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1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管理屏幕时间是必修课

强薇

①随着智能电子设备不断普及,儿童首次接触手机、平板电脑以及电视等屏幕的年龄逐渐降低,对孩子的屏幕时间进行限制的呼声也随之升高。

②无节制屏幕时间带来的生理影响和心理影响,在不少国家都成为问题。比如,英国电信局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一些孩子认为出门交友太费力气,不如在家看视频。毫无疑问,如果任凭沉溺于屏幕时间的惯性最终使孩子们不仅视力受损,还降低了交流欲望,就有可能催生心理健康风险,进而衍生出人们不得不认真对待的社会问题。

③一些国家出台的相关建议,折射了人们对屏幕时间的戒备。美国儿科学会2016年即建议,1岁半以下的孩子应杜绝屏幕时间2岁至5岁的孩子应限制在每天1小时内。加拿大曾出台类似指南,建议将儿童的屏幕时间限制在两小时以内。 a 不久前英国皇家儿科和儿童健康学院发布了首份针对青少年屏幕时间的指导意见,强调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应对孩子的屏幕时间有所规划,家长也应掌控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和方式等,旨在保护孩子身心健康。

④学校管控屏幕时间,在一些国家颇受关注甚至引发了争论。法国去年9月禁止15岁以下的孩子在学校和幼儿园期间使用手机后,不少英国等国教育界人士呼吁尽快学习法国,为手机进入学校设置禁令。但对此持保留态度的人认为,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让孩子脱离电子设备不现实,有因噎废食之嫌;还有家长担心学校的手机禁令会让孩子想尽办法偷偷使用手机,使问题更加隐蔽化。 b

c 更深一步看,青少年在家或是在学校沉迷屏幕时间,往往核心问题未必在于是否允许他们使用手机。来自家庭的关怀不足,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都可能成为青少年在网络和游戏中寻求认同感的原因。因此,能否在屏幕时间之外为孩子建立一片充满乐趣和知识的天地,比起简单地向手机说更加考验成年人。

d 屏幕时间管控,其实得不出非黑即白的简单结论。科技产品是辅助人们生活的手段,如何扬长避短,才是人们更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有评论指出,现代人手机不离手,成年人每天进手机不能自拔,还如何要求孩子远离屏幕?显然,正确管理屏幕时间,日益成为每个现代人的必修课。

(选自《人民日报》20190216版)

1.“辩证看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将此句放回原文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A.a处B.b处C.c处D.d处
2.以下有关“屏幕时间”的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不少国家,“屏幕时间”带来的生理影响和心理影响,都成了不得不认真对待的社会问题。
B.英美均强调,应对孩子“屏幕时间”有所规划,建议将儿童的“屏幕时间”限制在两小时以内。
C.法国学校管控“屏幕时间”的举措,颇受英国教育界人士的关注,还引发了教育界人士的争论和家长的担心。
D.因为“屏幕时间”日益成为每个现代人的必修课,所以必须正确管理。否则,将贻害无穷。
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儿童首次接触手机、平板电脑及电视等“屏幕”的年龄和对儿童花在上面的时间进行限制的呼声,这两者成反比。
B.对孩子的“屏幕时间”的戒备,在一些国家出台的相关建议中有所体现,这些国家包括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和中国等。
C.作为辅助人们生活的科技产品,扬长避短,才是人们更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不能一下子得出非黑即白的简单结论。
D.正如标题所说的,现代社会中的每个人,必须正式“屏幕时间”管理,把它作为必修课,以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4.青少年沉迷“屏幕时间”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说明。
5.“有评论指出,现代人手机不离手,成年人每天‘钻’进手机不能自拔,还如何要求孩子远离屏幕?”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如何营造一个正确管理“屏幕时间”的家庭氛围。
2024-08-3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虹桥职业技术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上面所谈的那种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无数建筑,除去极少数例外,几乎都以重复运用各种构件或其他构成部分作为取得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就举首都人民大会堂为例。它的艺术效果中一个最突出的因素就是那几十根柱子。虽然在不同的部位上,这一列柱和另一列柱在高低大小上略有不同,但每一根柱子都是另一根柱子的完全相同的简单重复。至于其他门、窗、檐、额等等,也都是一个个依样葫芦。这种重复却是给予这座建筑以其统一性和雄伟气概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它的形象上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历史上最杰出的一个例子是北京的明清故宫。从已被拆除了的中华门(大明门、大清门)开始就以一间接着一间,重复了又重复的千步廊一口气排列到天安门。从天安门到端门、午门又是一间间重复着的千篇一律的朝房。

