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届中职生对口高职考试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八)
全国 高三 模拟预测 2024-09-04 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基础、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jìn                                                        
B.luò                                                      
C.léi                                                        
D.lěi                                                        
2024-09-04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中职生对口高职考试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八)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2. 依次填入括号里的字,有误的一项是(     
(1)五脏(     )全                    )高和寡                 )恶如仇
(2)风驰电(                         )精竭虑            语无(     )次
(3)膏(     )子弟                    )过饰非                 )过则喜
(4)开源节(                         )由自取            云(     )波诡
A.俱,曲,嫉B.掣,殚,伦
C.粱,闻,闻D.流,咎,谲
2024-09-0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中职生对口高职考试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八)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B.每当同学们有困难的时候,余方保校长总是慷慨解囊,人们都称赞他确实是大方之家,是当代雷锋。
C.两位战友一见面就激动得不可开交,沉浸在血与火凝成的战斗情谊里。
D.这位教授正在讲堂里口若悬河地讲着法律知识,他的儿子却在家中被执法机关缉拿归案。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处分期间,只发生活费,并免发奖金和岗位津贴。
B.工厂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以后,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每月废品由原先一千只下降到一百只,废品率下降了九倍。
C.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要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周密安排。
D.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培养人才的工作,另一方面要把现有的中年知识分子用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2024-09-04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中职生对口高职考试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八)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是政治扭曲文化,还是文化塑造政治?在当前台湾“去中国化”的争议中,文化的力量是否可以挽狂澜于既倒,拒绝政治的操弄?
B.闲聊之中,我忍不住问她:为什么还要回到这曾让你伤心流泪的地方。她摇摇头,无奈地笑了。
C.抓住学习的四个环节(预习、听讲、复习、作业),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
D.古人说:“民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敬我能而敬我公。”短短十几个字,深刻揭示了为官者道德水准的重要性。
2024-09-04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中职生对口高职考试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八)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通过作者个人的文学学习经历,探讨了文学趣味的培养和发展。作者强调,文学趣味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更新。通过对文言文、六朝文、唐诗、宋诗以及外国文学的学习,作者逐渐认识到不同文学形式和流派的独特价值。文章引用华兹华斯的观点,指出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应不断创造和更新自己的文学趣味,以避免陷入陈腐和狭隘。整体而言,文章论述清晰,观点鲜明,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类心理都有几分惰性,常以先入为主,想获得一种新趣味,往往须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许多旧文学家不能欣赏新文学作品,就因为这个道理。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起初习文言文,后来改习语体文,颇费过一番冲突与挣扎。在才置信语体文时,对文言文颇有些反感,后来多经摸索,觉得文言文仍有它的不可磨灭的价值。专就学文言文说,我起初学桐城派古文,跟着古文家们骂六朝文的绮靡,后来稍致力于六朝人的著作,才觉得六朝文也有为唐宋所不可及处。在诗方面,我从唐诗入手,觉宋诗索然无味,后来读宋人作品较多,才发现宋诗也特有一种风味。我学外国文学的经验也大致相同,往往从笃嗜甲派不了解乙派,到了解乙派而对甲派重新估定价值。我因而想到培养文学趣味好比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来非我所有的征服为我所有。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道:一个诗人不仅要创造作品,还要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我想不仅作者如此,读者也须时常创造他的趣味。生生不息的趣味才是活的趣味,像死水一般静止的趣味必定陈腐。活的趣味时时刻刻在发现新境界,死的趣味老是囿在一个窄狭的圈子里。这道理可以适用于个人的文学修养,也可以适用于全民族的文学演进史。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语体文:白话文。
B.桐城派:清代中叶出现的散文流派,创始人为桐城人姚鼐。
C.六朝文:泛指六朝时期内容空洞、形式华美的文章。
D.华兹华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7.下列对“活的趣味”和“像死水一般静止的趣味”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不断派生、发展,时时刻刻发现新境界的趣味;局限在原有的狭窄圈子里,不能产生新发现的趣味。
B.不喜欢古代的文学作品,对现当代文学作品很有兴趣;只喜欢古代的文学作品,对现当代文学作品不感兴趣。
C.不喜欢古代的文学作品,对现当代文学作品很有兴趣;局限在原有的狭窄圈子里,不能产生新发现的趣味。
D.不断派生、发展,时时刻刻发现新境界的趣味;只喜欢古代的文学作品,对现当代文学作品不感兴趣。
8.下列选项中,不是本段使用到的论证方法的一项是(     
A.比喻论证B.举例论证C.引用论证D.归谬论证
9.下列选项中,是作者在阐述自己观点时主要运用的方法的一项是(     
A.现身说法B.引言论述C.以史为鉴D.比喻明理
10.下列对选文内容的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A.要不断创造新的趣味,虽然获得一种新的文学趣味并非易事。
B.阐述作者学习中外文学的体会。
C.阐述自己在文学欣赏方面的体会。
D.死的趣味有碍于一个民族的发展。
2024-09-13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中职生对口高职考试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八)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介绍了“深海声道”的科学原理及其在声波传播中的特殊作用。通过详细描述声速与温度、海水压力的关系,文章揭示了深海声道如何在大洋深处形成,并使声波能量在特定深度范围内传播而不受损失。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密,科学性强,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验验证,生动地展示了深海声道的奇异特点及其在军事和通讯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和苏联的科学家分别发现,在大洋深处有一些深海声道可以让声波传得很远。在深海声道中,声音可以传播到数千公里之外而没有减弱的迹象。后来的科学家还为此做过一次实验,他们在澳洲南部海中投下深水炸弹,爆炸产生的声波顺着深海声道绕过了好望角,又折向赤道,横穿大西洋,经过3小时43分钟后,竟然被北美洲百慕大群岛的测听站收听到了。计算起来,这颗炸弹爆炸后的声波一共19200公里,在海洋中环绕地球达半圈!

