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7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1 . 下面的文章选自朱光潜的《漫谈说理文》,请在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的媒介是语言,而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要达到社会交际的目的,运用语言的人第一要有话说(内容),其次要把话说得好,叫人不但听得懂,而且听得顺耳(形式),这两点是实用文和艺术文都要达到的。如果要在一般语言的运用和文艺创作之间划出一条绝对互不相犯的界限,那是很难的。如果以为只有在文学创作里运用语言才要求艺术性,那就只会鼓励人对一般语言的运用不要求艺术性,结果就会既不利于语言的发展,也不利于文学的发展。实用性与艺术性不是互相排斥而是相辅相成的。实用性的文章也要求能产生美感,正如一座房子不但要能住人而且要样式美观一样……

现在单谈说理文。摆事实,讲道理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愈来愈广泛、愈来愈重要的社会活动。开会讨论要说理,做报告要说理,写社论要说理,写教科书要说理,发动群众要说理,对敌斗争要说理……总之,凡是需要开动脑筋的地方,凡是要辩护自己、说服旁人的地方,没有不需要说理的。近几年来我们对于诗歌、小说、剧本的写作提出了很多问题,进行过热烈的讨论,至于说理文怎样写,就很少有人过问……文学界对这问题谈得少,是否说明说理文容易写,有理自然说得出,根本没有什么问题呢?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我写过四十多年的说理文,也费过一些摸索,尝过一些甘苦,至今还不能写出一篇称心如意的文字,所以我可以说,写说理文对于我并不是一件易事。

……

说理要透,透在于话说得中肯,轻重层次摆得妥当,并不在话说得多。有时我把一万字的原稿压缩到五六千字,发现文字虽然压缩了,意思反而较醒豁。从此我看出简洁是文章的一个极可珍视的美德。简洁不仅表现于遣词造句,更重要的是表现于命意,一个意思已经包含在另一个意思里了,或是主要的意思已经说出了,被包含的或次要的意思就不必说。文章要有剪裁,剪裁就要割爱,而割爱对一般写作者来说仿佛是一件痛苦的事,所以任何人作报告都非一气讲上三五个钟头不可,写一篇要在报纸上发表的陈述意见的文章也动辄要写上一两万字。这种文风造成了难以估计的物质的精力的和时间的浪费,是必须改革的。我也认识到这点,但是自己提笔写文时总不免仍然呶呶不休,一写就是一两万字。就我来说,原因在于思想上的懒惰,往往是接收到一个写文章的任务,稍加思考,就奋笔直书,把所想到的都倾泻出去,倾泻完了,就算万事大吉,不肯(有时也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花一番重新整理、剪裁和压缩的工夫。而这种功夫对于写好文章却是绝对必要的。

我很少从事文艺创作,但是也很爱读文艺作品。就我从阅读中所体会到的来说,说理文的写作和文艺创作在道理上也有很多相通之处,有时我甚至想到理论文也还是可以提高到文艺创作的地位。我知道反对者会抬出情与理的分别以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分别来。这些分别都是存在的,但也都不是绝对的。我不相信文艺创作丝毫不须讲理,不用抽象思维;我很相信说理文如果要写好,也还是要动一点情感,要用一点形象思维。准确、鲜明和生动的要求应该说也适用于说理文。修辞学家们说,在各种文章风格之中,有所谓零度风格zero style),就是纯然客观,不动情感,不动声色,不表现说话人、仿佛也不理睬听众的那么一种风格。据说这种风格宜于用在说理文里。我认为这种论调对于说理文不但是一种歪曲,而且简直是一种侮辱。说理文的目的在于说服,如果能做到感动,那就会更有效地达到说服的效果。作者自己如果没有感动,就绝对不能使读者感动。

文章如说话,说话须在说的人和听的人之间建立一种社会关系。话必须是由具有一定身份的人说的,说给具有一定身份的人听的。话的内容和形式都要适合这两种人的身份,而且要针对着说服的目的。这个事实就说明说话或作文都免不掉两种情感上的联系,首先是说话人对所说的话不能毫无情感,其次是说话人对听众不能没有某种情感上的联系,爱或是恨。这些情感色彩都必然要在声调口吻上流露出来。这样的话才有意义,才能产生它所期待的效果。如果坚持所谓零度风格,说话人装着对自己所说的话毫无情感,把自己隐藏在幕后,也不理睬听众是谁,不偏不倚、不疼不痒地背诵一些冷冰冰的条条儿,玩弄一些抽象概念,或是罗列一些干巴巴的事实,没有一丝丝人情味,这只能是掠过空中的一种不明来历去向的声响,所谓耳边风,怎能叫人发生兴趣?怎么感动人、说服人呢?

