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55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苦功夫才是真捷径

①前不久,我采访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决赛,见识了什么叫神乎其技——参加决赛的年轻人一个个屏气凝神,完成着一项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细细琢磨,比赛的内容并不是什么有突破的新技术,而是各自领域里最基本的操作能力,如用普通车床进行车削,用手锯进行切割,对线路板进行有效的接线处理……

②实操技术领域尤其讲究从基本功开始。许多学徒做基本工序一做就是几年,这个过程既锻炼了基本功,也磨炼了心性。但凡能在技术领域里实现技术革新的,无不是把基本功练到了极致;而在一项项技术改造中,最先适应变化的,也是基本功最扎实的。

③什么是基本功?画家李可染先生说得通透:基本功是从艺术修炼的全过程中,抽出最根本、最困难、最关键性的规律部分,这些最根本的规律被掌握被攻破了,以后在创作上遇到具体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艺术创作规律如此,推及各个行业也大概不差。基本功是在技艺传承中沉淀下来的、带有一些规律性的内容,掌握了它,才可以谈登堂入室、谈推陈出新,就好比书法中的横竖点撇捺,虽不是完整的汉字,却是架构的基本素材。要想运笔自如、结构匀称,只能从笔画练起。

④然而,在一些捷径的诱惑下,有些年轻人偏离了下笨功夫、练基本功的正途。其实,那些所谓捷径通往的注定不是成功的彼岸,反而可能是泥潭和陷阱,即使暂时有所获益,却可能形成路径依赖。年轻人还是要有长远眼光,喜欢写作就要坚持深度思考、字斟句酌,喜欢表演就要坚持艺术学习、锤炼演技,喜欢设计就要殚精竭虑、锐意创新,如此才能慢慢积累优势,到达别人到不了的高度和境界。

⑤源远者流长,根深者叶茂。那些稳扎稳打、靠实力取胜的年轻人,终将走在阳光大道上。锚定根本不放松,不东张西望,才算是扣好了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

⑥但练基本功是一场苦尽甘来的修行,如果吃不了苦,忍不住艰辛,功力就无法修炼到位。大国工匠高凤林为了练出稳、准、匀的焊接手法,喝水时端着盛满水的缸子练稳定性,休息时举着铁块练耐力,还冒着高温观察铁水的流动规律,手臂烫伤、腰板僵硬更是常有的事。国旗护卫队的展旗手杨博每天在模拟旗杆下练习几千次基本动作,手上血泡长了又破、破了又长,越是大风大雨,越是强迫自己加强训练。

练基本功不仅要吃苦,还要慢下来。要学会放慢脚步,耐住性子。年轻人容易有急于求成的心理,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正如世间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在各个行业领域也不可能有一蹴而就的捷径可走。跳水界有个说法叫十年磨一秒,运动员入水那一秒的姿态决定了成绩,但为了这一秒,要用十几年的时间来重复练习转体、抱膝、反身等基本动作。其实各个行业都有这一秒的荣光,它会酬报所有的努力,但无不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训练、领悟和改进。

⑧互联网时代,年轻人有很多便捷渠道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但临时抱佛脚式的零敲碎打,无法解决遇到的更多新问题,也无法让你走得更远。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理应有更远的愿景和更大的抱负,稳扎稳打、聚沙成塔,成就更好的自己。

1.第①段“神乎其技”的“神”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2.对第②段论证语言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用“实操技术”一词严谨地限定了讨论领域。
B.“既……也”句清晰概括了学徒做基本工序的价值。
C.“但凡”“无不是”两词使用夸张语气加强了论证。
D.作者对“技术革新”与“技术改造”做了分类讨论。
3.第④段先指出当下年轻人惑于“捷径”而忽视基本功训练,然后分析__________,最后提出解决之道__________,慢慢积累优势。
4.第⑦段画线句在文中承上启下,请简要分析。
5.下列对于“基本功”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所谈的基本功仅针对艺术创作而言。
B.基本功是技术修炼中带有规律性的部分。
C.练好基本功就能登堂入室、推陈出新了。
D.是互联网导致年轻人偏离了基本功正途。
6.例证法是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之一,请任选一处,谈谈其说理效果。
2024-08-08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上海市普通高校面向应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招生统一文化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穿着棉袄洗澡

