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信息类文本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0 题号:23937551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家庭、家教、家风三者之间,家庭居于基础地位,家教和家风都要在家庭之中涵养。在家庭建设方面,中国古代具有注重婚姻、注重夫妇,注重教子的优良传统。今天我们也非常重视教子,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重心是德行教育和规矩教育,是人之为人的教育,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教育。

那么,家教与家风又是什么关系呢?简而言之,家教是一个家庭的教化,它可以体现为家训、族规,也可以体现为父母的言传身教。家风则是一个家庭有别于其他家庭的风尚气质,是一个家庭中所有成员共有的精气神。中国古代的家教、家风建设,具有几个突出的特点。

第一,父训母教,。在古代,父亲读书有文化,作用更多体现在规矩的制订上;而母亲一生大多围着家庭转,她的作用则更多地体现在规矩的实践与维护上。父训母教的配合,其实也就是言传身教的配合,它让家教不仅具有高度,更具有温度。今天,中国的家庭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父亲有文化,母亲也有文化;父亲有工作,母亲也有工作。正因为如此,相互协作、言传身教才显得格外重要。现在很多人都在批判丧偶式育儿,为什么这种育儿方式如此招人反感呢?就是因为父母之间的协作和配合不够。

第二,,底线思维。德行不是一句空谈,而是体现在家庭生活、邻里关系的方方面面。《朱子家训》云: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这其实表现的就是古代仁爱的美德。另外,中国所有的家训、家教都不是顶点设计,而是底线教育。不求贵而求不贱,不求富而求不饥,不求立而求不倾,不求达而求不败,这样的底线思维,是中国古代家教最重要的智慧之一。近几年我们看到很多官员落马,他们忏悔的时候,往往会谈到丧失理想信念,突破人生底线,这才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过。这就从反面彰显了德育优先和底线思维的重要性。

第三,化家为国,。古代讲家国同构,家庭道德可以外化为社会道德、政治道德,家庭秩序也可以外化为社会秩序、政治秩序。正因为如此,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才会成为古人为政的基本认识。中国古代的家训、家教虽然立足于家庭,但绝不局限于家庭,而是有着鲜明的国家意识。《朱子家训》云: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古代讲究学而优则仕,但是做官不是为了谋私利,而是要心存君国,志在圣贤。这是中国古代家教的特点,它不仅考虑着家庭,也考虑着国家,这让中国的家教、家风能够横跨公私两个领域,同时与家道、国运密切相关。古往今来,无数人舍小家,为大家,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事迹。

(摘编自光明网)

【材料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一个健全,一个加强,再次彰显了家校社协同育人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体现了家庭教育这件家事不是一件小事,不仅是家庭的私事,而且是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要事和全局事。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强家庭教育的重要论述,必须正视当下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如部分家长缺乏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把孩子看成私人财产,使孩子的身心不能全面健康发展;家校社之间缺少有效沟通与交流,家庭教育被卷入学校化和知识化的误区;社会关心和支持家庭教育的力度不足,上不同频,上难共振等等。

站在国事的高度办好家事,家长应担起家庭建设的主体责任,树立家庭是孩子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孩子第一任教师的责任意识,家长要正身,正言,正行;家长要站在少年儿童的立场,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家长还要树立和落实陪伴是最好的教育的家庭教育理念,多花点时间与孩子开展有意义、高质量的亲子互动,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

站在国事的高度办好家事,需要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事关为党育人和为国育才,事关培养党和国家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正家而天下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可见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站在国事的高度办好家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有机统一、协同育人,共同画好培养健康下一代的同心圆。家长应让家庭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场域,让家庭教育回归和创造美好;学校要贯彻家长是学校的同路人的办学策略,实施开放办学,让家长成为家校共建的积极因素和有效资源;全社会应该关心并支持家庭教育,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和加大家庭教育指导资源的开发力度;家校社要构建起全员沟通、全程协同、全方位互补的大育人格局。

(摘编自叶青《站在国事的高度办好家庭教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好的家教尤其要重视孩子的德行教育和规矩教育。
B.在家庭、家教、家风中,家风是家庭的精气神,家教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
C.当下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职责发生了变化,当下父母的共同教育不如传统的“父训母教”的效果好。
D.部分家长把孩子看成“私人财产”,导致孩子不能健康发展,所以家长缺乏对教育规律的认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只希望孩子能坚守底线,并不奢求把孩子培养成国家的栋梁之材。
B.党的二十大报告关注家庭教育,表明家庭教育很重要,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不是一件小事。
C.家庭、学校、社会在教育孩子方面各有其责,应相互配合,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D.两则材料都谈到了家庭、家教和家风的关系,相较而言,材料一对此的论述更详细。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据直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曾子的妻子为哄孩子,欺骗孩子说要杀猪给他吃,曾子听后真的把猪杀了。
B.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多次迁居,最终把家迁到学校附近。
C.岳飞的母亲在岳飞的身上刺下“尽忠报国”四个字,激励他忠君爱国。
D.司马光写了一篇《训俭示康》,告诉他的儿子要做一个节俭的人。
4.在材料一①②③处的横线上补写内容,要求:内容连贯,符合文意,每处4个字。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因父亲长年在外打工而母亲管教不了,王强逐渐养成了旷课、沉迷网游等恶习。请结合两则材料,给王强的父母提几条建议。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节选)

