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8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星堆古遗址

王贤笙

三星堆古遗址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它与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夏朝始于公元前2000多年,距今约有4000年的历史,尚且还不是信史。信史中第一个王朝商的历史距今也只有3600年。这与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的形象无疑是不大相称的。而三星堆,将我们的历史推到了4800年前,而它自己只是默默地躺在富饶的四川盆地,默默地承载着中华民族灵魂的滥觞……因此说: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不是因为传说中的炎黄二帝,也不是因为夏、商、周,而是因为我们有三星堆及良渚。

三星堆遗址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在三星堆二期文化中,青铜文明的自身文化特点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其影响范围也超出了传统的古蜀国分布的成都平原,扩散到陕南地区和江汉平原等地。同时,三星堆青铜文明也受到了中原夏商文明及长江中游地区、陕南地区文明的影响,表现出古蜀文明强烈的内聚和外衍。

三星堆遗址位于成都平原广汉南兴镇。1980年开始发掘,发现城市遗址一座,专家认为,其建造年代至迟为商代早期。城址的东城墙长1100米,南城墙180米,西城墙600米,皆为人工夯筑。还发掘出房屋基址、灰坑、墓葬、祭祀坑。房基有圆形、正方形、长方形3种,大多为地面木构建筑。1931年以来曾经多次发现祭祀坑,坑内大多埋放玉石器和青铜器。1986年发现的两座大型祭祀坑,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玉石器、象牙、贝、陶器和金器,金器中的金杖和金面罩制作精美。青铜器除罍、尊、盘、戈外,还有大小人头像、立人像、爬龙柱形器和铜鸟、铜鹿等。其中,青铜人头像形象夸张,极富地方特色;立人像连座高2.62米,大眼直鼻,

在空军的武器装备中,稀土应用的程度更深。17种稀土元素在航空维修领域都有用途。其中镝、钕、铽、铕、钇是飞机上最重要的5种稀土金属元素,它们可用于飞机的热障涂层、有色荧光材料和电机永磁材料。而稀土金属的高强度和高耐用性,还大大减轻了飞机的自重。如在美军的F-22战机上,机体和发动机都大量采用了稀土铼元素,以满足超音速巡航对机身坚固性的高要求。在机载精确制导弹药中,含有钐、钴稀土元素的永磁发动机则在武器的操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海军的武器装备中,也有稀土金属大显身手之地。铼元素可以极大地强化钛合金,从而用于制造极高航速和较大潜深的合金潜艇。苏联上世纪6070年代制造的P级、阿尔法级、M级和S级潜艇都属于钛合金潜艇。这些潜艇的航速普遍达到40节以上,潜深可至400600米,远比当时鱼雷2540节的平均航速和最大400米的潜深优越得多。这种鱼雷追不上、够不着的潜艇,一度成为美国海军的心头大患。

方颐大耳,戴冠,穿左衽长袍,佩脚镯,是难得的研究蜀人体质与服饰的资料。祭祀坑的年代约为商末周初,被认为是蜀人祭祀天地山川诸自然神祇的遗迹。

就目前掌握的文物及史料来看,古蜀国与中原商王朝并无任何藩属关系,而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国家。在目前发现的商朝甲骨文中,记载了很多商朝军队与蜀人作战的事件,大多有始无终,但在三星堆遗址中出土了不少作为战利品的商朝贵族使用的兵器、权杖和刻有商朝文字的器物,古蜀国的强大可见一斑。

三星堆文明上承古蜀宝墩文化,下启金沙文化和古巴国文明,前后历时约2000年,是我国长江流域早期文明的代表,也是迄今为止我国信史中已知的最早的文明。不能否认,三星堆文化的确是中华文明最古老的源流之一。

1.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三星堆古遗址是迄今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
B.三星堆古遗址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
C.中华文化母体的组成部分包括长江流域文化、黄河流域文化、三星堆文化。
D.三星堆文化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因此,它是长江流域文明的唯一代表。
2.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三星堆文化,将中华的历史推到了4800年前。
B.三星堆遗址中发现的城市遗址,其建造年代为商代早期。
C.三星堆城市遗址的房基有圆形、正方形、长方形3种,为地面木构建筑。
D.古蜀国与商王朝多次作战,败多胜少。
3.下列对三星堆文化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古蜀文明虽然具有独特性,但与中原文化有着一定的渊源。
B.三星堆遗址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是因为祭祀坑内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器。
C.三星堆青铜立人像可用作研究蜀人体质与服饰的资料。
D.三星堆遗址及文物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2024-05-07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高职高考冲刺模拟(二)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十年前的中国动车还未出现,而今高速铁路网络运营里程已有2万多公里,超过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高铁运营里程之和。中国计划到2025年高铁网络运营里程再增加1.5万公里。这些高铁网能把沿线城市密切联系起来,促进经济发展。