再进去,太和门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成为一组前三殿与乾清门和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成为一组的后三殿的大同小异的重复,就更像乐曲中的主题和变奏;每一座的本身也是许多构件和构成部分(乐句、乐段)的重复;而东西两侧的廊、庑、楼、门,又是比较低微的,以重复为主但亦有相当变化的伴奏。然而整个故宫,它的每一个组群,每一个殿、阁、廊、门却全部都是按照明清两朝工部的工程做法的统一规格、统一形式建造的,连彩画、雕饰也尽如此,都是无尽的重复。我们完全可以说它们千篇一律

但是,谁能不感到,从天安门一步步走进去,就如同置身于一幅大手卷里漫步;在时间持续的同时,空间也连续着流动。那些殿堂、楼门、廊庑虽然制作方法千篇一律,然而每走几步,前瞻后顾、左睇右盼,那整个景色的轮廓、光影,却都在不断地改变着,一个接着一个新的画面出现在周围,千变万化。空间与时间,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在北京故宫中达到了最高的成就。

(1)本段文字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理解正确的一组是(     
A.主要通过举例B.主要通过数字
C.主要通过比喻D.主要通过比较

(2)语段第二自然段中,作者想要揭示的问题是(     
A.人民大会堂气势雄伟,建筑巧妙。
B.人民大会堂的建造得益于多种建筑手法的运用。
C.人民大会堂的艺术效果来源于重复与变化手法的完美结合。
D.人民大会堂的建筑艺术依靠那简单重复的几十根柱子。

(3)对北京的明清故宫的“最杰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重复与变化的统一性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及其重要作用的典型性。
B.重复与变化的统一性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及其重要作用的一惯性。
C.重复与变化的统一性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及其重要作用的超常性。
D.重复与变化的统一性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及其重要作用的科学性。
2024-08-31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职业中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3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间里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完全不同了。例如,他曾经密切地注意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发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注意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这实际上就是他毕生的使命。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因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也可以为这一结果自豪。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1)对作者用“隐讳”的手法说马克思逝世的主要原因,正确的一项是(     
A.因作者与马克思有着深厚的友谊,故不忍心直说“逝世”这两个有伤感情的字来。
B.是因为作者想把自己极度悲痛的心情和对马克思的崇敬委婉而含蓄地表达出来。
C.是为了更有力的赞颂马克思的崇高的革命精神。
D.因为马克思是一代伟人,直接说他逝世有损形象。

(2)对语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对敌人的诽谤、诅咒已经司空见惯,所以马克思毫不在意。
B.敌人不堪一击,故可如对蛛丝一般,不必花费大力气
C.敌人的诽谤是无理的,卑劣的,无需在意地去一一作答。
D.马克思对驱逐、攻击他的敌人极端蔑视,表现出了惊人的胆量。

(3)“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过一个私敌”,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克思毕生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而战,他的敌人则是“公敌”。
B.攻击马克思的敌人,是视马克思为无产阶级的代表,而不是作为马克思个人。
C.马克思超脱世俗的局限;他不因个人恩怨而与他人结仇,故无“私敌”。
D.马克思从事革命斗争,公敌蜂起,“私敌”已无暇顾及。
2024-08-3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职业中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喜剧的力量与陷阱

