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55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整体分析:这是一篇充满怀旧与感慨的散文,作者通过探访相思古镇的古戏楼,勾起了对往昔戏曲岁月的回忆。文中以“小贱妃”这一虚构人物为线索,穿插了对古镇风貌、村民生活的描绘,以及对一位背柴草的老婆婆的细致刻画。老婆婆的形象与“小贱妃”产生微妙联系,引发了对气节与现实的深刻思考。整篇文章弥漫着淡淡的忧伤与怀旧之情。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刘建超

小贱妃是红酒一篇小小说里的人物,红酒写小小说,故事都是以相思镇为背景。

当年,相思古镇有个唱青衣的女演员,演皇妃爱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她忘了自己是身穿日月龙凤衫的金枝玉叶,只要一出场,手端玉带侧身站定,就冲观众丢媚眼儿,师姐给她起了个绰号小贱妃小贱妃的戏格外出彩,观众喜爱。县里的一个头头儿想对小贱妃非礼,岂料小贱妃戏里戏外两样人,义正词严地拒绝,全没了往日的妖媚。

我赞叹红酒笔下的人物形象,也很想见识一下小贱妃的原型。红酒认为我的想法可笑,那小贱妃是把舅舅讲的故事加工后虚拟出的人物,怎么能去现实中对号入座。

我和朋友相约去相思古镇寻访一座明末清初的古戏楼。时至晚秋,天已渐凉,道旁的白杨树在秋风中抖索着,枯黄的落叶萧瑟地飘零。垂暮泛黄的野草却显得精神饱满,摇曳着婀娜的身姿,不卑不亢地凄凉着。

古戏楼孤零零出现在村口,看上去比我想象得还要沧桑。戏楼是两层土木结构硬山式建筑,下面的一层据说是演员起居和放置道具的场所,二层就是演出用的戏台了。台子上的楼板已经破裂,围栏也腐朽不堪,两根柱子上有楹联一副,字迹依旧遒劲飘逸:是虚是实当须着眼好排场,非幻非真只要留心大结局。

村里人见有陌生的面孔来访,便三三两两地聚过来,好像也是第一次看到古戏楼子,与我们一起转悠着看。

这里唱过大戏吗?我觉得这不过是民间艺人杂耍的地方。

唱过!全本的《穆桂英挂帅》《西厢记》《铡美案》都唱过,你们不知道,听老人说原先这戏楼子对面是东大庙和昭帝寺,再往前两里地就是清代商铺一条街,繁华得很。每逢大集这儿都唱大戏,一唱就是七八天,热闹着哩。

噢,那你们听没听说过,当年剧团里有个绰号叫小贱妃的在这里唱过戏?

村人摇摇头,这是明清的戏楼,几十年前被当做学校,后来成了危房,学校早搬走了。我走到二层的戏台前,凭栏眺望,想象着当年的繁茂风华,怂恿我的朋友唱了一段《梅妃》:下亭来只觉得清香阵阵,整衣襟我这厢按节徐行……

朋友喜欢戏曲,大学里曾修过此类课程,程派的韵味还是有的。我叫了声好。

村民都是在豫剧曲剧窝子里泡大的,对京剧没有多少概念。唯独一个背着柴草的老婆婆似乎听得很专注,还轻轻地点着头合着节拍。

婆婆,一看就知道您懂戏啊。我这位朋友唱得怎么样?

婆婆说,程派,唱得还中,就是神态不像。

哈,真遇到行家了。婆婆,您给指点指点。

婆婆环顾四周,犹豫着。

婆婆,我们从城里来,专门来访古戏楼。看这戏楼子多年没有琴鼓声了,它寂寞着哪。我看您老懂戏,也来一段吧;也不枉这戏楼子在咱村口矗立了几百年。

婆婆让我说动了心,放下柴草,掸掸褂子上的浮尘,伸手捋了捋头发,蹒跚着走上戏楼。就在她往台中央一站的那个瞬间,我们都惊呆了,只见她全没了不安和拘谨,一个亮相,开口唱的是《西厢记》里的红娘:

怨只怨你一念差,乱猜诗谜学偷花。

若打官司当贼拿,板子打、夹棍夹、游街示众还带枷。

姑念无知初犯法,看奴的薄面就饶恕了他。

一曲唱罢,竟然往台下丢了个飞眼。我们大声叫好。

村民说,还不知道怡萍她娘会唱戏哩。她闺女怡萍在剧团唱戏,多少年也没唱出个啥样法。听说傍了个大款,立马就出名了。在城里买了房子买了车,要接她娘进城享福,她娘死活不去还把闺女给骂走了。

