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散文 > 叙事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0 题号:2410000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

张伟

①如果不是他去世的消息被媒体报道,林庚似乎已被人们遗忘了。今年中秋节的前两天,这位97岁的老人在睡梦中辞世,人们这才又记起早年与吴组缃、李长之、季羡林并称清华四剑客、后来又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北大中文四老的林庚先生。

②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曾告诉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要去接触林庚,拜访林庚,因为这位老人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

③这笔精神财富近20年来一直隐居在北京大学燕南园里。上世纪80年代林庚从北大退休,便一直居住在这里。学生们从门口偶尔路过,能看到林庚先生正静坐在藤椅上,他的侧影清瘦而安详。

④这些学生再也听不到林庚讲课了。

⑤据听过课的人们回忆,林庚讲课,有时身着白衬衣、吊带西裤,有时身着丝绸长衫。他腰板挺直,始终昂着头,大多时间垂着双手,平缓地讲着,讲到会心关键处,会举起右手,辅以一个有力的手势。他从不用讲稿,偶尔看看手中卡片,但旁征博引,堂下鸦雀无声,仿佛连停顿的片刻也显得意味深长

⑥林庚退休之前,中文系特意为他安排了一堂告别课。尽管从1933年在清华大学给朱自清当助教开始,林庚已经执教半个世纪。但他的讲课题目还是几经更换才定下,讲课内容也斟酌再三,教案足足准备了一个多月。这一课,讲的是什么是诗

⑦讲课那天,他穿一身经过精心设计的黄色衣服,配黄皮鞋,头发一丝不乱。照钱理群的说法,美得一上台就震住了大家。然后,他款款讲来,滔滔不绝。但是,课后当钱理群送他回家,他一进门便倒下,大病一场。

⑧晚年,燕南园里这位坐在藤椅上的老人,已经少问世事,不接受媒体访问,淡出公众视野,甚至,连那些从他门口路过的学生,有些也已经不知道他是谁了。功利、名望,仿佛已经完全从先生的心里消失。张鸣说。

⑨隐居中的林庚,唯独在有人请他为学生讲课时绝不推辞。对学生,对年轻人,林庚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感情和期待。张鸣说。在他那间20多年毫无变化、简朴陈旧的客厅里,他面对来访的学生,很容易激动起来。阳光从东、南、西三面的窗户里洒进来,学生们坐在他面前,甚至连敬仰的心都很难产生。他实在太随和,太真诚。学生袁行霈回忆,他从不对学生耳提面命,疾言厉色,也不肯当面表扬,或者说些惯常的客套话。学生去看望他时,他起身迎接。离开时,又总是要送出大门,说声谢谢

⑩这位曾经的北平现代派诗人、后来的古典文学研究者,一生追慕的是寒士文学布衣感。他推崇不在权贵面前低头、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尘埃。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的骨气。他的学生袁行霈至今记得先生的一句话:人走路要昂着头。我一生都是昂着头的。

在做人上,他是成功的。钱理群评论,相比一些在世时被推上高位,被别人供奉的人,林庚的结局是最美的。

他并不显赫,社会上的人也许并不知道他是谁,然而学生却永远铭记。钱理群说,这是作为一个老师,可以得到的最高评价。

(有删节)

【相关链接】①钱理群:著名人文学者,鲁迅、周作人研究专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②张鸣:北大中文系教授,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文系副主任等职。③袁行霈:著名古典文学专家,曾任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

1.题目说林庚先生是“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请结合全文分析哪些事情体现了他是一个“隐退者”。
2.文章第④段只有一句话“这些学生再也听不到林庚讲课了”,试分析一下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3.试分析课堂上的林庚展现出了怎样的魅力,因而深受学生喜爱。
4.文中多处引用了钱理群、张鸣、袁行霈等人对林庚先生的评述,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5.从全文看,林庚先生作为一个“隐退者”,表现出了什么样的精神气质?
【知识点】 叙事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羊来羊去

阿慧

①我的第一次呼吸就有着羊味,羊的记忆里留有我的第一声啼哭。妈生我在羊圈,确切地说,羊圈就在妈的床边。冬夜里,人和羊相互温暖,我在这温暖里势不可挡地来到人世,迎接我的是奶奶。还有,就是那只年轻的山羊。