韩寒

如果现在这个时代能出全才,那便是应试教育的幸运和这个时代的不幸。如果有,他便是人中之王,可惜没有,所以我们只好把字人下的给拿掉。时代需要的只是人才。

我以为现在中国的教育越改革越奇怪了。仿佛中国真的紧缺全才,要培养出的人能今天造出一枚导弹,明天就此导弹写一篇长篇并获茅盾文学奖,后天亲自将其译成八国文字在全世界发行似的。假如真有这种人我宁愿去尝他导弹的滋味。

就我而言,理科对我已经完全没有意义,尽管它对时代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对于今后不去搞理科方面研究的人,数学只要到初二水平就绝对足够了,理化也只需学一年,如果今天的学习只为了明天的荒废,那学习的意义何在?如果我们为了高考还要不得不一把一把将时间掷在自己将来不可能有所建树的或者有接触的学科上的话,那么拜托以后请不要来说教时间是什么金钱银钱之类。

至于我常听到的学习数学是为了练习逻辑思维能力的说法,我觉得那是没有道理的,因为看许多侦探小说或悬念小说更能练习逻辑思维能力,怎么不开一门看侦探小说的课?不开倒也罢了,为何要阻止别人看呢?这里便涉及读书的问题,记得有一句话,所谓教科书就是指你过了九月份就要去当废纸卖掉的书,而所谓闲书野书也许就是你会受用一辈子的书。就拿我比较熟悉的语文、英语来说,乍一看语文书还以为我们民族还在遭人侵略,动辄要团结起来消灭异国军队,这种要放在历史书里面。而真正有艺术欣赏性的梁实秋、钱锺书、余光中等人的文章从来见不到……至于英语,我的一帮从澳大利亚学习回来的朋友说,空学了六年英语,连筷子(chopsticks)、叉子(fork)、盐(salt)等吃所必备的东西和厕所(toilet)、抽水马桶(toilet bowl)、草纸(toilet paper)等拉所必备的东西都不知道怎么说,只知道问澳大利亚人一些Where are you fromHow old are you废问题来寒暄……

我们最终需要的人才是专长于一类的,当然我们也要有各科的基础,不能从小学一年级就专攻什么,为直达目的扔掉一切,这就仿佛准备要去公共浴室洗澡而出门就一丝不挂;但也不能穿了棉袄洗澡。我曾从《知音》杂志上看见一个处境与我一样又相反的人,他两次高考数学、物理全部满分,而英语、语文不及格,最终他没能去大学,打工去了。所以,现在教育的问题是没有人会一丝不挂去洗澡,但太多人正穿着棉袄在洗澡。

(文章有删改)

1.你认为韩寒所说的“穿着棉袄洗澡”在批判教育上的什么问题?
2.韩寒在文中认为语文和英语学科的教材的主要问题各是什么?
语文:______________
英语:______________
3.韩寒认为理科对他已经完全没有意义,并作了分析阐述,你赞同他的观点吗?为什么?
4.你对自己的语文学习情况如何评价?(存在不足或有何体会?)
2024-08-08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美术职业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3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夜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②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周,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③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我爱热闹,也爱宁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1.“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对这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平常的自己”指被哀愁困苦的自己。
B.“另一世界”是指超脱了困苦的自由而美好的世界。
C.“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是指因美好的景象熏陶,自己也觉得超脱了许多。
D.整个句子流露出作者希望借对眼前幽雅淡静景色的欣赏,来摆脱心中苦闷的感情。
2.对“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这段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宁静的月夜,这时的“我”与白天的“我”判若两人。
B.在宁静的月夜中,作者可摆脱白天人世的羁绊,得到自己追求的一时的自由。
C.在宁静的月夜下,作者可以任凭自己的性格,想说就说,想做就做。
D.作者用白描手法,描写月夜的美丽,自己也进入了一个美妙的、神秘的世界。
3.对“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白天的应酬太多,交际太多,夜晚终于可以安闲了,所以就放下心来欣赏荷塘月色。
B.在黑暗笼罩下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白天必须说些违心的话,做些违心的事,感到很累;只有到了夜晚漫步的时候,才觉得轻松了些。
C.白天在压抑的心情与环境中工作、生活,在晚上终于暂得宽余,独自欣赏荷塘月色,从那些令人厌倦的人与事中解脱出来,感到淡淡的喜悦。
D.白天从事地下工作,必须加倍小心地同周围的敌人周旋,到了晚上才可以放松一下,感到淡淡的喜悦。
4.文中画线的句子在全文中起到哪些作用。
5.“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2024-08-08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中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A)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民间文化中的生态观