婆婆走下台,朝我笑笑,又佝偻着身子,背起柴草郁郁而去。

品咖啡时,我把经过告诉了红酒,我说她肯定就是当年的小贱妃,假如她当初能灵活些,别去得罪权贵,现在也不至于落到这种地步,没准还在舞台上风光呢。

人,总要活个气节吧。说完,红酒不再搭话,凝神望着窗外,轻轻地唱了两句。什么词没听清,只是觉得那曲调除了低回婉转外还有些许惆怅忧伤……

(摘自:http://cz.suqian.gov.cn

1.品味文中画线句子中“郁郁”一词的意蕴。
2.本文以“秋祭”为题,“祭”的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3.这篇文章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请分别指出。
4.简要说明红酒这个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
5.文中的“婆婆”是不是红酒小说中“小贱妃”的原型?请根据原文进行简要说明。
2024-09-13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中职生对口高职考试模拟预测语文试题(三)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整体分析:《彩色头发基因技术》一文,以老鼠毛发变绿的实验引入,探讨基因变体疗法在美发和治病方面的潜力。文章逻辑清晰,语言平实,通过具体实验阐述了基因技术的应用前景,引发对未来医学和美容领域发展的思考,展现了科技进步为人类生活带来的新可能,同时也客观指出当前技术在应用于人类时面临的挑战。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你能想象一只绿色老鼠的样子吗?科学家最近通过基因变化技术使老鼠长出了绿色的毛,试验的成功让科学家们相信,将相关基因移植入毛囊可以改变毛发的颜色,这意味着对毛囊进行基因变体疗法可能大有作为。

抗癌公司是美国加州圣迭戈的一家生物技术公司,这里的科学家将一种水母基因移植到老鼠的毛囊中,使老鼠长出了在蓝光下呈现荧光绿的毛发。该公司总裁,罗伯特·霍夫曼说:这些毛发之所以是绿色的,是因为其中有荧光绿色的蛋白质。这种荧光绿蛋白质就是使水母在暗处发绿光的那种基因。霍夫曼将这种水母的基因移入一块剪下的老鼠皮上,他用一种名叫胶原酶的物质将老鼠皮组织软化,胶原酶可使毛囊更容易接受水母的基因。然后将老鼠皮放入培养液中。培养液含有一种腺病毒,这种病毒与平常引起感冒的腺病毒相似。该病毒很快进入老鼠皮上的水母基因细胞中。霍夫曼采取措施使病毒迅速复制,这样病毒细胞就可以将自己携带的基因成分载入老鼠的细胞中。霍夫曼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变化过程,他发现,老鼠皮的毛囊中明显出现了绿色蛋白质的斑点,这是每根毛发生长的基础,此后,这块老鼠皮上80%的地方长出了绿色的毛。然后,霍夫曼将这块长有绿毛的老鼠皮移植到活老鼠缺少毛发的皮肤上,移植的毛发在老鼠身上不断生长,逐渐遍布全身。

目前,该研究最乐观的前景可能就是让灰白头发恢复成黑发。研究人员已通过基因疗法使白老鼠长出了黑色的毛,这对于治疗灰白头发是重大进步。但这种基因变体技术还要在老鼠身上再做几年试验才能用于人类。科学家认为, 一旦人类掌握了关于头发颜色的基因,基因疗法就可以用于美发。黑头发是因为真黑素在发挥作用,红头发和褐色头发也都有其生成色素,但目前还没破解金发的分子构造。一旦科学家们发现了所有决定头发颜色的基因,那么人们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改变头发的颜色,只需激活或减少相关基因,而不是通过染色物质。

霍夫曼同时指出:毛囊是个了不起的工具。他相信基因工程能使毛囊产生任何形式的蛋白质,比如胰岛素和干扰素(一种免疫系统蛋白质)。小小的毛囊其实是个巨大的工厂。通过基因疗法,毛囊里不仅能长出健康的头发,还有可能承载某些基因来治疗白化病、糖尿病、癌症等。实际上,把基因疗法用于美发要比治病困难得多。美发需要把头上所有的毛囊都进行处理,而治病只在几个毛囊上进行处理就可以了。

(选自《环球时报》)