经过理论分析,科学家发现,这是因为大自然在大洋深处造成了对声波传播非常有利的深海声道。海水下的声速基本上由温度和海水压力控制:温度愈低,声速也愈慢;而海水压力愈大,则声速愈快。大洋中的水温从总的来说是太阳照射造成的,因此温度总是随深度增加而降低,但到一定深度后温度就不再改变,形成深海等温层。而海水压力却只与深度有关,深度愈大,海水压力就愈大。因此,如果从海面向下观察,就会发现,声速先是随深度增加、温度降低而变慢,当下降到一个最低值时,海水温度不再改变,这时,声速就会随海水压力增大而变快。

这样,声波传播的速度在整个海洋中变成了上下两层,在上面的一层中,水层越深,声速越慢;在下面的一层中,水层越深,声速则越快。在这两层交界的地方,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声道轴,由于声波在传播中总是向声速慢的界面弯曲,因此声道轴上方和下方的声音都会折回声道轴。在上面的一层中,水层越深,声速越慢;在下面的一层中,水层越深,声速则越快。这样,声能被限制在声道上下一定的深度范围内传播,不接触海面和海底,这就像在声道轴上下各放一块反射声音特别好的大平板一样,声音总是在这两块平板之间来回反射,能量不受损失,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这就是深海声道

深海声道经常受到复杂海况的影响,海洋深度的变化、海底山脉的阻挡都是障碍。一般说来,如果海的深度变浅,对声道会有明显的影响,但如果不浅到声道的下界,影响就不大;如果越过了下界,声道中的部分声波能量就会受损。海底愈浅,声能受损就愈严重。如果海底穿过整个声道,那么声道效应就没有了,声道就消失了。

(选自李唐《奇异的深海声道》,有改动)

