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散文 > 议论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 题号:2408819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题

善良与凶恶相对的时候,前者显得是多么稚弱而后者显得是多么强大呀。凶恶会毫不犹豫地向善良伸出毒手,而善良却处于不设防乃至不抵抗的地位。凶恶是无所不为的,凶恶因而拥有各种各样的武器。而善良是有所不为的,善良的武器比凶恶少得多。善良常常败在凶恶手下。

然而人们还是喜欢善良、欢迎善良、向往善良。善良才有幸福,善良才能和平愉快地彼此相处,善良才能把精力集中在建设性的有意义的事情上,善良才能摆脱没完没了的恶斗与自我消耗,善良才能实现健康的起码是正常的局面,善良才能天下太平。

凶恶每战胜一次善良就把自己压缩了一次,因为它宣告了自己的丑恶。善良每败于凶恶一次,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因为宣扬了自己的光明。

善良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远见,是一种自信,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以逸待劳的沉稳,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乐观。

善良可以与天真也可以与成熟的超拔联系在一起。多数情况下善良之不为恶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善良的人不是不会自卫和抗争,只是不滥用这种正当防卫的权利罢了。往往是这样,小孩子是善良的,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也是善良的,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最不善良。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恶人更是常常四面楚歌,如临大敌,其鸣也凄厉,其行也荒唐,其和也寡,其心也惶惶。而善良者微笑着面对现实,永远不丧失对于世界和人类、祖国、友人、理想的信心。

我喜欢善良。我不喜欢凶恶。我认为即使自以为是百分之百地代表着真理和正义也不应该滥恶,滥恶本来就不是正义了。我相信,国人终归会越来越善良而不是相反。

1.解释下列词语。
以逸待劳:
超拔:
2.“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出自我国古代儒家经典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四面楚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成语出自我国古代史书巨著_________
3.为什么作者认为“小孩子是善良的,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也是善良的,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最不善良”?
4.善良与凶恶相对的时候,前者显得稚弱而后者显得强大,二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善良。凶恶__________
5.上述短文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长篇小说代表作是__________
【知识点】 议论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善良》节选文字,完成小题。

1善良似乎是一个早就过了时的字眼。在生存竞争中,在阶级斗争中,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利益原则与实力原则似乎早己代替了道德原则。

2我们当然也知道某些情况下一味善良的不足恃。我们听过不少关于善良即愚蠢的寓言故事。东郭先生,农夫与蛇,善良的农夫与东郭先生是多么可笑呀。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你的对象是狼或者蛇,善良就是自取灭亡,善良就是死了活该。善良就是帮助恶狼或是毒蛇,善良就是白痴。

3但我们也不妨想一想,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当中,那些等待着向他们伸出善良的援助之手的冻僵者或是重伤者当中,有多大比例是毒蛇或者恶狼?我们还要问,宇宙万物中,有多大比例是毒蛇和恶狼?为了有限的毒蛇和恶狼而不惜将一切视为毒蛇和恶狼,不惜以对付毒蛇与恶狼的法则为自己的圭臬,请问这是一种什么疾病?

4我们还可以问一下,我们以对待毒蛇和恶狼的态度对待过的那些倒霉蛋当中又有多少人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当真的毒蛇和恶狼?如果说,面对毒蛇和恶狼而一味善良便是糊涂的农夫或东郭先生,那么面对并非毒蛇或恶狼的人却坚决以对待毒蛇或恶狼的态度对待之,我们成了什么呢?是不是我们自己有点向蛇或狼靠拢呢?

5善良与凶恶相对的时候,前者显得是多么稚弱而后者显得是多么强大呀。凶恶会毫不犹豫地向善良伸出毒手,而善良却处于不设防乃至不抵抗的地位。凶恶是无所不为的,凶恶因而拥有各种各样的武器。而善良是有所不为的,善良的武器比凶恶少得多。善良常常败在凶恶手下。

6然而人们还是喜欢善良、欢迎善良、向往善良。善良才有幸福,善良才能和平愉快地彼此相处,善良才能把精力集中在建设性的有意义的事情上,善良才能摆脱没完没了的恶斗与自我消耗,善良才能实现健康的起码是正常的局面,善良才能天下太平。

7这就是善良的力量。善良的力量就在于它是人的。它属于人,它属于历史属于文明,属于理性属于科学。它属于更文明更高尚更发展的良好的人。它属于更文明更民主更发展更富强的社会。

8凶恶每“战胜”一次善良就把自己压缩了一次,因为它宣告了自己的丑恶。善良每败于凶恶一次,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因为它宣扬了自己的光明。

9善良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远见,是一种自信,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精神的平安,是一种以逸待劳的沉稳,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乐观。