1.下列对文中“相关基因”和“自己携带的基因成分”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一种水母基因                         水母细胞的基因成分
B.关于头发颜色的基因               病毒细胞的原有的基因成分
C.一种水母基因                         病毒细胞的原有的基因成分
D.关于头发颜色的基因                    水母细胞的基因成分
2.下列不能作为“毛囊是个了不起的工具”这句话的依据的一项是(     
A.毛囊能通过基因工程产生任何形式的蛋白质。
B.小小的毛囊其实是个巨大的工厂,能制造胰岛素和干扰素。
C.毛囊里能长出健康的头发。
D.毛囊里可能承载某些基因来治疗白化病等顽症。
3.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种水母身上带有能在暗处发绿光的荧光绿蛋白质,将该蛋白质植入老鼠毛发,就能使之发绿光。
B.霍夫曼把一种类似感冒病毒的腺病毒,植入活老鼠缺少毛发的皮肤上并迅速复制,这样就使老鼠皮的毛囊中明显出现绿色蛋白质的斑点。
C.霍夫曼采用的基因变体疗法就是通过基因变化技术对老鼠的毛囊进行基因改造,从而改变毛发的颜色。
D.科学家们认为,基因疗法能否用于美发,关键在于人类对头发颜色的基因的掌握,如果不能发现所有决定头发颜色的基因,那么人们就很难改变头发的颜色。
4.下列选项中,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能通过基因变化技术使老鼠长出绿色的毛,意味着目前也可以通过同样的技术使老鼠长出其他各种颜色的毛。
B.人类的黑头发是因为真黑素在发挥作用,将来科学家只需激活或减少相关基因,而不是通过染色物质,就可能让灰白头发恢复成黑发。
C.霍夫曼移入水母基因细胞时,用一种名叫胶原酶的物质将老鼠皮组织软化,如果不用这种胶原酶,他的实验就不能取得成功。
D.如果利用毛囊进行的基因变体疗法在人身上的试验获得成功,那么人类对白化病、糖尿病和癌症等顽疾的治疗就会轻而易举了。
5.下列最适合作选文标题的一项是(     
A.彩色头发基因技术B.老鼠毛色变绿的原因
C.毛囊的作用D.如何利用基因技术
2024-09-13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中职生对口高职模拟预测语文试题(七)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通过生动的描写和详实的数据,展现了海洋的广阔与深邃。作者运用了对比、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使读者直观地感受到海洋在地球上的重要地位。文章不仅强调了海洋面积和深度的巨大,还通过具体的实例,如马利亚纳海沟和珠穆朗玛峰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海洋的深不可测。整体而言,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简洁明了,既有科学性又具可读性,成功地引导读者对海洋产生敬畏之情。

3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站在祖国的海滨,观赏一下海洋的景色吧。辽阔的海洋,无尽的碧波在荡漾,在金色的阳光下,像无数面银镜在闪闪发亮。海渐远,天渐低,海洋在远方和蓝天相接。

翻开世界地图,看一看地球的面貌吧。整个地球表面,海茫茫,水汪汪,世界大陆只是耸出海面的一些岛屿,一些群山。

海洋确实浩大。世界海洋的总面积有3.61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面积的71%。而世界陆地的面积只有1.49亿平方公里,大约占29%

海洋不仅很大,而且很深。海洋的平均深度是3800米。而世界大陆的平均海拔高度只有840米。如果地球表面没有高低,全部被海水包围,水深将有2440米。海洋最深的地方是太平洋的马利亚纳海沟,最大深度是11034米。我国西南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它的海拔高度是8848米。

如果将珠穆朗玛峰移到马利亚纳海沟,峰顶距海面还有2000多米!

所以,地大不如海大,山高不如水深。

(节选自童裳亮《海洋与生命》)

1.请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2.文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文段使用了一系列相关数据,这对于说明事物有什么效果?
2024-09-1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0年三校生对口升学考试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整体分析:材料主要介绍了弗里茨•博施的氮气转氨工艺推动了粮食增产,但活性氮的生成和流散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包括水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尽管有尝试中和活性氮的方法,但面临挑战。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肥料的使用在20世纪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9世纪90年代,这些肥料主要来源于动物粪便。1909年,弗里茨·博施发明了第一个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的工艺,使提供廉价肥料成为可能,并最终推动了全球粮食产量的增加。但是这个成功的发明正在变成破坏环境的祸根。

氮是一种相对惰性的气体。但是在某些细菌的作用下或是在石油燃烧、肥料制造过程中,氮能生成一系列活性分子,统称为活性氮。这个分子家庭的成员包括氨、硝酸根离子和氮氧化物。活性氮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结束它们的旅程。据科学家估计,撒在农田里的氮元素几乎一半没有被农作物吸收利用而被冲刷走了。大多数氮元素以硝酸根的形式经土壤渗入地下水,然后流入池塘或沿海水域,过剩的养分刺激海藻肆虐生长。随着海藻的死亡和腐烂,消耗掉了水中的大部分氧气,致使许多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窒息而死。密西西比河下游的农业径流区积聚了大量氮元素和其他滋养物,以至于现在墨西哥湾已经形成了一个大约2平方公里的巨大污染带。

数量庞大的活性氮最终在空气中转化成氨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许多氮氧化物溶解在水汽中形成硝酸,硝酸降回地面形成酸雨。活性氮还会使臭氧数量略微增加,臭氧促进雾气的形成并加速全球变暖进程。

大量的活性氮正在落回森林,本来富含氮元素的森林会枝繁叶茂,但是当氮元素供过于需,植被吸收的氮元素达到饱和时,多余的氮元素主要以硝酸根的形式在土壤中聚集起来。这些带负电荷的离子会吸引钙、镁等正电荷离子并将其携带进入地下水,从而剥夺了树木生长急需的基本营养物质。营养匮乏的树木越来越难于抵抗霜冻、干旱和寄生虫等自然灾害。与此同时,土壤的日益酸性化也使灌木丛失去了往昔的生物多样化。科学家称,氮污染对森林的影响较沿海环境要漫长且不易察觉,但是这可能意味着一旦效应变得明显,再恢复这些树木已经来不及了。