……

从此我看出说理文的两条道理,一条是所谓零度风格的路,例子容易找,用不着我来举;另一条是有立场、有对象、有情感、有形象的既准确而又鲜明生动的路……

(资料来源:朱光潜:《漫谈说理文》,《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三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有改动)

1.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对于实用性文章来说,语言的艺术性是十分重要的。
B.文学界对说理文谈得少,研究得不够,并不意味着它就容易写。
C.说理文要简洁,当已经说出主要意思时,次要的意思要用最简洁的文字稍加说明。
D.作者认为,“‘零度风格’宜于用在说理文里”的论调是对说理文的一种歪曲。
2.请列举文章针对说理文所提出的主要观点。
3.本文最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文中多次提到“我”,这有什么作用?
4.试用作者提出的写说理文的要求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2024-06-10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职业模板)学习辅导训练 职场应用写作与交流(一) 协商的几种技巧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2 . 下面的文章是刘念的《也说“佛系青年”》,请在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无可无不可的佛系一夜风行,其实是击中了现代社会的一个痛点:累。生活节奏快、事业追求高、精神压力大成为常态……

这让我想起了乔布斯。同款牛仔裤、T恤衫,可能得有十几条不止。脏了随手一换就得,不在这方面花心思。可是,在工作上,一个细节不满意,能把自己和下属都折腾个半死。金庸笔下的张三丰也这样,一件青道袍污秽不堪,人称邋遢道人,但是大节大义不含糊。

云淡风轻、浑不着意好不好?太好了,但必须守住一条:总得有走心的地方。处处不坚持,事事随大流,那只能是淹没于人潮、迷失掉自我。

……

除了坚持与随意的辩证法,还有一层分寸感的道理。古人也好闲好从容,但讲究偷闲,不从容,人生太急;太从容,生命浪费,其要在度。终日碌碌不是美好生活,但光轻轻松松、敲锣打鼓,美好生活肯定也实现不了。

有人戏言,佛系也行,愿做一个斗战胜佛系青年。西行路上,那悟空会玩耍、敢担当、勇打拼,做下偌大事业,此真有志者言。

(资料来源:刘念:《也说佛系青年》,《人民日报》20171213日,有改动)

1.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乔布斯对于工作细节的要求很高。
B.金庸笔下的张三丰被称为“邋遢道人”是因为武功稀松平常。
C.古人讲究的“偷闲”蕴含着辩证法的哲理。
D.终日忙碌和无所事事都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美好生活。
2.“佛系”在全社会迅速流行,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3.请指出“佛系青年”应当坚守的底线,并分析他们为什么要坚守这条底线。
4.在你心中,“斗战胜佛系”青年应是什么样子的?
2024-06-10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职业模板)学习辅导训练微写作 我选择“浅草” “起跑线输赢论”可以休矣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3 . 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我选择浅草

看到浅草,我便想起了白居易浅草才能没马蹄的名句。浅草是春草。春天来了,大地上毛茸茸的一片,多美啊!它是报春的草,带来百鸟欢鸣、万花齐放的春的消息。浅草又是嫩草。软软的绿茵,平展地铺开,充满着生命力,将肃杀枯寂的氛围一扫而空。浅草还是群体的草。它一群群,一团团,一片片,装点整个大地。它有凝聚力、延伸力,还有再生力。它保持水土,阻退风沙,以微弱的力量尽力维护人类生活环境的安宁。浅草的色彩、品质、功用正是文学社健康、青春、活力的象征,因此我赞成选择浅草作为我校文学社社名。

“起跑线输赢论可以休矣

曾几何时,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流传甚广,误导了许多家长和孩子。首先,它没有科学根据。人为地把儿童成长的某个阶段划定为起跑线,并将其固化——只要在起跑线上输了,终点线上必输。这从根本上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纯属炒作。

其次,它违背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儿童生理的成熟程度影响其发展效率。没有成熟就不可能远,获得真正的发展。起跑线输赢论把竞争提前,严重损害儿童身心健康。

最后,它违反儿童的学习规律。起跑线输赢论者在基础教育的开端甚至学前阶段,强化知识灌输和机械记忆,加重儿童负担,违反学习规律,妨碍儿童的全面发展。

起跑线输赢论可以休矣!