10善良可以与天真也可以与成熟的超拔联系在一起。多数情况下善良之不为恶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善良的人不是不会自卫和抗争,只是不滥用这种“正当防卫”的权利罢了。往往是这样,小孩子是善良的,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也是善良的,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最不善良。

1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威戚。恶人更是常常四面楚歌,如临大敌,其鸣也凄厉,其行也荒唐,其和也寡,其心也惶惶。而善良者微笑着面对现实,永远不丧失对于世界和人类、祖国、友人、理想的信心。

12我喜欢善良,我不喜欢凶恶。我认为即使自以为是百分百地代表着真理和正义也不应该滥恶。凶恶不是已经出尽风头了吗?凶恶不是披尽了“迷彩服”了吗?后来又怎么样了呢?

(1)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第9段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3)文章5段、8段、11段进行对比,从哪些方面进行对比的,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3-12-15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相信青春

杨澜

①美容专家提醒说:“25岁,人的眼角会长出第一道皱纹。

②于是我现在每天都仔细地照镜子,对于害怕的事反而有了某种期盼,是等待轻轻的一声叹息,还是等待自信地告诉自己:还没有!连我也说不清。

③突然想起那句老话:青春只有一次。

④有一种想逃的感觉,然而,时间是一张不漏的网。

⑤过去从不留心杂志中的美容版面,现在也故作不经意地翻翻。有一天看到某杂志上赫然印有一著名美容师的半身肖像,旁边标明她有长大成人的女儿,然后便请读者猜她的年龄。柔光镜拍出的皮肤似乎很细腻,脸上绝少皱褶,却也看不出它的弹性;眼、眉、唇均被重重地描过,化妆无可挑剔,完全盖住了原来的模样,脸上的笑容和眼中的神情明显在模仿蒙娜丽莎,却又少了那么一点醉人的味道--看不出她有多少岁,说304050岁都有人信,她仿佛永远就会是这个模样了。

⑥但我突然害怕起来。这样一张面具式的脸让我总在猜测那后面到底是什么。当一个人可以把岁月的痕迹都掩盖起来的时候,大概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以伪装的了。与这样的人生活在一起……反正我无法想象。她倒让我更喜欢另外一个女人:她白发苍苍,脸上堆起了皱纹,一望便知已经步入老年。她是布什的夫人芭芭拉。没有肯尼迪夫人的惊世艳丽,她的笑容却有说不出的灿烂、温暖、爽朗和慈祥,因为她不矫饰。一位没有皱纹的祖母是让孩子害怕的。我相信此话不假。当我们想着用一切方法掩饰年龄的时候,却忘了有一样东西同样被掩埋了,那就是——自然。

⑦有一次,我在主持国际体育舞蹈大赛时,望着七八十岁的老人在舞池中翩翩起舞,看到略显迟缓的舞步挡不住他们目光中的浪漫柔情,我突然想起了那句话:有人很年轻却很老了,有人很老了却很年轻。

⑧当我们不惜重金购买种种护肤霜的时候,会常常忘记:心,才是最娇嫩的地方。我是那种可以坚强到面对一切的人,所以必须小心看护我的心,常常让它放假。

⑨假期里我选择去旅行。

⑩古寺的陈碑,名楼故亭,对我的吸引都不大,我偏爱纯自然的景致。如果是山,便希望在不太危险的情况下,手脚并用地攀援。

⑪做学生的时候就是这样。当两三个同学背着双肩挎包,手里拿着竹杖(多半是为了好玩而不是辅助爬山),不歇脚地上了黄山天都峰,又一惊一乍地过了险要的鲫鱼背,那遮天蔽日的大雾便重重围住了我们。它调皮地与我们游戏:我们进一步,它就退一步,但不多,仅仅一步而已。留给我们的永远是三五米的空间。其间的竹叶绿得耀眼,每一片都有生命;湿了翅膀的小虫在坠着雨露的草叶上爬行,像喝醉了酒的人;在看不见的枝头,有鸟儿断断续续地鸣唱,它们是我们不甘寂寞的朋友;山水哗哗地从脚下的石板缝中淌过, 却不知它流到哪里去了,或许是刚刚经过的瀑布?那是什么声音——清脆而铿锵,一板一眼,从不乱了节奏,宛如音乐。那是开山人凿石阶的叮当声,在我们的前方,又好像在上方。声音越来越近,又越来越远了,还是瞧不见人,竟也不以为憾。