为此,许多欧洲国家已经尝试向土壤中添加碳酸钙或碳酸镁等物质来中和积聚的活性氮,这会降低土壤的酸度并增加补给营养。但是大规模的应用显然太过昂贵并且过量施加此类物质可能会杀死土壤中的微生物,再次导致生态系统失衡。

(选自罗丹《隐形森林杀手——氮污染问题迫在眉睫》)

1.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能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的工艺,直到1909年才被发明出来。
B.1909年之前肥料就是动物的粪便,而且价钱并不低廉。
C.肥料的出现,推动了全球粮食产量的增加。
D.利用氮气转化为氨的工艺制成的肥料对环境的破坏相当严重。
2.下列对“活性的氮”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活性氮是20世纪人类制造廉价肥料的重要成分,也是氮污染问题的祸根。
B.活性氮是在细菌作用、石油燃烧或肥料制造的过程中改变了惰性的气体。
C.活性氮是氨、硝酸根离子、氮氧化物等一系列活性分子的统称。
D.活性氮是以带负电荷的硝酸根离子形式聚集在土壤中的各种氮元素的总和。
3.下列不能作为活性氮“破坏环境的祸根”的证据的一项是(     
A.大量未消耗的肥料正从农田流入沿海水域,致使许多海洋生物窒息而死。
B.数量庞大的活性氮会恶化大气环境,导致酸雨降落,雾气形成,全球变暖。
C.土壤中高度饱和的氮元素正在导致森林缓慢地,也许是不可逆转地毁灭。
D.大规模地添加碳酸钙或碳酸镁等物质会降低土壤酸度,杀死土壤中的微生物。
4.下列说法符合文义的一项是(     
A.氮是最具有惰性的气体,只有在某些细菌的作用下或是在石油燃烧、肥料制造过程中,才能生成活性氮。
B.人们本以为活性氮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会全部被吸收,而事实并非如此。
C.活性氮在空气中转化成氨和氮氧化物,它们溶解在水汽中形成硝酸,降回地面变成酸雨。
D.科学家认为氮污染对森林的影响短时间内不易察觉,但这些被污染的树木已无法恢复了。
5.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根除墨西哥湾的巨大污染带,就必须降低密西西比河下游径流区的滋养物含量。
B.如果活性氮污染加剧, 一些对多余活性氮特别敏感的树种很有可能会完全消失。
C.一旦氮元素“供过于需”时,土壤的酸性化就会得以避免,森林最终会枝繁叶茂。
D.假如向土壤中施加适量的活性氮的中和物质,就能暂时改善生态系统失衡的现状。
2024-09-13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中职生对口高职考试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四)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整体分析:这段文字描绘了月光下荷塘的静谧美景,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将月光、荷叶、花朵、青雾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如梦似幻的意境。文字中透出淡淡的喜悦和宁静,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破折号的使用增加了语意的层次感,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整体上,这段文字展现了作者高超的写景技巧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②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③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④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⑤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下列对这段文字描写内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月光下的荷塘B.荷塘上的月色
C.月下荷塘的荷与树木D.在月下荷塘上的所见所闻
2.下列对这段文字所体现的作者情感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淡淡的忧愁B.淡淡的遗憾C.淡淡的衰伤D.淡淡的喜悦
3.下列对文中破折号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表递进B.表转折C.表解释D.表语意中断
4.下列各项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文中画线句子相同的一项是(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C.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D.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5.下列对这段文字描写景物的顺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先动后静B.由上而下C.从荷到树D.由光及影
2024-09-13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中职生对口高职考试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四)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整体分析:本文以细腻的笔触,通过对美花、美目、美文的感受,阐述了“畏惧美丽”这一独特体验。作者将畏惧源于喜爱却超越喜爱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让读者深刻感受到美丽的威慑力与珍贵。首尾呼应,强化主题,引发人们对美丽应持敬畏之心的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篇富有感染力的散文佳作。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说得清自己是在哪天走向成熟的。因为打从那天起我开始畏惧美丽。

我会畏惧一朵美艳的鲜花。我会站在它面前呆呆地看上一个时辰,心中涌动着一股比爱深较妒淡的说不清道不明的热辣辣的感觉。美丽的花朵,对善良的心灵有着一种无可抗拒的威慑力。它召唤着你却不轻许你,谢绝了你却不惹恼你。它让你在它的光辉里沐浴,又让你染着它的清香一步一回头地离开。高尚的手永远是临花轻颤的手。摘走鲜花的人在倾覆美丽的同时也倾覆了自己。

我会畏惧一双美丽的眼睛。不管是同性的眼睛还是异性的眼睛,只要是用美丽注释的。美丽的眼睛照耀着我。那是一些令我即怯离又悔、不即不离不甘心的眼睛。在我贫瘠的记忆里,流失了那么多人的姓名,却存活着一双双美丽的眼睛。它们或默默凝睇或顾盼流转,一律真真切切地投在我温柔的心幕上——这时,也只有这时,我才有勇气与它们对视。