王文超

从民间文化的角度看,守住青山绿水,是中国传统自然观、宇宙观的体现。失去了青山绿水,人们对众生万物的敬畏和想象,对自然山水的能动和悦纳,对生活空间的叙述和表达,就失去了依托。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对万物众生的敬畏和想象,是中国人认识自然的起点。如在先秦古籍《山海经》(包含神话、地理、物产等内容)中,我们可以感受神州大地幅员之辽阔,见识山川物产之丰饶,更会为里面诡谲华丽的自然世界所震惊。日本民俗学家伊藤清司曾将《山海经》中的空间划分为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前者指人类的生活空间,与之相对的即外部世界,二者相对独立、互为依存。

在虔诚仰慕并企图利用大自然之余,人类对神秘而又神圣的未知世界充满了敬畏。循着对善灵瑞兽的正面想象,人类赋予自身走向自然的合法性;对怪力乱神的负面想象,又恰如其分地给予人类种种约束,避免因过度索取而对自然造成严重破坏。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想象,不仅在《博物志》《述异记》等历代文献中得以记载,而且在世代民众生活中实践传承。我们在乡间田野常见的山神庙、龙王庙,正是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象征边界。敬畏在信仰中流淌,想象在仪式中演绎。

进入内部世界,民众对生活环境的选择更有能动性,对秀美山水的悦纳更具艺术性,同时也更能反映民众的生活美学。风水便是一例,它既能体现中国人阴阳和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又对民众寻求生存空间、布置生活格局产生实际作用。姑且不谈风水的科学性,就其知识受众而言,风水通常被动地与个人运势、家庭盛衰和宗族繁衍相关联,在古代社会,甚至被认为会影响帝国兴亡,一切美好的期望都寄托于风水的选定、维系与改变。这种宇宙观念及现实需求的直接结果,就是人们越来越重视营造风水环境,试图通过栽树遮蔽、引水通渠等具体操作办法,去争取风水宝地,有些村落及宗族之间甚至因为争风水、护风水产生了激烈的社会冲突。无疑,人们对风水的迷信,对社会发展起到了消极的作用。

当然,风水实践在客观上也产生了积极影响。清代湖南宁远,境内有舜帝陵,正是由于当地民众囿于风水观念,当地丰富的钢矿资源才没有遭到过度开采和破坏;东北长白山,因龙兴圣地被列入皇家禁地,从而保护了东北长白山原始森林。风水实践,从某种角度,可以看作是民众主动争取和自然世界、生活环境相互融合的外在表现,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客观上形塑了传统人文景观的生态美学,营造了与人类生活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

在民众的乡愁记忆和口头叙事中,我们还能发现生态环境在人们精神世界中的分量。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不少人离开故土,走进城市,住进楼房,但在他们的记忆深处,最割舍不下的经常是乡间的那棵古树、村头的那口老井,抑或是环抱村庄的那条小河。

(选自王文超《民间文化中的生态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是(     
A.人们对善灵瑞兽的想象所产生的影响是正面的,给予人类走向自然的合法性;人们对怪力乱神的想象则产生了负面影响。
B.日本伊藤清司曾将《山海经》中的空间划分为相互独立又互为依存且代表人类生活空间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
C.体现中国人阴阳和谐、天人合一宇宙观念的风水,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期望,其科学方面的贡献值得肯定。
D.人类敬畏自然,对传统人文景观的生态美学,对人类生活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客观上可以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山海经》内容广博,描写了辽阔的神州大地,丰饶的物产,以及诡谲华丽的自然世界,反映了先民对万物众生的敬畏和想象。
B.作为人类世界和自然世界的交汇点,乡野常见的山神庙、龙王庙,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想象在生活中的实践传承。
C.如果没有风水实践,清代湖南宁远的钢矿和东北长白山原始森林等自然资源恐怕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
D.古树、老井、小河等标志性的乡土环境成为离开故土的民众精神世界的核心,这说明乡村生态环境已遭到破坏。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文章以守住青山绿水为立论前提,运用举例论证等方法,逐层分析。
B.文章提及因风水而产生的社会冲突,是为了论证迷信风水产生的消极作用。
C.文章第四、五段论述民众对生活空间的叙述、表达以及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D.文章从民间文化的角度,将生态问题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视角独特。
2024-08-07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国开中学(中职班)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认识自我