⑫我拼命汲取这湿漉漉的绿色,积攒着,好留给某个干燥枯败的日子。

⑬如果每人一年中都能拥有这样的一天,我们的心都会湿润些,而体会到这种湿润的人当时一定很年轻,不管他有没有皱纹。

⑭如果获得了独立的人格和内心的充实,任凭岁月如飞,都夺不去你自信自然的美。

⑮我相信青春。

⑯但是,明天我肯定还会照镜子。

1.第②段写了“我现在每天都仔细地照镜子”的举动,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1)一位没有皱纹的祖母是让孩子害怕的。
(2)有人很年轻却很老了,有人很老了却很年轻。
3.第段写作者在学生时期的旅游,主要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作者认为:如果获得了独立的人格和内心的充实,任凭岁月如飞,都夺不去个人自信自然的美。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认识。
2024-08-05更新 | 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脚步声

陆文夫

我走过湖畔山林间的小路,山林中和小路上只有我,林鸟尚未归巢,松涛也因无风而暂时息怒……突然间听到自己的身后有脚步声,这声音不紧不慢,亦走亦趋,紧紧地跟随着我。我暗自吃惊,害怕在荒无人烟的丛林间碰上剪径者。回过头来一看:什么也没有,那声音是来于自己的脚步。

照理不应该被自己的脚步声吓住,因为在少年时代我就在黑暗无人的旷野间听到过此种脚步声。那时我住在江边的一个水陆码头上,那里没有学校,但两里路外的村庄上有一位塾师在那里坐馆,我只能去那里读书。那位塾师要求学生们苦读,即使不头悬梁、锥刺股,也要闻鸡起舞。所谓闻鸡起舞就是在鸡鸣时分赶到学塾里去读早书。农村里没有钟,全靠鸡报时。雄鸡一唱天下白,那是诗句,实际上鸡叫头遍时只是曙色萌动,到天下大白还有一段黎明前的黑暗。我在这黑暗中向两公里之外的学塾走去,周围寂静无声,却听到身后有沙沙的脚步声,好像是谁尾随着我,回头看时却又什么也没有。那时以为是鬼,吓得向前飞奔,无论你奔得多快,那声音总是紧紧相随,你快它也快,你停它也停。奔到学塾里上气不接下气地告诉塾师,塾师睡在床上教导我说:你不要怕鬼,鬼不伤害读书人。你倒是要当心人,坏人会来剥你的衣裳,抢你的钱。

老师的教导我终身不忘,多少年来我在黑暗的旷野中行走时从来不怕鬼,只怕人,怕人在暗地里给你一拳,或者是背后捅你一刀。不过,这种担心近年来也淡忘了,因为近年来我很少在黑暗的旷野中行走,也很少听到自己的脚步声。

是的,我听不到自己的脚步声已有多年了,多年来在繁华的城市里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奇妙的声响:有慷慨陈词,也有窃窃私语;有无病的呻吟,也有无声的哭泣;有舞厅里重低音的轰鸣,也有警车呼啸着穿城而过……喧嚣、轰鸣,什么声音都有,谁还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

要想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好像必须是在寂寞的时候,在孤苦的时候,在泥泞中跋涉或是穿过荒郊与空林的时候,这时候你才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脚步声:那么沉重,那么迟疑,那么拖沓而又疲惫。踯躅不前时你空有叹息,无故狂奔后又不停地喘息。那种脚步声能够清楚地告诉你,你在何处,你是从哪里来,又欲走向何处。

(选自《散文·海外版》2002年第2期,略有删节)

【注】①剪径:旧时指拦路抢劫。②塾师:指旧时的私塾先生。

1.文中使用了典故和引用了诗句,请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闻鸡起舞”典出《晋书》,说的是祖逖早起舞剑的故事,后来演变为成语,其含义是什么?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第三段画横线句子的含义。(10字以内)
3.文中写了作者少年时和现在共两次被自己的脚步声惊吓。根据下面提示,具体分析这两次的“怕”有何不同。
①“怕”的对象不同:
②“怕”的程度不同:
③“怕”的感悟不同:
4.文中第一段写湖畔山林的寂静,第五段则写城市的“喧嚣”“轰鸣”,这是怎样的写法?这样来写有何用意?
5.下列对文章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能否听到自己的脚步声,不仅说明现实生存环境的改变,而且表明自己的生存状态的不同,而后者关系到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B.作者认为,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遇到孤独、艰难、挫折和寂寞的时候,才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
C.作者对人们在喧嚣声中,清醒的自我意识已丧失的生存状态颇有感慨。这种深沉的世情感叹包含着作者对现实的深刻针砭,它是令人警醒的振聋发聩之音。
D.文章结尾处告诉我们,在喧嚣和诱惑面前,要保持清醒的自我认识,踏踏实实地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2024-05-12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