我会畏惧一篇精彩的文字。每每于墨香中翻开一本本新杂志,在目录上看到某个熟悉的名字(这名字往往是和一篇篇美文连在一起的),我总是不敢一下子找到相应的页码,生怕敏锐的心禁不起那美丽的惊吓和打击。我会把那不相干的文章慢慢读完,然后心里便开始发热发冷,发虚发酸,终于英勇地翻开那躲不过的页码,飞快浏览一遍,以便让畏惧稍稍减淡,之后,再回头来细细欣赏——那些勾魂摄魄的文字啊!它们是从一支什么样的笔下流出来的?它们的诞生是艰难还是顺利?这些,永远是我愿意猜测的问题。久久地走不出美文的枝枝杈杈丝丝脉脉,待到不得不收复自己的时候,我发现,我已是支离破碎。

这畏惧源于喜爱,却又超越了喜爱。喜爱里往往包含了一种不知深浅的亲昵与轻薄,而畏惧才是真正的怜惜和恭敬。“美丽”慷慨地点缀了我们短暂寂寞的人生,我们一俯首即可采撷到美丽,一回眸就能目睹美丽。美丽是这样无私地洗濯我们照耀我们拯救我们,我们怎能不小心翼翼地护爱着她呢?

畏惧美丽,是我最美丽的人生体验。

(选自张丽钧《畏惧美丽》,有改动)

1.请从第2、3、4自然段中各摘录一句最能表达作者对美丽“畏惧”感受的句子。
答:第2自然段:
3自然段:
4自然段:
2.作者通过欣赏美花、美目、美文来阐述自己的人生体验。请仿照下面对“美花”特点的概述,分别对“美目”“美文”予以说明。
美花:花是自然美的体现,“美花”是悦目之物。
美目:
美文:
3.首尾两段在写法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综观全文,作者为什么“畏惧美丽”?
2024-09-1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中职生对口高职模拟预测语文试题(七)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整体分析:《一把老钥匙》以细腻的笔触,围绕老钥匙展开故事。通过母亲寻钥匙、老宅易主、三婶送钥匙等情节,展现了对老宅的眷恋、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以及浓浓的亲情与邻里情。文章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老钥匙如同情感的载体,串联起岁月中的珍贵回忆,引发读者对家的温暖、人情美好的共鸣,是一篇充满生活气息与情感温度的佳作。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把老钥匙

王举芳

①回到家时,母亲正翻箱倒柜。杂乱的地面让我无处落脚。我说:妈呀,您这是在翻传家宝吗?

②母亲停住手看着我说:见我的钥匙没?

喏,在这儿。我从玄关柜上拿起属于母亲的那串钥匙。

我说的不是这个,是老宅的,老宅的那个。母亲的语气和神情有些焦急。我和母亲几乎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母亲要找的钥匙。母亲坐下来,情绪有些低落。我说,妈,您就别总想着老宅了,咱又不回去住了,有没有钥匙都一样。母亲叹了一口气,开始收拾地上的凌乱。

⑤其实,我没有告诉母亲,弟弟正四处托人,要把老宅卖掉。弟弟说老宅总空着,时间久了,房屋会倒塌的,到时候想出手都不好意思谈价钱。

⑥一周后,弟弟告诉我,老宅卖掉了,卖了两万元。看着那些钱,不知怎么,我的心里像坠了一块石头。

⑦那天下班,在小区外碰到三婶。三婶是我家后邻居,和我们家没有亲属关系,按村里辈分我这么喊她。三婶说,我正发愁找不到你家呢,你说这城里的楼一个框一个框的,看着都叫人眼花缭乱。我让三婶家里坐坐,她直摆手,说没啥大事,就不去家里了,说着掏出一把钥匙交给我,说这钥匙是你们家老宅的,啥时候想回家就回。原来是她家买了我们家的老宅。

⑧母亲没再提钥匙的事儿。我想着老宅现在已经是别人家的了,也就再不能回去,就没跟母亲提钥匙的事儿,把它包裹好,放在了柜子顶上的一个盒子里。

⑨农历六月六,我们老家有传统庙会。母亲执意要回去看看。无奈,我和弟弟只好依着母亲。一路上母亲说着故乡风俗和旧年往事,精神从未有过地爽朗,她没有看到我和弟弟偶尔交汇的眼神里都藏着忐忑。

⑩三婶听说我们回来了,招呼我们去她家里。做邻居的那些年,三婶和母亲一直处得很好,亲姐妹一样。吃过晚饭,三婶拿了几床铺盖说,你们别嫌,都是干净的。走,到你们家去,你们还睡你们各自的屋。三婶掏出钥匙打开老宅的锁,我们怔怔地望着那干净整洁的院子,有些恍惚,仿佛我們从未离开过。