②在中国三大人口中心——北京、上海和广州,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逐步走向高铁轨道。此前,火车车次还未像如今这样频繁,车速很低,非常拥挤,给日常通勤[注]带来很大的不便。现在,这三座超级城市正在借助高铁打造通勤走廊,让高铁变得像公交车一样便捷。这无疑有助于扩大中心城市劳动力和消费者的群体。

③毫无疑问,卫星城镇的房价要比大城市便宜很多。比如,昆山的房价比上海便宜七成,但是它们之间的动车行驶时间仅为19分钟,票价也才25元,那些试图逃离上海高房价压力的人们,自然会到这里创业、工作和生活,所以高铁也促进了卫星城镇资金和人才的获得。

④中国正在建立一种高铁经济。世界银行在2014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高速铁路的效益是非常可观的,很可能会提高中国沿海地区企业10%的生产力。

(选自《南风窗》,有删改)

[注]通勤: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

1.下列说法中,与原文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     
A.随着高铁网络运营里程不断增加,中国正在建立“高铁经济”。
B.所谓高铁网,是指由高速铁路建构而成的铁道网络。
C.现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已经走向高铁轨道。
D.在北京、上海和广州,高铁已经像公交车一样方便和快捷。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高铁网能把沿线的城市串联起来,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B.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高铁发展技术远远落后于我国。
C.高铁不仅能促进大城市的经济发展,也能带动其卫星城镇的发展。
D.高铁如果像公交那么便捷,就能扩大中心城市劳动力和消费者的群体。
2024-05-07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湖南省跨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一轮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当今发达国家正在加速发展多媒体技术。这种技术的魅力是无穷无尽的。小朋友可翻动电子小人书,用手触摸屏幕的任何位置,都可发掘有趣的情节:触摸天空,云层里会出现一架飞机;触摸大树,树叶间会飞出一群小鸟。观看电视剧,可让演员按你的意思演出;学习英语,会有声音提醒你如何改正。

从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角度说,以往的计算机只能处理单媒体——,即文字、数字。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交互地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多种信息,使它们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的技术。

多媒体技术依据数据化技术,将图像、声音、文字信息解译为阿拉伯数据,然后再进行数据压缩。比如它能把相当于一整套百科全书的内容压缩在一张光盘上。它还依靠纤维光学技术,使细如丝的一根光纤所负载的信息量相当于所有无线电频率总和的1000倍。多媒体技术由于具有高度的交互性,使用者只需要用手在电脑屏幕触摸就可操作,这样,普通人(包括儿童)都能方便地使用。目前,多媒体技术已渗透到教学领域。电子教科书向人们提供声、图、文并茂的作用于人的多种感官的人类化信息,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亲自经历,可成倍地提高教学效率。用多媒体制作的教学节目,可以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程度和需要提取大量的软件进行学习,教师可根据计算机的反馈来修改教案,改进教学。由于人与画面可直接进行双向交流,可促进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

1.下列对文中两个“交互”所指的对象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个指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第二个指计算机与多种信息之间。
B.第一个指多种信息之间,第二个指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
C.第一个指计算机与多种信息之间,第二个指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
D.都是指多种信息之间。
2.下列与文章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A.多媒体技术最大的特点是能把多种信息简单地复合在一起。
B.多媒体技术大大方便了多种信息的储存和操作。
C.纤维光学使多媒体通信技术负载的信息量大大增加。
D.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可以使教材与教学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
2024-05-07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湖南省跨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一轮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月食的时候,为什么月亮不是黑的?