1.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我选择“浅草”》认为,浅草的色彩、品质、功用是文学社健康、青春、活力的象征。
B.《“起跑线输赢论”可以休矣》认为,“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会严重损害儿童身心健康。
C.《“起跑线输赢论”可以休矣》认为,“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之所以流传甚广,与炒作不无关系。
D.《电子书和纸质书之我见》认为,电子书和纸质书是两种对立的媒介,读者只能在二者之间选择一种阅读方式。
2.《“起跑线输赢论”可以休矣》的作者为什么认为“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是错误的?
3.《电子书和纸质书之我见》的作者认为,电子书和纸质书各有哪些优缺点?
4.请你在近期的社会新闻中选择一个热点话题,从不同媒介广泛搜集资料,对其有了完整的了解之后,创作一篇200字以内的议论类微写作。
2024-06-10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职业模板)学习辅导训练微写作 我选择“浅草” “起跑线输赢论”可以休矣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4 . 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自然本身给动物规定了它应该遵循的活动范围,动物也就安分地在这个范围内活动,不试图越出这个范围,甚至不考虑有其他什么范围的存在。神也给人指定了共同的目标——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但是,神要人自己去寻找可以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神让人在社会上选择一个最适合于他、最能使他和社会都得到提高的地位。

能有这样的选择是人比其他生物远为优越的地方,但是这同时也是可能毁灭人的一生、破坏他的一切计划并使他陷于不幸的行为。因此,认真地考虑这种选择——这无疑是开始走上生活道路而又不愿拿自己最重要的事业去碰运气的青年的首要责任。

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在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而且如果最深刻的信念,即内心深处的声音,认为这个目标是伟大的,那他实际上也是伟大的,因为神决不会使世人完全没有引导;神总是轻声而坚定地作启示。

但是,这声音很容易被淹没;我们认为是灵感的东西可能须臾而生,同样可能须臾而逝。也许,我们的幻想油然而生,我们的感情激动起来,我们的眼前浮想联翩,我们狂热地追求我们以为是神本身给我们指出的目标;但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东西很快就使我们厌恶——于是我们的整个存在也就毁灭了。

因此,我们应当认真考虑: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正使我们受到鼓舞?我们的内心是不是同意?我们受到的鼓舞是不是一种迷误?我们认为是神的召唤的东西是不是一种自欺?但是,不找出鼓舞的来源本身,我们怎么能认清这些呢?

伟大的东西是光辉的,光辉则引起虚荣心,而虚荣心容易给人鼓舞或者是一种我们觉得是鼓舞的东西;但是,被名利弄得鬼迷心窍的人,理智已无法支配他,于是他一头栽进那不可抗拒的欲念驱使他去的地方;他已经不再自己选择他在社会上的地位,而听任偶然机会和幻想去决定它。

我们的使命绝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因为它不是那种使我们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感到厌倦、始终不会松动、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的职业,相反,我们很快就会觉得,我们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我们理想没有实现,我们就将怨天尤人。

但是,不只是虚荣心能够引起对这种或那种职业突然的热情。也许,我们自己也会用幻想把这种职业美化,把它美化成人生所能提供的至高无上的东西。我们没有仔细分析它,没有衡量它的全部分量,即它让我们承担的重大责任;我们只是从远处观察它,然而从远处观察是靠不住的。

在这里,我们自己的理智不能给我们充当顾问,因为它既不是依靠经验,也不是依靠深入的观察,而是被感情欺骗,受幻想蒙蔽。然而,我们的目光应该投向哪里呢?在我们丧失理智的地方,谁来支持我们呢?

是我们的父母, 他们走过了漫长的生活道路, 饱尝了人世的辛酸。——我们的心这样提醒我们。

如果我们通过冷静的研究,认清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分量,了解它的困难以后,我们仍然对它充满热情,我们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它,那时我们就应该选择它,那时我们既不会受热情的欺骗,也不会仓促从事。

但是,我们并不能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自认为适合的职业;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对它们起决定性影响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

我们的体质常常威胁我们,可是任何人也不敢藐视它的权利。

诚然,我们能够超越体质的限制,但这么一来,我们也就垮得更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是冒险把大厦筑在松软的废墟上,我们的一生也就变成一场精神原则和肉体原则之间的不幸的斗争。但是,一个不能克服自身相互斗争的因素的人,又怎能抗拒生活的猛烈冲击,怎能安静地从事活动呢?然而只有从安静中才能产生伟大壮丽的事业,安静是唯一生长出成熟果实的土壤。

尽管我们由于体质不适合我们的职业,不能持久地工作,而且工作起来也很少乐趣,但是,为了恪尽职守而牺牲自己幸福的思想激励着我们不顾体弱去努力工作。如果我们选择了力不能胜任的职业,那么我们决不能把它做好,我们很快就会自愧无能,并对自己说,我们是无用的人,是不能完成自己使命的社会成员。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妄自菲薄。还有比这更痛苦的感情吗?还有比这更难于靠外界的赐予来补偿的感情吗?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啮噬着我们心灵,吮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

如果我们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以为能够胜任经过周密考虑而选定的职业,那么这种错误将使我们受到惩罚。即使不受到外界指责,我们也会感到比外界指责更为可怕的痛苦。

如果我们把这一切都考虑过了,如果我们生活的条件容许我们选择任何一种职业;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一种能使我们最有尊严的职业;选择一种建立在我们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的职业;选择一种能给我们提供广阔场所来为人类进行活动、接近共同目标(对于这个目标来说,一切职业只不过是手段)即完美境地的职业。

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

但是,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这种职业不需要有不体面的行动(哪怕只是表面上不体面的行动),甚至最优秀的人物也会怀着崇高的自豪感去从事它。最合乎这些要求的职业,并不一定是最高的职业,但总是最可取的职业。

但是,正如有失尊严的职业会贬低我们一样,那种建立在我们后来认为是错误的思想上的职业也一定使我们感到压抑。

这里,我们除了自我欺骗,别无解救办法,而以自我欺骗来解救又是多么糟糕!