戴钟伟

喜剧的终极力量和终极陷阱都来自期望值与意外值之间的落差。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滑稽的真正领域,是在人、在人类生活。喜剧的出发点和终点都是对人类视角下社会化生活的模仿。但喜剧的模仿并不代表单象限的审丑,丑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成为滑稽可笑的,而是只有当丑力求炫耀为美的时候才显得滑稽;也不是表面化、图解化的原调复奏,那些滑稽背后的共情,看似卑微而轻巧,实际需要首先把自我揉碎了,在平视、侧视甚至反转下还原生活本真逻辑,然后沿着这条崭新逻辑的线索,化合成一种新的叙事,这种叙事,我们姑且可以叫它为专属于喜剧艺术的佯谬化表达。

喜剧从对生活的模仿生发出的佯谬化表达,看似操作技术门槛不高,其实对创作者的感悟力和提炼能力要求极高。如果仅仅停留在具象和表面,如果仅仅止步于粗放与武断,就难以冲破闹剧”“活报剧的天花板,而如果单单满足于做口口相传的段子搬运工,就触碰了喜剧创作最危险的红线:新鲜感。在从具象表面到直击灵魂,从搬运到重生这个奇妙的转换中,以佯谬为核心的变形术是不二法门。

喜剧的佯谬,在于它既真实,又荒谬;因真实而荒谬,因荒谬而真实。喜剧创作者面对的佯谬,则是在于喜剧形式和喜剧效应是常青的,但喜剧创作和喜剧发现是速朽的。喜剧演员重复自己,无异于慢性自杀,

能够引发喜剧共鸣的那些冉冉上升的喜剧新生代,几乎都将自己作为了第一创作素材,将日常生活的观察作为了喜剧淘金机。我们作为受众的角色也随之发生改变,不再是艺术创作的评判者,而是生活的同行发现者,当台上的喜剧人所言所行与我们的共通点越多,我们就越会由衷感到喜悦,那是共情的幸福感,无与伦比。

在为喜剧的佯谬所感染时,我们同时见证了很多佯谬的喜剧。比较常见的,一种是托着腮的,一种是叉着腰的,一种是踮着脚的。所谓托着腮的,就是充斥着网络段子、社会俚语,试图以讨好流行的方式变成流行的;所谓叉着腰的,就是自恃在喜剧田地里多收了三五斗,掌握了独门秘籍,以程式化技术流教师爷身份秀身段的;所谓踮着脚的,就是片面理解喜剧的内核是悲剧,总是将喜剧的终点引向泪海才得以实现主题升华的。以所谓的人设工业化概念替代人物塑造的生命逻辑,以时髦的大数据算法取代文艺创作的社会发现,诸如此类,不亦乐乎。

商业化的成功是喜剧从业者宏大的梦想,但可能也是一把双刃剑。喜剧的基因是生活本身,如果生活变得悬浮和空洞,怎么能指望作者持续挖掘出生活的真金?余光中说,当你的恋人改名叫做玛丽,你怎能再为她写一阙《菩萨蛮》?我们也有理由杞人忧天——当地铁里的潦倒小子住进了豪宅,你怎么能让他再发现生活里的小辛酸?热闹喧嚣的市场泡沫里,喜剧的忧伤依然时隐时现。这,也是另外一种无解的喜剧的佯谬。

(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喜剧中的“佯谬”,是一种通过荒谬表达生活本真逻辑的艺术手法。
B.并非所有审丑都是滑稽,只有通过佯谬化处理,审丑才能成为喜剧。
C.佯谬专属于喜剧艺术,所以“佯谬的喜剧”呈现了喜剧的终极力量。
D.热衷于讲网络段子的喜剧表演不是“佯谬化”表达,所以层次不高。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喜剧的表达形式和效果是不变的,但是其题材和内容应及时更新。
B.取得成功的喜剧新生代善于观察生活,做到与观众言行情感相通。
C.喜剧的创作与表演不应遵循模式,而应遵循生命逻辑和社会现实。
D.喜剧从业者应深入现实生活,而不应将精力用于追求商业化成功。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使用引用论证,引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话论述喜剧应来源于生活的观点。
B.本文使用比喻论证,用“托着腮的”“叉着腰的“踮着脚的”比喻三类喜剧。
C.本文使用对比论证,将“佯谬的喜剧”与“佯谬化表达的喜剧”进行了对比。
D.现在喜剧市场看似繁荣,但繁荣只是表面现象,其中隐含着喜剧的某种危机。
2024-08-29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普通高校对口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它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以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杨叶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了原文的妙处。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