②在一个冬天来临时,爷爷在不再年轻的老羊身边蹲了半个时辰。他摸摸老羊的胡子,又摸摸自己的胡子说,它老了,卖了吧。第二天早上,爷爷把一条长带紧系在腰间,将一顶白色帽子戴在头上说,走吧。身后就跟了我和羊。老羊出门时,回头看了看我们的院子,我也回头,看见人和羊生活过的日子。老羊在地头停下,低头嗅着土地的气息。爷爷抚摩着它的头,它伸出舌头舔爷爷粗糙的手,舌头和手在白雾里发出粗糙的声音,我的心开始变得粗糙

③接近集市的时候,大雾散了,人和羊的脚步在街上显得凌乱。当爷爷把老羊拴在树桩上时,它开始不停地叫唤。它每次竭尽全力想挣脱都是徒劳,它灰褐色的眼睛朝我投来无助的光芒,我的眼泪滚落出一片凄凉。一个买主向爷爷神秘地伸出指头,俩人悄声嘀咕了一阵儿,那人付了钱。那人拉起老羊走时,羊的四只蹄子将土地蹬出四个小坑,又变成两道一丈长的小沟,像地里播种时耧脚划过的痕迹。

④我站在羊站过的地方哭泣,我的泪水不断在地上砸落,那两道被羊蹄犁开的土沟,更如两道新鲜的刀口。爷爷和我在城北的路上走着,羊的叫声凄然响起,我站住四处寻找那声音。有人骑着自行车赶路,车后的大柳条筐里,我家的老羊被搁了四蹄仰面装着,它是老远认出我们的,它的喊叫带着血的颜色,变成一条细碎抖动的声音渐渐远去。我扔掉手中的半串糖葫芦,追着那人疯跑,我喊:不卖了,俺不卖了,回来呀!那人像没听见一样径自走远。

⑤当婆婆丁、苣荬菜等野花在田埂上竞相开放的时候,那只老羊的女儿悄然发育成一只俊俏的小山羊。羊的脸总是一副温和善良的模样,从不见有生气的时候。眼是细长的,双眼皮比俊俏姑娘还美。

⑥在一个月色如洗的夜晚,小山羊生下了滚滚。滚滚是一只小公羊,腿长身圆,浑身雪白,出生的第二天就会在院子里蹦跶了,还会伸出粉红色的舌头亲热地舔我的手。奶奶看到这眼前的一幕说,这小羊就由你来养吧。我就欢天喜地地给它起了一个男孩的名字叫滚滚

⑦滚滚断奶以后,我就常喂饭给它,这样有很多时候我就空着肚子上学。我越来越瘦,我的肉不断变成羊肉结实地长在滚滚身上。我喜欢看小羊滚滚在草地上撒欢儿,它跳过一个土坎又要蹦过一条小沟,四只小蹄子踏得草屑翻飞、花瓣纷落,它雪白的身影跃出满野的灵动。

⑧开斋节到来的时候,我和奶奶兴冲冲地迎回了在城里生活的爸爸妈妈,还有小弟弟。大人们在这个祥和夜晚,把目光移向了我那圆滚滚的滚滚。我在这个夜晚无眠,搂着我的滚滚泪水滚滚而下,我想了许多救滚滚的方法,其中一个就是带着我的滚滚趁着黑色逃走,逃到羊的自由世界里去。大人在宰羊的时候,我把自己关在屋里,我的哭声掩盖了滚滚的哀叫。我把头埋在被子里,但滚滚的叫声还是穿过棉被锥子一样扎着我的耳朵。院子里平静了,灶房里却叮叮当当地响起来,有香味飘出来,我的滚滚已经化成了股股肉香,我把鼻子堵上不闻。

⑨奶奶和爸妈轮换来敲门,我不开;弟弟端一碗羊肉放在我窗前,让风劝降我的胃,我不吃。弟弟就搬来高凳坐在窗前,歪着脑袋颠来倒去地啃着羊骨头,啃得满嘴流油,我的口水滴答个不停。家里人都出去了,小弟的声音最后一个消失在大门外。我小心地探出头来,确信诺大的院子只剩下我一个人。饥饿牵着我走进灶房,锅灶里暖暖的白烟轻飘着,灶上一大盆赭色的羊骨杂乱地高出了盆口。我掀开大锅盖,半锅浓香使我忘掉了呼气,鲜美和滚烫使我肠胃热烈。我坐在灶边的矮凳上,用草棍扒拉着灶膛的灰烬,灰烬里跳起了星星点点的金花。