⑪我送三婶到大门口,对她说谢谢。三婶说,咱不说远亲近邻,我懂你妈的心思。我知道她舍不下老家。庄稼人走到哪里,其实根都牢牢扎在老家的土里。另外,我给你们钥匙,还有一个原因。还记得你在家的时候,经常问我为什么总带着一把老钥匙吗?我的老家在遥远的山里,是土房子,因为一场突来的泥石流,房子没有了,但母亲一直让我们自个儿保存着属于自己的那把老钥匙。想家的时候,我就看看老钥匙,摸摸老钥匙,想象着转动钥匙打开门锁,爹娘兄妹啊,那些熟悉的物件啊,一下子呼啦啦在眼前演电影,心里就热乎乎的,就连当初的一些懊恼、吵闹都成了好。你们想回来看看的时候就回来,这里啥时候都是你们的家。

⑫三婶眼里有亮光闪烁。我也感觉似乎有水滴落进了眼里。

⑬回城后,我把三婶送来的钥匙给了母亲。母亲摩挲着钥匙说,家门的钥匙在手里,不论何种身份何种境遇,你还是个有家可归的人。

⑭从那以后,不知为什么,有时候我也会摩挲那把老宅的钥匙。那一个个匙痕,似一个个密码,打开岁月的珍藏。

⑮三婶来电话说村里要建社区了,老房子要拆迁了,用不了多久,老家的人也都要住进楼房里了。停了停,她说:也好,咱们有钥匙。

⑯几年过去了,母亲一直保存着那把老钥匙,再也未丢过。

⑰老钥匙陪着母亲风来雨往,不经意间常生斑斑锈迹,但都会被母亲那厚重、灵巧的双手反反复复摩挲着擦亮。

(选自《时代文学》2018年第7期,有删改)

1.请参照下面表述将主要事件补充完整。
母亲寻找钥匙——(①        )——(②       )——陪母亲回老宅——(③       
2.阅读第(9)段画线语句,联系上下文,分析“我”和弟弟“忐忑”的原因。
3.理解文中第14段画线语句的含义。
那一个个齿痕,似一个个密码,打开岁月的珍藏。
4.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三婶这人物形象。
5.文中的“老钥匙”承载着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4-09-13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青岛市中职语文春考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六)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通过描写西藏阿里高原上红柳的生存环境和命运,展现了红柳顽强的生命力和高原生态的脆弱。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红柳在恶劣环境中的坚韧与美丽,同时通过“我”和司务长的对话,揭示了人类在生存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文章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既有对自然生命的赞美,也有对生态破坏的深切忧虑,发人深省。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30年前,我在西藏阿里当兵。

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5000米,冰峰林立,雪原寂寥。不知是神灵的佑护还是大自然的疏忽,在荒漠的皱褶里,有时会不可思议地生存着一片红柳丛。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这高原的精灵,是离太阳最近的绿树,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到藏区巡回医疗,我骑马穿行于略带苍蓝色调的红柳丛中,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在。

一天,司务长布置任务——全体打柴去!

我以为自己听错了,高原之上,哪里有柴?!

原来是驱车上百公里,把红柳挖出来,当柴火烧。

我大惊,说,红柳挖了,高原上仅有的树不就绝了吗?

司务长回答,你要吃饭,对不对?饭要烧熟,对不对?烧熟要用柴火,对不对?柴火就是红柳,对不对?

我说,红柳不是柴火。它是活的,它有生命。做饭可以用汽油,可以用焦炭,为什么要用高原上唯一的绿色!

司务长说,拉一车汽油上山,路上就要耗掉两车汽油。焦炭运上来,一斤的价钱等于六斤白面。红柳是不要钱的,你算算这个账吧!

