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常见类型 > 时评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 题号:240840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前,随着大城市对日益饱和的城市资源的不断挖潜、公共财政的不断增支、两为主(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方针的贯彻落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的问题似乎得到了初步解决。

流动的花朵在城市过得好吗?学得好吗?与学校老师、小伙伴的关系融洽吗?能适应城市文化吗?在异乡能产生归属感吗?将来会有发展吗?前不久,河南郑州一项调查显示,该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普遍易产生学习焦虑以及自卑、孤独、烦躁心理,很难融入同龄群体。2010年,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曾选取上海、南京等517所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公办学校,进行融合问题调查。这两次调查结果十分相似: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入了城市却难以融入城市。我们过去多是从宏观着眼,由政策入手来解决问题。如果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仅是简单地将他们从乡村带到城市,在公办学校寻得一张课桌,那么,造成一个独特群体成长缺失的症候便已隐约可见,整个社会也将为之付出巨大代价。

现在,到了从文化着眼、由个体入手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时候了。一个在浙江上学的孩子跟随父母回老家青海过年,刚住了两天,就说我要回家了。这个孩子指的,是浙江。对他来说,家乡的概念和父母那辈人心中的家乡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中的很多人出生在城市并在城市里成长。社会学上有一个文化混血儿的比喻:这部分人的身份意识是模糊的,心理状态呈现出既有希望又常怀失望,痛苦与憧憬并存、自卑与自强同在等特质。

新一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渴望融入城市社会,享受和城里孩子平等的待遇,但令人遗憾的是,他们在各个现实层面都遭遇想融而不能融的困境。身份意识影响着融合。有一个就读于打工子弟学校的小女孩在课堂上这样描述自己的理想:我要好好读书,长大后当城管!我当城管,在街上碰到妈妈的菜摊时,就可以慢慢追,慢慢撵!而在说这番话之前几天,她的妈妈卖菜时因为躲避城管追赶,撞在电线杆上受了伤。理想的存在,其意义正在于为平淡人生插上飞翔的翅膀。可慢慢追”“慢慢撵,又是何等微不足道,让人在为小女孩的微小理想唏嘘不已的同时,不得不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未来画上一个问号。文化冲突影响着融合。固守传统的乡土社会与具有现代性的城市社会,文化特质明显不同。最外显的表现,就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会感觉到自己的方言、衣着、饮食与城市学生格格不入。更深层次的文化冲突来自于行为习惯、生活节奏、价值体系上的综合差异。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罗大佑的歌词反映的正是城市新移民因文化隔阂而产生的一种深深的心理孤独。不同文化的了解、交融显然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城市胸怀影响着融合。一些城市居民具有优越感,对外来人口天然具有排斥心理和偏见,一些机构和学校在公务中仍存在歧视现象。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城市,需要的是城市和城市居民的大视野和大气魄。说到底,融入属于深层社会问题。户籍制度尚未破题,城市化浪潮已迅猛而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令人措手不及的社会整合。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下,城市居民在医疗服务、教育质量、社会保障等方面,都具有乡村居民无法比拟的优势,而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势必造成争利现象。要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第一步是力争做到同城待遇,第二步才是消弭同城隔阂。因而,融入是一个时间跨度更长、更深也更难的问题。

破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难题的主阵地在教育。发挥教育粘合剂的作用,促进社会整合,让流动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我们不能把解决方案仅仅停留在两为主的政策层面,也不能停留在适应教育的微观层面,而要把教育放大到文化融合与创新的高度。

1.下列不属于“难以融合”的原因是(     
A.城里人与乡下人身份的不同影响着融合。
B.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冲突影响着融合。
C.城市及城市居民狭隘的胸怀影响着融合。
D.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较差的素质影响融合。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有误的是(     
A.文章首先通过若干社会现象及调查数据,指出“流动的花朵”进入城市却难以融入城市这一严峻的社会现状。
B.文章接下来分别从“身份意识”“文化冲突”“城市胸怀”等方面分析说明“流动花朵”难以融入城市的原因。
C.分析原因之后,作者明确指出问题产生的根源,认为“务工人员子女难以与城市融合”的瓶颈是户籍制度的限制。
D.最后作者提出解决“难以融合”问题除了“两为主”“适应教育”,还要把教育放大到文化融合与创新的高度。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是(     
A.“两为主”方针的贯彻落实,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B.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难以融入城市,主要源于他们心理上的自卑所产生的压力。
C.要根治“难以融合”,只需站在文化融合与创新的高度就可以了。
D.彻底解决“难以融合”是一个时间跨度更长、更深也更难的问题。
【知识点】 时评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什么东西都能低估,但唯独不可以低估青春的能量;青年时期的积累与沉淀,往往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

②诗人艾青有句名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家国情怀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也可说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对于当代青年来说,只有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才能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③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铭刻于骨、融化于血。家国情怀既体现为一种民族大义,也是赓续传承的文化传统。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戚继光抗倭保家卫国……回溯既往,从神话故事到历史典故,浓浓的家国情怀之中,都体现着民族大义。《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家国情怀世代相传,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基因。事实证明,没有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就难言个人的尊严。因此,无论何时,我们都应将家国情怀牢记在心。