那些不是干预生活本身,而是从事抽象真理研究的职业,对于还没有坚定的原则和牢固、不可动摇的信念的青年是最危险的。同时,如果这些职业在我们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如果我们能够为它们的支配思想牺牲生命、竭尽全力,这些职业看来似乎还是最高尚的。

这些职业能够使才能适合的人幸福,但也必定使那些不经考虑、凭一时冲动就仓促从事的人毁灭。

相反,重视作为我们职业的基础的思想,会使我们在社会上占有较高的地位,提高我们本身的尊严,使我们的行为不可动摇。

一个选择了自己所珍视的职业的人,一想到他可能不称职时就会战战兢兢——这种人单是因为他在社会上所居地位是高尚的,他也就会使自己的行为保持高尚。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

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宗教本身也教诲我们,人人敬仰的理想人物,就曾为人类牺牲了自己——有谁敢否定这类教诲呢?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1.请根据课文的论证过程,将其划分为两个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2.在作者看来,青年应选择怎样的职业?
3.作者怎样看待“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这两种利益?
4.请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5.在本文中,马克思表达了为人类服务的崇高理想。并且,他的一生都在为此不懈奋斗,这带给你哪些启示?
2024-06-10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职业模板)学习辅导训练 第三讲 志存高远,奋楫笃行——职场应用写作与交流(二)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节选)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5 . 下面的文章是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请在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我所说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不二法门。

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唯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劳,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

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成果的盗贼。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有人说:我并不是不想找职业,无奈找不出来。我说:职业难找,原是现代全世界普遍现象,我也承认。这种现象应该如何救济,别是一个问题,今日不必讨论。但以中国现在情形论,找职业的机会,依然比别国多得多;一个精力充满的壮年人,倘若不是安心躲懒,我敢信他一定能得相当职业。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取何种态度。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接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了不适用了。唯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鹜,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作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唯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我从前看见一位法国学者著的书,比较英、法两国国民性,他说:到英国人公事房里头,只看见他们埋头执笔做他的事,到法国人公事房里头,只看见他们衔着烟卷像在那里出神;英国人走路,眼注地上,像用全副精神注在走路上,法国人走路,总是东张西望,像不把走路当一回事。这些话比较得是否确切,姑且不论;但很可以为敬业两个字下注脚。若果如他们所说,英国人便是敬,法国人便是不敬。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纷,乃凝于神。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的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做去,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得快乐,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的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今天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我盼望诸君和我同一受用。

(资料来源:夏晓虹:《敬业与乐业》,《梁启超文选下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

1.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引用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是为了强调“敬业”的重要性。
B.本文的语言特点是多用口语,这样写有利于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C.文章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是为了强调仅有“发愤忘食”的“敬业”还不够,“乐以忘忧”的“乐业”才是人生的更高境界。
D.文中论述的“业”并不局限于一个人从事的职业,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
2.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别是什么?
3.请将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4.作者在第六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提出了哪些问题?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5.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在作者眼中“人类合理的生活”是怎样的。
2024-06-10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职业模板)学习辅导训练第三讲 志存高远,奋楫笃行——职场应用写作与交流(二) 简单相信,傻傻坚持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6 . 下面的文章选自汪曾祺的《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请在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的语言都是继承了前人,在前人语言的基础上演变、脱化出来的。很难找到一种语言,是前人完全没有讲过的。那样就会成为一种很奇怪的,别人无法懂得的语言。古人说无一字无来历,是有道理的,语言是一种文化积淀。语言的文化积淀越是深厚,语言的含蕴就越丰富。

……

语言的美,不在语言本身,不在字面上所表现的意思,而在语言暗示出多少东西,传达了多大的信息,即让读者感觉、想见的情景有多广阔。古人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是有道理的。

国内有一位评论家评论我的作品,说汪曾祺的语言很怪,拆开来每一句都是平平常常的话,放在一起,就有点味道。我想任何人的语言都是这样。每句话都是警句,那是会叫人受不了的。语言不是一句一句写出来,在一起的。语言不能像盖房子一样,一块砖一块砖,垒起来。那样就会成为堆砌语言的美不在一句一句的话,而在话与话之间的关系。包世臣论王羲之的字,说单看一个一个的字,并不怎么好看,但是字的各部分,字与字之间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中国人写字讲究行气。语言是处处相通,有内在联系的。语言像树,枝干树叶,汁液流转,一枝摇,百枝摇;它是的。