挖红柳的队伍,带着铁锨、镐头和斧头,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红柳通常都是长在沙丘上。一座结实的沙丘顶上,昂然立着一株红柳。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荒漠的皱褶”突出了红柳生长环境的恶劣,衬托了红柳顽强的生命力和它的珍贵。
B.“不可思议”表现了红柳顽强的生命力和生长的艰难,暗示了红柳在高原中的珍贵。
C.“微笑”一词表现了红柳面对“酷寒和缺氧”的恶劣环境,依然从容不迫、怡然自得的神态,说明红柳不畏恶劣的环境,生长得很轻松很容易。
D.“铁一样锈红的枝干”表现了红柳坚挺而硬韧的特点。
2.下列各项中,对“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5000米,冰峰林立,雪原寂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冰峰林立,雪原寂寥”是红柳丛生长的环境。
B.这一句展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也为全文开拓了广阔的意境。
C.作者对红柳生长的环境感到遗憾。
D.从视角上看,白茫茫的一片无边无垠,给人以辽阔和雄壮的美感。
3.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拟人
B.做饭可以用汽油,可以用焦炭,为什么要用高原上唯一的绿色!——借喻
C.一座结实的沙丘顶上,昂然立着一株红柳。——拟人
D.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比喻
4.下列对司务长和“我”算账时,连用了几个“对不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文章将深刻的思想蕴涵在平常的叙述中,让人们在笑过之后再回味苦涩的眼泪和深深的无奈。
B.几个“对不对”写活了司务长说话时理直气壮的情态,文章的妙笔就在这 里。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高原雪域挖掉那唯一能固住流沙给人们带来绿色的树,这无疑是一出惨痛的悲剧。
C.生存是人的第一要素,司务长的话也是正确的。
D.人类的可悲不仅在于人们亲手毁灭了这离太阳最近的绿树,破坏了生态环境,更在于他们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可悲。
5.下列对“离太阳最近的树”这一标题的含义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红柳生长在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因此“离太阳最近”。
B.红柳从太阳那里得到的光和热最多,因此蕴涵着伟大的力量,有顽强的生命力。
C.红柳很适应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因此成了高原上唯一的绿色,是“离太阳最近的树”。
D.红柳在高原上对抗着酷寒和缺氧的恶劣环境,因此成了高原上唯一的绿色。
2024-09-13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中职生对口高职模拟预测语文试题(七)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介绍了“深海声道”的科学原理及其在声波传播中的特殊作用。通过详细描述声速与温度、海水压力的关系,文章揭示了深海声道如何在大洋深处形成,并使声波能量在特定深度范围内传播而不受损失。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密,科学性强,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验验证,生动地展示了深海声道的奇异特点及其在军事和通讯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和苏联的科学家分别发现,在大洋深处有一些深海声道可以让声波传得很远。在深海声道中,声音可以传播到数千公里之外而没有减弱的迹象。后来的科学家还为此做过一次实验,他们在澳洲南部海中投下深水炸弹,爆炸产生的声波顺着深海声道绕过了好望角,又折向赤道,横穿大西洋,经过3小时43分钟后,竟然被北美洲百慕大群岛的测听站收听到了。计算起来,这颗炸弹爆炸后的声波一共19200公里,在海洋中环绕地球达半圈!

经过理论分析,科学家发现,这是因为大自然在大洋深处造成了对声波传播非常有利的深海声道。海水下的声速基本上由温度和海水压力控制:温度愈低,声速也愈慢;而海水压力愈大,则声速愈快。大洋中的水温从总的来说是太阳照射造成的,因此温度总是随深度增加而降低,但到一定深度后温度就不再改变,形成深海等温层。而海水压力却只与深度有关,深度愈大,海水压力就愈大。因此,如果从海面向下观察,就会发现,声速先是随深度增加、温度降低而变慢,当下降到一个最低值时,海水温度不再改变,这时,声速就会随海水压力增大而变快。

这样,声波传播的速度在整个海洋中变成了上下两层,在上面的一层中,水层越深,声速越慢;在下面的一层中,水层越深,声速则越快。在这两层交界的地方,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声道轴,由于声波在传播中总是向声速慢的界面弯曲,因此声道轴上方和下方的声音都会折回声道轴。在上面的一层中,水层越深,声速越慢;在下面的一层中,水层越深,声速则越快。这样,声能被限制在声道上下一定的深度范围内传播,不接触海面和海底,这就像在声道轴上下各放一块反射声音特别好的大平板一样,声音总是在这两块平板之间来回反射,能量不受损失,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这就是深海声道

深海声道经常受到复杂海况的影响,海洋深度的变化、海底山脉的阻挡都是障碍。一般说来,如果海的深度变浅,对声道会有明显的影响,但如果不浅到声道的下界,影响就不大;如果越过了下界,声道中的部分声波能量就会受损。海底愈浅,声能受损就愈严重。如果海底穿过整个声道,那么声道效应就没有了,声道就消失了。

(选自李唐《奇异的深海声道》,有改动)