⑩晨光穿过窗棂柔柔地照在我的小床上,我眯着残留着泪痕的眼睛看尘土在光柱里莹虫般翻飞。奶奶的笑容使小屋更加明亮。她把怀里包裹着的衣服缓缓展开,一只小羊,湖水般的眼睛,雪一样的皮毛,花朵般的嘴头,正怯怯地看着我。它竟跟小时候的滚滚一模一样

1.下列对文本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段的“人和羊相互取暖”是对“我”出生情景的描述,也是文章线索,为全文定下情感基调。
B.③段中爷爷与买主交易时的“神秘”和“悄声嘀咕”,表明他们顾忌“我”的感情而小心翼翼。
C.⑥⑦段写“滚滚”的灵动可爱,衬托下文“我”对“滚滚”被杀的不舍与难过。
D.作者饱含深情叙述了“我”与羊的故事,生动表现了“我”幼时对羊的依恋之情。
2.文章第二段加点的两个“粗糙”在文中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3.文章结尾写到“它竟跟小时候的滚滚一模一样”,请结合“羊来羊去”的标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4-08-23更新 | 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你好,小熊老师        

苏台新

开学第一天的第一节课,有个圆滚滚的男生踩着预备铃声,风风火火闯进了教室。

我坐在靠门的座位上,好心地提醒他:同学,你走错教室了吧?

那人倒退了几步,抬头瞅了瞅高一(6)班的门牌,摸摸脑袋又走了进来:没错,就是这儿。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已经快步站上了讲台。

我有点懵,傻傻地看着他,甚至试卷发到手里都没有感觉。

他的脸很圆,眼睛虽然小,似乎也很圆,而且带一副土到摔渣的圆框眼镜,配上憨厚的表情,真像一只可爱的胖乎乎的小熊。

也许注意到我的不专心,他走过来低头在试卷上扫了一眼,指指姓名栏,轻声说:这里,先填好。然后把手背在身后,迈着笨拙的步子走开。嘿,连走路的样子都那么像小熊。

他不姓熊,姓王,大名王家浓。不过我喜欢叫他小熊老师,久而久之,他的大名顺理成章地被我抛在脑后,嘴里喊出的永远是小熊老师。他听了也不生气,只是嘿嘿地笑,真是个大好人。⑧但是这样的大好人,送我的第一件礼物却是一份批了分数的数学试卷,鲜红的数字“48”,显得格外刺眼。这下,我笑不出来了。

小熊老师不是南方人,他来自哈尔滨。他不远千里来这儿的原因,直接问他,得到的答案永远是一句乐呵呵的因为我喜欢南方啊喊,骗小孩子呢,早就八卦到了,还不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何况只是跨越区区半个中国。

真感人啊。泪腺过于发达的女生们两眼汪汪。

不过话说回来,什么样的女生才会喜欢小熊老师呢?我咬着笔头百思不得其解。

最受欢迎的男主角,明明就应该像小说里写的那样,或帅或酷,外加温柔多金,可惜小熊老师一条都没占。但这并不妨碍每个周五的傍晚,小熊老师骑着他从旧货市场花80元购来的破自行车,快快乐乐地奔向他的幸福生活。

然而我不幸福,看着每到周末就翻倍的数学作业直接就想跪了。都怪这可恶的小熊老师,把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无论是谁,在经历了上课被点名、订正必被抽查、考后必被教训之后,一定会如我一样觉得人生之路暗无天日。尽管我把数学归为最讨厌的课程,但在小熊老师的百般压榨下,我可怜的数学成绩终于缓慢地爬上了及格线。