④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家国情怀突出体现为爱国奉献的精神,堪称一种精神坐标。邓小平同志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真挚的话语,饱含着爱与真情,正是浓厚家国情怀的写照。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应体现在行动之中。西藏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的事迹为什么感动了亿万人?就在于她们以行动诠释爱国情感,为祖国守护神圣土地。对于个体而言,要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更要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可以说,家国情怀需要我们爱国、奉献、担当、作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断升华爱国奋斗精神。

⑤今天,家国情怀更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奋进在新时代,亟待我们激荡新气象、成就新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青年强则中国强,只有青年肩负起时代重任,我们未来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对于年轻人来说,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远是个观众,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平台再好,自己不参与永远是个局外人,决不能自甘平庸安于现状;能力再大,自己不行动永远是个失败者,决不能踟蹰不前,不思进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扬青春、崇尚奋斗,当代青年才能不负使命担当,在爱国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什么东西都可以低估,但唯独不能低估青春能量;青年时期的积累与沉淀,往往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虚度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更为青年提供了干事创业、成长成才的广阔舞台。厚积薄发、久久为功,当代青年必将在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宽容与谦让,更显示了一种风度与涵养,能够让你有一个更为和谐友好的人际氛围。

(摘自周德睿《青年当永葆家国情怀》)

1.下列对“家国情怀”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家国情怀深植于我们的灵魂,内化于行、外化于心,既体现为民族大义,又是赓续传承的文化传统。
B.我们任何时候都应将家国情怀牢记在心,因为没有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就很难说个人的尊严。
C.“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突出体现为爱国奉献的精神,可以称为一种精神坐标。
D.家国情怀在今天更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只有青年担起时代重任,未来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     
A.青年只要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就能自觉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B.对于个体而言,不能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而是要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够做什么、做了些什么。
C.为了实现个人价值,中国民众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自甘平庸、安于现状、踟蹰不前、不思进取。
D.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虚度的。当代青年应激荡家国情怀,在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3.下列对文段写作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文章引用艾青的诗句,引出了家国情怀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种质朴的情感。
B.作者举大禹治水、戚继光抗倭的例子,说明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
C.文章第五段论述了今天的年轻人应该承担时代责任,在爱国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D.文章整体由古代到今天,由民族传统到当代实践,逐层深入,呈现总分总结构。
2024-02-27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斜杠青年,应先专而后广

黄静

近两年来,斜杠青年越来越流行。他们可能白天是教书育人的老师,晚上变成了笔耕不辍的作家;或者工作日是精致得体的高级白领,休息日化身为休闲健美的瑜伽教练。斜杠青年这一概念,源于英文 Slash,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双重职业》一书,指的是不再满足于单一职业,而是拥有多重职业、多元生活的人群。他们通常会用/来介绍自己的身份,例如李某,教师/自由撰稿人/情感顾问等等。

斜杠青年最大的特色,在于尽可能多地挖掘人的内在潜能,通过多重职业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正如一位职业生涯规划师在知乎上所说的,作为一个斜杠青年’,每一个斜杠’,都是通过自身努力突破行业界限的勋章。每一种工作内容,都满足自己对该领域的兴趣爱好,而这所有的工作的组合,则指向自己的最终的职业理想:自主的,多元化和有趣的,同时又能经济独立的生活。我们并不想给自己身上贴上特立独行的标签,而是想在有限的时间里,探索出更多生命的可能性”。自主、多元、有趣、独立,一度成为斜杠青年的代名词。在这个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时代,兴趣广泛、技能全面的复合型人才,可能更受欢迎,更容易适应新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纵然斜杠青年身兼数职,但优秀者必定是先专而后广。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很难在每个领域都成为精英,最有效的方法是专注于一个领域,再利用现有资源突破行业壁垒,实现触类旁通。第一领域做得足够出色,往往才有信心和资本去拓宽视野、提升自我。

其实,先专而后广的斜杠青年自古有之,不分年龄、不分国籍。在西方,达·芬奇可谓斜杠青年史上的一个奇迹,集画家、发明家、天文学家、建筑工程师等身份于一身,还对音乐、医学、考古、水利、地质等颇有研究。其中,画家是他最主要的职业,其他职业均是人生中绚烂的点缀。据说,达·芬奇研究其他领域的灵感,大都源于对绘画的专注和热爱。

专注于一个领域,并在一个领域做到极致,是拓展生命其他可能性的前提。20183月,科比折桂奥斯卡动漫短片奖的消息轰动一时。他配音的作品《亲爱的篮球》,讲述了一个小男孩把大人的袜子包成球,以家里的垃圾桶当篮筐来练习投篮,并深深地爱上篮球的故事。至此,科比成为史上集齐奥运会金牌、NBA总冠军、奥斯卡金像奖的第一人。在获奖感言中,他如是说:作为篮球运动员,可能很多人都认为我们只会埋头打球,我很高兴我们做得远比打球更多。科比的成功转型,源于多年来对篮球事业的热爱和坚持,往日对篮球的专注,成就了今日多元的科比。