当地球处于太阳与月亮之间并成直线排列时,地球的影子投到月球上,就发生了月食。因此,月食总是发生在满月的时候。太阳本身有很大的发光面积,地球也有较大面积。当阳光照射地球时,地球背面的空间中,有些地方的阳光被地球完全挡住,形成了本影区;有些地方的阳光被部分地挡住,形成半影区。

当月球进入地球的半影区时,就形成了半影月食。此时,月面只是比正常的满月暗了一些,因为还有一部分阳光直接照射在上面。当月球的一部分进入本影区后,就发生了月偏食。这时候的月亮一部分明显变暗,处于半影区的那一部分略微变暗(有时难以察觉)。当整个月球被地球的本影挡住时,就发生了月全食。这时候的月亮整个都变暗了。

显然,在半影月食和月偏食发生时,月亮不会完全变黑。但月全食的时候,月亮也不会变黑,只是变暗。这与日全食发生时白天突然变成黑夜的感觉大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地球的表面覆盖着稠密的大气层,大约有80千米厚,大气层中的空气会折射阳光,使一小部分日光拐弯,照到月球上。因此,月全食时的月亮就不是漆黑一片,只是亮度比正常的满月暗很多。

阳光是多种单色光复合而成为白色复合光。照入大气之后,除了红光之外的单色光基本上被地球吸收,唯有红光得以透过大气,折射到月面上。因此月全食的时候,人们看到的月亮是古铜色或红色的,人们将其称为红月亮血月。对于月偏食,也有类似的折射现象,此时部分月亮是明亮的,另一部分是古铜色或红色,而非黑色的。

并不是每一次月食都会出现红月亮,因为地球大气中的尘埃、温度、湿度以及其他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光的折射。19916月,位于菲律宾吕宋岛的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喷发出几千万吨二氧化硫等火山气体与火山灰,不仅使此后几年的气候受到影响,也使199212月发生的月食变成了黑月亮,而不再是美丽的红月亮。这是因为空气中气溶胶太多,吸收了几乎所有穿过大气的光,连红光都无法幸免,因此几乎没有光能折射到月面。由人类生产与活动导致的空气污染也会使红月亮受到影响。所以,要想一直看到红月亮,就要努力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最后,让我们设想一下,当地球上的人们看到月全食的时候,站在月球上的人会看到什么?答案是月球上的人看到的是日食。因为此时太阳光被地球挡住了。不过,由于地球大气层的折射效应,我们将会看到一圈红色光环,就像是日环食一般。

(选自《科学世界》2017年第3期)

1.根据原文有关月食的表述,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当地球、太阳与月亮成直线排列时,月球的影子投到地球上,就会发生月食。
B.月食总是发生在满月的时候。
C.月食分为半影月食、月偏食、月全食。
D.月球在半影区或本影区的位置决定了月食的类型。
2.根据原文有关月食时月亮亮度的表述,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半影月食时,月面只是比正常的满月暗了一些。
B.月偏食时,月亮各部分都明显变暗。
C.月全食时,月亮整个都变暗了。
D.无论半影月食、月偏食还是月全食发生时,月亮都不会完全变黑。
3.原文中有关“红月亮”形成的条件,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阳光是多种单色光复合而成为白色复合光。
B.地球的表面覆盖着稠密的大气层。
C.阳光照入大气之后,单色光基本上被地球吸收。
D.唯有红光得以透过大气,折射到月面上。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月偏食、月全食的时候,人们都可能看到“红月亮”。
B.受地球大气中的尘埃、温度、湿度等各种因素影响,并不是每一次月食都会出现红月亮。
C.空气中气溶胶太多,可能使“红月亮”变为“黑月亮”。
D.只要努力减轻对大气的污染,人类就能一直看到红月亮。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远古人类也可能冬眠

冬眠是动物在食物匮乏的季节,为了降低自身的能量消耗,以维持生存的重要手段。冷血动物大多数具有冬眠的本领,高等动物中熊类也具有这个能力,但在灵长类动物中,只有一种侏儒狐猴能完成8个月的冬眠壮举。最近,有人宣称,远古的人类也冬眠。

西玛·德洛斯·休埃索斯位于西班牙北部,是世界上研究人类进化的最重要的地点之一。迄今从该遗址已挖掘出7500多块化石,属于远古人类之一——海德堡人。海德堡人通常被认为是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和现代智人的共同祖先。

奇怪的是,这些骨骼显示出与缺乏维生素D有关的一系列疾病。其中包括肾病性骨营养不良(由于肾脏疾病,导致骨骼病变)和佝偻病。这些证据表明,远古人类一年中经常在黑暗环境度过数月,在此期间,由于缺少阳光,他们的身体无法合成维生素D。这样的疾病在洞穴中冬眠的动物,包括蝙蝠,也经常出现。

为什么海德堡人要在黑暗中度过这么长的时间?考虑到狩猎技术的落后,他们不可能事先准备好过冬的食物,那么在此期间,他们靠什么生存?为解答这些疑问,一位西班牙人类学家提出,他们很可能是靠冬眠来度过漫漫长冬的。这些海德堡人生活的年代距今在44万至45.5万年之间,他们经历了过去百万年中最严重的冰期之一。这种情况很可能促使他们在大约5万年的时间里迅速适应冬眠的生活方式。