一个雨夜,赛艾姆坐在书房的书架前,开始翻阅起旧书。他叼着支土耳其大雪茄,厚厚的嘴唇不时喷涌出一阵烟雾。柏拉图记录的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关于认识自我的一段对话引起了赛艾姆的注意……赛艾姆掩卷深思,心中油然漾起一种对东西方哲人圣贤敬佩的感情。

认识你自己。他嘟囔着苏格拉底这句名言,猛地从座椅上站了起来,展开双臂大声叹道,对!我必须要认识自我,洞察自己那秘密的心灵,这样我就抛脱了一切疑惧和不安,从我物质的人中找出我精神的人,从我血与肉的具体存在中找出我的抽象实质,这就是生命赋予我的至高无上的神圣使命!赛艾姆像害了场热病,眼中闪烁着酷爱认识自我的狂热光芒。

他踱到邻屋,像座塑像一样伫立在穿衣镜前,凝视着镜子里鬼一般可怕的自己,并默默地估量着自己的头形、面庞、躯干和四肢。

赛艾姆的这种塑像神态持续了半小时,空灵缥缈的认识自我,仿佛给他灌注了一套足以揭示自我灵魂秘密的奇异、升华了的思想,并使他心里充满了理性之光。他平静地启动双唇,自言自语地说:嗯!从身材上看,我是矮小的,但拿破仑、维克多·雨果两位不也是这般吗?我的前额不宽,天庭欠圆,可苏格拉底和斯宾诺莎也是如此;我承认我是秃顶,这并不寒碜,因为有大名鼎鼎的莎士比亚与我为伴;我的鹰鼻弯长,如同伏尔泰和乔治·华盛顿的一样;我的双眼凹陷,使徒保罗和哲人尼采亦是这般;我那肥厚嘴唇足以同路易十四媲美,而我那粗胖的脖子堪与汉尼拔和马克·安东尼齐肩。

不错,我的身体是有缺陷,但要注意,这是伟大的思想家们的共同特点。更奇怪的是,我与巴尔扎克一样,阅读写作时,咖啡壶一定要放在身旁;我同托尔斯泰一样,愿意与粗俗的民众交际攀谈;有时我三四天不洗手脸,贝多芬、惠特曼亦有这一习惯;我嗜酒如命,足令马娄和诺亚自愧弗如;我饕餮般地暴食暴饮的习惯使巴夏酋长和亚力山大王也要大出冷汗。

又沉默了片刻,赛艾姆用肮脏的指尖点了点脑门,继续发言:这就是我!这就是我的实在。我拥有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的伟人们的种种品质。一位拥有这么多伟大品质的青年是一定能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的。

睿智的实质是认识自我。伟人们把宇宙的这一伟大思想根植于我心灵深处,并激励我开始去干伟大的工作。从诺亚到苏格拉底,从薄伽丘到雪莱,我伴随着伟人们一起度过了历史的风风雨雨。我不知道我会以什么样的伟大行动开始,不过一个兼备在白昼的劳作和夜晚的幻梦中所形成的神秘自我和真正本性的人,无疑是可以开创伟业的……是的,我已经认识了自己,而神灵也已洞见了我。啊!我的灵魂万岁!自我万岁!愿天长地久,诸事如愿!

赛艾姆在屋里踱来踱去,他那丑陋的脸上荡漾着欢乐的光泽,嘴里不时发出一阵像猫啃骨头时的欢快叫声。他反复吟哦着阿比·阿拉的一段诗文:尽管我是这个时代的晚辈,创业祖先的未竟之业,总会历史地压在我的肩背。

过了一会儿,我们的这位赛艾姆穿着他那肮脏的衣服倒卧在乱七八糟的床上,进入了鼾声如雷的梦乡。

(有删改)