11.下列对“深海声道”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深海声道是可以让声音以由快变慢再由慢变快的速度清晰地传播到大洋很深处一定范围内,并总是向声速慢的一面弯曲的特殊界面。
B.深海声道是位处深海一定深度范围内,环绕地球达半圈并且能使声音在其中传播到数千公里之外而没有减弱迹象的特殊声道。
C.深海声道是以深海等温层为界面形成的,因而能保证声波迅速而不受损失地传播到深海一定范围内的特殊的声道轴。
D.深海声道是声能不接触海面和海底而不受损失地在大洋深处的一定深度范围内传播,从而让声音可以传得很远的特殊声道。
12.下列选项中,对在海水下的声速与温度和海水压力的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温度愈低,声速愈慢B.温度愈低,声速愈快
C.海水压力愈小,声速愈快D.海水压力愈大,声速愈慢
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深海声道“奇异”特点的一项是(     
A.深海声道可以使声音传播到很远而没有减弱的迹象。
B.在深海声道中声速基本上不再受温度和海水压力的控制。
C.在深海声道中传播的声音能折回声道轴而能量不受损失。
D.声能在深海声道中总是被限定在声道上下一定的深度范围内传播。
14.下列选项中,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A.在声道轴上方,随海水深度的增加,海水温度会越来越低,声速也因此而越来越慢。
B.在声道轴下方,声速和海水深度成正比,和海水温度成反比。
C.这样的声速差别正是使声道轴上下方的声音不断折回声道轴的重要原因。
D.声道轴上下方声速的变化基本上是太阳照射和海水压力影响的结果。
15.下列对本文提供的信息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深海声道形成于大洋深处,这就意味着海洋越深处,声道轴上下方的范围就越大,就越容易形成深海声道,声道效应也就会越明显。
B.深海声道对声波传播非常有利,因此,谁控制了全球深海声道,谁就能从某种程度上控制深海制海权,谁就能提升自身的军事实力。
C.声道效应会受海底障碍的影响,如果人们想获得某一声道效应,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必要措施清除障碍,以使声道畅通。
D.声波竟然可以顺着深海声道环绕地球达半圈,所以我们可以建成环球深海声道,并利用方向可控的声波来发展通讯事业。
2024-09-1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中职生对口高职考试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八)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题 | 适中(0.65)
16. 根据要求,完成下题。
在国际民俗交流会上,要做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宣传,请你任选一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该节日写一段宣传语,要求主题鲜明,语言简洁得体,构思新颖。(不超过30字)
2024-09-0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中职生对口高职考试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八)
语言文字运用-填空题 | 适中(0.65)
17. 用简单的话回答句子后面的问题。
(1)杯子差点打破了。            问:打破了没有?   答:_____________
(2)他差点没赶上火车。        问:赶上没有?       答:_____________
(3)路滑极了,我好几次差点儿跌倒。   问:跌倒没有?   答:_____________
(4)门票差点没买到。            问:买到没有?       答:______________
2024-09-0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中职生对口高职考试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八)

四、古代诗词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袒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8.“江城子”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从词风上看,本词属于___________派。
19.从表达方式上看,本词上阕重在___________,写出了_______________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阕重在_____________,表现了词人________________的豪情壮志。
20.本词表现作者过人的胆略与勇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作者希望再为朝廷重用,以实现宏大的报国之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1.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2024-09-04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中职生对口高职考试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八)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宴罢归来,卸下外衣,不去扭开台上的电灯,我径自在窗槛上倚下。

那时候并不十分的迟,但是街上静悄悄的已没有什么人迹。

当窗的一棵街树,夏来郁郁森森,长得挤满了四面窗的位置,从窗上俯身出去,伸手便可触着沁凉的树叶。风过处浑浑地抖动,月夜疏疏的掌状图案便从窗上地板上一直延到墙上,但是眼镜一除下,黑森森的满眼又都变成蠕动的怪物了。

虽是雨夜的浙沥声能使我增加不少读书的兴趣,但是想到树儿在春日是如何艰难的白手起家,如今竟这样的骄扬跋扈,我总止不住要嘲笑它未来的秋日的命运。

有一日,对面高楼顶上小窗中的法国戍兵,不时有幽怨的梵婀玲声从树梢飞下,凄颤颤的似乎在抽抒着他的乡思。这迷人的弦声近来久不听见了。这难道是薄幸儿找着了异国情怀的寄托么?

从繁密的树叶中向街下望去,偶然驰过的摩托车尾的红灯,荧荧的似乎在向你送着无限的眷念,使你不自知要伸身也去向它追随;我相信,灯光若能在隐约中永诱着不使我绝念,我或者不自知的翻身去作堕楼人也未可知。只是,想到车中的坐客或许是我曾经从心上推下的人儿,却便又将目光移开,期望着另一个未来的灯光了。

仰首望天,星光熠熠,横豆的银河似乎是舞女卸下的一条衣带。风过处, 一阵新凉,使人想起热情沸腾的夏季已经在检点着她的残妆了,繁华似梦,梦也不长,红灯娇喘的欢乐中,谁又顾到灯残后的寥落?