冬眠本来是人类追求的梦想,譬如许多人寄希望于冬眠来克服载人星际旅行中的种种困难,但要说这个梦想早已被古人实现,总觉得匪夷所思。不过,这个猜测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离谱。从理论上说,人类也具有冬眠的潜能。因为存在于侏儒狐猴身上的冬眠基因,也存在于我们身上。科学家在人身上迄今已找出了至少两个可以触发冬眠的基因。只是很遗憾,它们长期处于关闭状态。

(摘自《科学之谜》2022年第25   林之森)

1.根据文章内容,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动物在食物匮乏的季节,为了降低自身的能量消耗,维持自身生存,会进行冬眠。
B.冷血动物具有冬眠的本领,高等动物中熊类也具有这个能力。
C.位于西班牙北部的西玛·德洛斯·休埃索斯是世界上研究人类进化的最重要的地点。
D.研究表明,远古人类一年中经常在黑暗环境中度过数月,他们靠冬眠来度过漫漫长冬。
2.根据文章内容,下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海德堡人通常被认为是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和现代智人的共同祖先。
B.研究表明,远古人类由于缺少阳光,身体无法合成维生素D,其骨骼显示出与缺乏维生素D有关的一系列疾病。
C.海德堡人经历了过去百万年中最严重的冰期之一,这促使他们在5万年的时间里迅速适应冬眠的生活方式。
D.从理论上讲,人类具有冬眠的潜能,科学家在人身上迄今已找出了至少两个可以触发冬眠的基因。
2024-05-07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跨地区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百校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各题。

中国绿色技术发展现状

①我国污染末端处理技术即深绿色技术发展较早,技术水平也较高。而浅绿色技术即减少污染产生的清洁生产技术发展滞后。20世纪70年代以来,针对日益恶化的全球环境,世界各国通过不断增加投入,治理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以减小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但末端处理只能减轻部分环境污染,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全球环境恶化的趋势。原因很简单,一边治理,一边排放。在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以末端处理为主的污染控制战略必须改变。于是,清洁生产的思想产生了。

②清洁生产其基本内涵是对产品和产品的生产过程采取预防的策略来减少污染的产生,概括地讲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采用清洁的能源,少废或无废的清洁生产过程,以及对环境无害的清洁产品。我国的环境保护治理工作是从处理三废开始的。20世纪70年代废水、废气、废渣是环境治理的重点。在废水处理、大气污染防治、工业废渣处理与利用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成功的技术。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才引入清洁生产概念。清洁生产在我国推广至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上我国的清洁生产技术的水平和推广程度都比较低。不少工厂企业至今仍沿用20世纪5060年代的老工艺设备,工艺落后,设备陈旧,加上管理不善,布局不合理,物资利用率低,物耗、能耗、水耗很高,不仅造成资源严重浪费,而且还使生产成本增高,造成环境污染。在发展清洁生产方面我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需要开展以清洁生产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和培训,以改变单纯从生产的终端来考虑污染控制的传统观念;建立清洁生产技术指标体系和资源应用及排污总量控制指标,促进企业工业污染控制和企业技术进步;建立相应的资源运用和排污总量控制方法,促进企业应用清洁生产技术;研究清洁生产的合格评定与市场驱动机制,为清洁生产技术的发展与推广提供有利的市场环境;研究生命周期环境管理模式、产品生态设计技术和方法等。我国在“21世纪议程中明确提出了开展清洁生产并为此制定了要实施的行动计划和措施,表明了我国政府执行清洁生产的决心。

1.下列对清洁生产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理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以减小对环境的污染就是清洁生产。
B.清洁生产是对产品和产品生产过程采取预防的策略来减少污染的产生的生产。
C.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是采用清洁的能源,生产过程少废或无废,以及对环境无害的清洁产品。
D.清洁生产即“浅绿色技术”,它是不同于“深绿色技术”的一种“生产技术”。
2.对原文最后一段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清洁生产落后的主要原因,是许多工厂企业至今仍用国外的一些落后设备。
B.我国清洁生产技术的水平和推广程度,相当于国外50—60年代的水平和状态。
C.研究生命周期环境管理模式、产品设计技术和方法等,是提高我国的清洁生产技术水平的环节之一。
D.我国发展清洁生产最重要的任务是进行宣传和培训,更新传统观念。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和培训,我国清洁生产技术和推广程度,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B.21世纪,我国绿色技术发展的重点是积极推行“浅绿色技术”即清洁生产技术。
C.在废水处理、大气污染、工业废渣处理与利用等方面发明成功了许多技术,说明我国清洁生产技术有一定的基础。
D.为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今后的一段时间,我国会继续重点发展和推广“深绿色技术”。
2024-05-05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北江中职医护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门楣上家国