1.请根据原文简要描述赛艾姆外貌的具体特征。
2.根据文章内容,请简要概括赛艾姆“认识自我”的过程。
3.赛艾姆这一外貌特征是怎样呈现出来的?请简要分析。
4.文中成功地运用了寓庄于谐的艺术手法,请简要赏析。
5.请扼要评价赛艾姆这一人物形象。
2024-08-07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国开中学(中职班)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
6 . 对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是(     
A.《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著名的悲剧作品,其中的高利贷者葛朗台爱财如命,唯利是图,是世界文库中“吝啬鬼”的代表形象之一。
B.小说《边城》通过对祖孙二人的恬淡生活及翠翠朦胧的感情描写,反映了湘西地区独特的人情美。
C.《宝玉挨打》中“挨打”是情节发展的高潮,众多人物对挨打事件的不同态度、反应,表现出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
D.《茶馆》第一幕中茶客的一句“将,你完了”,蕴含丰富的潜台词,既指棋局结束,又指剧情告一段落,同时也暗示清王朝及这个混乱时代的结束。
2024-08-07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学前教育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①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②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但是大门还没有关,丈夫还没回来。

很晚丈夫才回来了。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今天领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了。

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

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他们几个哩?

水生说:还在区上。爹哩?

睡了。

小华哩?

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

水生说:我是村里的游击组长,是干部,自然要站在头里,他们几个也报了名。他们不敢回来,怕家里的人拖尾巴,公推我代表,回来和家里人说一说。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

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          

水生指着父亲的小房,叫她小声一些,说:家里,自然有别人照顾。可是咱的庄子小,这一次参军的就有七个。庄上青年人少了,也不能全靠别人,家里的事,你就多做些,爹老了,小华还不顶事。

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水生想安慰她。因为要考虑和准备的事情还太多,他只说了两句:千斤的担子你先担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

说罢,他就到别人家里去了,他说回来再和父亲谈。

鸡叫的时候,水生才回来。女人还是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她说: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

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嗯。

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

嗯。还有什么?

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第二天,女人给他打点好一个小小的包裹,里面包了一身新单衣、一条新毛巾、一双新鞋子。那几家也是这些东西,交水生带去。一家人送他出了门。父亲一手拉着小华,对他说:水生,你干的是光荣事情,我不拦你,你放心走吧。大人孩子我给你照顾,什么也不要惦记。

全庄的男女老少也送他出来。水生对大家笑一笑,上船走了。

1.本段文字选自当代小说家______写的小说《______》。
2.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为空缺处填上恰当的语句。
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          
A.你走,你走走试试,看我不把家给你翻个底朝天!
B.你走,你走我也走,老娘不伺候了!
C.你走,我不拦你。可我想你了怎么办?
D.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2)对“你总是很积极的”一句中“总是”一词的解读,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表现了水生嫂对水生积极报名行为的赞扬。
B.表现了水生嫂对水生积极报名行为的不满、怨愤。
C.水生嫂既为水生的行为感到自豪,同时又有嗔怪的情绪。
D.对水生积极报名的爱国行为,水生嫂持挖苦、讽刺的态度。
(3)对“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一句朗读重音的分析,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重读“你”)
B.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重读“明白”)
C.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重读“家里的难处”)
D.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重读“就好了”)
3.文中①、②画线处运用的修辞手法分别是___________
4.结合加点词语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及思想感情。
(1)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了一下。
(2)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5.结合文段分析水生嫂的形象。
6.简要分析选文开头环境描写的作用。
2024-08-07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对口升学高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遥远的野山坡

赵航

①我跳下车站定,等待领队出发的指令,突然看见不远处有一道花影甚为眼熟。我几步跳过去,真的是猪毛菜!它长在土坑边缘,形单影只,却兀自光艳,撑着一串串玫瑰红的小灯笼,照亮着那方寸之地。

②它不知道,这么多年,我一直想念它。它在最干燥、最荒凉的地方,以一片花海的方式,点亮过我童年的双眸。

③那天中午,臭鸪鸪飞飞停停,故意逗我,我气性上来,就追着它一路向南,在山脊打了一个弯后,我已经跑出很远,远得看不见我家的房子。

④荒山秃岭间,臭鸪鸪突然隐了踪影,藏了叫声。我心想,臭鸪鸪也许藏在哪块石头后面,便向山坡下一瞧:一山坡的猪毛菜,这里一丛,那里一窝,橘黄色的、紫红色的、浅粉色的……那么铺张,那样烂漫。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啊!土地如此干燥,阳光如此浓烈,它们却可劲儿地开花,一丛便是无数。我第一次知道,除了山谷间大草滩上的花妖草仙,另有数万朵野花在砾质山坡上兀自绽放。

