭的红绸子,只这是动的,战士枪尖的刺刀闪着寒光,在粉红的霞色中,只这是刚性的。我看得呆了,我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

如果你也当它是风景,那便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1.作者插入一段有关贴照簿上小号兵的描写,其作用是(     
A.贴照簿的小号兵形象是真有其事,这样的内容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B.体现出散文的特点;“形”的散,有利于丰富文章内容,突出“神”的聚——表现小号兵的形象。
C.用不同的时间,不同地点的两个号兵形象相互对照,为下文主题的揭示作了铺垫。
D.使山岗上小号兵形象更加真切、丰满、清晰。
2.对划线两句的写作方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红绸子的暖色与刺刀寒光的冷色互相映衬,表现两个战士的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警觉的形象。
B.用红绸子的动与刺刀的静互相映衬,显示出一种既生机蓬勃又庄重肃穆的气氛。
C.用吹喇叭的小号兵和荷枪的战士的两个形象互相对照显示感人的民族精神。
D.“我看得呆了”一句写人的震惊心理,从侧面描写了风景激动人心,显示了民族精神的感人力量。
3.对结尾一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指自然风光和两个战士的活动。
B.“伟大者”指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
C.前一个风景是指民族精神化身的两个战士的形象,用引号表示强调。
D.这节议论,不仅揭示了上节文字的深刻含义,而且和文章中其他议论段一起成为连接六个“画面”的线索。
4.为这两节文字拟个标题:______
5.“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特点,以这两节为例,指出它的“神”是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又是什么?
2024-08-09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学前教育专业语文试题
6 . 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再别康桥》是徐志摩体现“康桥情结”最有名的一首诗歌。这首诗也很好地体现了他提出的“诗歌应当具有‘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
B.《春末闲谈》以闲谈的方式,将自然之物人格化,通过形象化的说理,揭露了统治阶级“治术”的险恶实质,表达了对人民群众必胜的信心。
C.《我的空中楼阁》寄寓了作者对“独立安静的自由的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作者对喧嚣嘈杂的尘世生活的厌倦及其渴望超然物外、回归自然的愿望。
D.《动物身上会进化出轮子来吗?》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属于事理说明文。文章融知识性、通俗性和条理性于一体。
2024-08-09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中等职业学校2023-2024学年职教高考班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石枕

喊雷

小映九岁那年,在河边的乱石滩上跌伤了腿。

幸好小映的爷爷就是有名的游方郎中,他的腿伤才及时得到了治疗。无奈伤势不轻,拨筋接骨之后,只愈了外伤,关节、肌肉依旧疼痛难忍,即使扶了双拐,也难以行走,不得不卧床度日。

一天,小映看见爷爷在床前叹息落泪,便问:爷爷,你怎么哭了?

你的腿已经废了。

小映听罢,哇的一声哭了,当即跪在床上说:爷爷,你是医生,你救救我吧。我不能没有走路的腿呀!

爷爷思忖良久,说:要根治腿伤,除非你能在三年之内找到碰伤你腿的那块条石。找到之后,把条石凿磨成石枕,用以醒脑镇痛、散血化瘀、舒筋活络。如此,腿伤可不治而愈。倘若在这三年内你找不回那块条石,你爷爷就无能为力了。小映满怀信心地说:碰伤我腿的是一块黑色条石,我认得它。我一定能找到它!

自此,小映无论风雨寒暑,每天一大早就拄着双拐,连走带爬地到乱石滩寻找那块条石。

一年过去了,小映没有找到那块条石。

两年过去了,小映还没有找到那块条石。

爷爷说:河滩上的石头不会总留在原处,水涨水落会被冲往下游的。你到下游去找吧。

于是小映到下游的河滩上去找。然而总是找不到那块条石。

三年的最后一天,小映绝望地对爷爷说:那块石头,我没有找到。

爷爷说:实在找不到,就不要找了。

为什么?

你的腿不是已经能走了么?还要那块条石干吗?