校运动会上学生项目结束后是教工友谊赛,在10人短跑接力赛中,凭小熊老师那身材,不拖后腿就不错了。

虽然比赛最终是后勤组取胜,但小熊老师的神勇表现还是让大家津津乐道了很久。

午休的时候,经常看到小熊老师和男生们在打球,依然是笨拙的身姿,投球命中率一如既往地低到令人发指,也不妨碍大家一边善意地笑一边给他加油鼓劲。

咕噜噜,篮球滚到了我的脚边。我捡起球使劲地向小熊老师扔去,他举起手来接,球却擦着他的指尖飞了过去。哈哈哈,我的眼泪都要笑出来了。小熊老师红着脸,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子,继续打球去了。加油!加油!我朝他大声喊。

其实有句话一直没有对他——虽然一直被数学折磨得死去活来,但其实认识你真好,小熊老师。

1.标题“你好,小熊老师”用的叙述人称是(     
A.第一人称B.第二人称C.第三人称D.以上答案都不对
2.下列选项中不是小熊老师给我的感受的一项是(     
A.憨厚B.大好人,但没人会喜欢他C.可恶D.爱慕
3.下列对例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例句:尽管我把数学归为最讨厌的课程,但在小熊老师的百般压榨下,我可怜的数学成绩终于缓慢地上了及格线。
A.“压榨”使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我”先是对小熊老师“上课必被点名、订正必被抽查、考后必被教训”严格的要求感到厌恶,但是后来他帮助“我”提高了数学成绩,“我”又非常感激他。
B.“压榨”贬义词褒用,形象地写出了小熊老师通过“上课必被点名、订正必被抽查、考后必被教训”多种方式严格地要求“我”,帮助“我”提高数学成绩的经历。
C.“爬”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地再现了“我”在小熊老师的要求下将可怜的数学成绩提升到及格的分数的缓慢和不易。
D.这句话字里行间表达了“我”对小熊老师的感激之情。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12画线句照应第9段画线句,暗示了小熊老师对幸福的追求。
B.“我”对小熊老师极不尊重, 但也夹杂着感激与敬爱之情。
C.文章第9段属于插叙,起到补充交代的作用,丰富了人物形象。
D.选文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对学生严格要求 、不拘小节、感情真挚、有集体荣誉感和学生关系和谐的老师形象。
2024-03-28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四小题。

老屋后的槐花树

白莹

不知不觉间,又到了槐花飘香的季节。干枯的渭河河道边上种满了洋槐,含苞的、已开的、开过的,一簇簇、一串串,白白的、甜甜的,挂满了洋槐枝头。风儿袭来,,那一阵阵迷人的甜香不仅勾引着我的味蕾,还勾引着我的思绪,我似乎又看见了我的老屋,老屋后的槐花树。

又是在这个槐花飘香的季节里,闪闪跳动着的那一个个场景像电影倒带一般浮现在了我的眼前。那黑漆的木门,长长的巷子,厚实的土墙,小小的院子,随风微动的秋千,高高的桑树,屋后的洋槐,那个扎着羊角辫的女孩……

老屋后头有两棵槐花树,每到四月中旬,奶白色的槐花便如串串可爱的风铃挂满枝头,摇曳着醉人的身姿,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在这人间四月天里招蜂引蝶,当然,还有我们这帮孩子。每每这时,奶奶便拿来钩子,用铁丝牢牢绑在长长的竹竿上,父亲在房檐角落找好地儿,支起长梯子,爬上房顶。低的地方就顺手折下,高的地方就用奶奶扎好的钩子钩住较繁的槐花枝,快速转动竹竿,轻松地就拧断槐树枝,扔到院子里。奶奶领着我们把白白的槐花一串一串撸下,放进竹筛子,调皮的孩子们则偷偷捏串生槐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塞进嘴巴,大口嚼起来。甜甜的槐花汁和着口水一同流下来,用袖子擦去口水,想再吃一串,却被奶奶及时阻止:狗娃,这东西生吃多了不好,婆给你蒸熟再吃。

奶奶端起满筛子的槐花,急忙回灶房,洗干净,沥干水分,拌上干面粉,用手来回不停地搅拌,直到面粉充分包裹槐花。奶奶说,这样做出来的槐花筋道,入味。麻利地备好一切后,奶奶便坐在风箱前呼哧呼哧地拉起风箱,我则趴在她腿上,手里拿着偷偷藏起的还未盛开的槐花吃了起来。奶奶和蔼地笑道:少吃些,少吃些,蒸熟了,狗娃多吃些。我则咯咯咯地笑了起来,香甜的槐花早已下肚。