⑤我忘记了臭鸪鸪,对一株紫红色的猪毛菜下了手,毫不客气。当时我并不知道它叫什么,于是带着它回家,问我妈。妈妈先摇头,又说可能叫串串香,这是她现编的名字。

⑥妈不知道,就问我爸。他是高中生,比只上过初中的妈妈学问大。等爸一下班回家,我便急着问他。他接过猪毛菜,走到屋子中央,就着微黄的灯光,翻来覆去地瞧。我盯着他的脸,看到他鼻梁上、脸颊上的煤粉,似乎一吹就能吹掉。妈妈让我离爸爸远点,他刚从深黑的煤井回到地面,让他好歹洗洗干净。她怕我挨着爸把衣服弄脏了,她又得受累。我爸说叫一枝红,说完便笑,一嘴白牙,分外醒目。我瞬间知道了,他和妈妈一样,都是现编。

好好读书,以后上了大学,就懂得多了。他接过妈妈从屋外炉子上提回来的一壶热水,留给我一个黑黑的背影。

⑧泉边的野花野草我认得几种,都是大人教的。大人不知道的东西也很多,我们常常将无知还给无知,继续过着日子。

⑨到底是新大陆的发现。第二天,十几个孩子跟随我直奔那个山坡,一通哇哇叫后,新鲜劲就过了。男孩子不嫌累,打听臭鸪鸪飞去的方向。我们翻过了两座山,没有新的发现,山坡上除了石头,还是石头。

⑩我的目光无数次攀爬上更远的山,越过层叠的山峦,想象山那边的世界。那边的世界,是像谜一样的蓝紫,模糊一团。我家所在的小煤矿,隐在山中段的一个褶皱里。东西南北,抬头见山。硬的山,冷的山,枯黄的山,铁青的山……有多少勇敢的植物跟上了它的呼吸?

在砾质荒漠扎根开花,又以缤纷点染的秋天,说勇气、顽强、坚韧,猪毛菜不比谁差。若说到吃苦,说到坚韧,在那偏远的山沟里,谁又不是呢?

那时,工人们用镐子一下一下地刨,用铁锨一下一下地铲,用手推车一车一车地推,愣是从地下挖出黑金子,运出来,成堆地摆在场上,再装上汽车拉出山外。他们的工作危险、耗费体力,没有蔽尘措施,他们要在下班后才能直起身子。

生活是冷峻的,也是温柔的,当父亲带着满脸的煤灰和疲惫回到家里,当母亲因为多挣了几角装车费,高兴地说给我们听时,他们跟所有的抗旱植物没有两样———在生存面前,永远抱有开花结果的意志。

这种认识,是岁月给的,也是猪毛菜给的。因而,对一切出现于荒野上的植物,我都感激。当我在远方扎根落户,成为一个城市居住者,我仍旧常常想起猪毛菜。它名字虽俗,花却不俗,性情亦不俗,那串串怒张的小花朵,是献给造物者的不屈之吻。

(节选自《今日女报》,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2.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它长在土坑边缘,形单影只,却兀自光艳,撑着一串串玫瑰红的小灯笼,照亮着那方寸之地。
2)那时,工人们用镐子一下一下地刨,用铁锨一下一下地铲,用手推车一车一车地推,愣是从地下挖出黑金子,运出来,成堆地摆在场上,再装上汽车拉出山外。
3.文章围绕“猪毛菜”谋篇布局,有什么好处?
4.野山坡上的猪毛菜有哪些生命的内涵?请简要分析。
2024-08-07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2024年跨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深海中为何有巨型动物

在海洋最深和最寒冷的地方,海洋生物———主要是无脊椎动物———可以达到极大的尺寸。鱿鱼、海蜘蛛、蠕虫和其他种类的动物会长到使世界各地的相关物种相形见绌的大小。 这种现象被称为巨型化。例如,亚南极海域的巨型鱿鱼(大王酸浆鱿)的体长是常见的新西兰鱿鱼的约14倍;在遥远的太平洋水域深处,有一种与小型货车大小相当的海绵。

寒冷的深海是怎么使这些生物变得如此巨大的呢? 这可能是出于生存需要,而极度寒冷的水域存在的因素使之得以实现。

在海洋最深处,资源极为有限,大部分食物来自较浅的水域,其中只有一小部分进入了深海。当食物稀缺时,体型更大就会带来巨大优势。体型较大的动物可以更快移动,在更远的地方寻找食物或找到配偶。它们的新陈代谢效率更高,而且更善于储存食物。因此,当大型的动物尸体这样的东西沉入更深的水域时,大型捕食者就可以吃到更多,并将能量储存更长时间。