可我怎么也想不通:那么大的一块条石,怎么会被水冲得不见了呢?

三年前我就把它扔到了河心深处。你在河滩上怎么能找到?

1.第②段的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2.三年里,小映风雨无阻,拄着拐杖连走带爬地寻找条石,反映了什么样的精神品质?他为什么能有这种品质?
3.“石枕”有象征意义,选出正确的一项是(     
A.“石枕”象征爷爷治内伤的秘方。
B.“石枕”象征小映的希望。
C.“石枕”象征爷爷哄骗小映锻炼的方法。
D.“石枕”象征小映的意志、毅力和精神。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过一样;又像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1.这段文字描写的主要内容是(     
A.月下的荷塘B.月的光和影
C.荷塘上的月色D.月下的荷塘及月色
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泻”化动为静,表现了月光从高空照耀下来的景象。
B.“浮”有水汽升腾、扩散、弥漫的感觉,表现了月光的朦胧、淡雅。
C.“洗”承上文“泻”字而来,表现了月光的柔和、清洁。
D.“笼”以叶子与花的轻飘柔美的姿态,表现了月光的柔美。
3.“虽然是满月”,却“不能朗照”,作者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是因为(     
A.作者感到生活惬意,别有风味。
B.它使作者摆脱了惆怅与烦恼。
C.它与作者淡淡的哀愁和片刻的逍遥的喜悦感受相合拍。
D.它与作者孤寂冷落的感受相一致。
4.选文中划线语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024-08-09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中等职业学校2023-2024学年职教高考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七律二首•送瘟神

毛泽东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亿神州尽舜尧”写劳动人民个个像古代明君尧、舜一样奋发有为,创造人间奇迹,诗人对他们的英雄气概给予了高度的赞美和评价。
B.第二首尾联点明题意。上句语调轻松,流露出诗人对中国人民送走瘟神的喜悦;下句写实,介绍送瘟神的民间习俗。
C.两首诗思想深刻,意气豪迈。诗人高瞻远瞩,在诗中展示了无限的宇宙和悠久的历史,表现了对祖国、对人民深厚的爱。
D.两首诗之间暗含对比,在旧社会,山河被瘟神糟蹋,而在新时代,山水也焕发了青春,大地的面貌日新月异。
2.从表现手法上看,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诗人具有革命浪漫主义的气质?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2024-08-09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2023-2024学年中职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10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北伐胜利之后,我们的兴致很高。有一天在先生家中吃饭,有几个同学都喝醉了酒,蔡先生喝的更多,不记得如何说起,说到后来我便肆口乱说了。我说:我们国家整理好了,不特要灭了日本小鬼,就是西洋鬼子,也要把他赶出苏伊士运河以西,自北冰洋至南冰洋,除印度、波斯、土耳其以外,都要郡县之’。蔡先生听到这里,不耐烦了,说:这除非你作大将。蔡先生说时,声色俱厉,我的酒意也便醒了。

此外如此类尚多,或牵连他人,或言之太长,姑不提。即此三事,已足证先生责人之态度是如何诚恳而严肃的,如何词近而旨远的。

蔡先生之接物,有人以为滥,这全不是事实,是他在一种高深的理想上,与众不同。大凡中国人以及若干人,在法律之应用上,是先假定一个人有罪,除非证明其无罪;西洋近代之法律是先假定一人无罪,除非证明其有罪。蔡先生不特在法律上如此,一切待人接物,无不如此。他先假定一个人是善人,除非事实证明其不然。凡有人以一说进,先假定其意诚,其动机善,除非事实证明其相反。如此办法,自然要上当,但这正是《孟子》所谓君子可以欺其方,难罔以非其道了。

(选自傅斯年《我所敬仰的蔡元培先生》)

1.概括选文第一段的主要内容。
2.第一段中,作者采用哪些手法刻画蔡先生形象的?
3.选文第三段画线句中“高深的理想”有何含义?
4.作者引用孟子话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2024-08-09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中等职业学校2023-2024学年职教高考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