(选自朱光潜《咬文嚼字》)

1.为什么说“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请根据文意回答。
2.苏东坡由“小龙团茶”联想到“天上小团月”,是因为它们有某一共同特点,这一共同点是什么?
3.如何理解选文中画线句的含义?
4.选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
2024-08-29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江苏省职业学校职教高考联盟高三年级第一轮复习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为移动支付系好安全带

从线下实体消费,到网上实物类消费,再到水电气等指尖上的城市公共服务,移动支付覆盖的人群和支付场景越来越广,也让支付风险成为备受关注的公共话题。

移动支付带来的消费人群改变,不仅体现在性别比例上,也体现在年龄结构上。如今,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开始用手机下单、支付。与此同时,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调查显示,“60是最易受骗的人群。报告指出,中老年更容易受优惠信息吸引,对于不明二维码防范意识差,更易遭受网络欺诈。

频发的移动支付安全事件,与一些用户缺乏警惕有关,比如有人习惯于扫不明来历的二维码和网络链接,随意下载不可靠的软件,以及在移动转账时未查证对方真实信息,等等。调查显示,近五成人群在二维码来源不明的情况下,因有优惠信息而去扫码。因扫描李鬼二维码遭到诈骗的比例,已从15%上升到30%。移动支付运营方在技术防范上缺乏更有力的制度设计,在事后补救上缺乏更有效的善后措施,也导致用户被骗而追不回损失。

目前中国的移动支付交易额雄居全球首位。移动支付规模越大,越需剔除安全风险。一定程度上,移动支付关涉国家金融安全,如此之大的移动交易规模,倒逼监管部门未雨绸缪。央行日前就发布相关通知,对条码支付作出细致规范,设置支付限额,规定支付机构向客户提供基于条码的付款服务时,应取得网络支付业务许可……诸如此类的立柱架梁,被称为为二维码支付系上安全带’。针对移动支付的监管在加码,正是为了让支付更安全。

降低支付风险,运营商和服务商需要提高风控水平,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最大程度拆掉可能点燃风险的引线。除此之外,中国人民银行日前还受理了个人征信业务申请,以期让个人的信用画像更全。完善征信体系,除了有利于遏制多头借贷、诈骗借贷等乱象,也与移动支付密切相关。技术赋能,建设信用社会,让信用真正成为我们的第二张身份证。

中国已成全球移动支付领导者,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越来越多,增长越来越快,使用频次越来越多,交易规模越来越大,已是不争的事实。管控风险,兼顾便利与安全,让支付更值得托付,移动支付才有更美好的未来。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据调查,近一半的人群在二维码来源不明的情况下,因有优惠信息而去扫码。因扫描“李鬼”二维码遭到诈骗的比例,已经从15%上升到30%。
B.运营商和服务商需要提高风控水平,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最大程度拆掉可能点燃风险的“引线”,以便降低用户的支付风险。
C.建设信用社会,让信用真正成为我们的第二张身份证,这样涉及移动支付的骗局将会完全消除。
D.只要有效管控住风险,同时兼顾到便利与安全,支付才值得托付,移动支付才有更美好的未来。
2.对如何有效降低支付风险、预防移动支付安全事件发生的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为移动支付的个体,要增强防范意识。不扫来历不明的二维码和网络链接,不要随意下载不可靠的软件,移动转账时要查证对方真实信息等。
B.移动支付的运营商和服务商需要提高风控水平,加大对移动支付的监管。比如对条码支付作出细致规范等。
C.完善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信用社会,消除涉及移动支付的骗局。
D.保持中国移动支付交易额全球第一的位置,为移动支付打好基础。
2024-08-29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能力大赛“面向人人”高一语文模拟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本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它不同于前代史书采用的以时间为次序的编年体,或以地域为划分的国别体,而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的一种体例。同时《史记》还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撰写《史记》有明确的指导思想,那就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扩大了史学研究的领域,全面而又系统地触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兼容并包。他在综合前代史书各种体制的基础上,创立了纪传体的通史,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组成。虽然这五种体例各有区别,但它们却互相配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以历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史书编撰的主线,各种体例分工明确。