深海的寒冷温度也会大大减缓动物的新陈代谢,从而助长巨型化。这种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往往生长和成熟得非常慢,比如格陵兰鲨。这种缓慢移动的鲨鱼可以长到24英尺(约合7.3米),体重可达1.5吨,但这种生长是在一个持续几个世纪的寿命周期内实现的。格陵兰鲨每年大约长0.4英寸(约合1厘米),直到大约150岁才达到性成熟。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深海缺乏捕食者,所以这些鲨鱼才能有如此长的寿命和如此大的体型。

人类在南极附近也发现过巨型生物。在南极洲附近,巨型化的生物出现在较浅的水域。那里有巨大的海蛞蝓、海绵、蠕虫、海蜘蛛,甚至还有巨型单细胞生物在较浅的寒冷水域中生活。它们处于水肺潜水可达的深度,浅至30英尺。生物学家认为,南极洲的巨型化现象可能与这个冰冻大陆周围冰冷水域的氧气供应有关。在这些极地水域,氧气浓度很高。这些环境中的动物对氧气的使用非常缓慢,因为冷水的温度降低了它们的新陈代谢速度。由于充足的供氧量远远超过动物的需氧量,生长限制有可能被去除了。这样的环境使它们能够在不缺氧的情况下扩大体型和组织尺寸

虽然对产生海洋巨型生物的不同因素存在多种假设,但没有人确切知道是什么机制推动了体型的巨大进化。

(节选自《文摘报》20220730日,有改动)

1.下列关于文中画线问句的回答,推测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深海中食物稀缺,体型较大的动物更容易在更远的地方寻找食物或找到配偶。
B.深海的寒冷温度会大大减缓动物的新陈代谢,从而助长巨型化。
C.深海中的大型捕食者可以捕食到大型的动物尸体,并能更长时间储存能量。
D.南极洲的巨型化现象可能与极地水域氧气浓度很高有关。
2.下列关于文章信息的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A.在海洋最深和最寒冷的地方,海洋生物均可以达到极大的尺寸。
B.寒冷的深海中,生物变得巨大是由于生存的需要。
C.格陵兰鲨有极长的寿命和极大的体型,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深海缺乏捕食者。
D.科学家已经知道是什么机制推动了海洋生物体型的巨大进化。
2024-08-07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2024年跨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放蜂人之歌

项丽敏

①昨晚又梦到太平湖,梦到湖边的黄檫和山樱开花了,油菜地起一片明黄,蜜蜂倾巢而出,着阳光的金色粒子在低空飞舞。还梦到一位戴着面罩的放蜂人,在湖边的大树上搭了个树屋。到处都是暖色调的浓稠阳光,在梦里我同那些蜜蜂一样,被放蜂人的歌谣催眠,跟在他后面,从一座山到另一座山,走着走着竟然轻飘飘地飞起来。

②但是很快,这个梦就变成灰色调——飞在半空中的我撞进一团乌云,灰蒙蒙什么也看不见。恐惧从四面袭来,绳索一样捆住我,喊救命,却怎样也喊不出声音。在拼命的挣扎中醒了过来,回想方才的梦境,觉得那个放蜂人有几分面熟,虽然戴着面罩看不清眉眼。

③十多年前住在太平湖时认识一个放蜂人。二月末尾放蜂人的帆布帐篷突然出现在湖边的油菜地旁,一同到来的还有放蜂人的妻子、孩子,一只大黄狗和围在地上的一排排木头蜂箱。从我的窗户就可以看见放蜂人的帐篷,放蜂人的妻子将头发随意挽在脑后,怀里搂着孩子,安静地晒着太阳。

④放蜂人的家在北方,祖孙三代以养蜂为业,放蜂人说他自记事起就跟着父亲到处跑,没有读过书,长大后想改行也不行了,只有接过父亲的蜂箱,长年在野外过着流浪者样的生活。等孩子上学就不出来了,自己耽误也就算了,不能再耽误孩子。现在蜜蜂也不好养,到处都在建楼,蜜源地越来越少,好不容易找到蜜源地又是打过农药的,蜜蜂采了打农药的花就会死,前年有十多箱蜜蜂就这样没了。

⑤放蜂人离开的时候是春末,也不知道是哪天,当我打开窗户望出去,觉得少了一些什么的时候,才发觉帐篷已经不在了。想起几天前有辆大货车停在帐篷外面,放蜂人一家应该是跟着货车迁徙到别处去了。