1)不知是怎样,一年四季中我所最留恋的独是秋天;(2)夏是伧夫,春是艳妹,冬是嫠妇。(3)然而秋天也是最足动人愁思的一个;(4)红颜薄命,这大约是无可奈何的事了。

最使我荒怠的是夏季,心上的灰尘与书的灰尘几乎是同样的日渐加积,但是近日,看着森绿的树叶似乎无形中有了一层苍气,天高云薄,风吹到脸上能使人飘飘的起一点闲思,我知道一年一度的佳期不远,心上不觉又渐渐地活跃起来了。

风晴微暖的午后,骑驴在斜狭的山道上看红叶;夜寒瑟瑟,拥毡侧耳听窗外的雨声。晨窗下读书,薄暮中行走,稿件急迫时当了西风披绒线衫的灯下走笔,种种秋日可追忆的情调,又都一一在我心上活动了。

车声不时戛然驰过,黑暗中我倚了窗槛尽是这样的追忆。

(选自叶灵凤《新秋随笔》)

22.文章第1、2自然段创设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作者从___________等几个方面具体描写了这样的环境。
23.第5自然段画线句“这难道是薄幸儿找着了异国情怀的寄托么”中的“薄幸”,可理解为_______________。原句是反问句,请改成陈句:_____________
24.“只有秋天才是一位宜浓宜淡,亦庄亦喜,不带俗气,有伟大的心情,文学的趣味,能领略你的一位少女”一句在第8自然段的恰当位置是第_____________句前。
25.你认为这篇散文最大的写作特点是什么?请具体分析。
2024-09-0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中职生对口高职考试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八)

六、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综合题 | 适中(0.65)
班级开展“长城在我心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26.写出两个有关长城的成语,一句有关长城的古诗。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请你完善下面的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长城在我心中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活动小结:联系活动过程,总结活动情况,写出心得体会。
28.古老的长城作为华夏民族的象征,至今仍然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请你就长城某一方面的价值具体谈谈。
2024-09-0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中职生对口高职考试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八)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题 | 适中(0.65)
29. 按要求完成题目。
当今社会,很多年轻人都喜欢把自己打扮得很前卫:头发染成金黄色,文身,穿着短裤短裙……最近,校园里也出现了这种现象。为此,各班召开了“中学生该怎样打扮自己”的主题班会,请你在班会上作一段简短的演讲,200字左右。
2024-09-0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中职生对口高职考试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八)

七、应用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应用文 | 适中(0.65)
30. 应用文写作。
张小华上体育课时不慎扭伤了腿,想到医院去看一下,请你代他写一份请假条给班主任王老师,同时代写一份留言条给下一节上英语课的李老师,告知不能按时上课的原因。
2024-09-0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中职生对口高职考试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八)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31.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每一事、每一物并非都是十全十美的,人如此,民族和国家也如此,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遗憾。遗憾是指人、事、物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遇见的那些有待弥补的、不合意的、令人惋惜的情形。可以说,遗憾总是与主体的发展相随,只是或大或小罢了。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对遗憾的态度如何,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对生活、社会的态度。作为一名中职生,你是怎样看待遗憾的?

请以“遗憾”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材料内容作文;②自定立意,自选角度;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⑤不少于700字。

试卷分析

导出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基础、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9
现代文阅读
3
古代诗词阅读
1
应用文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基础
2
现代文阅读
3
古诗文阅读
4
写作

细目表分析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94字音选择题
20.65词语选择题
30.65词语选择题
40.65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或赘余  结构混乱选择题
50.65分号  引号  括号选择题
160.65语句(语段)表达效果  准确、鲜明、生动  简明、连贯语言表达题
170.65词语填空题
26-280.65综合实践综合题
290.65准确、鲜明、生动  简明、连贯语言表达题
二、现代文阅读
6-10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阅读
11-150.65科普文章实用类文本阅读
22-250.4抒情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
三、古代诗词阅读
18-210.4即事感怀
四、应用文
300.65便条
五、作文
310.4记叙文  议论文  哲理与生活  青年成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