本纪记载历代帝王的兴衰和重大历史事件(《项羽本纪》是例外);是以表格形式呈现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是关于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题史;世家是历朝诸侯贵族的活动和事迹(《陈涉世家》是例外);列传主要为历代各阶层有影响人物的传记。

司马迁叙述历史,实事求是,公正无私,不虚美、不隐善,忠于历史真实,是他对史学研究的又一贡献。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先秦史书中的人物描写是从属于历史事件的陈述;突出人的历史作用,以人物活动为中心来叙述历史,则是从《史记》开始的。《史记》,不仅是传记文学的典范,也是古代散文的楷模,它的写作技巧、文章风格、语言特点等,对我国古代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下列关于司马迁和《史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为了达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目的,扩大了史学研究的领域,全面而又系统地触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B.《史记》开我国纪传体文学的先河,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
C.《史记》的写作技巧、文章风格、语言特点等,对我国古代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D.《史记》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所以后世认为它是纯文学作品。
2.下列理解,不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史记》突出人的历史作用,以人物活动为中心来叙述历史,不利于客观公正地记录历史。
B.《史记》前的前代史书,或是采用的以时间为次序的编年体,或是以地域为划分的国别体。
C.《史记》以历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史书编撰的主线,五种体例分工明确,互相配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D.《史记》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根据选文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作为史学著作,具有完整体系;作为文学著作,其影响深远。
B.司马迁以实事求是、公正无私的态度创作了《史记》,这部书中蕴涵了他忠于历史的叙史态度。
C.《史记》不仅是传记文学的典范,也是古代散文的楷模,所以司马迁是汉代成就最高的散文家,他令后代文人仰慕不已。
D.《史记》突出人的历史作用,以人物活动为中心来叙述历史,刻画了很多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
2024-08-29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2022-2023学年普通高校对口招生第一次全省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咬文嚼字(节选)

朱光潜

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它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上,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个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

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注]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了原文的妙处。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蕴藉。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

[注]小龙团:北宋时,一种以特殊工艺加工并用模具压制而成的饼状茶。作为茶中珍品,当时主要用于进贡皇家,朝野臣民罕得之。

1.本文划线的句子中,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
2.“科学的文字”和“文学的文字”各有什么特点?
3.根据第一自然段,总结“直指的意义”和“联想的意义”有何不同。
4.从“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到“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再到“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句子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为什么是“点铁成金”?
2024-08-29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甘肃省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中职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僧,为啥不飞过去

①小时候看《西游记》,心里总有个问题:唐僧取经那么难,其实有好办法呀,孙悟空会驾云,只要背起他,十万八千里,一飞不就到了吗?近日偶读《孟子》,看到有句话: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②“科”是俗语的“窠”,就是坑、洼。孟子的意思是,流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不把坑、洼填满,就不向前流。联想起《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的经历,忽然若有所悟:唐僧师徒不飞,原来如此啊!

③我豁然明白,唐僧师徒的取经路,像流水一样,遇到的每一个坑洼都填满了,再向前走一步。这是极其注重细节的人生。这每一个坑坑洼洼,都有上天的美意;这些坑坑洼洼,是熬人的苦杯,其实,也正是盛满祝福和营养的福杯啊!如果用巧法省下走哪个坑洼,坑洼里含着的福分和养分,就得不到了。师徒四人一个一个地战胜八十一难,一步一步地走过十万八千里,他们的心如钢铁,在反复灼烧、锤打,抵达西天时,已经不是取经最初的凡铁了,他们脱俗成圣了。

④盈科而后进,是一种厚实、沉着的坚守和忍耐;成就的,是不寻常的质地和品格。据说,如今的白酒调酒师,能用酒精、香精、味素,快速调出美味的酒。但是真正的好酒,必须在地下默默无闻地埋藏、发酵多年。

⑤韩国围棋大师曹薰铉写了一篇围棋讲座稿,开头有段话,提醒学棋的人:“我以为,与其一心想着要赢棋,倒不如专心下好每一盘棋的每一步,以留内容充实的棋谱。人生的每一瞬间都有正道,围棋的每一手也都有其正确的方向。每一步都尽善尽美的人生是美丽的,围棋也是如此。”曹薰铉“专心下好一盘棋中的每一步”,不正是唐僧师徒扎实无比的取经之路吗?