①提到匾额,许多人可能觉得不是很熟悉。但如果说到普通人家里挂的积善之家”“天道酬勤,街上店家的同仁堂”“稻香村,再到皇宫大院的太和殿”“颐和园,就会感到匾额并不陌生。

②匾额兴起于先秦,历经两千余年沉淀与打磨,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自成体系的分支。匾额是我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于建筑的眼睛。匾额中的,古代也作字。《说文解字》曰: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一说是悬于门屏上的牌匾。也有人说,横的叫,竖的称。简单来说,悬挂于门屏上,反映建筑物名称和性质,表达人们义理、情感之类的文学艺术形式即为匾额。匾额有作为堂号、表彰、祝福、商号、室内装饰等用途。

③匾额在古代可谓门楣上家国,梁柱间文脉。匾额在历史上还承担着一种特别重要的作用——民间旌表制度。与西方惯用的勋章、证书不同,匾额不是个人的,不具有私密性,它是镶在村头、钉在牌坊上的,可以让一个族群、一个地方都感受到荣耀。

④《汉书》中就有记载,民间有一些乐善好施、急公好义的人士,政府会给他们发匾,作为精神奖励。这是古代的一种激励机制,也是一种表彰制度。所以匾额在很多时候不是一个简单的字号,它其实是要把围绕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很多担当的要义传给子孙。勋章、证书具有私密性,也可能很快被人们遗忘,后代子孙无法从中获得鼓励、激励,但匾额却发挥了这种作用。

⑤古代有许多匾额是由书法家题写的,这样的匾额不仅有文化意义,还有艺术价值。匾文大多凝聚中华人文要义,浓缩圣贤学养精髓,承载书写者的信仰、名节、担当,体现出浓浓的家国情怀,可谓字字源典、词词据史,是中国故事与哲理知识的宝库。

⑥现代社会,已很难恢复当年无处不匾、无室不匾的盛景。除了旅游景区、仿古建筑等一些特殊场所、建筑对匾额有需求外,普通人家几乎不再悬挂匾额。匾额生存发展的生态已经改变,其传承也必然面临困境,直接受到打击的,莫过于匾额的生产了。

这是一个严酷的现实。洛阳民俗博物馆馆长王支援说,行业凋敝,以制造匾额为生的匠人师傅也随之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他认为在古建筑的修缮、复建中还是需要匾额的,仿古的建筑、旅游区也需要匾额,由此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匾额市场。机器制匾、3D打印,都对匾额技艺的生存造成了冲击,但是真正懂匾额的人,还是喜欢手工匾额。

⑧或许家家门口堂前悬挂匾额只能成为一种回忆,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匾额文化的传承不容置疑。除了继承手艺的制匾师傅,匾额成为一门学问走进高校,也是一条传承的途径。匾额学可以把匾额的文化、文饰、颜色、图案等一一提取出来,进行系统研究,避免匾额在流传中出现文化特色的流失。成立了匾额学,匾额可以走进高校,让它作为一门学问,得到更大、更有效地普及。

(选自《光明日报》2017210日)