不知从何时起,斜杠青年开始成为有钱、优秀、成功的代名词。一些人缺乏过硬的实力,却戴着虚荣、浮夸的高帽子,沉醉在斜杠所带来的莫名光环下。如此一来,既不能专注一个领域做到极致,也不能真正提升多方面的技能,反而为自己的未来埋下了诸多隐患。

斜杠青年的概念,好似一棵大树,先有扎实的根基,慢慢长出坚强的树干,然后才是枝繁叶茂。它不是口号、不是标签,也不是一开始便追求的高调噱头,而是实力经过检验和沉淀之后的结果。这种结果,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斜杠青年,应先专而后广,才能为自己的人生锦上添花。每个追求斜杠的人,不妨理性看待。与其盲目从众,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不如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好眼前这一件事。

从政府和社会角度来说,对斜杠青年也要多加关爱。如今,我国一些领域已经在进行有益探索。比如,鼓励事业单位及高校科研人员到企业兼职、支持公立医院的医生实行多点执业等,这些良好的政策引导,让职场业态更为灵活。要让斜杠青年成为一种广为人们所知的职场业态,政府层面需进行更多顶层设计,出台更多具体的政策依据及职业规范。只要善加引导,相信斜杠青年一定能为新时代提供一股新的、敬业奉献、奋发有为的正能量。

1.将“斜杠青年的出现,折射了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宽容,也带来了一股浮躁的气息。”这一句话放回原文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关于斜杠青年的优势和特点,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多重职业尽可能多地挖掘人的内在潜能,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B.作为新时代兴趣广泛、技能全面的复合型人才,会更受欢迎,更容易适应新环境。
C.优秀的斜杠青年,必定先专而后广,否则很难在他的领域内成为精英。
D.他们实现触类旁通的方法就是先专注于一个领域,再利用现有资源突破行业的限制,提升自我。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斜杠青年的每一项工作都满足了自身对该工作领域的兴趣爱好,指向的是自己最终的职业理想。
B.文章通过达·芬奇和科比的例子证明,斜杠青年要拓展生命其他可能性的前提,必须首先专注于某一个领域并在该领域做到极致。
C.斜杠青年的现象告诉我们,如果你想要成为其中的一员,必须懂得“根深方能叶茂”的道理。
D.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个不断改革体制和强调创新的时代,我们不能像老一辈那样只从事一种职业,应该抛开一切阻碍,积极争做斜杠青年。
4.请你根据文本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如何让“斜杠青年”有更好的发展。
5.小明白天在公司上班,晚上兼职做健身教练。作为这名斜杠青年的朋友,你会给他什么建议?请结合文本内容,联系实际生活,给小明留言。
2024-07-31更新 | 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青年人相信许多假东西,老年人怀疑许多真东西。”

②这是德国谚语,不是普遍真理,然而它指出了值得注意的倾向。历史上有些重大错误,就是这两种倾向相结合的产物。青年人满怀希望,向往将来,进取心强,求知心切。正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讲的:少年人如朝阳,如乳虎,如铁路,如白兰地酒,如春前之草,如长江之初发源。这些优点是极可宝贵的。不过,由于经验不足,思虑不周,受骗上当者,也大有人在。因此,自觉地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实是一件大事。

③进一步说,许多实践活动的共同要求是“创新”:或者发现新事物,或者发明新器皿,或者建立新理论,或者写出新作品。总之,贵在一个“新”字。而“新”,自然是前所未有的。因此,要创新,就必须善于独立思考。

④说“独立思考”,好像与“向群众学习”相矛盾,离群众越远越好;说“独立思考”,好像必须想入非非,越稀奇古怪越好。其实都不对。善于思考的人,既能集中群众的智慧,又能超越前人的思想,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提出切合实际的真知灼见。相反,不向群众学习,不从实际出发,一味坚持错误的主观成见,决不会产生正确的思想。

⑤历史上许多有贡献的人物,都很会独立思考,他们这种能力是怎样锻炼出来的呢?

(选自王梓坤《贵在一个“新”字》)

1.下列对主标题是“贵在一个‘新’字”而文章却谈独立思考的原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独立思考是创新的必要条件。
B.“创新”的重要性人人皆知,“独立思考”更为人们所重视。
C.没有怀疑精神,就不会有独立思考;没有独立思考,就不会有发现,也就不可能创新。
D.要创新,就必须在思维上有所突破,就要有对旧有的思想观念 、习惯做法质疑和批判的精神,这就必须独立思考。
2.下列对选文第①段采用的论证方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比喻论证B.对比论证
C.举例论证D.引用论证
3.下列对选文第④段采用的论证方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比喻论证B.对比论证
C.举例论证D.引用论证
4.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属于文章的导语部分,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是全文的“总纲”。
B.选文第①段重在指出老年人的不足,引出关于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的论述。
C.选文第②③提出了独立思考的意义在于可以促进创新这一点。
D.选文第⑤段是对上面四段的总结。
2024-03-09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