(选自《汪曾祺文集•文论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有改动)

1.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作者认可古人“无一字无来历”的说法,并借此引出“语言是一种文化积淀”的观点。
B.包世臣采用拟人手法评价王羲之的字。
C.文章表现了作者对中国文学语言现状的忧思。
D.作者认为文学艺术和书法艺术有共通之处。
2.请简要分析“语言的美不在一句一句的话,而在话与话之间的关系”这句话的内涵。
3.作者认为优秀的文学语言应当具有哪些特点?
4.本文的作者汪曾祺是中国著名作家,你知道他在小说创作领域有哪些成就吗?
2024-06-10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学习辅导与训练 《我怎样学习语言》(基础模块上)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7 . 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我怎样学习语言

二十多年前,我开始学习用白话写文章的时候,我犯了两个错儿:

一、以前用惯了文言,乍一用白话,我就像小孩子刚得到一件新玩艺儿那样,拼命的玩耍。那时候,我以为只要把白话中的俏皮话儿凑在一处,就可以成为好文章,并不考虑:那些俏皮话儿到底有什么作用,也不管它们是否被放在最合适的地方。

我想,在刚刚学习写作的人们里,可能有不少人也会犯我所犯过的毛病。在这儿谈一谈,也许是有好处的。

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期间,我才慢慢明白过来,原来语言的运用是要看事行事的。我们用什么话语,是决定于我们写什么的。比方说:我们今天要写一篇什么报告,我们就须用简单的,明确的,清楚的语言,不慌不忙,有条有理的去写。光说俏皮话,不会写成一篇好报告。反之,我们要写一篇小说,我们就该当用更活泼,更带情感的语言了。

假若我们是写小说或剧本中的对话,我们的语言便决定于描写的那一个人。我们的人物们有不同的性格,职业,文化水平等等,那么,他们的话语必定不能像由作家包办的,都用一个口气,一个调调儿说出来。作家必须先胸有成竹的知道了人物的一切,而后设身处地的写出人物的话语来。一个作家实在就是个全能的演员,能用一枝笔写出王二、张三与李四的语言,而且都写得恰如其人。对话就是人物的性格等等的自我介绍。

在小说中,除了对话,还有描写,叙述等等。这些,也要用适当的语言去配备,而不应信口开河的说下去。一篇作品须有个情调。情调是悲哀的,或是激壮的,我们的语言就须恰好足以配备这悲哀或激壮。比如说,我们若要传达悲情,我们就须选择些色彩不太强烈的字,声音不太响亮的字,造成稍长的句子,使大家读了,因语调的缓慢,文字的暗淡而感到悲哀。反之,我们若要传达慷慨激昂的情感,我们就须用明快强烈的语言。语言像一大堆砖瓦,必须由我们把它们细心地排列组织起来,才能成为一堵墙,或一间屋子。语言不可随便抓来就用上,而是经过我们的组织,使它能与思想感情发生骨肉相连的关系。

二、现在说我曾犯过的第二个错处。这个错儿恰好和第一个相反。第一个错儿,如上文所交代的,是撒开巴掌利用白话,而不知如何组织与如何控制。第二个错儿是赶到弄不转白话的时候,我就求救于文言。在二十多年前,我不单这样作了,而且给自己找出个道理来。我说:这样作,为是提高白话。好几年后,我才放弃了这个主张,因为我慢慢地明白过来:我的责任是用白话写出文艺作品,假若文言与白话搀夹在一道,忽而文,忽而白,便是我没有尽到责任。是的,有时候在白话中去找和文言中相同的字或词,是相当困难的;可是,这困难,只要不怕麻烦,并不是不能克服的。为白话服务,我们不应当怕麻烦。有了这个认识,我才尽力的避免借用文言,而积极的去运用白话。有时候,我找不到恰好相等于文言的白话,我就换一个说法,设法把事情说明白了。这样还不行,我才不得已的用一句文言——可是,在最近几年中,这个办法,在我的文字里,是越来越少了。这就是不单我的剧本和小说可以朗读,连我的报告性质的文字也都可以念出来就能被听懂的原因。