①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这一问题特别重要。我所谓持续性,有些是时间的持续;有些是空间转移的持续,由于作品或者观赏者由一个空间逐步转入另一空间,同时也具有时间的持续性,所以又有时间、空间的综合的持续。

②音乐就是一种时间持续的艺术创作。我们往往可以听到在一首歌曲或乐曲从头到尾持续的过程中,总有一些重复的乐句、乐段——或者完全相同,或者略有变化。作者通过这些重复而取得整首乐曲的统一性。

1.在第①段中,对“持续性”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时间上的持续。B.空间转移上的持续。
C.作品或观赏者的持续。D.时间、空间的综合的持续。
2.第①段是全文的“纲”,主要包含三个意思,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艺术创作既要有重复,又要有变化。
B.作品的“持续性”包含三种类型。
C.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重复和变化特别重要。
D.以音乐为例,说明有“持续性”的作品都是重复和变化的统一。
3.关于第①②段之间的写作思路,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由总到分B.由分到总
C.由此及彼D.逐层深入
2024-04-30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它的直指的意义,凡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杨叶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了原文的妙处。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

(选自朱光潜《咬文嚼字》)

1.关于引用苏轼《惠山烹小龙团》的用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选用不同的句式可以表达不同的意味。B.语言的习惯性联想的流弊。
C.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D.阐述善于运用联想意义的妙处。
2.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字的联想意义有不确定性,因为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空对某字的联想不同。
B.文学的文字不靠直指意义而必须用联想的意义来表现,诗尤如此。
C.联想的意义在文学创作中难用,因为它是游离的、个性化的。
D.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在于作者善于充分使用字的联想意义以创造独特的境界。
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理解字的直指意义与联想意义,对阅读和写作都有极重要的价值。
B.选文以“烟”为例说明字的联想意义难用,会让意思含糊甚至支离。
C.科学的文字需要精确,但这并不说明科学不需要联想甚至排斥联想。
D.“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运用比喻手法,使诗意变得丰富。
4.选文在阐述问题过程中,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因果论证
B.对比论证             引用论证             举例论证             类比论证
C.引用论证             对比论证             类比论证             比喻论证
D.举例论证             类比论证             比喻论证             因果论证
5.下列诗句中,使用“烟”直指的意义的是(     
A.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B.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C.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D.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2024-08-13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青蒿素是中医药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和植物化学的其他发现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相比,从青蒿提取物到青蒿素的研发历程相当快速,然而,这绝不是中医药智慧的唯一果实。中国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还发现,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中药砒霜,用于治疗白血病颇具疗效,已经成为治疗白血病的重要选择。对治疗失忆有效的石杉碱甲,也是从中草药千层塔中提取的,是我国用于治疗老年性精神障碍的一种临床用药。

然而,单一药物治疗某一特定疾病的现象在中医实践中非常少见,复方用药才是中医几千年来的主要用药形式。通常,中医师按中医理论和方法诊断病人症候,对症开出由多种中药按君臣佐使组成的处方,并随着病情的发展和症候的变化,随时调整处方的药味和剂量,以达到良好的疗效。这样的辨证施治疗法和有效方药的积累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从中药青蒿研发出抗疟药物青蒿素,仅是发掘中医药宝库的努力之一。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也受益于中医药学。中医的一个治则是活血化瘀,这一治则也适用于冠心病的术后维护。中药提取的芍药苷等被用于防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血管再狭窄,临床显示再狭窄率大幅降低。还有许多其他证据支持中医活血化瘀的临床疗效。

和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一个新领域也正在发展,即所谓的生物力药理学,旨在将中药的药效和血流的生物力学影响相结合,用于防病治病。实验研究表明,保健运动可提高血流剪应力,再联合使用某些活血中药,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这里所举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不过沧海一粟。我的梦想是:在同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疾病的斗争中,中医药学进一步发挥威力,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福祉作出新贡献!

1.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青蒿提取物到快速研发青蒿素,这体现出了中医药的智慧。
B.中医大都采用复方用药来治疗病人疾病,而不会采用单一药物来治疗疾病。
C.有许多证据证明中医药学对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D.利用某些活血中药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达到防病治病的疗效。
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中药青蒿中研发出抗疟药物青蒿素,这是中医药学对人类健康的贡献。
B.中医师主要采用复方用药的形式,其处方由多种中药根据主次按一定比例组成。
C.中华民族之所以繁衍昌盛,是因为我们的中医采用了辨证施治疗法和有效方药的积累。
D.青蒿素的提取与研发再次证明,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保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从节选的文段来看,中国药学有哪些突出贡献?请分条概括归纳。
2024-08-14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