注:①旌表:封建统治者用立牌坊或挂匾额等表扬遵守封建礼教的人。

1.下列关于“匾额”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悬挂于门屏上,反映建筑物名称和性质,是文学艺术形式。
B.匾额可以作为堂号、表彰、祝福、商号、室内装饰等用途。
C.在历史上还承担着一种特别重要的作用——民间旌表制度。
D.由书法家题写的匾额不仅具有文化意义,还具有艺术价值。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和写法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本文开头从日常生活和熟悉的事物引出说明对象——匾额,通俗易懂,更易理解接受。
B.第②段中画线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匾额比作建筑的眼睛,生动形象地说明其重要性。
C.擅长打制匾额技艺的匠人师傅越来越少,造成了匾额行业凋敝的现状。
D.第⑥段中“普通人家几乎不再悬挂匾额”的“几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匾额的历史悠久,它兴起于先秦,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自成体系的分支。
B.政府会给民间一部分乐善好施、急公好义的人士发匾,对他们进行精神奖励。
C.虽然现代科技对匾额技艺的生存造成了冲击,但懂匾额的人仍喜欢手工匾额。
D.成立匾额学,匾额师傅可以走进高校,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有效传承的途径。
2024-05-05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荔枝是亚热带果树,性喜温暖,成都、福州是它生长的北限。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移植到长安,没有栽活,迁怒于养护的人,竟然对他们施以极刑。宋徽宗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徽宗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实际上不过当年成熟一次而已。明代文徵明有《新荔篇》诗,说常熟顾氏种活了几株,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蘖。但究竟活了多少年,并无下文。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1.解释词语。
迁怒:
萌蘖:
2.本段的中心句是:
3.这段文字使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
4.“仙人本是海山姿”中“仙人”指的是__________
5.“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这句话用什么语气说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这样说有什么好处?
6.本段依次列举汉武帝、宋徽宗和文徵明诗中的顾氏与荔枝间所发生的故事,作用是什么?
7.上段文字选择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
2024-04-30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衡阳市工业职业学校有限公司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生在树头,从远处当然看不清它壳面的构造,只有红色映入眼帘,因而把它比作绛囊”“红星”“珊瑚,都很逼真。至于整林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荔枝的成熟期,广东是四月下旬到七月,福建是六月下旬到八月,都以七月为盛期,南州六月荔枝丹指的是阴历六月,正当阳历七月。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挂绿等。又有黄荔,淡黄色而略带淡红。

1.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作者在文段中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2024-04-30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职教中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微晶玻璃是一种我国刚刚开发的新型的建筑材料,它的学名叫作玻璃陶瓷,微晶玻璃和我们常见的玻璃看起来大不相同,它具有玻璃和陶瓷的双重特性,普通玻璃内部的原子排列是没有规则的,这也是玻璃易碎的原因之一。而微晶玻璃像陶瓷一样,由晶体组成,也就是说,它的原子排列是有规律的。所以微晶玻璃比陶瓷的亮度高,比玻璃韧性强。

现在,我们做一个微晶玻璃与天然石材的对比实验。我们把墨水分别倒在大理石和微晶玻璃上,稍等片刻,微晶玻璃上墨汁可以轻易地擦掉,而大理石上的墨迹却留了下来。这是为什么呢?大理石、花岗岩等天然石材表面粗糙,可以藏污纳垢,微晶玻璃就没有这种问题。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它做成建筑物,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这就是大理石建筑物日久变色的原因,而微晶玻璃几乎不与空气发生反应,所以历久常新。

专家介绍说,这项发明的突破点主要有两个,分别是原料的配比和工艺的设计。其中,工艺的设计是技术的关键。置备微晶玻璃首要把原材料按比例配好,放到窑炉里烧熔,等全部熔化之后,把熔液倒在冰冷的铁板上,这叫作淬火,淬火之后,原料已经变成了一块晶莹的玻璃,这一步是烧结的过程。现在,我们把玻璃捣碎,装入模具,抹平,再次放入熔炉,这次煅烧使它的原子排列规则化,是从普通玻璃到微晶玻璃的过程。

一般的废渣土中都会有制作微晶玻璃的大多数成分,我们通过电脑检测,确定现有原料的化学组成,添加所缺部分,大大降低了成本。微晶玻璃利用废渣、废土做原材料,有利于环境治理,可以变废为宝,与各地环保工作同步进行。

1.下列不属于微晶玻璃同普通玻璃区别的一项是(     
A.微晶玻璃是由晶体组成的,原子排列更有规则。B.微晶玻璃要比普通玻璃更有韧性。
C.微晶玻璃比普通玻璃亮度更高。D.微晶玻璃要比普通玻璃多出一重陶瓷的特性。
2.微晶玻璃与天然石材对比实验要得出的结论是(     
A.天然石材表面粗糙,容易藏污纳垢。
B.微晶玻璃光滑,不容易藏污纳垢。
C.大理石容易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因此日久变色。
D.微晶玻璃几乎不与空气发生反应,所以可以历久常新。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微晶玻璃和普通玻璃在表面上相差不多,因此不易分辨。
B.微晶玻璃作为建筑材料要比天然石料优越得多。
C.这项发明需要突破两方面,而技术的关键是工艺的设计。
D.微晶玻璃可以变废为宝,有利于环境的治理,因此可与各地环境工作同时进行。
2024-04-30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职业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