在最近的几年中,我也留神少用专名词。专名词是应该用的。可是,假若我能不用它,而还能够把事情说明白了,我就决定不用它。我是这么想:有些个专名词的含义是还不容易被广大群众完全了解的;那么,我若用了它们,而使大家只听见看见它们的声音与形象,并不明白到底它们是什么意思,岂不就耽误了事?那就不如避免它们,而另用几句普通话,人人能懂的话,说明白了事体。而且,想要这样说明事体,就必须用浅显的,生动的话,说起来自然亲切有味,使人爱听;这就增加了文艺的说服力量。有一次,我到一个中学里作报告。报告完了,学校一位先生对学生们说:他所讲的,我已经都给你们讲过了。可是,他比我讲得更透彻,更亲切,因为我给你们讲过一套文艺的术语与名词,而他却只说大白话——把术语与名词里的含蕴都很清楚地解释了的大白话!他给你们解决了许多问题,我呢,惭愧,却没能作到这样!是的,在最近几年中,我无论是写什么,我总希望能够充分的信赖大白话;即使是去说明较比高深一点的道理,我也不接二连三的用术语与名词。名词是死的,话是活的;用活的语言说明了道理,是比死名词的堆砌更多一些文艺性的。况且,要用普通话语代替了专名词,同时还能说出专名词的含义,就必须费许多心思,去想如何把普通话调动得和专名词一样的有用,而且比专名词更活泼,亲切。这么一来,可就把运用白话的本事提高了一步,慢慢的就会明白了什么叫作深入浅出——用顶通俗的话语去说很深的道理。

现在,我说一说,我怎样发现了自己的错儿,和怎样慢慢的去矫正它们。还是让我分条来说吧:一、从读文艺名著,我明白了一些运用语言的原则。头一个是:凡是有名的小说或剧本,其中的语言都像清鲜的流水似的,一句连着一句,一节跟着一节,没有随便乱扯的地方。这就告诉了我:文艺作品的结构穿插是有机的,像一个美好的生物似的;思想借着语言的表达力量就像血脉似的,贯串到这活东西的全体。因此,当一个作家运用语言的时候,必定非常用心,不使这里多一块,那里缺一块,而是好象用语言画出一幅匀整调谐,处处长短相宜,远近合适的美丽的画儿。这教我学会了:语言须服从作品的结构穿插,而不能乌烟瘴气地乱写。这也使我知道了删改自己的文字是多么要紧的事。我们写作,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写得太多。谁也不能既写得多,而又句句妥当。所以,写完了一篇必须删改。不要溺爱自己的文字!说得多而冗一定不如说得少而精。一个写家的本领就在于能把思想感情和语言结合起来,而后很精炼地说出来。我们须狠心地删,不厌烦地改!改了再改,毫不留情!对自己宽大便是对读者不负责。字要改,句要改,连标点都要改。

阅读文艺名著,也教我明白了:世界上最好的著作差不多也就是文字清浅简练的著作。初学写作的人,往往以为用上许多形容词,新名词,典故,才能成为好文章。其实,真正的好文章是不随便用,甚至于干脆不用形容词和典故的。用些陈腐的形容词和典故是最易流于庸俗的。我们要自己去深思,不要借用偷用滥用一个词汇。真正美丽的人是不多施脂粉,不乱穿衣服的。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我不单不轻易用个形容词,就是然而所以什么的也能少用就少用,为是教文字结实有力。

二、为练习运用语言,我不断地学习各种文艺形式的写法。我写小说,也写剧本与快板。我不能把它们都写得很好,但是每一形式都给了我练习怎样运用语言的机会。一种形式有一种形式的语言,像话剧是以对话为主,快板是顺口溜的韵文等等。经过阅读别人的作品,和自己的练习,剧本就教给了我怎样写对话,快板教给我怎样运用口语,写成合辙押韵的通俗的诗。这样知道了不同的技巧,就增加了运用语言的知识与功力。我们写散文,最不容易把句子写得紧凑,总嫌拖泥带水。这,最好是去练习练习通俗韵文,因为通俗韵文的句子有一定的长短,句中有一定的音节,非花费许多时间不能写成个样子。这些时间,可是,并不白费;它会使我们明白如何翻过来掉过去的排列文字,调换文字。有了这番经验,再去写散文,我们就知道了怎么选字炼句,和一句话怎么能有许多的说法。还有:通俗韵文既要通俗,又是韵文,有时候句子里就不能硬放上专名词,以免破坏了通俗;也不能随便用很长的名词,以免破坏了韵文的音节。因此,我们就须躲开专名词与长的名词——像美国帝国主义等——而设法把它们的意思说出来。这是很有益处的。这教给我们怎样不倚赖专名词,而还能把话说明白了。作宣传的文字,似乎须有这点本领;否则满口名词,话既不活,效力就小。思想抓得紧,而话要说得活泼亲切,才是好的宣传文字。

三、这一项虽列在最后,但却是最要紧的。我们须从生活中学习语言。很显然的,假若我要描写农人,我们就须下乡。这并不是说,到了乡村,我只去记几句农民们爱说的话。那是没有多少用处的。我的首要的任务,是去看农人的生活。没有生活,就没有语言。