1.下列对“深海声道”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深海声道是可以让声音以由快变慢再由慢变快的速度清晰地传播到大洋很深处一定范围内,并总是向声速慢的一面弯曲的特殊界面。
B.深海声道是位处深海一定深度范围内,环绕地球达半圈并且能使声音在其中传播到数千公里之外而没有减弱迹象的特殊声道。
C.深海声道是以深海等温层为界面形成的,因而能保证声波迅速而不受损失地传播到深海一定范围内的特殊的声道轴。
D.深海声道是声能不接触海面和海底而不受损失地在大洋深处的一定深度范围内传播,从而让声音可以传得很远的特殊声道。
2.下列选项中,对在海水下的声速与温度和海水压力的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温度愈低,声速愈慢B.温度愈低,声速愈快
C.海水压力愈小,声速愈快D.海水压力愈大,声速愈慢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深海声道“奇异”特点的一项是(     
A.深海声道可以使声音传播到很远而没有减弱的迹象。
B.在深海声道中声速基本上不再受温度和海水压力的控制。
C.在深海声道中传播的声音能折回声道轴而能量不受损失。
D.声能在深海声道中总是被限定在声道上下一定的深度范围内传播。
4.下列选项中,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A.在声道轴上方,随海水深度的增加,海水温度会越来越低,声速也因此而越来越慢。
B.在声道轴下方,声速和海水深度成正比,和海水温度成反比。
C.这样的声速差别正是使声道轴上下方的声音不断折回声道轴的重要原因。
D.声道轴上下方声速的变化基本上是太阳照射和海水压力影响的结果。
5.下列对本文提供的信息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深海声道形成于大洋深处,这就意味着海洋越深处,声道轴上下方的范围就越大,就越容易形成深海声道,声道效应也就会越明显。
B.深海声道对声波传播非常有利,因此,谁控制了全球深海声道,谁就能从某种程度上控制深海制海权,谁就能提升自身的军事实力。
C.声道效应会受海底障碍的影响,如果人们想获得某一声道效应,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必要措施清除障碍,以使声道畅通。
D.声波竟然可以顺着深海声道环绕地球达半圈,所以我们可以建成环球深海声道,并利用方向可控的声波来发展通讯事业。
2024-09-1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中职生对口高职考试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八)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探讨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保持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作者通过列举现代人容易陷入的“转发”“点赞”陷阱,指出这些行为可能导致思考力的退化。文章强调,尽管技术进步改变了信息获取的方式,但思考的本质未变。作者呼吁人们在面对海量信息时,应培养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的能力,以避免成为他人思想的“跑马场”,从而推动人类智慧和文明的进步。

10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不做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①转发的热门文章,原来是炒作;欣赏的名人名言,居然是代笔;分享的养生知识,竟是伪科学……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如今,面对海量信息,该给自己提个醒: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②面对海量资讯、多元观点,一些人仿佛置身迷宫之中,因为通道太多而束手无策,不知道该如何筛选甄别。所以。“转发”“跟帖”的热度,成了信息选择的风向标;“点击”“点赞”的数量,成了观点参考的指示牌……在信息的狂涌中,难免失去了独立思考的宁静。

③思考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练习才能变化。然而,走捷径总是更简单。喜欢大而化之,喜欢立竿见影,喜欢流于表面的现象,喜欢一看可知的结论,这样的“认知取向”之下,对思辨性、专业性的内容,对复杂的哲理、深刻的思考,反而不再感兴趣。长此以往,思考力就在简化中退化,自己的头脑变得空空如也。

④技术的进步对人类思维的影响,是一个引人思考的哲学命题。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曾忧心,电视的流行让人越来越不愿阅读,越来越不愿思考,甚至造成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隔绝。如果说电视因其直观性、娱乐性而弱化了思考力,那么互联网信息的碎片化、芜杂化也可能给我们的心灵带来同样的影响。波兹曼的思考,是向时代的发问:当技术在获取知识的途径上做了一个减法,我们如何给自己的思想做一个加法?

⑤实际上,网络并没有改变人们的思维实质,只是改变了抵达思考的方式。面对触手可及的庞大信息,是迷失方向还是有效整合,取决于思考习惯的养成。满足于当复读机、传声筒,不愿思考;满足于浅阅读、浅吸收,不会思考;满足于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不善思考。最终就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即便是碎片化阅读,也需要系统性积累,才能把握住背后的思维路径、认识方法,从而将知识转化为智慧。

⑥在易如反掌地拥有“观点”“态度”和“感受”之时,更需防止盲目、偏见和极端挤占了逻辑与理性的空间。不管哪个时代,也不会每个人都是思想家。然而,每个人却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者。只有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才能真正带来人类智慧的增长,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③身处这个时代,有太多声音萦绕耳边。要在花繁柳茂中拨开、雨骤风狂里站定,不仅需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眼界,也需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思考,唯如此,“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才能于众里寻他中浮现眼前。

(选自《人民日报》作者:王艺锭)

1.下列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B.当技术在获知的途径上做了减法,我们应给自己的思想做加法。
C.网络没有改变人的思维实质,只改变了对抵达思考的方式。
D.只有保持独立思考的理性思辨,才能真正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2.下列不属于影响人们思考力的因素的一项是(     
A.“转帖度”成了选择的风向标,“击赞数”成了参考的指示牌。
B.在思考时,一些人总喜欢走捷径,对复杂的哲理不再感兴趣。
C.面对庞大的信息,人们只满足于现状,囫囵吞枣,一知半解。
D.身处这个时代,有太多声音萦绕在人们身边,带来心灵影响。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些人之所以仿佛置身迷宫,是因为面对海量观点通道太多而不知如何筛选。
B.技术的进步对人类思维的影响是一个引人思考的哲学命题。
C.只有碎片化阅读才能把握住背后的思维认识,从而转化为智慧。
D.在拥有观点、态度和感受时,更需要防止盲目、偏见和极端占据逻辑与理性的空间。
2024-09-13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青岛市中职语文春考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