⑥童年读《西游记》,读到的是巧;人近中年,读出的是拙。我为童年的小聪明而惭愧,也明白了,真正称得上美好的事业、真正品质恒久的果子,都来自流水一样的“盈科而后进”的精神啊。

(选文有删改)

1.下列选项所表达的观点,与本文的观点不相吻合的一项是(     
A.人生不应“取巧”而要“守拙”。
B.人生应该“不舍昼夜”,不断奋进。
C.每一步都尽善尽美的人生是美丽的。
D.成功离不开恒久忍耐、默默付出。
2.以下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用读者熟知的西游记故事引起读者兴趣,标题设问,引发思考。
B.第①段中引用的“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这句话,贯穿全文,用设喻的方式形象说理。
C.第⑤段用曹薰铉“专心下好一盘棋中的每一步”比喻唐僧师徒扎实无比的取经之路,形成类比,更具说服力。
D.本文援引丰富,说理形象,语言活泼又不失典雅,所阐述的人生道理对读者启发颇深。
2024-08-28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能力大赛“面向人人”高一语文模拟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文化作为一股风潮席卷世界,中国符号成为世界的商业利器。比如迪斯尼电影《花木兰》,全球总票房高达3.043亿美元,《功夫熊猫》更以5.771亿美元的票房,创造了好莱坞动画电影史上的票房奇迹。

为什么同样的故事我们很难讲到国外去,别人来讲却可以风靡全球?区别在于我们讲花木兰的故事只突出了忠孝,而迪士尼塑造的花木兰,则是一位追求实现自我和男女平等、具有丰富情感的女人。

要想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我们先要清楚应向世界传递怎样的价值观,悉心研究和调整讲故事的策略,提高再创作故事的能力,采用能引起世界共鸣的方式来讲述。2016G20峰会上,《最忆是杭州》就是对中国故事的一次成功讲述。

《最忆是杭州》共有九个节目,其中《采茶舞曲》是由300名身着中国传统服饰的舞蹈演员集体演绎的,采茶姑娘们用优美的身姿尽情展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朴实和美丽。在《美好爱情故事》中,导演择取伟大的爱情这一视角来赞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坚贞爱情,通过戏、曲、舞、歌等多种艺术形式,形象表达了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茉莉花》作为最负盛名的中国民歌,其经典旋律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是极具代表性和辨识度的东方音乐符号。此次晚会上的《难忘茉莉花》是基于《茉莉花》的一次再创作。这些表演,都恰当地使用了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并提取能与世界人民互通、互感的部分,用情感引起国外观众的共振,这就是情感共振的故事讲述

《最忆是杭州》中来自外国艺术原型的节目也巧妙融入了中国符号。在世界知名的芭蕾舞《天鹅湖》中,导演将西湖的断桥融入其中;《月光》是法国钢琴家德彪西的传世之作,当承载着钢琴和演奏家的平台缓慢地在水面上移动时,背景仍然是断桥。整台晚会采用中西合璧的叙事视角将中国文化进行讲述、传播,向世界传递着人类共通的情感力量,传达着融合共处的美好愿景和中国文化的自信。

(取材于郑英明等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迪斯尼电影《花木兰》和《功夫熊猫》风靡全球原因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传达了正确的价值观B.能够引起世界的共鸣
C.拥有独特的文化符号D.取得优秀的票房成绩
2.请概括《最忆是杭州》表演成功的原因。
3.请你结合文段中成功案例的经验,为杭州亚运会设计一个节目并简述理由。
2024-08-28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能力大赛“面向人人”高一语文模拟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