有人这样问过我:我住在北京,你也住在北京,你能巧妙的运用了北京话,我怎么不行呢?我的回答是:我能描写大杂院,因为我住过大杂院。我能描写洋车夫,因为我有许多朋友是以拉车为生的。我知道他们怎么活着,所以我会写出他们的语言。北京的一位车夫,也跟别的北京人一样,说著普通的北京话,像您喝茶啦?”“您上哪儿去?等等。若专从语言上找他的特点,我们便会失望,因为他的行话并不很多。假若我们只仗着泡蘑菇什么的几个词汇,去支持描写一位车夫,便嫌太单薄了。

明白了车夫的生活,才能发现车夫的品质,思想,与感情。这可就找到了语言的泉源。话是表现感情与传达思想的,所以大学教授的话与洋车夫的话不一样。从生活中找语言,语言就有了根;从字面上找语言,语言便成了点缀,不能一针见血地说到根儿上。话跟生活是分不开的。因此,学习语言也和体验生活是分不开的。

一个文艺作品里面的语言的好坏,不都在乎它是否用了一大堆词汇,和是否用了某一阶级,某一行业的话语,而在乎它的词汇与话语用得是地方不是。这就是说,比如一本描写工人的小说,其中工厂的术语和工人惯说的话都应有尽有,是不是这算一本好小说呢?未必!小说并不是工厂词典与工人语法大全。语言的成功,在一本文艺作品里,是要看在什么情节,时机之下,用了什么词汇与什么言语,而且都用得正确合适。怎能把它们都用得正确合适呢?还是那句话:得明白生活。一位工人发怒的时候,就唱起怒发冲冠来,自然不对路了;可是,教他气冲冲的说一大串工厂术语,也不对。我们必须了解这位发怒的工人的生活,我们才会形容他怎样生气,才会写出工人的气话。生活是最伟大的一部活语汇。

上述的一点经验,总起来就是:多念有名的文艺作品,多练习多种形式的文艺的写作,和多体验生活。这三项功夫,都对语言的运用大有帮助。

1.下列选项中,对作者观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报告应采用简单、明确的语言。
B.作者鼓励人们尝试写作多种形式的文艺作品。
C.作者认为,仅靠收集北京人的口语,并不能写出北京人的特点。
D.作者反对在文艺作品中使用任何形式的术语。
2.作者是如何克服“忽而文,忽而白”的语言问题的?
3.作者认为,做到“深入浅出”是成功运用白话文写作的标准。请用自己的话解释文中“深入浅出”的内涵。
4.作者在文中提到“泡蘑菇”等北京车夫的“行话”。请问这些“行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2024-06-10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学习辅导与训练 《我怎样学习语言》(基础模块上)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8 . 下面的文章选自朱自清的《论诚意》,请在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从前论人的诚伪,大概就品性而言。品性一半是生成,一半是教养;品性的表现出于自然,是整个儿的为人。说一个人是诚实的君子或诈伪的小人,是就他的行迹总算账。君子大概总是君子,小人大概总是小人。不过一个社会里,这种定型的君子和小人并不太多,一般常人都浮沉在这两界之间。所谓浮沉,是说这些人自己不能把握住自己,不免有作伪的时候。还有一层,这些人对人对事有时候自觉地加减他们的诚意,去适应那局势。这就是态度。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态度出于必要,出于处世的或社交的必要,常人是免不了这种必要的。这是世故人情的一个项目。有时可以原谅,有时甚至可以容许。态度的变化多,在现代多变的社会里也许更会使人感兴趣些。我们嘴里常说的,笔下常写的诚恳”“诚意虚伪等词,大概都是就态度说的。

但是一般人用这几个词似乎太严格了一些,照他们的看法,不诚恳无诚意的人就未免太多。而年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差不多尽是虚伪的。这样用虚伪那个词,又似乎太宽泛了一些。这些跟老先生们开口闭口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同样犯了笼统的毛病。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诚实的品性确是不可多得,但人孰无过,不论哪方面,完人或圣贤总是很少的。

人与人、事与事之间各有分际,言行最难得恰如其分。诚意是少不得的,但是分际不同,无妨斟的加减点儿。种种礼数或过场就是从这里来的。日常生活里所谓客气,也是一种礼数或过场。有些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不见真心,不是诚恳的态度。这些人主张率性自然,率性自然未尝不可,但是得看人去。若是一见生人就如此这般,就有点野了。即使熟人,毫无节制的率性自然也不成。夫妇算是熟透了的,有时还得相敬如宾,别人可想而知。总之,在不同的局势下,率性自然可以表示诚意,客气也可以表示诚意,不过诚意的程度不一样罢了。客气要大方,合身份,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