⑥如果不是这个梦,我早已忘记了那个放蜂人。不过我梦里的放蜂人似乎又并不是他。我梦里的放蜂人是会唱歌的,一首没有歌词的春之歌,可以把全世界的蜜蜂和花朵领着,翻过一座又一座山的歌。就在我醒来的那刻,耳边还响着歌声。

⑦梦到放蜂人可能跟最近看的一部纪录影片有关。影片的拍摄地在欧洲的北马其顿。哈提娜是养蜂女,也是这部纪录片的主角,与年老的母亲生活在已然成为废墟的村庄里。

⑧哈提娜的养蜂手艺很古老,近于天然,高山岩壁、村庄废弃的石墙、树洞,就是她的养蜂之所。对她来说,蜜蜂是她除了母亲之外的亲人,需要她看顾照料,也给予她生命和情感的喂养。哈提娜已经不年轻了,样貌苍老,甚至有些丑陋,不过她的身体还是轻盈的,如同一只野鹿,当她背着蜂笼逆光走在山间,或跪在地上,将蜜蜂放飞在开满花朵的草地,嘴里发出温柔的充满魔力的歌调时,完全就是山野牧神的样子。和那些蜜蜂、树木、石头一样,哈提娜属于这片山野。

⑨哈提娜在固定的月份收获蜂蜜,她撬开墙洞的石块,看着储满蜜糖的蜂脾——恩赐,这是上天的恩赐。无论蜂巢里的蜂蜜多么丰足,哈提娜遵循祖辈的规矩,只收取一半,留下一半供蜜蜂食用,繁衍它们的族群。

⑩哈提娜很容易就能获得满足和快乐,尤其是和孩子们在一起时,她甚至比那些孩子更像个孩子,拉着他们的手唱歌跳舞,舞姿有让人感动的笨拙与天真。那些孩子是在某天随着父母来到这个村子的。一同涌进村子的还有大群饥饿的牛。村子的宁静被突然到来的这一家人打破了,尘土和喧闹声四处宣扬。

⑪很显然,这户人家的到来意味着某种入侵。不过哈提娜似乎并不那么在意,她领着孩子们唱歌跳舞之后又喂他们吃蜂蜜,这是她能拿得出来的最好的东西,也是她愿意与邻居分享的东西。当邻居向她讨教养蜂技艺时,她毫无保留地告诉了他们。

⑫邻居很快用车子拖来了蜂箱,在与哈提娜一墙之隔的空地饲养起蜜蜂。起先他们还能依照哈提娜所说的取一半留一半的规矩,但没多久邻居就抛开了这个规矩,他们有那么多孩子要喂养,这就使得他们觉得拥有的始终不够,还需要更多。

⑬邻居饲养的蜜蜂在失去食物后开始大量减少,哈提娜的蜜蜂也跟着遭殃,被邻居家前来夺食的蜜蜂攻击、咬死。哈提娜再也没有地方放飞她的蜜蜂,草木来不及生长就被牛群啃食,村庄和周围的山野变得更为荒凉。当哈提娜在应该收取蜂蜜的月份撬开岩壁石块时,没有像从前那样看见里面挂满蜂蜜的蜂脾,她原本宁静自足的生活被击溃了。

⑭这部名叫《蜜蜂之地》的纪录片拍摄了三年之久。在这三年里,哈提娜失去了她的蜜蜂,后来又失去了她的母亲。哈提娜的母亲半失明,长年卧在靠窗的窄床上。纪录片里有很多母女的对话,那些随意说出来的,有一搭没一搭的话,听起来又温暖又心酸。当哈提娜问母亲你能想象春天来的时候吗?母亲说:有春天吗?我已经历了太多冬天。

⑮母亲去世之后,村子里就剩下哈提娜一个人了——那户有着众多孩子的邻居也走了。

⑯不知道那些消失的蜜蜂是否还会回到哈提娜身边——应该还会回来的,在村子恢复了宁静、春天来临、草木又生长起来的时候。

(1)赏析第①段加点词“浮”“驮”“飞舞”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2)第⑧段画线部分是如何塑造哈提娜这一人物形象的?请加以分析。
(3)作者为何要以梦境入笔?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4)评析本文所表达的思想的意义。
2024-08-07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第一职业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