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古诗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其他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 题号:2433885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A.七十者帛食肉                    衣:穿。
B.王无                              罪:名词作动词,归罪、归咎。
C.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保养身体。
D.天下之民至焉                    斯:那么。
2.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是亦走也。
B.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C.非我也,兵也。
D.申之以孝悌之义。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B.
C.其岸势犬牙差互
D.王无
4.下面对“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
B.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受伤的士兵逃跑。
C.咚咚地敲响战鼓,拿新的兵器与对方对抗,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
D.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和武器逃跑。
【知识点】 其他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工之侨得良桐焉,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而埋诸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入于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终。

(选自刘基《郁离子》)

【乙】雷威作琴,不必皆桐,遇大风雪,独往峨眉山,酣饮蓑笠入深松中,听其声连绵清越者伐之,以为琴,妙过于桐。

(选自《夜航船·礼乐部·乐律》)

1.下列对句子中加点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出之”,由“不而遇”推断,“期”为“约定”之意。
B.“而埋诸土”,与苏轼《琴诗》言“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中何不鸣?”中的“匣”不同,应译为“装在盒子里”。
C.“酣饮蓑笠入深松中”,由陆游诗句“已是黄昏独自愁,更风和雨”推断,“著”译为“附加、附着”,此处引申为“穿戴”。
D.“而为琴”“以为琴”,“斫”字意思相同,均为“用刀斧砍削”。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弦鼓之                                 ②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B.①不知所终                           ②出不意
C.①抱适市                                 趋于亡
D.①入于宕冥                           ②师道不复可知矣
3.下列对文中句子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希世之珍也”,如果改成“(琴者),希世之珍也”,就成了有典型标志的判断句。
B.“献之太常”可理解为“献之于太常”,是省略介词的省略句。
C.“听其声连绵清越者伐之”,改为“听其连绵清越者声伐之”时,便不再是带有标志性词语的定语后置句。
D.“悲哉世也”与“壮哉我中国少年”句式一致,都是宾语前置句。
4.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断句或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
①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
②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
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
③难道仅仅是一把琴吗?世上的事情没有不是这样的。如果不早做打算,大概就要和这国家一同灭亡了啊!
④难道仅仅是一把琴吗?世上的事情没有不是这样的。(我)却不早做打算,难道还想和它一起逃亡吧!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5.从甲乙两文中,你读到了什么道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点不超过20字。
2024-08-19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整体分析:这篇文言文选自苏轼的《赤壁赋》,通过苏子与客人的对话,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永恒。客人感叹曹操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消逝,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哀叹。苏子则以水与月为喻,阐述了变与不变的哲理,强调自然之美的永恒与人生的豁达。文章语言优美,富有哲理,体现了苏轼旷达乐观的思想和对自然的热爱。对偶和比喻的运用,使文章更具韵律和感染力。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胪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③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美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④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端坐B.山川相             通“缭”,盘绕
C.江陵                       攻占D.而卒莫消长       消失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侣鱼虾友麋鹿             去今之墓葬焉
B.举匏樽相属             吾一日长乎尔
C.物与我皆无尽也             于其身也,耻师焉
D.寄蜉蝣天地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山谷中者
3.下列对文段中画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是(     
A.①这不是曹孟德围困周瑜的地方吗?
B.②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是怎么在(战争中失败)呢?
C.③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地流去),可是并没有流走。
D.④这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对我和你都很适合。
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客人的回答抒发了对曹操的仰慕之情,表达了老当益壮的决心和意志。
B.苏子借水与月阐发万物和人生变与不变的哲理,表明他能辩证地看问题。
C.苏子对清风、明月的看法和态度,体现了他旷达乐观的性格特点。
D.文段多处运用对偶和比喻,句子长短错落,韵脚灵活多变。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桓公在荆州,全欲以德被江、汉,耻以威刑肃物。令史受杖,正从朱衣上过。桓式年少,从外来,云:“向从阁下过,见令史受杖,上捎云根,下拂地足。”意讥不著。桓公云:“我犹患其重。”

(《世说新语·桓温轻刑》)

【乙】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人。进士及第,历秘书省著作郎。政和间,天下争言瑞应,廷臣辄笺表贺,徽宗观所作,称为奇才。他日,特出制诏三题使具草,立就,上即草后批:“可中书舍人。”未几,自秘书少监除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

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时上方乡神仙之事,蔡京引方士王仔昔以妖术见,朝臣戚里寅缘关通。安中疏请自今招延山林道术之士,当责所属保任;并言京欺君借上、蠹国害民数事,上悚然纳之。

(《宋史·王安中传》)

1.下列对加点词含义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威刑肃物厅——由“而耻学于师”可以推断“耻”为“以……为耻”之义。
B.御史中丞——由“擢发难数”可以推断“擢”为“拔”之义。
C.盗脱——由“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可以推断“去”为“离开”之义。
D.国害民数事——由“户枢不蠹”可以推断“蠹”为“侵蚀”之义。
2.下列各句中 “以”的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全欲德被江、汉,耻以威刑肃物。
A.谗诛B.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请战喻D.皆美于徐公
3.下列对文中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秘书少监除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是王安中的任职经历,后半句是被动句。
B.“称为奇才”改成“称(之)为奇才”后,就是把省略句的省略成分补充完整了。
C.“民有惊出与卒遇”改成“有惊出与卒遇之民”后,就变成了带有典型标志词的定语后置句。
D.“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人”改成“王安中字履道者,中山阳曲人也”后,就变成了“……者,……也”格式的判断句。
2024-08-21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