看人,请客,送礼,也都是些过场。有人说这些只是虚伪的俗套,无聊的玩意儿。但是这些其实也是表示诚意的。总得心里有这个人,才会去看他,请他,送他礼,这就有诚意了。至于看望的次数,时间的长短,请作主客或陪客,送礼的情形,只是诚意多少的分别,不是有无的分别。看人又有回看,请客有回请,送礼有回礼,也只是回答诚意。古语说得好,来而不往非礼也。无论古今,人情总是一样的。有一个人送年礼,转来转去,自己送出去的礼物,有一件竟又回到自己手里。他觉得虚伪无聊,当作笑谈,笑谈确乎是的,但是诚意还是有的。

人为自己活着,也为别人活着。在不伤害自己身份的条件下顾全别人的情感,都得算是诚恳,有诚意。这样宽大的看法也许可以使一些人活得更有兴趣些。西方有句话,人生是做戏。做戏也无妨,只要有心往好里做就成。客气等等一定有人觉得是做戏,可是只要为了大家好,这种戏也值得做的。另一方面,诚恳、诚意也未必不是戏。现在人常说,我是很有诚意的,自己标榜自己的诚恳、诚意,大有卖瓜的说瓜甜的神气,诚实的君子大概不会如此。不过一般人也已习惯自然,知道这只是为了增加诚意的分量,强调自己的态度,跟买卖人的吆喝到底不是一回事儿。常人到底是常人,得跟着局势斟酌加减他们的诚意,变化他们的态度。这就不免沾上些戏味。

(选自《星期评论》,1941年第8期,有改动)

1.本文围绕“诚意”展开讨论,请分析文章的思路。
2.第二段说“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请找出作者这样说的例证。
3.如何理解第三段“客气要大方,合身份,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在文中的含义?
4.作者认为“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持论的思维方式和态度。
2024-06-10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学习辅导与训练 《拿来主义》(基础模块上)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9 . 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1.课文一开始就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目的是(     
A.为了使人们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所以先从历史的发展谈起。
B.对两种主义的否定,就是从反面论证了拿来主义的正确,是对比烘托的手法。
C.强调这两种主义。
D.使文章产生波澜。
2.课文中的“抛来”与“抛给”,在实质上的主要区别是(     
A.“抛来”动机良好,“抛给”企图较坏。
B.“抛来”动机较坏,“抛给”动机良好。
C.“抛来”一般不带有坏的动机和目的,“抛给”是有目的有企图的。
D.“抛来”和“抛给”的说法表面似有区别,但本质一样。
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反语的一项是(     
A.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B.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C.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D.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4.课文第三段提到了尼采和挖煤,这一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者写这一段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5.如何理解“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句话?
6.课文中“孱头”“昏蛋”“废物”三类人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各是怎样的?请各用四字表述。
2024-06-10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学习辅导与训练 《拿来主义》(基础模块上)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10 . 下面的文章选自刘刚、但国干的《鲁迅语言修改艺术》,请在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写文章要锤炼字词语句,这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刘勰的《文心雕龙》就专讲《炼字》一章,其中就有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的说法。古人卓越的见解一语道破了锤炼字词语句的真谛。文不加点倚马可待的天才或许有过,但更多的是一些有成就的,有高度责任心的作家,他们都十分重视对自己作品的修改,十分重视锤炼语言。

鲁迅没有忘记肩负的历史责任,他广采博纳,除旧布新,在文学语言方面,意图摆脱旧文学语言的羁绊,精心锤炼自己作品的语言。由于鲁迅和他那一代人的努力,文学语言才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为我国现代文学语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下面我们选取鲁迅在文章的修改中精心锤炼语言的实例,来加以分析。

1

修改前:阿Q怕尼姑又放出黑狗来,拾起萝卜便走,沿路又捡了几块小石头,但黑狗却并不再出现。阿Q于是了石块……

修改后:阿Q怕尼姑又放出黑狗来,拾起萝卜便走,沿路又捡了几块小石头,但黑狗却并不再出现。阿Q于是了石块……

2

修改前:但是,我于高兴之余,接着就是失望,因为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有如此之难……

修改后:但是,我于高兴之余,接着就是扫兴,因为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有如此之难……

3

修改前:阮籍作文章和诗都很好,诗比他的文章,还要慷慨激昂些

修改后:阮籍作文章和诗都很好,他的诗文虽然也慷慨激昂,但许多意思都是隐而不显的。

(选自《鲁迅语言修改艺术》,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有改动)

1.请将“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2.在例1中,“舍”修改为“抛”。这一动作反映了主人公阿Q怎样的心理?
3.在例2中,“失望”修改为“扫兴”。请谈谈这项修改对整句话的作用。
4.在例3中,修改后的句子的侧重点与之前发生了哪些变化?
2024-06-10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学习辅导与训练 《叶圣陶对语言的修改》(基础模块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