随着我一年年长大,绑钩子的竹竿也越来越长,老屋后头的槐花树也越长越高,但是可以够到的槐花越来越少,只因年复一年树枝低的地方经常被折断,时间一长,低的树枝都折没了,高的慢慢够不着了,槐花越来越少了,奶奶额头的皱纹也越来越多了。记得有一年五一放假,馋嘴的我迫不及待地回到家,嚷嚷着要吃槐花麦饭。那时已至五月,大多洋槐早已过了花期,就是有槐花,也都老了,不鲜不嫩了,很是失望。放假回家盼的就是能吃上一碗槐花麦饭,可还是迟了。第二天,奶奶带着我满村子转悠,终于在村西边找到一棵槐树,花已经开得很大了,但奶奶还是踮起脚,挑拣着好的、稍微嫩的槐花……我美美地吃了一顿槐花麦饭,跟奶奶诉着多日不见的思念,说着学校里的新鲜事,给奶奶洗洗头发,擦擦身子,剪剪指甲,给奶奶说好哪个药什么时候吃,吃多少,反反复复叮嘱着。她不停地点头:狗娃,你去吧,在学校要好好学,下回放假了再看婆。

离家的日子里,思念越深,乡愁便越浓,心中总有藕断丝连般的牵挂,离家的梦境里,总有奶奶坐在旧藤椅上的身影,她依旧顶着淡蓝格子手帕,穿着斜襟子粗布衣服、蓝色裤子、黑布鞋,拿着旧蒲扇,面孔慈祥,对着我笑,嘴里念着曾经哄我入睡的口婆:马蹄杠,红杆杆,额是额婆滴心坎坎,额婆把额打一把,额把额婆卖了去,额爷回来要老婆,一斗荞麦换两个……梦醒后,只留下清泪两行,再也吃不到奶奶做的槐花麦饭了。

近几年来,吃槐花麦饭的心境大不如从前,自己虽然也买来做,但总觉得缺些什么。如今,又是槐花飘香季,街上卖槐花的小贩估计也多起来了,今日,随同事去撸了些来,看着如同当年一样奶白色的槐花,心里五味杂陈,当年折槐花的钩子已经锈迹斑斑,盛槐花的竹筛子依旧孤单地挂在门檐上,蒸槐花用的荆耙,麦秸结的席子、大铁锅、木锅盖也静静地搁在灶房,只是上面沾满了灰,挂满了蛛网,物件都在,可蒸槐花的人却今生再难见。

今日入夜,会不会梦见槐花开满了老屋,父亲站在梯子上钩槐花枝,其他人说笑着撸槐花,奶奶笑眯眯地看着我:狗娃,婆给你蒸麦饭,你等一哈。

我折下一串槐花,放进嘴里,和着泪水,轻轻地嚼,浓烈的香甜渗入心底,就如同当年的槐花麦饭,似乎还是那个味儿。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屋后的槐花树”这一标题意蕴丰富,满载着作者对童年的回忆,寄托着作者对故乡和亲人浓浓的思念之情。
B.文章首段连用两个“勾引”,形象地写出了迷人的槐花香诱发了作者对往昔故乡生活的追忆,用词新鲜生动。
C.“今日入夜,会不会梦见槐花开满了老屋……”中“会不会”一词,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伤,表达了作者对重温旧时光的渴盼。
D.锈迹斑斑的钩子、门檐上孤单的竹筛子、静搁在灶房的荆耙等老物件,沉积着岁月的灰尘,深化了乡土文化消逝的主题。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实写形态各异的槐花挂满枝头,甜香迷人,既照应了题目,又总领了全文。
B.文章第五段写村西边的槐花树,看似旁逸斜出,实则别有深意,更显祖孙情深。
C.文章第六段用特写镜头,清晰真切地展现了梦境中奶奶的形象,凸显作者的思念之浓。
D.文章构思独特,现实、回忆、梦境交织,内容丰富深厚,多层次地表现了中心。

(3)如何理解文章首尾两段中的“似乎”一词?
(4)请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散文“形散神聚”这一基本特征的。
2024-08-26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